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藏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四人纷纷起身还礼笑道:“李都督果然是人中龙凤,不同凡响!”
李岱又给儿子一一介绍,他指着王维道:“王伯父你见过的,以前和爹爹在户部共事!”
李邺知道王维因为母亲去世,一直在服孝中,今天也是难得出来。
王维笑道:“上次见到贤侄,贤侄还是白丁,一转眼数年,贤侄已经封王了,让人感叹命运之奇妙,也让人看到贤侄异于常人的卓越才华!”
李邺谦虚道:“晚辈不过是沾了点祖荫,才得此机缘,谈不上‘卓越’二字。”
李邺的谦虚也对,但也不对,他确实是沾了祖荫,他若不是李林甫的孙子,就不会有这么多机会,他若不是皇族,也绝对不可能封王。
但话又说回来,李林甫的孙子多的去了,有几个争取到机会的?大唐皇族更是数不胜数,又几个能靠军功封王的?
所以得到机缘本身就是一种本事,但能抓住机缘大放异彩,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这里面最关键的原因是李邺的身份,他是穿越者。
另外三个人都是中年人,其中稍年轻的一人笑道:“我听侄子说起过李都督,李都督马球打得更好,就是那位传说中的飞鲨吧!”
李邺笑着点点头,“请问令侄是”
“杜望,你认识的。”
李邺忽然知道眼前这位中年男子是谁了。
“你是.杜甫?”
李岱提醒道:“邺儿,你要叫杜伯父。”
中年男子呵呵笑道:“敬文不必苛礼,名字就是用来叫的,你不说名字,令郎怎么会知道我们。”
他又对李邺道:“在下杜甫,我其实一直很感激公子的推荐!”
李邺连忙行礼,这位就是诗圣杜甫啊!不过此时的杜甫名气远不如李白,他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写出了大量深刻的诗文,才被后世推崇,这时候他算是一流诗人,但达不到李白那种超一流的境界。
但李邺又不解,自己什么时候推荐过他?
“晚辈实在不记得了,我什么时候推荐伯父?”
“前年冬天,我献《三大礼赋》,得到圣上赏识,命我待制集贤院,去年年初,令祖接见我,说贤侄很欣赏我的才学,便任命我为七品修撰官,没有贤侄的欣赏,恐怕令祖不会给我机会。”
李邺想起来了,好像自己是给祖父说过,自己极为欣赏李白、杜甫的诗,没想到竟然间接帮助了杜甫。
“我谈不上推荐,关键伯父自身才学出众,明珠终不会被沙尘所淹。”
旁令另一人笑道:“李使君,令郎还真是会说话。”
李岱又连忙给李邺介绍另一人,看起来似乎年纪最大,“邺儿,这是我在润州的挚友,王昌龄先生,做过我的幕僚!”
李邺惊得嘴都合不拢,原来这位老先生竟然是王昌龄,虽然李邺最喜欢李白的诗,但他却是受王昌龄的边塞诗影响最大,他前世小时候会背的第一首诗,就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就是这位王大诗人的《出塞》。
李邺连忙行礼,“原来是王先生,晚辈景仰已久,晚辈之所以前往西域报国,就是受到了老先生边塞诗的影响。”
王昌龄指指旁边另一人,“说起边塞诗,这位高适老弟才是高手,我那几首实在谈不上!”
李邺有点发晕了,今天是怎么了,从王维到杜甫,从王昌龄到高适,这些中唐大咖居然一起露面了。
“原来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先生,失敬!失敬!”
高适也是五十岁左右,他微微笑道:“我收到好友岑参的信,他对李都督颇为推崇,再三邀请我去碎叶... -->>
四人纷纷起身还礼笑道:“李都督果然是人中龙凤,不同凡响!”
李岱又给儿子一一介绍,他指着王维道:“王伯父你见过的,以前和爹爹在户部共事!”
李邺知道王维因为母亲去世,一直在服孝中,今天也是难得出来。
王维笑道:“上次见到贤侄,贤侄还是白丁,一转眼数年,贤侄已经封王了,让人感叹命运之奇妙,也让人看到贤侄异于常人的卓越才华!”
李邺谦虚道:“晚辈不过是沾了点祖荫,才得此机缘,谈不上‘卓越’二字。”
李邺的谦虚也对,但也不对,他确实是沾了祖荫,他若不是李林甫的孙子,就不会有这么多机会,他若不是皇族,也绝对不可能封王。
但话又说回来,李林甫的孙子多的去了,有几个争取到机会的?大唐皇族更是数不胜数,又几个能靠军功封王的?
所以得到机缘本身就是一种本事,但能抓住机缘大放异彩,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这里面最关键的原因是李邺的身份,他是穿越者。
另外三个人都是中年人,其中稍年轻的一人笑道:“我听侄子说起过李都督,李都督马球打得更好,就是那位传说中的飞鲨吧!”
李邺笑着点点头,“请问令侄是”
“杜望,你认识的。”
李邺忽然知道眼前这位中年男子是谁了。
“你是.杜甫?”
李岱提醒道:“邺儿,你要叫杜伯父。”
中年男子呵呵笑道:“敬文不必苛礼,名字就是用来叫的,你不说名字,令郎怎么会知道我们。”
他又对李邺道:“在下杜甫,我其实一直很感激公子的推荐!”
李邺连忙行礼,这位就是诗圣杜甫啊!不过此时的杜甫名气远不如李白,他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写出了大量深刻的诗文,才被后世推崇,这时候他算是一流诗人,但达不到李白那种超一流的境界。
但李邺又不解,自己什么时候推荐过他?
“晚辈实在不记得了,我什么时候推荐伯父?”
“前年冬天,我献《三大礼赋》,得到圣上赏识,命我待制集贤院,去年年初,令祖接见我,说贤侄很欣赏我的才学,便任命我为七品修撰官,没有贤侄的欣赏,恐怕令祖不会给我机会。”
李邺想起来了,好像自己是给祖父说过,自己极为欣赏李白、杜甫的诗,没想到竟然间接帮助了杜甫。
“我谈不上推荐,关键伯父自身才学出众,明珠终不会被沙尘所淹。”
旁令另一人笑道:“李使君,令郎还真是会说话。”
李岱又连忙给李邺介绍另一人,看起来似乎年纪最大,“邺儿,这是我在润州的挚友,王昌龄先生,做过我的幕僚!”
李邺惊得嘴都合不拢,原来这位老先生竟然是王昌龄,虽然李邺最喜欢李白的诗,但他却是受王昌龄的边塞诗影响最大,他前世小时候会背的第一首诗,就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就是这位王大诗人的《出塞》。
李邺连忙行礼,“原来是王先生,晚辈景仰已久,晚辈之所以前往西域报国,就是受到了老先生边塞诗的影响。”
王昌龄指指旁边另一人,“说起边塞诗,这位高适老弟才是高手,我那几首实在谈不上!”
李邺有点发晕了,今天是怎么了,从王维到杜甫,从王昌龄到高适,这些中唐大咖居然一起露面了。
“原来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先生,失敬!失敬!”
高适也是五十岁左右,他微微笑道:“我收到好友岑参的信,他对李都督颇为推崇,再三邀请我去碎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