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无双夜二之统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戏说终归是戏说,在没有确凿依据的情况下,是不能做为事实的。所以,只要将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就可以了。
由于王允跟吕布的关系很不错,于是吕布去见王允的时候,就谈起自己差一点就被董卓杀掉的事情。说起来,董卓之所以会对吕布息怒,也不见得就是吕布主动道歉所起的作用。也许是由于吕布展现出了高强武艺,将他给震慑住了,加上以后的保卫工作还要继续倚重吕布,所以董卓为了顾全大局,才表示出息事宁人的态度。想来要是换了一个人的话,就董卓平日里待人的性格,即便不将之扒皮抽筋,估计也要砍手割耳,方才能解其心头之恨。
当王允听到吕布说出这件事情的时候,便将自己一干人等想要谋诛董卓的计划告知了吕布,并希望吕布能为他们做个内应。对此,我不禁有些疑惑,王允这个老谋深算的家伙,怎么如此轻易地就把事关众人身家性命的机密告知了吕布?难道他就不怕被别人给听了去,然后去通报董卓吗?很显然,这里面肯定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才使得王允这么放心地就告知了吕布。依我看,这里面应该有两个原因。一是吕布本身就对董卓的行事作风极不认同,因为某种原因才不得不屈身侍奉于董卓,而王允对此却是深为了解的;二是吕布的为人非常值得信任,王允相信吕布一定不会将这件事情通报给董卓,甚至于认为他会助自己一臂之力。
依据史书的记载,吕布在丁原手下任职的时候,是深得丁原信任的,原文记载是「卓以布见信于原」。在董卓手下任职的时候,同样也是深得董卓信任的,原文记载是「卓行止常以布自卫,甚爱信之」。既然如此,那说明吕布的为人挺不错,处事比较尽心尽力,又光明磊落,所以才能够深得上司的信任。这一点想来罗贯中也是这么认为的。然而,吕布又为何要杀死信任他的人呢?问题关键,自然就出在二者的思想观念有冲突的原因上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儒学所一贯提出的观点,而事实上也似乎确是这样。
凭吕布的本事,随便走到哪里都不会饿死,说他唯利是视,这样的评价恐怕有失公允,别人也不会相信。因而,自陈寿而后写评者,多以「反复」二字大作文章。
四月份,汉献帝患病初愈,在未央殿会见百官。董卓身穿朝服乘车而入,除去道路两旁有严密的警卫,还有吕布等人前后侍卫。王允让士孙瑞自己写好诏书,然后交给吕布。吕布便让李肃、秦谊等十余人冒充侍卫,埋伏在北掖门等候。董卓的车驾一进门,李肃便持戟刺向董卓,由于董卓身穿铁甲,没能伤到要害,只划伤了他的手臂。随即,董卓不慎跌下车来。此时,董卓赶紧回头呼喊道:“吕布何在?”吕布道:“有诏讨贼臣!”董卓立时大骂:“狗崽子,你胆敢如此——”话还没说完,就被吕布用矛刺死了。接着,吕布催促士兵上前去将董卓的头颅砍下,董卓的主簿田仪及奴仆等三人这时扑在董卓的尸前阻拦,全都被吕布杀死。接着,吕布从怀里拿出诏书对官兵们说:“皇帝下诏只诛董卓,其余人等皆不问罪!”官兵们听后立正不动,高呼万岁。
这一段是吕布杀董卓的过程,原文出自《资治通鉴》。对于那份诏书,倒也不清楚吕布是否知道那只是王允他们自己写的。倘若吕布不知道,那说明他很可能被王允假借皇帝的名义给哄骗了。如果他知道,则说明他是一个较为懂得政治的人,做这种事情若能假借皇帝的命令是最为妥当的。而董卓的死,汉献帝知道了以后,也不知是不是高兴的。想想应该还是挺高兴的,甚至于这件事情原本就可能已得到了他的默... -->>
戏说终归是戏说,在没有确凿依据的情况下,是不能做为事实的。所以,只要将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就可以了。
由于王允跟吕布的关系很不错,于是吕布去见王允的时候,就谈起自己差一点就被董卓杀掉的事情。说起来,董卓之所以会对吕布息怒,也不见得就是吕布主动道歉所起的作用。也许是由于吕布展现出了高强武艺,将他给震慑住了,加上以后的保卫工作还要继续倚重吕布,所以董卓为了顾全大局,才表示出息事宁人的态度。想来要是换了一个人的话,就董卓平日里待人的性格,即便不将之扒皮抽筋,估计也要砍手割耳,方才能解其心头之恨。
当王允听到吕布说出这件事情的时候,便将自己一干人等想要谋诛董卓的计划告知了吕布,并希望吕布能为他们做个内应。对此,我不禁有些疑惑,王允这个老谋深算的家伙,怎么如此轻易地就把事关众人身家性命的机密告知了吕布?难道他就不怕被别人给听了去,然后去通报董卓吗?很显然,这里面肯定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才使得王允这么放心地就告知了吕布。依我看,这里面应该有两个原因。一是吕布本身就对董卓的行事作风极不认同,因为某种原因才不得不屈身侍奉于董卓,而王允对此却是深为了解的;二是吕布的为人非常值得信任,王允相信吕布一定不会将这件事情通报给董卓,甚至于认为他会助自己一臂之力。
依据史书的记载,吕布在丁原手下任职的时候,是深得丁原信任的,原文记载是「卓以布见信于原」。在董卓手下任职的时候,同样也是深得董卓信任的,原文记载是「卓行止常以布自卫,甚爱信之」。既然如此,那说明吕布的为人挺不错,处事比较尽心尽力,又光明磊落,所以才能够深得上司的信任。这一点想来罗贯中也是这么认为的。然而,吕布又为何要杀死信任他的人呢?问题关键,自然就出在二者的思想观念有冲突的原因上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儒学所一贯提出的观点,而事实上也似乎确是这样。
凭吕布的本事,随便走到哪里都不会饿死,说他唯利是视,这样的评价恐怕有失公允,别人也不会相信。因而,自陈寿而后写评者,多以「反复」二字大作文章。
四月份,汉献帝患病初愈,在未央殿会见百官。董卓身穿朝服乘车而入,除去道路两旁有严密的警卫,还有吕布等人前后侍卫。王允让士孙瑞自己写好诏书,然后交给吕布。吕布便让李肃、秦谊等十余人冒充侍卫,埋伏在北掖门等候。董卓的车驾一进门,李肃便持戟刺向董卓,由于董卓身穿铁甲,没能伤到要害,只划伤了他的手臂。随即,董卓不慎跌下车来。此时,董卓赶紧回头呼喊道:“吕布何在?”吕布道:“有诏讨贼臣!”董卓立时大骂:“狗崽子,你胆敢如此——”话还没说完,就被吕布用矛刺死了。接着,吕布催促士兵上前去将董卓的头颅砍下,董卓的主簿田仪及奴仆等三人这时扑在董卓的尸前阻拦,全都被吕布杀死。接着,吕布从怀里拿出诏书对官兵们说:“皇帝下诏只诛董卓,其余人等皆不问罪!”官兵们听后立正不动,高呼万岁。
这一段是吕布杀董卓的过程,原文出自《资治通鉴》。对于那份诏书,倒也不清楚吕布是否知道那只是王允他们自己写的。倘若吕布不知道,那说明他很可能被王允假借皇帝的名义给哄骗了。如果他知道,则说明他是一个较为懂得政治的人,做这种事情若能假借皇帝的命令是最为妥当的。而董卓的死,汉献帝知道了以后,也不知是不是高兴的。想想应该还是挺高兴的,甚至于这件事情原本就可能已得到了他的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