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回到明末当军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打击日本制瓷产业,这是杨潮的唯一目的。
向日本大量出口他们喜欢的中国瓷,这显然是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景德镇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占有瓷都的地位,别说日本等国了,就是中国其他地方也比不上,要说历史,恐怕北方有些窑口比景德镇更古老,可是景德镇能够始终屹立,而其他的瓷器产地湮没在历史中,唯一的原因就是景德镇的瓷土,他们占据了太好的条件。
整个世界上也找不到那么一个地方,高质量瓷土如此密集而且就在地表,能够开采上千年而不枯竭,这样的条件让景德镇的瓷器不但质量高,而且价格低廉。
如果杨潮只用两倍的市价向郑氏大规模供货,那么郑氏就有能力把中国瓷器卖的满日本都是,让日本的制瓷产业没有任何活路。
但是绝对不够,必须双管齐下。
“不过你们郑氏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杨潮立刻道。
郑鸿逵道:“杨伯爷请说。”
杨潮笑道:“掐断给荷兰人的瓷土供应。”
郑鸿逵没有任何考虑:“成交!”
有杨潮无限制供应景德镇瓷器的利益,向荷兰人供应那么点瓷土的利润,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景德镇有水路直达潘阳湖,连同九江进入长江,水利运输瓷器极为方便,比通过陆路送到福建价格低了不止一倍,因此福建虽然跟江西东南相接,可是郑氏获取瓷器还是从长江更容易一些,不然他们也不用依靠德化的瓷器了。
只要郑氏能掐断福建等地给荷兰人的瓷土供应,杨潮也绝对不可能给荷兰人瓷土,那么日本的瓷窑就绝对没有希望获得质量好价格低的原料,光靠日本开采出来的瓷器,大概就跟从宋代打明代一样,日本的瓷器连他们自己人都不太乐意用了。
“呵呵,伯爷。日本人也产生丝!”
郑鸿逵笑着对杨潮说道。
杨潮叹道:“郑总兵你太贪心了。”
郑鸿逵很聪明,很容易猜到杨潮是想掐死日本的制瓷产业,日本进口中国两大货物,瓷器和生丝。瓷器是因为日本瓷土和技艺都不行,生丝更是如此,全世界生丝质量最好的地方,就是湖州,别说日本人了。就是中国其他地方,苏州其他地方,也都比不上湖州的丝。
那是自然原因,哪里的水土,气候他就适合桑蚕生长,全世界其他地方就是比不上。
“日本有生丝,你大概不知道,欧洲也有桑蚕的吧。”
杨潮笑道。
马可波罗之后,意大利首先开始种桑养蚕,桑树是一种古老的树种。欧洲也有桑林,但是从汉代开始,汉人王朝对蚕种却极为保密,甚至到了元代蒙古人也很重视,当时偷取蚕种是杀头的罪名,有不少欧洲商人为此掉了脑袋,但是丝绸贸易利润实在太大,他们不惜穿过西域的沙漠戈壁来中国,自然不怕冒险,终于还是给他们偷走了。
但是欧洲的丝质量却不行。无论是先进一步的意大利,还是后起之秀法国人,都没有培育出优良的蚕种来适应欧洲的气候,因此欧洲依然需要大量进口中国的生丝和丝绸来满足贵族甚至中产阶级的消费。
郑鸿逵笑了笑。显然他是知道这个消息,要说对西方的了解,郑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不过本爵可以先降一降丝绸的价格。就按照瓷器的价格吧。还有那些普通瓷器、普通生丝价格可以降低,但是湖丝、景德镇上好瓷器应该在提一倍。郑家不会有意见吧。”
郑鸿逵稍微皱了下眉头,心里盘算了一下,点点头答应了。
湖丝产量不高。本来出口就少,因为中国都不太够用,根本就不愁销路,但是出口显然利润更高,因此才有人走私。
而且湖丝跟高档瓷器一样,就算出口到日本欧洲去,那也不是给一般的人用的,就是中产阶层也负担不起,但是对于权贵和富豪来说,价格又不是很敏感,就是翻一倍他们也是乐意接受的,贵族吗,花不起钱算什么贵族。
一番探讨后,杨潮就跟郑家达成了一些列针对大明竞争对手的贸易战,普通廉价的生丝,跟日本本土丝质量差不多和略高一些的,那就放开了供应,用价格优势显然日本的蚕农破产。低档丝绸也敞开了供应,让大量的织工也活不下去。估计几年之后,日本就只剩下那些可以用湖丝纺织出最精美丝绸的工人了,就算这些工人,杨潮也不认为会比南京那些能够织云锦的织工有优势,到时候在降低一下高等丝绸的价格,日本人也就可以和丝... -->>
打击日本制瓷产业,这是杨潮的唯一目的。
向日本大量出口他们喜欢的中国瓷,这显然是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景德镇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占有瓷都的地位,别说日本等国了,就是中国其他地方也比不上,要说历史,恐怕北方有些窑口比景德镇更古老,可是景德镇能够始终屹立,而其他的瓷器产地湮没在历史中,唯一的原因就是景德镇的瓷土,他们占据了太好的条件。
整个世界上也找不到那么一个地方,高质量瓷土如此密集而且就在地表,能够开采上千年而不枯竭,这样的条件让景德镇的瓷器不但质量高,而且价格低廉。
如果杨潮只用两倍的市价向郑氏大规模供货,那么郑氏就有能力把中国瓷器卖的满日本都是,让日本的制瓷产业没有任何活路。
但是绝对不够,必须双管齐下。
“不过你们郑氏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杨潮立刻道。
郑鸿逵道:“杨伯爷请说。”
杨潮笑道:“掐断给荷兰人的瓷土供应。”
郑鸿逵没有任何考虑:“成交!”
有杨潮无限制供应景德镇瓷器的利益,向荷兰人供应那么点瓷土的利润,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景德镇有水路直达潘阳湖,连同九江进入长江,水利运输瓷器极为方便,比通过陆路送到福建价格低了不止一倍,因此福建虽然跟江西东南相接,可是郑氏获取瓷器还是从长江更容易一些,不然他们也不用依靠德化的瓷器了。
只要郑氏能掐断福建等地给荷兰人的瓷土供应,杨潮也绝对不可能给荷兰人瓷土,那么日本的瓷窑就绝对没有希望获得质量好价格低的原料,光靠日本开采出来的瓷器,大概就跟从宋代打明代一样,日本的瓷器连他们自己人都不太乐意用了。
“呵呵,伯爷。日本人也产生丝!”
郑鸿逵笑着对杨潮说道。
杨潮叹道:“郑总兵你太贪心了。”
郑鸿逵很聪明,很容易猜到杨潮是想掐死日本的制瓷产业,日本进口中国两大货物,瓷器和生丝。瓷器是因为日本瓷土和技艺都不行,生丝更是如此,全世界生丝质量最好的地方,就是湖州,别说日本人了。就是中国其他地方,苏州其他地方,也都比不上湖州的丝。
那是自然原因,哪里的水土,气候他就适合桑蚕生长,全世界其他地方就是比不上。
“日本有生丝,你大概不知道,欧洲也有桑蚕的吧。”
杨潮笑道。
马可波罗之后,意大利首先开始种桑养蚕,桑树是一种古老的树种。欧洲也有桑林,但是从汉代开始,汉人王朝对蚕种却极为保密,甚至到了元代蒙古人也很重视,当时偷取蚕种是杀头的罪名,有不少欧洲商人为此掉了脑袋,但是丝绸贸易利润实在太大,他们不惜穿过西域的沙漠戈壁来中国,自然不怕冒险,终于还是给他们偷走了。
但是欧洲的丝质量却不行。无论是先进一步的意大利,还是后起之秀法国人,都没有培育出优良的蚕种来适应欧洲的气候,因此欧洲依然需要大量进口中国的生丝和丝绸来满足贵族甚至中产阶级的消费。
郑鸿逵笑了笑。显然他是知道这个消息,要说对西方的了解,郑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不过本爵可以先降一降丝绸的价格。就按照瓷器的价格吧。还有那些普通瓷器、普通生丝价格可以降低,但是湖丝、景德镇上好瓷器应该在提一倍。郑家不会有意见吧。”
郑鸿逵稍微皱了下眉头,心里盘算了一下,点点头答应了。
湖丝产量不高。本来出口就少,因为中国都不太够用,根本就不愁销路,但是出口显然利润更高,因此才有人走私。
而且湖丝跟高档瓷器一样,就算出口到日本欧洲去,那也不是给一般的人用的,就是中产阶层也负担不起,但是对于权贵和富豪来说,价格又不是很敏感,就是翻一倍他们也是乐意接受的,贵族吗,花不起钱算什么贵族。
一番探讨后,杨潮就跟郑家达成了一些列针对大明竞争对手的贸易战,普通廉价的生丝,跟日本本土丝质量差不多和略高一些的,那就放开了供应,用价格优势显然日本的蚕农破产。低档丝绸也敞开了供应,让大量的织工也活不下去。估计几年之后,日本就只剩下那些可以用湖丝纺织出最精美丝绸的工人了,就算这些工人,杨潮也不认为会比南京那些能够织云锦的织工有优势,到时候在降低一下高等丝绸的价格,日本人也就可以和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