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重生之宋武大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廖胜功忙命令高达率军去围堵,元军好不容易获得这个突破口,哪会不拼命守住的道理,任凭高达如何努力都是不能成功。廖胜功见情况不对,又命令赵佥率领玄甲骑兵赶去封口子,玄甲骑兵虽是英勇善战,毕竟是血肉之躯,在人山人海面前就显得人力太渺小了,杀死杀伤不少蒙古士卒仍是无能为力,封不住。
李隽远远看见,心想要是有两百门火炮,对准缺口猛轰,包证一个也跑不了。遗憾的是,没有炮弹的火炮就在他身边,成了摆设,派不上用处,只有空叹的份。
黄汉正在指挥他的步兵歼灭元军,见势不妙,忙带领一万步兵赶去封堵,经过一番血战,把口子一点一点地缩小。
这个缺口集中宋军中最精锐的玄甲骑兵,最精锐的步兵,封得实在是太吃力了,和乌龟爬的速度差不多。
廖胜功一心想把元军歼灭在临安城下,情况并不如他所想,不住顿足叹息。文天祥也是紧咬嘴唇,恨不得自己变成大力金刚,把口子封上。
李隽很是理解他们两人的心情,道:“困兽犹斗,真要堵上的话,还不知要到什么时间,不如派一支军队赶到头里去。”
他隽的话提醒了廖胜功,一拍额头道:“谢皇上提醒。”立即命令赵良淳率领骑兵往前赶,希望把元军在败退途中兜住,等追兵到了再围而歼之。其实,在当时情况下采取这一办法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
李隽皱了皱眉,道:“不如把口子放开,让他们逃去吧。”
李隽的意图是与其在这里和元军打消耗战,不如在运动中歼灭之,文天祥没有领悟到李隽的意图,失声叫道:“皇上,这万万不可。要是给鞑子逃了,就不好收拾。”
李隽笑而不答,看着廖胜功,廖胜功先是一愣,接着就是大喜,道:“皇上这招真高明。”对不明所以的文天祥解释说:“围三阙一。”
文天祥方始恍然大悟,心道原来是这个道理。围三阙一的意思是说,当遇到负隅顽抗之敌,放开一个口子让他逃跑,在逃跑途中再聚而歼之。困在笼子里的野兽在遇到威胁时总是会暴起伤人,不好对付,要是他不在笼子里,而是在野外,受到威胁时就会逃跑,猎人就可以充分发挥技巧猎杀之。(按:我个人看法,文天祥是气节之臣,忠诚正直,但是不知变通,一股牛劲犟到底,更重要的是他缺乏军政才干。这仅是我个人看法,朋友们不用当真。)
命令一传下去,赵佥他们立即后撤,放开口子,元军不再拼死抵抗,开始了大逃亡。不等廖胜功的军令,高达和赵佥带领军队马上追了上去,从背后掩杀过去。刚才还勇猛似虎的元军现在一点也不勇猛了,只顾着逃命,倒象没头苍蝇,高达和赵佥象赶鸭子一样赶着向北。
黄汉训练的步兵实在是太优秀了,动作娴熟,丝毫不比蒙古军队差,经过一番激烈厮杀,元军悉数就歼。宋军在在廖胜功的安排下立即向北赶去,开始了大追击。
喧嚣的战场终于归于平静,李隽精略估计了一下,这一仗元军的伤亡差不多有十五六万,而宋军的伤亡差不多有五六万,加起来临安城下陈尸有二十万。李隽放眼一望,遍地都是尸体,都是伤兵,婉转呻吟,让人心为之发酸,不自禁地念出“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无数人念过的名言。抬头望着盘旋在天空欲择尸而食的饿鹰,不得不收起思绪,直面现实,长叹一声,道:“鲜血还得流!”
转过身对文天祥,道:“善后之事就由履善处理了。”一场大战下来的善后事宜多如牛毛,清理战场,救助伤兵,掩埋尸体,当然还有清点缴获的战利品,这都需要人来处理。这样的大战下来,缴获肯定不少,一想起来就让人兴奋。
“皇上请放心,臣自当尽力。”文天祥领旨。
“有履善主持,我自是放心。”李隽对廖胜功道:“我们也出发吧。”
李隽说的出发是去参加追击行动,要知道伯颜带领五十多万军他来到临安,先前折损了十二三万,现在折损十五六万,才损失了一半,还有一半败兵,要是给伯颜收拢的话,依蒙古人的勇悍,伯颜的军事才干,不用多久又会恢复过来,势必“宜将剩勇追穷冠”,不能给他重新集合的机会。
“遵旨。”廖胜功领命。
李隽带着五千御林军,在廖胜功的陪同下开始了追击行动。
临安距离皋亭山不远,一路北行,一个时辰后就来到了皋亭山,望着给回回炮轰得残破不堪的城池,李隽忍不住叹息,道:“要不是吴富将军舍身卫国,带领三千勇士阻挡蒙古大军二十天,给我们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也不会有今日之大胜。今日之胜虽是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功劳,也有吴富将军的贡献,朝庭不能对不起吴富将军,我们就停止前进,把吴富将军和将士们的尸骨收敛起来。”
廖胜功感动万分,翻身下马,向李隽跪倒行大礼,道:“皇上仁德之君,臣就是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臣对皇上的感激之情。”
李隽这个现代人哪有要人行大礼的心态,忙双手相扶道:“廖将军,快快起来,快快起来。这种俗礼,能免就免了吧。”
廖胜功跪在地上不起来,泣道:“皇上,请你无论如何受臣这一礼,这一礼不是臣一人之礼,是臣代表将士们给皇上叩头了。皇上,自从鞑子犯境以来,不知有多少将士为国力战,却落得个埋骨荒野,为饥鹰饿狼吞噬的结局。皇上此举,仁德无双,就是秦穆公肴谷封尸也不及皇上之万一。”咚咚咚,一连给李隽叩了九个响头方在李隽的搀扶下站起来。
廖胜功说的是大实话,自从蒙古大军向临安推进以来,就不知道有多少将士战死疆场,却落得个为饥鹰饿狼吞噬,埋骨荒郊的结局,实是让人叹息。其实,廖胜功有所不顾及,不敢言及以前的事,可以说,自从宋朝开国以来,在外敌面前就没有打过几次胜仗,为国力战却落得这样下场的将士们真不知道有多少。
李隽路过此处,首先想到的就是掩埋将士们的尸骨,感人实深。要是文天祥在这里的话,肯定会感叹赋诗,颂扬李隽的功德。
秦穆公肴谷封尸是一个典故,是说秦穆公三次败于晋国,最后终于打败晋国,把在肴山败仗的将士们的尸骨收敛起来,掩埋在肴山,祭奠一番。李隽今日之举和秦穆公之行颇为相近,只是其意义却完全不同。
秦穆公作为一方诸侯,只是为了争夺伯主之位,而李隽面临的是蒙古这个强大得让人窒息的对手。在南宋最危急的时刻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几番周折终于打了大胜仗,其意义就不是秦穆公这个诸侯所能比的。
“廖将军言重了,前辈先贤,我哪能与之相比。”李隽谦逊着道:“我们先把将士们的尸骨收敛起来,我马上派人去临安,要履善准备棺椁香纸运来。吴富将军为国捐躯,我们就把他埋在皋亭山,让吴富将军的忠魂守护临安的北大门。”
廖胜功赞成道:“皇上所言极是,这是吴富将军的最好归宿。”
传下号令,李隽亲自动手,与御林军一起收敛遗骨。现在正... -->>
廖胜功忙命令高达率军去围堵,元军好不容易获得这个突破口,哪会不拼命守住的道理,任凭高达如何努力都是不能成功。廖胜功见情况不对,又命令赵佥率领玄甲骑兵赶去封口子,玄甲骑兵虽是英勇善战,毕竟是血肉之躯,在人山人海面前就显得人力太渺小了,杀死杀伤不少蒙古士卒仍是无能为力,封不住。
李隽远远看见,心想要是有两百门火炮,对准缺口猛轰,包证一个也跑不了。遗憾的是,没有炮弹的火炮就在他身边,成了摆设,派不上用处,只有空叹的份。
黄汉正在指挥他的步兵歼灭元军,见势不妙,忙带领一万步兵赶去封堵,经过一番血战,把口子一点一点地缩小。
这个缺口集中宋军中最精锐的玄甲骑兵,最精锐的步兵,封得实在是太吃力了,和乌龟爬的速度差不多。
廖胜功一心想把元军歼灭在临安城下,情况并不如他所想,不住顿足叹息。文天祥也是紧咬嘴唇,恨不得自己变成大力金刚,把口子封上。
李隽很是理解他们两人的心情,道:“困兽犹斗,真要堵上的话,还不知要到什么时间,不如派一支军队赶到头里去。”
他隽的话提醒了廖胜功,一拍额头道:“谢皇上提醒。”立即命令赵良淳率领骑兵往前赶,希望把元军在败退途中兜住,等追兵到了再围而歼之。其实,在当时情况下采取这一办法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
李隽皱了皱眉,道:“不如把口子放开,让他们逃去吧。”
李隽的意图是与其在这里和元军打消耗战,不如在运动中歼灭之,文天祥没有领悟到李隽的意图,失声叫道:“皇上,这万万不可。要是给鞑子逃了,就不好收拾。”
李隽笑而不答,看着廖胜功,廖胜功先是一愣,接着就是大喜,道:“皇上这招真高明。”对不明所以的文天祥解释说:“围三阙一。”
文天祥方始恍然大悟,心道原来是这个道理。围三阙一的意思是说,当遇到负隅顽抗之敌,放开一个口子让他逃跑,在逃跑途中再聚而歼之。困在笼子里的野兽在遇到威胁时总是会暴起伤人,不好对付,要是他不在笼子里,而是在野外,受到威胁时就会逃跑,猎人就可以充分发挥技巧猎杀之。(按:我个人看法,文天祥是气节之臣,忠诚正直,但是不知变通,一股牛劲犟到底,更重要的是他缺乏军政才干。这仅是我个人看法,朋友们不用当真。)
命令一传下去,赵佥他们立即后撤,放开口子,元军不再拼死抵抗,开始了大逃亡。不等廖胜功的军令,高达和赵佥带领军队马上追了上去,从背后掩杀过去。刚才还勇猛似虎的元军现在一点也不勇猛了,只顾着逃命,倒象没头苍蝇,高达和赵佥象赶鸭子一样赶着向北。
黄汉训练的步兵实在是太优秀了,动作娴熟,丝毫不比蒙古军队差,经过一番激烈厮杀,元军悉数就歼。宋军在在廖胜功的安排下立即向北赶去,开始了大追击。
喧嚣的战场终于归于平静,李隽精略估计了一下,这一仗元军的伤亡差不多有十五六万,而宋军的伤亡差不多有五六万,加起来临安城下陈尸有二十万。李隽放眼一望,遍地都是尸体,都是伤兵,婉转呻吟,让人心为之发酸,不自禁地念出“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无数人念过的名言。抬头望着盘旋在天空欲择尸而食的饿鹰,不得不收起思绪,直面现实,长叹一声,道:“鲜血还得流!”
转过身对文天祥,道:“善后之事就由履善处理了。”一场大战下来的善后事宜多如牛毛,清理战场,救助伤兵,掩埋尸体,当然还有清点缴获的战利品,这都需要人来处理。这样的大战下来,缴获肯定不少,一想起来就让人兴奋。
“皇上请放心,臣自当尽力。”文天祥领旨。
“有履善主持,我自是放心。”李隽对廖胜功道:“我们也出发吧。”
李隽说的出发是去参加追击行动,要知道伯颜带领五十多万军他来到临安,先前折损了十二三万,现在折损十五六万,才损失了一半,还有一半败兵,要是给伯颜收拢的话,依蒙古人的勇悍,伯颜的军事才干,不用多久又会恢复过来,势必“宜将剩勇追穷冠”,不能给他重新集合的机会。
“遵旨。”廖胜功领命。
李隽带着五千御林军,在廖胜功的陪同下开始了追击行动。
临安距离皋亭山不远,一路北行,一个时辰后就来到了皋亭山,望着给回回炮轰得残破不堪的城池,李隽忍不住叹息,道:“要不是吴富将军舍身卫国,带领三千勇士阻挡蒙古大军二十天,给我们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也不会有今日之大胜。今日之胜虽是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功劳,也有吴富将军的贡献,朝庭不能对不起吴富将军,我们就停止前进,把吴富将军和将士们的尸骨收敛起来。”
廖胜功感动万分,翻身下马,向李隽跪倒行大礼,道:“皇上仁德之君,臣就是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臣对皇上的感激之情。”
李隽这个现代人哪有要人行大礼的心态,忙双手相扶道:“廖将军,快快起来,快快起来。这种俗礼,能免就免了吧。”
廖胜功跪在地上不起来,泣道:“皇上,请你无论如何受臣这一礼,这一礼不是臣一人之礼,是臣代表将士们给皇上叩头了。皇上,自从鞑子犯境以来,不知有多少将士为国力战,却落得个埋骨荒野,为饥鹰饿狼吞噬的结局。皇上此举,仁德无双,就是秦穆公肴谷封尸也不及皇上之万一。”咚咚咚,一连给李隽叩了九个响头方在李隽的搀扶下站起来。
廖胜功说的是大实话,自从蒙古大军向临安推进以来,就不知道有多少将士战死疆场,却落得个为饥鹰饿狼吞噬,埋骨荒郊的结局,实是让人叹息。其实,廖胜功有所不顾及,不敢言及以前的事,可以说,自从宋朝开国以来,在外敌面前就没有打过几次胜仗,为国力战却落得这样下场的将士们真不知道有多少。
李隽路过此处,首先想到的就是掩埋将士们的尸骨,感人实深。要是文天祥在这里的话,肯定会感叹赋诗,颂扬李隽的功德。
秦穆公肴谷封尸是一个典故,是说秦穆公三次败于晋国,最后终于打败晋国,把在肴山败仗的将士们的尸骨收敛起来,掩埋在肴山,祭奠一番。李隽今日之举和秦穆公之行颇为相近,只是其意义却完全不同。
秦穆公作为一方诸侯,只是为了争夺伯主之位,而李隽面临的是蒙古这个强大得让人窒息的对手。在南宋最危急的时刻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几番周折终于打了大胜仗,其意义就不是秦穆公这个诸侯所能比的。
“廖将军言重了,前辈先贤,我哪能与之相比。”李隽谦逊着道:“我们先把将士们的尸骨收敛起来,我马上派人去临安,要履善准备棺椁香纸运来。吴富将军为国捐躯,我们就把他埋在皋亭山,让吴富将军的忠魂守护临安的北大门。”
廖胜功赞成道:“皇上所言极是,这是吴富将军的最好归宿。”
传下号令,李隽亲自动手,与御林军一起收敛遗骨。现在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