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逆流伐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感谢飘尘适,Ж刀の魂Ф,二个人的阳光,嵘骏,龙马123,紫刀布衣,flyingtree1,无名先生之能人,sunny-son,东靖家园,书友1308141722念陶,呜呜,lizd01,达玛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快乐幸福,事事顺意。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这与后世果然大大不同啊!朱永兴在亲卫的保护下,登峰临桥,四下观察后不禁发出感慨。
想当年,他在游览此地风光时,天生桥已经被妥善地保护起来,并作了加固处理,两端的崎岖小路也被重新修凿加宽并镶砌了石阶。而“天生桥”两边更是设了护栏,桥下的河水也修了水电站,游人在这里可以凭栏远眺,发思古之幽情。而现在,走在“天生桥”上狂风劲吹,桥下惊涛骇浪,令人胆颤心惊,哪里还能从容平静地观赏奇景呢?
而且,如果用炮猛轰,通过“天生桥”还是可能的,但沿着崎岖的小路仰攻天风寺,那就绝对是一场噩梦。
显然,对面的清军也认为敌人不可能从这里突破。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防守对面山崖的清兵只有数百,而且脸色也显得轻松。他们在等着明军过桥,便箭矢齐下,使明军在狭窄不过两米多的桥上血流成河。
夏秋之季,有名的下关风还是要小一些,但朱永兴并不想用尸山血海夺取天险。他命令少量明军举着盾牌向天生桥做了试探姓的进攻,稍遇挫折便收兵而回。接着,他又把大部明军调至山后,只留下数百人防守,做出了知难而退的姿态,以麻痹清军。
月亮升上来了,夜色变得苍白。暗影好象散了,到处都看得清楚了,甚至辨得出脚下一根根的草茎。壁立的山峰,从脚到顶,全是苍黑的岩石。有些地方,非常突出,好象就要崩下来一样;有些地方,又凹了进去,如同里面有很深的岩洞,岩石上下的缝隙里,到处长着枝桠弯曲的野生杂木和荆条,看来象巨人身上的粗毛一样。再涂上一层苍茫的夜色,就更加显得凶残吓人。
朱永兴啃着干粮,喝着葫芦里的水,不时望向对面山崖。清军燃起了篝火,更远处的江风寺也有点点灯火。
不知道那支迂回潜越的奇兵怎么样了,是继续在跋涉,还是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地点,或是已经开始了偷越行动。不管怎么样,现在时间还早得很,朱永兴勉强压下心中的胡思乱想,闭上眼睛开始休息。
………………
月光同样照在距离天生桥十余里的西面的山峦树林上,人影在悬崖上晃动着。
在这里望向对面,是象刀切般的齐刷刷的悬崖峭壁,可比这里要低一些,但峡谷之间总有三十多丈。站在崖边向下看,黑洞洞的深谷,巨石吊悬,阴风飒飒,刮肉透骨,哗啦啦的急流声冲入耳鼓。对面崖上的树木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喳喳乱响。因为林梢的摆动,映射得好象所有的山都在摇晃。让人觉得头晕目眩,站立不住,紧张得手握两把冷汗。
西南风啊,还不小呢!几个炮兵测量着距离,估量着风速,认真商量了片刻,将小号的轰天炮调整着方向,然后装填药包,又把一块契合炮口的圆形木板放进去,再就是一个铁制挠钩,挠钩后面拴着长长的已经被水浸湿的粗绳。
十几个明军撑起了一个巨大的黑色布幔,以遮挡发射的火光,这是防备远处的清军看到的举措。
一切准备就绪,炮兵点燃了导火索,片刻后,随着一声闷响,木板推着挠钩飞出炮口,向着对面射去。
“拉,慢点往回拉。”挠钩落了下去,也看不清是否刮到了树木或岩石,一声命令下达,几个猛猛勇士开始用一个简易的绞盘收紧绑在树干上的绳子。
粗绳被慢慢绷直,往回拉扯,总兵张国用和李承爵瞪大眼睛瞅着,希望一次便能成功。直到粗绳再也不动,三个壮汉也绞不动辘轳时,两人才松了一口气。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用小型的轰天炮发射拴着绳子的挠钩,挂住对面山上的树木,听起来简单得很,但真要想出来,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这就是思维的局限,为什么有人通过不起眼的小事,就能搞发明创造,而有的人却天天熟视无睹,就是这个道理。
朱永兴的知识比这个时代的人宽泛得不知多少倍,智取华山知道不,袭取奶x头山知道不,绝谷走钢丝知道不,嗯,这个道理也是相通的。
“再过去几个,然后再继续抛绳子,不管刮没刮住,都有人能帮着固定。”张国用转向李承爵,用商量的口气询问道:“你看如何?”
“这个办法最稳妥。”李承爵点头称是,又不忘恭维了一句,“张总兵不愧是跟随殿下最久的将领,这细致周密深得殿下用兵之精髓。”
张国用心中自有一种得意,殿下出缅入滇之时便投效,自认为资格最老,战功也著。而李承爵等人虽然在征伐安南时也有功劳,但却不能和他们相比。
“李总兵过奖了。”张国用表面上还得表示谦虚,摆着手说道:“皮毛,只学到了一些皮毛而已。殿下之谋,神秘莫测,若想学到精髓,谈何容易?”
“那是,那是。”李承爵连连点头,倒是由衷地赞叹,“相关器物早已准备,殿下未下永昌,便已算到龙尾关,决胜千里,亦不为过。”
几个明军将滑轮套上绳子,滑轮上拴一根稍细的绳子,下面则绑好绳兜。这样一来,飞越深涧天堑便不用费力而惊心的攀爬,依靠自然的角度,人坐在绳兜里,如腾云驾雾般便飞了过去。然后这边再用那根稍细的绳子把滑轮拉回来。把极度危险,极度困难的事情变得如此简单,如此方便,恐怕也只有朱永兴能做到吧!
一个瘦削的士兵率先坐进了绳兜,身上带着些应用物件,顺着绳子滑了过去,身影隐没在对面的黑暗之中。
过了好一会儿,粗绳不断晃动,显然是过去的这个明军士兵正在加固那边的绳索。稍后,一点微弱的红光在对面山崖上亮了起来,向着这面划着圆圈。
滑轮被迅速拉回,又浇上些油脂,一个个的士兵开始飞越天堑。等到过去了十几个人,小轰天炮再次发出闷响,接连抛出五根大绳,被对面兵士加以固定后,人员偷越的速度大大加快。
事已成矣!张国用和李承爵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容。天险啊,就这么过去了。等到突然在天风寺侧后发起进攻,再接应主力攻克天生关,这大功便到手了。
………………
太阳还没有升起,但空气里已弥漫着破晓时的寒气,草上也已掩盖了灰色的露水。早起的鸟儿在半明半暗的云空高啭着歌喉,而在遥远的天际,则有着一颗最后的晨星正凝视着,有如一只孤寂的眼睛。
已经将灭的篝火被添柴烧旺,水被一壶壶烧开,分发给参战的官兵。一碗开水下肚,几块干粮充饥,露宿山林的不适被冲去了大半,临战的兴奋逐渐浸染身体。
尽管上半夜朱永兴便得到了偷越成功的报告,但他知道要打响战斗,还需很长的时间。望山跑死马,偷越地点离天生桥不过十里之遥,但却要翻山越岭,经历很大的艰辛困苦,才能绕袭天风寺。
只是这种程度的跋涉攀登,可要比大军翻越积雪覆盖的苍山,直捣大理要容易多了。
魏君重又举起望远镜,观察着对面,这已经是在短短的几分钟内重复了多次的动作,显出了他心中的焦急。
朱永兴淡淡一笑,看着炮兵把轰天炮依着山势架好,直指天生桥对面的清军阵地。乱炮轰击之下,冲过天生桥当然是可能的。然... -->>
感谢飘尘适,Ж刀の魂Ф,二个人的阳光,嵘骏,龙马123,紫刀布衣,flyingtree1,无名先生之能人,sunny-son,东靖家园,书友1308141722念陶,呜呜,lizd01,达玛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快乐幸福,事事顺意。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这与后世果然大大不同啊!朱永兴在亲卫的保护下,登峰临桥,四下观察后不禁发出感慨。
想当年,他在游览此地风光时,天生桥已经被妥善地保护起来,并作了加固处理,两端的崎岖小路也被重新修凿加宽并镶砌了石阶。而“天生桥”两边更是设了护栏,桥下的河水也修了水电站,游人在这里可以凭栏远眺,发思古之幽情。而现在,走在“天生桥”上狂风劲吹,桥下惊涛骇浪,令人胆颤心惊,哪里还能从容平静地观赏奇景呢?
而且,如果用炮猛轰,通过“天生桥”还是可能的,但沿着崎岖的小路仰攻天风寺,那就绝对是一场噩梦。
显然,对面的清军也认为敌人不可能从这里突破。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防守对面山崖的清兵只有数百,而且脸色也显得轻松。他们在等着明军过桥,便箭矢齐下,使明军在狭窄不过两米多的桥上血流成河。
夏秋之季,有名的下关风还是要小一些,但朱永兴并不想用尸山血海夺取天险。他命令少量明军举着盾牌向天生桥做了试探姓的进攻,稍遇挫折便收兵而回。接着,他又把大部明军调至山后,只留下数百人防守,做出了知难而退的姿态,以麻痹清军。
月亮升上来了,夜色变得苍白。暗影好象散了,到处都看得清楚了,甚至辨得出脚下一根根的草茎。壁立的山峰,从脚到顶,全是苍黑的岩石。有些地方,非常突出,好象就要崩下来一样;有些地方,又凹了进去,如同里面有很深的岩洞,岩石上下的缝隙里,到处长着枝桠弯曲的野生杂木和荆条,看来象巨人身上的粗毛一样。再涂上一层苍茫的夜色,就更加显得凶残吓人。
朱永兴啃着干粮,喝着葫芦里的水,不时望向对面山崖。清军燃起了篝火,更远处的江风寺也有点点灯火。
不知道那支迂回潜越的奇兵怎么样了,是继续在跋涉,还是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地点,或是已经开始了偷越行动。不管怎么样,现在时间还早得很,朱永兴勉强压下心中的胡思乱想,闭上眼睛开始休息。
………………
月光同样照在距离天生桥十余里的西面的山峦树林上,人影在悬崖上晃动着。
在这里望向对面,是象刀切般的齐刷刷的悬崖峭壁,可比这里要低一些,但峡谷之间总有三十多丈。站在崖边向下看,黑洞洞的深谷,巨石吊悬,阴风飒飒,刮肉透骨,哗啦啦的急流声冲入耳鼓。对面崖上的树木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喳喳乱响。因为林梢的摆动,映射得好象所有的山都在摇晃。让人觉得头晕目眩,站立不住,紧张得手握两把冷汗。
西南风啊,还不小呢!几个炮兵测量着距离,估量着风速,认真商量了片刻,将小号的轰天炮调整着方向,然后装填药包,又把一块契合炮口的圆形木板放进去,再就是一个铁制挠钩,挠钩后面拴着长长的已经被水浸湿的粗绳。
十几个明军撑起了一个巨大的黑色布幔,以遮挡发射的火光,这是防备远处的清军看到的举措。
一切准备就绪,炮兵点燃了导火索,片刻后,随着一声闷响,木板推着挠钩飞出炮口,向着对面射去。
“拉,慢点往回拉。”挠钩落了下去,也看不清是否刮到了树木或岩石,一声命令下达,几个猛猛勇士开始用一个简易的绞盘收紧绑在树干上的绳子。
粗绳被慢慢绷直,往回拉扯,总兵张国用和李承爵瞪大眼睛瞅着,希望一次便能成功。直到粗绳再也不动,三个壮汉也绞不动辘轳时,两人才松了一口气。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用小型的轰天炮发射拴着绳子的挠钩,挂住对面山上的树木,听起来简单得很,但真要想出来,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这就是思维的局限,为什么有人通过不起眼的小事,就能搞发明创造,而有的人却天天熟视无睹,就是这个道理。
朱永兴的知识比这个时代的人宽泛得不知多少倍,智取华山知道不,袭取奶x头山知道不,绝谷走钢丝知道不,嗯,这个道理也是相通的。
“再过去几个,然后再继续抛绳子,不管刮没刮住,都有人能帮着固定。”张国用转向李承爵,用商量的口气询问道:“你看如何?”
“这个办法最稳妥。”李承爵点头称是,又不忘恭维了一句,“张总兵不愧是跟随殿下最久的将领,这细致周密深得殿下用兵之精髓。”
张国用心中自有一种得意,殿下出缅入滇之时便投效,自认为资格最老,战功也著。而李承爵等人虽然在征伐安南时也有功劳,但却不能和他们相比。
“李总兵过奖了。”张国用表面上还得表示谦虚,摆着手说道:“皮毛,只学到了一些皮毛而已。殿下之谋,神秘莫测,若想学到精髓,谈何容易?”
“那是,那是。”李承爵连连点头,倒是由衷地赞叹,“相关器物早已准备,殿下未下永昌,便已算到龙尾关,决胜千里,亦不为过。”
几个明军将滑轮套上绳子,滑轮上拴一根稍细的绳子,下面则绑好绳兜。这样一来,飞越深涧天堑便不用费力而惊心的攀爬,依靠自然的角度,人坐在绳兜里,如腾云驾雾般便飞了过去。然后这边再用那根稍细的绳子把滑轮拉回来。把极度危险,极度困难的事情变得如此简单,如此方便,恐怕也只有朱永兴能做到吧!
一个瘦削的士兵率先坐进了绳兜,身上带着些应用物件,顺着绳子滑了过去,身影隐没在对面的黑暗之中。
过了好一会儿,粗绳不断晃动,显然是过去的这个明军士兵正在加固那边的绳索。稍后,一点微弱的红光在对面山崖上亮了起来,向着这面划着圆圈。
滑轮被迅速拉回,又浇上些油脂,一个个的士兵开始飞越天堑。等到过去了十几个人,小轰天炮再次发出闷响,接连抛出五根大绳,被对面兵士加以固定后,人员偷越的速度大大加快。
事已成矣!张国用和李承爵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容。天险啊,就这么过去了。等到突然在天风寺侧后发起进攻,再接应主力攻克天生关,这大功便到手了。
………………
太阳还没有升起,但空气里已弥漫着破晓时的寒气,草上也已掩盖了灰色的露水。早起的鸟儿在半明半暗的云空高啭着歌喉,而在遥远的天际,则有着一颗最后的晨星正凝视着,有如一只孤寂的眼睛。
已经将灭的篝火被添柴烧旺,水被一壶壶烧开,分发给参战的官兵。一碗开水下肚,几块干粮充饥,露宿山林的不适被冲去了大半,临战的兴奋逐渐浸染身体。
尽管上半夜朱永兴便得到了偷越成功的报告,但他知道要打响战斗,还需很长的时间。望山跑死马,偷越地点离天生桥不过十里之遥,但却要翻山越岭,经历很大的艰辛困苦,才能绕袭天风寺。
只是这种程度的跋涉攀登,可要比大军翻越积雪覆盖的苍山,直捣大理要容易多了。
魏君重又举起望远镜,观察着对面,这已经是在短短的几分钟内重复了多次的动作,显出了他心中的焦急。
朱永兴淡淡一笑,看着炮兵把轰天炮依着山势架好,直指天生桥对面的清军阵地。乱炮轰击之下,冲过天生桥当然是可能的。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