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lewen6.com,侠道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喝茶,直接倒嘴里就是,若是要讲究品位,最多喝茶前先闻香和看色,犯不着弄这一套前戏,喝杯茶搞得跟洞房似的。
于品茶者而言,正规的品茶,还真跟洞房差不多,要严肃对待。这番准备在他们看来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一种享受,品茶不是只有喝的时候才是享受,品茶前品茶后都是享受,这点礼仪不过是理所当然的日常。
这就好比神洲人吃饭,特意用筷子和用碗,这也是一种礼仪,只是过于平常,一般人往往忽视掉。吃饭用手抓不是更快,嫌脏就用汤勺,用什么筷子呢?
在西部的罗洲人看来,用筷子就是一种繁琐的礼仪。吃饭有刀叉跟汤勺就够了,何必拿两根木棍在手上?还让小孩子从小练习,真是麻烦。不过用筷子这一点,也让他们产生一种连普通百姓都要学礼仪,神洲果然是礼仪国度的印象,
不懂茶道的人看品茶者行礼仪,就和罗洲人看神洲人用筷子一样,觉得麻烦,又隐隐觉得尊敬,高看一眼。因为礼仪,本来就是身份的一种象征,只有野人才不懂礼仪。
白庸倒茶的动作很轻柔,顺时针沿杯壁注水。
妙音仍是正襟危坐,接过茶后闻了闻气味:“味醇香郁,先苦后甘,这是龙井,一谈泡茶就想到龙井,你倒是够俗气……唔,稍微有些不同,似是而非。”
妙音并不能确认这是何种茶,毕竟天下茶叶品种繁多,数不胜数,即便同一种茶叶,也会因为种植地不同而有不同色味;即便是同一种植地的同一种茶叶,也会因为存放年岁不同而有不同色味;即便是同年同一种植地的同一种茶叶,也会因为泡茶的方法不同而有不同色味;即便同年同一种植地的同一种茶叶用同一泡茶方法,也会因为茶具不同而有不同色味。
如果一名品茶者仅仅通过闻香观色就能准确说出茶名,那他就不仅仅是茶道大师,而是茶道大宗师。
妙音师姑将整杯茶饮完,笑着对白庸道:“这杯茶虽然过得去,但还不足以令我满意,你的豪言壮语不会只有如此程度吧。”
“诶,师姑别心急,这仅仅是第一杯茶,可不能急于下定论。”
白庸说着又倒上第二杯茶。
妙音师姑满怀兴趣的品尝第二杯茶:“唔,这次有点像他妈的茶,带有一股茉莉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没想到一壶茶里面居然有两种不同的味道,倒也难得。”
难得,也仅仅是难得,还没有到达满意。妙音话中暗示着白庸泡的茶还不足以令她认可,谁叫白庸之前把话说得太满,令人不由得想要刁难。
然而白庸并不气馁,而是提醒道:“师姑,我刚刚才说不能急于下定论,您怎么转瞬即忘呢?”
妙音眼睛一眨:“哦,难不成这壶茶里还有第三种味道,这样倒是堪堪能令我满意。”
“您接着往下喝就明白了。”
白庸再倒茶,妙音再品。
“……这次是大红袍。”
“这壶茶还能倒最后一杯,也是最后一味。”
白庸又倒茶,妙音又品。
“这是陈年普洱茶。普通茶是越新越香,唯有普洱茶是越陈味越浓,怪不得要放到最后一杯。”
一壶茶刚好泡完四杯,每一杯味道皆不同,这种泡法也称得上是绝顶茶技。不过就算白庸会一壶百味,此刻也只会泡四味,因为这四味远比百味更有意义,就看品茶者能不能明白其中意味。
“龙井、他妈的、大红袍、普洱……原来如此。”
果然,以妙音师姑的茶商很快就领悟到其中的奥妙,她笑阴阴地看向白庸:“你倒是懂得用心,精通拍马溜须之道,让人想不满意都难。本来还想刁难你一回,让你受点教训,没想到又让你得逞了。”
“师姑的教诲,我会谨记于心。”
妙音挥挥手:“得了,省下场面话,天蠁琴自己拿去吧。”
一挥袖,修复好的天蠁琴落入白庸怀中,虽然没有拨动琴弦,可琴灵却自动响起,发出欢快的弦音。
妙音说白庸拍马溜须并不是空穴来风,不过只有懂得茶道知识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玄机。
白庸泡出来的四种茶,又称四大美人茶,对应历史上的四大美人。其中龙井对应西施,大红袍对应王昭君,普洱茶对应杨yu环,他妈的茶对应貂蝉。
不泡其他茶,偏偏泡四大美人茶,自然有奉承的意思。女为悦己者容,马屁拍到心坎上,妙音自然欢喜。
奉承就是说好话,赞赏别人的优点,又有谁不喜欢别人称赞自己呢?修仙者也不例外。甚至进一步说,修仙者直面本心,更容易感到高兴,不过他们心性比常人要坚定,不轻易流露在外。
每个人都喜欢奉承,只是对奉承的方式要求不同。俗人喜欢直来直去的称赞,如“你长得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让我看呆了”,文人则喜欢咬文嚼字,以诗歌喻人,如“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对妙音师姑这等不沾人间烟火的人物,以上两种方法都行不通,夸她反而会惹她厌烦,认为是油嘴滑舌,登徒浪子。马屁拍在马腿上,那就要遭到马腿的狠狠蹬击。
唯有白庸这种藏意于物的奉承,才能真正令她感到高兴,明知你在拍马屁也会欣然接受,因为这种马屁,也是灵光一闪,妙手偶得之,不是多读几本书就能想到的。
同样,白庸的这种奉承手法也只能用在识货的人身上,用在不精通茶道的人身上,那就等于抛媚眼给瞎子看。
奉承方式也分上中下三等,对应不同的人。下等奉承直来直去,开口即为溢美之词;中等奉承寄情于诗歌比喻,蜿蜒曲回,间接而赞;上等奉承不用言语辞令,寓意于物,知者而明,是为心有灵犀一点通。对仙道中人,就该用上等的奉承。
就在白庸用手拨动琴弦,调试琴音的时候,东方易回来了。
。喝茶,直接倒嘴里就是,若是要讲究品位,最多喝茶前先闻香和看色,犯不着弄这一套前戏,喝杯茶搞得跟洞房似的。
于品茶者而言,正规的品茶,还真跟洞房差不多,要严肃对待。这番准备在他们看来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一种享受,品茶不是只有喝的时候才是享受,品茶前品茶后都是享受,这点礼仪不过是理所当然的日常。
这就好比神洲人吃饭,特意用筷子和用碗,这也是一种礼仪,只是过于平常,一般人往往忽视掉。吃饭用手抓不是更快,嫌脏就用汤勺,用什么筷子呢?
在西部的罗洲人看来,用筷子就是一种繁琐的礼仪。吃饭有刀叉跟汤勺就够了,何必拿两根木棍在手上?还让小孩子从小练习,真是麻烦。不过用筷子这一点,也让他们产生一种连普通百姓都要学礼仪,神洲果然是礼仪国度的印象,
不懂茶道的人看品茶者行礼仪,就和罗洲人看神洲人用筷子一样,觉得麻烦,又隐隐觉得尊敬,高看一眼。因为礼仪,本来就是身份的一种象征,只有野人才不懂礼仪。
白庸倒茶的动作很轻柔,顺时针沿杯壁注水。
妙音仍是正襟危坐,接过茶后闻了闻气味:“味醇香郁,先苦后甘,这是龙井,一谈泡茶就想到龙井,你倒是够俗气……唔,稍微有些不同,似是而非。”
妙音并不能确认这是何种茶,毕竟天下茶叶品种繁多,数不胜数,即便同一种茶叶,也会因为种植地不同而有不同色味;即便是同一种植地的同一种茶叶,也会因为存放年岁不同而有不同色味;即便是同年同一种植地的同一种茶叶,也会因为泡茶的方法不同而有不同色味;即便同年同一种植地的同一种茶叶用同一泡茶方法,也会因为茶具不同而有不同色味。
如果一名品茶者仅仅通过闻香观色就能准确说出茶名,那他就不仅仅是茶道大师,而是茶道大宗师。
妙音师姑将整杯茶饮完,笑着对白庸道:“这杯茶虽然过得去,但还不足以令我满意,你的豪言壮语不会只有如此程度吧。”
“诶,师姑别心急,这仅仅是第一杯茶,可不能急于下定论。”
白庸说着又倒上第二杯茶。
妙音师姑满怀兴趣的品尝第二杯茶:“唔,这次有点像他妈的茶,带有一股茉莉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没想到一壶茶里面居然有两种不同的味道,倒也难得。”
难得,也仅仅是难得,还没有到达满意。妙音话中暗示着白庸泡的茶还不足以令她认可,谁叫白庸之前把话说得太满,令人不由得想要刁难。
然而白庸并不气馁,而是提醒道:“师姑,我刚刚才说不能急于下定论,您怎么转瞬即忘呢?”
妙音眼睛一眨:“哦,难不成这壶茶里还有第三种味道,这样倒是堪堪能令我满意。”
“您接着往下喝就明白了。”
白庸再倒茶,妙音再品。
“……这次是大红袍。”
“这壶茶还能倒最后一杯,也是最后一味。”
白庸又倒茶,妙音又品。
“这是陈年普洱茶。普通茶是越新越香,唯有普洱茶是越陈味越浓,怪不得要放到最后一杯。”
一壶茶刚好泡完四杯,每一杯味道皆不同,这种泡法也称得上是绝顶茶技。不过就算白庸会一壶百味,此刻也只会泡四味,因为这四味远比百味更有意义,就看品茶者能不能明白其中意味。
“龙井、他妈的、大红袍、普洱……原来如此。”
果然,以妙音师姑的茶商很快就领悟到其中的奥妙,她笑阴阴地看向白庸:“你倒是懂得用心,精通拍马溜须之道,让人想不满意都难。本来还想刁难你一回,让你受点教训,没想到又让你得逞了。”
“师姑的教诲,我会谨记于心。”
妙音挥挥手:“得了,省下场面话,天蠁琴自己拿去吧。”
一挥袖,修复好的天蠁琴落入白庸怀中,虽然没有拨动琴弦,可琴灵却自动响起,发出欢快的弦音。
妙音说白庸拍马溜须并不是空穴来风,不过只有懂得茶道知识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玄机。
白庸泡出来的四种茶,又称四大美人茶,对应历史上的四大美人。其中龙井对应西施,大红袍对应王昭君,普洱茶对应杨yu环,他妈的茶对应貂蝉。
不泡其他茶,偏偏泡四大美人茶,自然有奉承的意思。女为悦己者容,马屁拍到心坎上,妙音自然欢喜。
奉承就是说好话,赞赏别人的优点,又有谁不喜欢别人称赞自己呢?修仙者也不例外。甚至进一步说,修仙者直面本心,更容易感到高兴,不过他们心性比常人要坚定,不轻易流露在外。
每个人都喜欢奉承,只是对奉承的方式要求不同。俗人喜欢直来直去的称赞,如“你长得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让我看呆了”,文人则喜欢咬文嚼字,以诗歌喻人,如“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对妙音师姑这等不沾人间烟火的人物,以上两种方法都行不通,夸她反而会惹她厌烦,认为是油嘴滑舌,登徒浪子。马屁拍在马腿上,那就要遭到马腿的狠狠蹬击。
唯有白庸这种藏意于物的奉承,才能真正令她感到高兴,明知你在拍马屁也会欣然接受,因为这种马屁,也是灵光一闪,妙手偶得之,不是多读几本书就能想到的。
同样,白庸的这种奉承手法也只能用在识货的人身上,用在不精通茶道的人身上,那就等于抛媚眼给瞎子看。
奉承方式也分上中下三等,对应不同的人。下等奉承直来直去,开口即为溢美之词;中等奉承寄情于诗歌比喻,蜿蜒曲回,间接而赞;上等奉承不用言语辞令,寓意于物,知者而明,是为心有灵犀一点通。对仙道中人,就该用上等的奉承。
就在白庸用手拨动琴弦,调试琴音的时候,东方易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