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lewen6.com,地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临时有事又出山了,不知是去云游四海还是以周洪道长的身份去降妖捉鬼行走红尘。
叠嶂派没有设内、外堂,结缘长老吴岭舟负责门外往来事务,更不巧的是,吴岭舟接受邀请带着一批弟子也出山了,在好几个地方赶场讲述与传授道家养生之术。吴岭舟在传统养生学界很有名,也写过好几部专著,只是极少有人知道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江湖风门叠嶂派的长老。
想想也有意思,那位左十三与吴岭舟在社会上公开做的事情差不多,也都是有秘法修为在身,但私底下干的勾当外人就不清楚了,所作所为在个人自择。叠嶂派位于深山之中,但弟子平时也要有吃穿用度,除了位于前山的道观有香火供养之外,吴岭舟负责的事情也是包括营生供养。
但这样一来,掌门大弟子李永隽便奉命坐镇宗门道场云踪观无暇离开,不方便亲自出山来迎接游方。
游方明明已经到了青城山脚下,为什么还要等到第二天才登门,因为从他下车的地点到云踪观所在,得走一天一夜。云踪观不在青城山风景区中,而处于层层叠嶂的后山深处,李永隽曾告诉游方从前山进去的一条路,沿途风光与灵气极佳,最适合步行漫游,她很想陪着他一起从这条路走过,登上观兰台。
所谓适合步行漫游,当然绝不是一般人能走的,也就是他们这等高人才可自如穿行,游方今曰来到青城,自然就想从此路进山。
游方下车后远远望了一眼景区大门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牌楼山门上那古意轻灵的飞檐,然后转身背着包朝侧面走了,他没买票。
李永隽所说的这条路在山环水抱、草木葱茏间回旋,穿过前山景区曲曲折折到达后山深处,沿途也经过一些旅游景点,但与开发好的旅游线路完全不一样,不是循表面的地势,而是沿地脉灵枢巧妙的过渡婉转幽深而行。
若天籁有声,灵枢可闻,这条看不见、平常人也无法行走的路,便是青城山意的天成曲谱。
游方在山中穿行,进了前山风景区,有一次抬头还看见上空有索道,他则是在索道下的绝壁深壑中穿行。沿路所见群峰环绕如天然城郭拱卫,常年青翠,据说青城山由此得名。
自古即有“青城天下幽”之说,行走山中无论是举目四望,只觉空翠四合、群峰叠嶂,空间的层次感以及角度移转的变化堪称神妙,游方沿着山势的灵枢脉络穿行,尽管已踏遍千山万水,行至此地,仍有变化纷繁却又妙而不乱之赏叹。
青城山是道家“第五洞天”,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今天仍然是一座道教名山,山中宫观名胜极多,大多修建在灵枢荟萃之处,掩映于峰峦、溪谷、林木之中,与山势岩泉一体。游方在深山中曲曲折折行游穿行,足迹仿佛也是蜿蜒于青城的独特清流。
在山中渐行渐远,渐行渐幽,并不是一味行走荒僻无人处,偶尔也穿出密林深壑,经过有宫观或者村落的地方,游方看似走的不紧不慢,但这一白天步行的距离不短啊。
从前山进入后山深处,山势与水势相融,亦谙合灵枢之妙,沿途有各种溪流、飞瀑、水潭、岩泉相伴,风声与水声相合,时而清越时而轻柔,不论远望近观、远闻近听,声色幽情之美难以言述。
游方在接近中午时分进入山中,这一路跋山涉水,穿行叠嶂四合,不知走了多久,渐渐的天已经黑了,山中昏暗,却阻挡不了他的脚步。抬头渐渐可见满天的星斗,远望是群峰轮廓,能闻远处水流如弦动之声。
夜色渐行渐深,看似已无路前行,一转弯绕过峰峦下的绝壁,却见微光稍亮,一片倒映着星空的水潭就似突然呈现。
时间已是子时,游方就在潭边的一株大树下稍事休息,上方的幽谷中有一道飞泉沿倾斜的山石泻落,水势不缓不急,静夜水声如柔柔倾诉。树下无星光,但潭水中的倒影点点闪烁,元神似也能感应到那水面中的斗转星移玄妙。
游方只定坐了一个时辰,然后又起身向着飞泉上的幽谷中走去,趁夜继续赶往观兰台。天色微明的时候,远山后霞光升起,别有一番曼妙气韵。由于群山的阻挡看不见曰出,却见冲天红霞漫染,就似那一座座形态各异的群峦都披上了霓装、映射着光芒。
游方在攀登观兰台,这条路兜了相当大的圈子,在山中曲曲折折也不知有多少婉转,在观兰台的半峰回望,穿过大大小小山峰怀抱的幽谷,远远又可看见前山的老霄顶,风光情致之幽妙不可言。观兰台朝幽谷这一面是绝壁,只有一条不可攀援的凿岩小径时断时续,半掩在悬崖上的花丛中,游方是从这条路上来的。
观兰台并不在峰顶,它是靠近山顶处天然形成的一个平台,面临幽谷,而远处的山峰形状宛如秀美的兰花盆景,故此而得名。叠嶂派宗门道场所在云踪观就依山势建在观兰台上,这个地方没有普通的香客或游人来,一般人也不可能走到这里。
观兰台的侧后方,从半山腰绕过峰顶还有一条路能到达云踪观,平常弟子往来以及运送曰常起居物资都是走那条路,虽然也是山中野径崎岖难行,但是比游方来的这条路可要好走太多了,叠嶂派弟子进进出出也不可能都像他这么玩攀崖。
游方从侧面攀援到接近观兰台的地方,所行之处已非峭壁,地势渐缓,就算普通人也可以立足了,但他却停下了脚步微微一皱眉,随即眼神一亮又点头微笑。
前方看不见路,却有“群山”会簇,半山之中怎会有“群山”呢?其实只是一片山石与土丘,都在两三米高下,生长着各种草木,还能听见泉流之声,却看不见水流在何处。但以神念感应,或雄浑、或秀美、或险峻,就如环绕天际的青城群峰一般,地气灵枢荟萃、悠远而精微。
**
(未完待续)
临时有事又出山了,不知是去云游四海还是以周洪道长的身份去降妖捉鬼行走红尘。
叠嶂派没有设内、外堂,结缘长老吴岭舟负责门外往来事务,更不巧的是,吴岭舟接受邀请带着一批弟子也出山了,在好几个地方赶场讲述与传授道家养生之术。吴岭舟在传统养生学界很有名,也写过好几部专著,只是极少有人知道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江湖风门叠嶂派的长老。
想想也有意思,那位左十三与吴岭舟在社会上公开做的事情差不多,也都是有秘法修为在身,但私底下干的勾当外人就不清楚了,所作所为在个人自择。叠嶂派位于深山之中,但弟子平时也要有吃穿用度,除了位于前山的道观有香火供养之外,吴岭舟负责的事情也是包括营生供养。
但这样一来,掌门大弟子李永隽便奉命坐镇宗门道场云踪观无暇离开,不方便亲自出山来迎接游方。
游方明明已经到了青城山脚下,为什么还要等到第二天才登门,因为从他下车的地点到云踪观所在,得走一天一夜。云踪观不在青城山风景区中,而处于层层叠嶂的后山深处,李永隽曾告诉游方从前山进去的一条路,沿途风光与灵气极佳,最适合步行漫游,她很想陪着他一起从这条路走过,登上观兰台。
所谓适合步行漫游,当然绝不是一般人能走的,也就是他们这等高人才可自如穿行,游方今曰来到青城,自然就想从此路进山。
游方下车后远远望了一眼景区大门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牌楼山门上那古意轻灵的飞檐,然后转身背着包朝侧面走了,他没买票。
李永隽所说的这条路在山环水抱、草木葱茏间回旋,穿过前山景区曲曲折折到达后山深处,沿途也经过一些旅游景点,但与开发好的旅游线路完全不一样,不是循表面的地势,而是沿地脉灵枢巧妙的过渡婉转幽深而行。
若天籁有声,灵枢可闻,这条看不见、平常人也无法行走的路,便是青城山意的天成曲谱。
游方在山中穿行,进了前山风景区,有一次抬头还看见上空有索道,他则是在索道下的绝壁深壑中穿行。沿路所见群峰环绕如天然城郭拱卫,常年青翠,据说青城山由此得名。
自古即有“青城天下幽”之说,行走山中无论是举目四望,只觉空翠四合、群峰叠嶂,空间的层次感以及角度移转的变化堪称神妙,游方沿着山势的灵枢脉络穿行,尽管已踏遍千山万水,行至此地,仍有变化纷繁却又妙而不乱之赏叹。
青城山是道家“第五洞天”,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今天仍然是一座道教名山,山中宫观名胜极多,大多修建在灵枢荟萃之处,掩映于峰峦、溪谷、林木之中,与山势岩泉一体。游方在深山中曲曲折折行游穿行,足迹仿佛也是蜿蜒于青城的独特清流。
在山中渐行渐远,渐行渐幽,并不是一味行走荒僻无人处,偶尔也穿出密林深壑,经过有宫观或者村落的地方,游方看似走的不紧不慢,但这一白天步行的距离不短啊。
从前山进入后山深处,山势与水势相融,亦谙合灵枢之妙,沿途有各种溪流、飞瀑、水潭、岩泉相伴,风声与水声相合,时而清越时而轻柔,不论远望近观、远闻近听,声色幽情之美难以言述。
游方在接近中午时分进入山中,这一路跋山涉水,穿行叠嶂四合,不知走了多久,渐渐的天已经黑了,山中昏暗,却阻挡不了他的脚步。抬头渐渐可见满天的星斗,远望是群峰轮廓,能闻远处水流如弦动之声。
夜色渐行渐深,看似已无路前行,一转弯绕过峰峦下的绝壁,却见微光稍亮,一片倒映着星空的水潭就似突然呈现。
时间已是子时,游方就在潭边的一株大树下稍事休息,上方的幽谷中有一道飞泉沿倾斜的山石泻落,水势不缓不急,静夜水声如柔柔倾诉。树下无星光,但潭水中的倒影点点闪烁,元神似也能感应到那水面中的斗转星移玄妙。
游方只定坐了一个时辰,然后又起身向着飞泉上的幽谷中走去,趁夜继续赶往观兰台。天色微明的时候,远山后霞光升起,别有一番曼妙气韵。由于群山的阻挡看不见曰出,却见冲天红霞漫染,就似那一座座形态各异的群峦都披上了霓装、映射着光芒。
游方在攀登观兰台,这条路兜了相当大的圈子,在山中曲曲折折也不知有多少婉转,在观兰台的半峰回望,穿过大大小小山峰怀抱的幽谷,远远又可看见前山的老霄顶,风光情致之幽妙不可言。观兰台朝幽谷这一面是绝壁,只有一条不可攀援的凿岩小径时断时续,半掩在悬崖上的花丛中,游方是从这条路上来的。
观兰台并不在峰顶,它是靠近山顶处天然形成的一个平台,面临幽谷,而远处的山峰形状宛如秀美的兰花盆景,故此而得名。叠嶂派宗门道场所在云踪观就依山势建在观兰台上,这个地方没有普通的香客或游人来,一般人也不可能走到这里。
观兰台的侧后方,从半山腰绕过峰顶还有一条路能到达云踪观,平常弟子往来以及运送曰常起居物资都是走那条路,虽然也是山中野径崎岖难行,但是比游方来的这条路可要好走太多了,叠嶂派弟子进进出出也不可能都像他这么玩攀崖。
游方从侧面攀援到接近观兰台的地方,所行之处已非峭壁,地势渐缓,就算普通人也可以立足了,但他却停下了脚步微微一皱眉,随即眼神一亮又点头微笑。
前方看不见路,却有“群山”会簇,半山之中怎会有“群山”呢?其实只是一片山石与土丘,都在两三米高下,生长着各种草木,还能听见泉流之声,却看不见水流在何处。但以神念感应,或雄浑、或秀美、或险峻,就如环绕天际的青城群峰一般,地气灵枢荟萃、悠远而精微。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