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我在红楼修文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康熙五十六年腊月初四, 仁宪皇太后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
其时康熙皇帝病得也很重, 双脚浮肿, 几乎无法行走, 最终还是用帕子缠紧双脚, 乘舆轿亲赴慈宁宫,来到太后榻前探视。太后却已经非常虚弱,无法开口, 只能以手握手, 久久注视,表达对儿孙的依恋。
两日后太后薨逝, 国丧开始。音乐与嫁娶这两样, 官停百日,军民一月。官员与外命妇按照品级,在指定的日子里入宫为太后举哀。
石咏品级未至,但是却一样忙得不可开交。管着内务府的十六阿哥身为皇子阿哥,要到太后梓宫跟前哭灵, 分身乏术,便点了石咏代他亲管内务府广储司的事务。
广储司总管六库, 太后丧仪上一应金银礼器,全由广储司中拨出,典仪结束之后,又要全部清点收回。光是核对清点, 就耗费不少功夫。
然而这却是整个丧仪中最麻烦的一桩差事。以往有过先例, 典仪中失物在一成以下, 都还算是好的;若是失物在两成以上,相应的内务府官员便须受罚。
石咏一接手这项差事,就与广储司的那些老人们说得清楚:责任都在各人自身,千万别承望旁人帮他们兜着。一旦遇上关键的入库出库,石咏便陪着官员们一起清点,看着他们核对清楚之后画押。若是遇上器物丢失,账实不符的情况,石咏也很耐心地陪着官员们查找核对,直到核对清楚。
若是当真有了丢失损耗,石咏也不会完全自己做主,而是命相关人员一一将详情与原因写清楚,再由石咏自己加些批注,往上一送。没多时,十六阿哥那边的决定就下来了,或免或罚,皆视情况而定。
如此一来,广储司的老油子们知道这个临时调来的“上司”虽然看着年轻好说话,做事却是一丝不苟,见不得差错,却又完全不自专。这些人便多少收起了浑水摸鱼的心思,老老实实地在石咏手下办起差。
待丧仪刚开始最忙的几天刚刚忙过,石咏却也还没能闲下来。太后生前最后一段时日里钟爱石咏所进的那副羊骨框架红珊瑚链穿嘎啦哈的眼镜,康熙皇帝便命随葬。然后皇帝又想在身边留一副眼镜留作纪念,便命石咏又赶制出一副,放在乾清宫书房里,算是“睹物思人”。
仅仅这两桩差事,就足以令石咏忙不过来。有时他需要一天十二个时辰待在宫中,不能进内廷,便只能在侍卫处蹭住,极少有功夫回家。一旦终于有机会可以回去了,石大娘立即发现儿子瘦了一大圈,可把她心疼坏了。
太后丧仪对石家这样的小吏之家、寻常百姓影响也颇大。国丧期间有七七四十九天不能宰牲,便意味着年节时想包一顿肉馅儿饺子也是难。可巧石家的佃户李家进腊月那两天宰了两口猪做腊肉腊肠杀猪菜。闻说京城里肉食短缺,便命李福进城,给石家送了好些腊肉。
此外贾琏借着国丧并封印的机会请了假,快马赶回京中,带了不少事先屠宰好并且冻硬实的口外羊肉回来,认得的亲朋那里分别送了一圈,正好在椿树胡同口遇见石咏。石咏才晓得,原来贾琏的媳妇儿刚生。贾琏算着日子急急忙忙赶回来,刚巧赶上抱抱新得的儿子,并且侍候两天月子。
贾府那里,凤姐儿早先曾打算在中秋前后便往山西赶去,然而临出发的那几天情形不大好,略有些见红,凤姐以前是吃过亏的,当下再不敢拿大,便取消了赶往大同的计划,只留在府里养着,待到国丧开始之后才发动,给贾琏添了个儿子,母子皆安。洗三的时候,石大娘与王二婶都去了,石家随了份厚礼。
石咏听说贾琏终于得了个儿子,替他高兴,自是连连恭贺。只是国丧期间,不便饮宴庆贺,石咏只能应承下贾琏,将来指定给他这长子送上份周岁的大礼包。哪晓得贾琏却不要什么大礼包,只求石咏能在他这个儿子开蒙的时候也能出上一份力,指点指点习字,贾琏就心满意足了。
荣宁二府那边,贾母等人都有诰命在身,定时要去宫中举哀,家中无人料理,只得给贾珍的媳妇尤氏报了产育,留在府中照看,又请了薛姨妈来坐镇,并探春、宝钗、湘云等几个姑娘一起帮着李纨料理家务。
京中大户,姑奶奶当家理事的并不少见,贾母也特为发了话,放手让姑娘们学一学,毕竟探春转年也要选秀,其他几位闺阁中人也都到了说婆婆家的时候,于是少不得跟着李纨薛姨妈一一学起来,唯有凤姐儿正坐着月子,又有丈夫在身边照应,自是乐得清闲。
*
待过了年,进了正月,石咏终于有机会喘息,空闲的时候也多了起来。
然而这时康熙皇帝本人还住在苍震门内,一直还未回过寝宫。官员们便也不敢擅离职守。石咏多数时候即便没有差事,也不敢擅离职守,便要么在慈宁宫外造办处那一排茶房那里的守着,要么随外班侍卫们一道,在西华门转转。
“西华——”
石咏得空便会在西华门外的下马碑跟前,背着手,小声与“西华”聊聊天。
旁人都只道这位小石大人有些怪癖,心中盛着事儿的时候便往往会对着下马碑念念有词,不知在嘀咕什么。可是旁人怎么也不会想到,石咏嘀咕的竟是这些——
“西华,这两天,门楼还漏水吗?”
“还好吧!前儿个不过下了那点毛毛雨,没事儿!”西华答道。
“你放心,”石咏说,“上回给你修整的时候,还没有顶好的防水材料,眼下却已经新得了,等……等国丧过去,我就安排人给你刷上,这样就再也不会有漏水之虞了。”
石咏心中颇为惭愧。毕竟西华门大修这也还没过几年,就发现了西华门门楼上有一处漏水。以前是没有合适的防水材料,然而眼下他却误打误撞从南方得了沥青。沥青是绝好的防水材料,也非常适合筑路。但是石咏手上仅有的一点沥青数量有限,筑路恐怕只能筑上半里,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倒还不如先用在宫中各处漏雨漏水的屋宇建筑上。
反正石咏现在已经是营造司的郎中了,可以自行安排宫中各处的修缮了。他自然要将修缮西华门作为要务,放在前列。
“俺这儿没啥事儿,”西华笑回,“倒是你,小石咏,你像是有心事啊!”
石咏:……这都能被你看出来?
他确实是有些心事的。
“西华,前阵子……家里有长辈,想要给我说个媳妇儿!”石咏在他的文物朋友们面前一向非常坦诚。
“又被催婚啦!”西华只当... -->>
康熙五十六年腊月初四, 仁宪皇太后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
其时康熙皇帝病得也很重, 双脚浮肿, 几乎无法行走, 最终还是用帕子缠紧双脚, 乘舆轿亲赴慈宁宫,来到太后榻前探视。太后却已经非常虚弱,无法开口, 只能以手握手, 久久注视,表达对儿孙的依恋。
两日后太后薨逝, 国丧开始。音乐与嫁娶这两样, 官停百日,军民一月。官员与外命妇按照品级,在指定的日子里入宫为太后举哀。
石咏品级未至,但是却一样忙得不可开交。管着内务府的十六阿哥身为皇子阿哥,要到太后梓宫跟前哭灵, 分身乏术,便点了石咏代他亲管内务府广储司的事务。
广储司总管六库, 太后丧仪上一应金银礼器,全由广储司中拨出,典仪结束之后,又要全部清点收回。光是核对清点, 就耗费不少功夫。
然而这却是整个丧仪中最麻烦的一桩差事。以往有过先例, 典仪中失物在一成以下, 都还算是好的;若是失物在两成以上,相应的内务府官员便须受罚。
石咏一接手这项差事,就与广储司的那些老人们说得清楚:责任都在各人自身,千万别承望旁人帮他们兜着。一旦遇上关键的入库出库,石咏便陪着官员们一起清点,看着他们核对清楚之后画押。若是遇上器物丢失,账实不符的情况,石咏也很耐心地陪着官员们查找核对,直到核对清楚。
若是当真有了丢失损耗,石咏也不会完全自己做主,而是命相关人员一一将详情与原因写清楚,再由石咏自己加些批注,往上一送。没多时,十六阿哥那边的决定就下来了,或免或罚,皆视情况而定。
如此一来,广储司的老油子们知道这个临时调来的“上司”虽然看着年轻好说话,做事却是一丝不苟,见不得差错,却又完全不自专。这些人便多少收起了浑水摸鱼的心思,老老实实地在石咏手下办起差。
待丧仪刚开始最忙的几天刚刚忙过,石咏却也还没能闲下来。太后生前最后一段时日里钟爱石咏所进的那副羊骨框架红珊瑚链穿嘎啦哈的眼镜,康熙皇帝便命随葬。然后皇帝又想在身边留一副眼镜留作纪念,便命石咏又赶制出一副,放在乾清宫书房里,算是“睹物思人”。
仅仅这两桩差事,就足以令石咏忙不过来。有时他需要一天十二个时辰待在宫中,不能进内廷,便只能在侍卫处蹭住,极少有功夫回家。一旦终于有机会可以回去了,石大娘立即发现儿子瘦了一大圈,可把她心疼坏了。
太后丧仪对石家这样的小吏之家、寻常百姓影响也颇大。国丧期间有七七四十九天不能宰牲,便意味着年节时想包一顿肉馅儿饺子也是难。可巧石家的佃户李家进腊月那两天宰了两口猪做腊肉腊肠杀猪菜。闻说京城里肉食短缺,便命李福进城,给石家送了好些腊肉。
此外贾琏借着国丧并封印的机会请了假,快马赶回京中,带了不少事先屠宰好并且冻硬实的口外羊肉回来,认得的亲朋那里分别送了一圈,正好在椿树胡同口遇见石咏。石咏才晓得,原来贾琏的媳妇儿刚生。贾琏算着日子急急忙忙赶回来,刚巧赶上抱抱新得的儿子,并且侍候两天月子。
贾府那里,凤姐儿早先曾打算在中秋前后便往山西赶去,然而临出发的那几天情形不大好,略有些见红,凤姐以前是吃过亏的,当下再不敢拿大,便取消了赶往大同的计划,只留在府里养着,待到国丧开始之后才发动,给贾琏添了个儿子,母子皆安。洗三的时候,石大娘与王二婶都去了,石家随了份厚礼。
石咏听说贾琏终于得了个儿子,替他高兴,自是连连恭贺。只是国丧期间,不便饮宴庆贺,石咏只能应承下贾琏,将来指定给他这长子送上份周岁的大礼包。哪晓得贾琏却不要什么大礼包,只求石咏能在他这个儿子开蒙的时候也能出上一份力,指点指点习字,贾琏就心满意足了。
荣宁二府那边,贾母等人都有诰命在身,定时要去宫中举哀,家中无人料理,只得给贾珍的媳妇尤氏报了产育,留在府中照看,又请了薛姨妈来坐镇,并探春、宝钗、湘云等几个姑娘一起帮着李纨料理家务。
京中大户,姑奶奶当家理事的并不少见,贾母也特为发了话,放手让姑娘们学一学,毕竟探春转年也要选秀,其他几位闺阁中人也都到了说婆婆家的时候,于是少不得跟着李纨薛姨妈一一学起来,唯有凤姐儿正坐着月子,又有丈夫在身边照应,自是乐得清闲。
*
待过了年,进了正月,石咏终于有机会喘息,空闲的时候也多了起来。
然而这时康熙皇帝本人还住在苍震门内,一直还未回过寝宫。官员们便也不敢擅离职守。石咏多数时候即便没有差事,也不敢擅离职守,便要么在慈宁宫外造办处那一排茶房那里的守着,要么随外班侍卫们一道,在西华门转转。
“西华——”
石咏得空便会在西华门外的下马碑跟前,背着手,小声与“西华”聊聊天。
旁人都只道这位小石大人有些怪癖,心中盛着事儿的时候便往往会对着下马碑念念有词,不知在嘀咕什么。可是旁人怎么也不会想到,石咏嘀咕的竟是这些——
“西华,这两天,门楼还漏水吗?”
“还好吧!前儿个不过下了那点毛毛雨,没事儿!”西华答道。
“你放心,”石咏说,“上回给你修整的时候,还没有顶好的防水材料,眼下却已经新得了,等……等国丧过去,我就安排人给你刷上,这样就再也不会有漏水之虞了。”
石咏心中颇为惭愧。毕竟西华门大修这也还没过几年,就发现了西华门门楼上有一处漏水。以前是没有合适的防水材料,然而眼下他却误打误撞从南方得了沥青。沥青是绝好的防水材料,也非常适合筑路。但是石咏手上仅有的一点沥青数量有限,筑路恐怕只能筑上半里,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倒还不如先用在宫中各处漏雨漏水的屋宇建筑上。
反正石咏现在已经是营造司的郎中了,可以自行安排宫中各处的修缮了。他自然要将修缮西华门作为要务,放在前列。
“俺这儿没啥事儿,”西华笑回,“倒是你,小石咏,你像是有心事啊!”
石咏:……这都能被你看出来?
他确实是有些心事的。
“西华,前阵子……家里有长辈,想要给我说个媳妇儿!”石咏在他的文物朋友们面前一向非常坦诚。
“又被催婚啦!”西华只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