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一六二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后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在这一次事件之后,都变成了必然。既然皇权没有任何武力保护自己,既然中央御林军都由文官轻易瓦解,地方军镇如何会听命于皇帝?
文官越来越放肆,他们把所有反对他们的人都打为“阉党”,他们动不动就写着几十页几十页的奏折“弹劾天子”,他们在朝廷上撒泼耍赖,他们甚至敢在龙椅前指着皇帝的脸厉声大骂。
这样的局面,在帝国的末期屡见不鲜。而对皇帝发难的个人,则被文官集团捧为英雄,最终将被文官集团重用,位居高位。
天启皇帝服用仙药而亡之后,接下来被文官扶上台的是未成年的朱由检,是为崇祯皇帝。不知道是否是被自幼受到的文官教育蛊惑,朱由检选择了和文官合作。
和天启皇帝苦苦和文官对抗比起来,崇祯皇帝朱由检决定顺势而为,他上台就肃清天启帝遗留的宦官,再不倚重提拔宦官,转而重用被天启打压的文官集团。这种和文官合作的政策,受到文官集团的一片唱颂。文官们大唱赞歌,把朱由检赞为英明神武的中兴之主。
自幼受文官教育长大,尚未成年的朱由检也颇为自得,数次在朝堂上自比三皇五帝。他在一片称颂声中决定做一个开疆拓土的中兴之君,先后任命文官集团“东林党”袁崇焕、孙承宗为督师处理满洲边患,以全国税收和全部内库银为依托,开出了有明一代最高的军饷和最大的督师自主权。
他得到的结果,是破天荒地被满洲女真攻入京畿。一次,又一次。
崇祯初年,帝国东北的形势本来并不危急。人丁不过几十万的满洲女真是在万历末年,在大明都督李成梁扶植下发展起来的。李成梁在很多史学家的研究中,被认为是满洲人。他死去后,女真人失去了友好的外部环境,在天启末年几乎快山穷水尽。大片大片地饿死,是女真人在天启年不得不面临的威胁。
但帝国的局势总是不断改变,女真人很快就等到了机会。崇祯初年,在东林党那些“爱国”文官督师的手上,女真人不但摆脱了饥饿和贫穷,而且不断做大。两任督师号称花费几百万两银子的防御像是摆设,本应重兵防御长城不堪一击,女真人长驱直入。
一次次的京畿掠夺,几万轻骑不结队列放蹄奔驰于大明国京师附近千里,抢夺人口财物粮食,如入无人之境。一次次轻而易举的胜利不仅让他们恢复了元气,更激发了他们席卷汉人天下的雄心。崇祯十七年,兵强马壮的满洲贝勒多尔衮入京,然后席卷而下。扬州,嘉定,四川,广州,一次次的屠刀被举起,然后就是留发不留头。
人丁几十万的女真人,在汉人的土地上,把一万万的汉人变成了奴才。这样以少胜多的征服,足以让人类历史上其他自诩伟大的征服者汗颜。
要知道,仅仅在几十年前,建州女真还停留在渔猎穴居的时代,近乎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这样的飞速崛起,诚实要让世界上其他自诩幸运的征服者羞愧。
清军兵临南京之日,大明朝文官魁首,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在城内富丽的院子里张皇失措,进退两难。艳名满江南的小妾柳如是对自己夫君这种女儿姿态,颇有不屑之意,她劝钱谦益投井殉国,以不负钱谦益平日里那满口仁义道德,忠君事国之理。
柳如是虽然貌美闻名,终究是个浸淫于道德文章中长大的虚荣女人,所以才会这么说。她以前为了钱谦益的名声和权势抛弃过一个耿直不得遇的晚明才子陈子龙,她大概以为天下文官领袖钱谦益在国难面前,会和战斗至死的陈子龙一样铿锵激昂。
但她等到的回答,是“水太冷”。
明亡之时,钱谦益四处联络,带领东林党投降满清。
实际上,投降的并不止东林党,文官集团要员几乎是全体投降。建州女真首领多尔衮轻骑开进北京城的前一天,还怀疑自己能否进入北京城。相信自己这么轻易可以进入京师的女真人并不多,毕竟北京城人口是百万计的,比所有女真人加起来还多。那一天,多尔衮本做好了遇到困难就返回关外去的打算。
但等女真人开到北京城下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景象却让他们呆滞了好久。他们看到的,是大开的城门,是大明朝的文官,那些口口声声高唱“道德”,自称“忠臣”,动不动号称要“死谏”辱骂大明天子的文官,正打开城门,跪在过道上欢迎女真人的王爷入城,入北京紫禁城。
最后时刻想到殉国的,只有天子而已。
充满抱负,辛劳终日的年轻天子,汉人最后一个皇帝,却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局。京师城陷那一天,一片兵荒马乱之中,天子没有选择逃走。他走上了煤山,把一根绳子挂在了一颗歪脖老槐树上,自缢而死。他的身边,没有一个文官,陪他殉国的,只有一个日夜侍奉天子的太监。
刚刚在北边击败蒙古人,西边击败彝族人,南边击败荷兰人,东边击败日本人,大明朝强大繁荣得令西方敬畏,此时却突然如纸糊一般脆弱。
欧亚大陆的东方,汉人那璀璨的文明,如一颗耀眼的烟花,轰然倒塌。
自缢在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上时,天子朱由检说了一句“愧对祖宗”,他把散发披在了额前。那一刻,他是恨自己没能以匹夫之力挽狂澜于欲倒,阻拦鞑子铁蹄延续大明残骸?还是恨自己不能像正德皇帝,万历皇帝,泰昌皇帝,天启皇帝那样勇敢地和文官开战,直到身败名裂至死不退。
也许他是过于自责了,他只是一个文官培养出来的刚烈青年,自负,刚烈,惶恐,多疑,处处掣肘,局势远不是他一个人可以改变的。帝国的结局,在万历十三年,申时行的那一句话说出口时已经注定。
“尔等不见江彬之覆么?”
从万历十三年往前推六十五年,是为正德十六年。那一年,依靠军权百般削弱文官职权,数次亲征蒙古,身强体壮自封大将军的大明朝正德皇帝因偶然“坠舟”入水染疾,驾崩,年仅三十岁。正德皇帝逝去不过几天,正德皇帝赖以练兵,赖以威慑百官屡建战功的大将军江彬就被文官五花大绑押送入京,磔于市。
这一次示众,震撼了整个大明,改变了这个帝国的前进方向,最终结束了那个时代。在那些满纸荒唐言的发黄史书中,你甚至看不清这个过程的全貌。现在,让我们近距离,一点一点地剥开历史的谎言,看清楚大明朝,我汉文明这最后的一个帝国,是如何亡的。
后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在这一次事件之后,都变成了必然。既然皇权没有任何武力保护自己,既然中央御林军都由文官轻易瓦解,地方军镇如何会听命于皇帝?
文官越来越放肆,他们把所有反对他们的人都打为“阉党”,他们动不动就写着几十页几十页的奏折“弹劾天子”,他们在朝廷上撒泼耍赖,他们甚至敢在龙椅前指着皇帝的脸厉声大骂。
这样的局面,在帝国的末期屡见不鲜。而对皇帝发难的个人,则被文官集团捧为英雄,最终将被文官集团重用,位居高位。
天启皇帝服用仙药而亡之后,接下来被文官扶上台的是未成年的朱由检,是为崇祯皇帝。不知道是否是被自幼受到的文官教育蛊惑,朱由检选择了和文官合作。
和天启皇帝苦苦和文官对抗比起来,崇祯皇帝朱由检决定顺势而为,他上台就肃清天启帝遗留的宦官,再不倚重提拔宦官,转而重用被天启打压的文官集团。这种和文官合作的政策,受到文官集团的一片唱颂。文官们大唱赞歌,把朱由检赞为英明神武的中兴之主。
自幼受文官教育长大,尚未成年的朱由检也颇为自得,数次在朝堂上自比三皇五帝。他在一片称颂声中决定做一个开疆拓土的中兴之君,先后任命文官集团“东林党”袁崇焕、孙承宗为督师处理满洲边患,以全国税收和全部内库银为依托,开出了有明一代最高的军饷和最大的督师自主权。
他得到的结果,是破天荒地被满洲女真攻入京畿。一次,又一次。
崇祯初年,帝国东北的形势本来并不危急。人丁不过几十万的满洲女真是在万历末年,在大明都督李成梁扶植下发展起来的。李成梁在很多史学家的研究中,被认为是满洲人。他死去后,女真人失去了友好的外部环境,在天启末年几乎快山穷水尽。大片大片地饿死,是女真人在天启年不得不面临的威胁。
但帝国的局势总是不断改变,女真人很快就等到了机会。崇祯初年,在东林党那些“爱国”文官督师的手上,女真人不但摆脱了饥饿和贫穷,而且不断做大。两任督师号称花费几百万两银子的防御像是摆设,本应重兵防御长城不堪一击,女真人长驱直入。
一次次的京畿掠夺,几万轻骑不结队列放蹄奔驰于大明国京师附近千里,抢夺人口财物粮食,如入无人之境。一次次轻而易举的胜利不仅让他们恢复了元气,更激发了他们席卷汉人天下的雄心。崇祯十七年,兵强马壮的满洲贝勒多尔衮入京,然后席卷而下。扬州,嘉定,四川,广州,一次次的屠刀被举起,然后就是留发不留头。
人丁几十万的女真人,在汉人的土地上,把一万万的汉人变成了奴才。这样以少胜多的征服,足以让人类历史上其他自诩伟大的征服者汗颜。
要知道,仅仅在几十年前,建州女真还停留在渔猎穴居的时代,近乎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这样的飞速崛起,诚实要让世界上其他自诩幸运的征服者羞愧。
清军兵临南京之日,大明朝文官魁首,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在城内富丽的院子里张皇失措,进退两难。艳名满江南的小妾柳如是对自己夫君这种女儿姿态,颇有不屑之意,她劝钱谦益投井殉国,以不负钱谦益平日里那满口仁义道德,忠君事国之理。
柳如是虽然貌美闻名,终究是个浸淫于道德文章中长大的虚荣女人,所以才会这么说。她以前为了钱谦益的名声和权势抛弃过一个耿直不得遇的晚明才子陈子龙,她大概以为天下文官领袖钱谦益在国难面前,会和战斗至死的陈子龙一样铿锵激昂。
但她等到的回答,是“水太冷”。
明亡之时,钱谦益四处联络,带领东林党投降满清。
实际上,投降的并不止东林党,文官集团要员几乎是全体投降。建州女真首领多尔衮轻骑开进北京城的前一天,还怀疑自己能否进入北京城。相信自己这么轻易可以进入京师的女真人并不多,毕竟北京城人口是百万计的,比所有女真人加起来还多。那一天,多尔衮本做好了遇到困难就返回关外去的打算。
但等女真人开到北京城下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景象却让他们呆滞了好久。他们看到的,是大开的城门,是大明朝的文官,那些口口声声高唱“道德”,自称“忠臣”,动不动号称要“死谏”辱骂大明天子的文官,正打开城门,跪在过道上欢迎女真人的王爷入城,入北京紫禁城。
最后时刻想到殉国的,只有天子而已。
充满抱负,辛劳终日的年轻天子,汉人最后一个皇帝,却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局。京师城陷那一天,一片兵荒马乱之中,天子没有选择逃走。他走上了煤山,把一根绳子挂在了一颗歪脖老槐树上,自缢而死。他的身边,没有一个文官,陪他殉国的,只有一个日夜侍奉天子的太监。
刚刚在北边击败蒙古人,西边击败彝族人,南边击败荷兰人,东边击败日本人,大明朝强大繁荣得令西方敬畏,此时却突然如纸糊一般脆弱。
欧亚大陆的东方,汉人那璀璨的文明,如一颗耀眼的烟花,轰然倒塌。
自缢在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上时,天子朱由检说了一句“愧对祖宗”,他把散发披在了额前。那一刻,他是恨自己没能以匹夫之力挽狂澜于欲倒,阻拦鞑子铁蹄延续大明残骸?还是恨自己不能像正德皇帝,万历皇帝,泰昌皇帝,天启皇帝那样勇敢地和文官开战,直到身败名裂至死不退。
也许他是过于自责了,他只是一个文官培养出来的刚烈青年,自负,刚烈,惶恐,多疑,处处掣肘,局势远不是他一个人可以改变的。帝国的结局,在万历十三年,申时行的那一句话说出口时已经注定。
“尔等不见江彬之覆么?”
从万历十三年往前推六十五年,是为正德十六年。那一年,依靠军权百般削弱文官职权,数次亲征蒙古,身强体壮自封大将军的大明朝正德皇帝因偶然“坠舟”入水染疾,驾崩,年仅三十岁。正德皇帝逝去不过几天,正德皇帝赖以练兵,赖以威慑百官屡建战功的大将军江彬就被文官五花大绑押送入京,磔于市。
这一次示众,震撼了整个大明,改变了这个帝国的前进方向,最终结束了那个时代。在那些满纸荒唐言的发黄史书中,你甚至看不清这个过程的全貌。现在,让我们近距离,一点一点地剥开历史的谎言,看清楚大明朝,我汉文明这最后的一个帝国,是如何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