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重生之红星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五三一章来的早,死的快
刘一民展开钓鱼行动后,立即调整部署,命令教一旅补充团迅速进驻潍城,接替教一团防务,在王老虎率领的特种兵配合下,防守潍城。教一团立即出城,准备与教二团、教三团、新一团和师直属部队一起,消灭可能很快就会抵达二十里堡的第一0四旅团。
刘一民想不到的是,最先赶到的不是一第一0八师团驻守昌邑和平度的那两个补充大队。
日军各师团都有补充大队,不列入正式编制,主要任务是补充战斗损耗。这种机制容易保证野战师团战斗力,起即损即补的作用。象第五师团、第六师团这样的一流野战师团,一般都有四个补充大队。而第一0八师团这样的特设师团,就只有两个补充大队。
补充大队正常情况下都是随师团部行动,不承担单独的作战任务,也不配备重武器,哪个部队伤亡大就往哪里补。
第一0八师团从胶东一路追击八路军鲁东集团主力到胶莱地区、昌潍地区后,由于战线过长,第一0八师团这两个补充大队也被单独使用了,用来保护潍县到平度、潍县到昌邑之间交通线。
这下两个补充大队的鬼子们可算是自由了。他们都是30来岁的预备役士兵征来的,结过婚,有老婆孩子,知道养家糊口需要钱,更知道**中国妇女不会受任何法律追究,一有机会就祸害老百姓,**、抢劫、敲诈、勒索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比战斗力最强的第五师团、第六师团那些20来岁的士兵们水平高多了。连一0八师团其它部队的鬼子们都称他们是日军中的土匪。只要落到这些日军中纪律最差的鬼子手里,那算是进了鬼门关,基本上都是家破人亡的结局。
由于这两个补充大队缺乏重武器,更没有什么装甲车、坦克之类的利器,而且罪恶极大,在八路军开展冷枪冷炮运动中成了八路军小部队和游击队员、民兵向鬼子复仇的首选,争先恐后地照顾他们,搞得两个补充大队伤亡惨重,本来都是一千人左右的步兵补充大队,到最后都减员一半,也就勉强够500人。
这么大的伤亡,搞得两个补充大队这些30来岁的老鬼子们心惊肉跳,不停地向师团部要援兵、要重武器。结果,兵员从日本本土又补充上了,但重武器还是没有。因为他们毕竟是补充队,随时可能会补入其它部队,下元熊弥还是没有给他们补充重武器。结果,在八路军不停地冷枪冷炮中,这两个大队的伤亡数还是很快就重新占据一0八师团战损榜的鳌头,天天龟缩在据点里不敢露头。
日军第十二军决定开展胶济路扫荡作战后,一0八师团长下元熊弥考虑这两个补充大队伤亡过大,又没有重武器,决定将他们调回潍县随师团司令部行动,恢复他们的补充功能。因此,在得知第三十三师团东进至平度的时候,下元熊弥就命令他们把据点防务交给伪军,撤回潍县待命。
接到下元熊弥的命令,驻昌邑的补充大队的鬼子还好说,他们距离潍县近,也就五十多里地,步行五个小时也能走到,还不是那么着急,计划夜间准备,黎明动身,上午10点前赶到潍城。驻平度的小鬼子可就等不得了,他们距离潍县远,一百五、六十里路呢,必须得马上出发,晚了的话可能会赶不上师团出击的时间的。于是,这个补充大队的鬼子大队长匆忙向第三十三师团移交了防务,吃过晚饭就带着部队,把仅有的十辆汽车用上,装上弹药箱,又用抢来的几十辆大车装上掠夺来的粮食,士兵们骑着自行车和抢来的骡子、毛驴,刺刀上挑着包袱,跟在汽车、大车后面,匆匆忙忙上路了。
也是这股小鬼子运气,这个时候曾中生指挥的鲁东集团部队都在昌乐以东、胶济路以北地面发动攻击,刘一民率领的教导师主力还没有越过胶济路,平度、昌邑附近没有八路军大部队,只有一些地方武装。这些地方武装见小鬼子竟敢打着火把夜间行军,自然要去打落水狗、拣洋落。谁也想不到,八路军地方武装一追击,更加快了鬼子的行军速度,他们跑的更快了。
这群小鬼子一路逃跑,连电台都没有开机,竟然不知道第十二军司令官尾高龟藏中将在二十里堡遇袭的事情,也没有接到刘一民伪装下元熊弥发出的一道道电令,埋头赶路,晕晕乎乎往潍城赶来。
等到上午十点的时候,两路鬼子竟然一起到了潍县城外,准备从潍城北关进城。
教一旅补充团团长王从云和政委魏传统率领部队和教一团换防后,刚刚完成潍城的布防,就接到了旅侦察连的通报,一队鬼子正向潍城开来,看样子是换防回来的,汽车上,大车上、牲口背上、士兵的刺刀上都是抢来的东西。
这王从云是辽宁海城人,出身于土匪世家。
清末民初的时候,东北人都知道,不当胡子当不了将军,不当ji女当不了太太。王从云的祖父、父亲都是大土匪,而且是和张作霖有交情的大土匪,见张大帅在东北耍大发了,成了东北王,就有样学样,也让王从云进洋学堂读书,毕业后送他到张少帅手下当兵,图个好出身。
还别说,张学良还真念旧情,把王从云送到美国学习军事。西点军校毕业回到东北,正赶上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一枪未放退出了东北,这下惹恼了王从云,他回到海城老家,领着他爹那帮老弟兄和小鬼子干起来了。坚持了一年多,队伍被小鬼子剿了,一家人也都死在了小鬼子的刺刀下。
死里逃生的王从云孤身入关,到北平、天津图谋东山再起,预备筹集经费、粮草,拉起一支队伍重回辽宁抗日。可惜,那个时候平津地区的政治气候不对,自上而下都是对日谈判,言抗日者有罪。王从云在平津呆了一年多,一事无成,倒是把国民党看的透透彻彻,干脆就南下投奔红军去了。
王从云运气不好,他到苏区的时候,正是肃反扩大化的时候。他是西点军校毕业的,学了一肚子美国的军事理论,也学了一身美**官那种直言不讳的作风。把自己从小在胡子窝里长大的事情说了个淋漓尽致,很快就被送到保卫部审查了。还不错,他有西点军校的学历,又有东北抗日经历,一参加红军就出名了,保卫部审来审去没有审出什么问题,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就带着他长征了。
红十八团溪口大捷的消息传到红军总部后,王从云偶然中听到了消息,从此,刘一民的名字就深深地印入到了他的脑海。直到总部和红七军团在遵义会师,他才找了张纸,把自己的简历写了一下,央求保卫部干部向上级报告他的情况,他要求下部队当兵,而且请求到中央警卫师去,说是刘一民师长必然能认识到他的价值。
也是王从云时来运转,刘一民参加完遵义会议返回部队时,朱老总向他提起了王从云,说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生参加红军不容易,现在还在保卫部等分配呢。刘一民一听就来了精神,回部队时直接就把王从云带走了。
到中央警卫师后,王从云先是在师部当参谋,随部队千里奔袭成都。成立红七军团时,王从云就要求下部队,并且要求从排长当起,从头干。刘一民欣赏他这份豪气,就让他到红11师老一营当排长。一路打到潼关,王从云不但在老一营学到了老红军作风,而且屡立战功,被选派到抗大学习。北上抗日后,就担任了教一旅补充团的团长。
和王从云搭档的教一旅补充团政委魏传统,更是传奇,有八次过关未断头的经历,历史上是开国少将、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首任政委。
魏传统是四川达县人,家庭富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书法在家乡很有名气。17岁上中学,和张爱萍是同学。红四方面军到达县后,已经是党员的魏传统参加了红军,当了宣传科长。结果张国焘在川陕根据地继续搞肃反扩大化,认为他是小知识分子,左摇摇摆,要从严审查,几次都差点枪毙了他。
陕西搞土改时,中央从红四方面军抽调一批地方干部,曾中生向刘一民推荐了他,结果搞完土改魏传统就留在了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后,魏传统担任了教一旅补充团政委。
王从云人高马大,喝了几年洋墨水,仍然没有改变那种东北人的豪爽和胡子窝里长大的匪气,说话粗野。魏传统斯文秀气,身材矮小,两个人配班子,倒也默契。王从云只要一说脏话,魏传统就问他这话是西点教的还是胡子教的,马上就能叫王从云哑口无言。
接到旅侦察连的报告后,王从云和魏传统一商量,就决定把这股鬼子放进城里消灭。但是,考虑到师长现在就在潍城,自己的补充团相当于师长的临时警卫部队,出不得半点差错,王从云就给随师长行动的参谋处副处长**风打电话请示。**风一查第一0八师团司令部作战命令,就知道这股鬼子是奉下元熊弥命令返回潍城的鬼子补充大队,赶紧向刘一民报告。
刘一民此时正忙着和第十二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少将、第三十三师团长甘粕重太郎中将打电报仗,听了**风报告,头都没抬:“来得早,死的快告诉王从云和魏传统,放进城里用刺刀给老子突突了,动作要快,不能让枪声传出去”
接到命令,王从云忍不住手舞足蹈,哈哈大笑。
魏传统提醒他赶紧部署,小鬼子马上就到城门口了,一个劲傻笑什么?
王从云忍住笑,对魏传统说:“政委啊,师长一直强调的都是用子弹、炮弹和鬼子说话,弄得战士们的拼刺技术无处使用。这下好了,我们补充团先刺刀见红了。师长说过,敢于刺刀见红的部队才是作风过硬的部队。哈哈,这一仗一打,老子的补充团说不定就可以升格成主力团了。我们两个就成主力团的团长、政委了。谁想当补充团的团长就让他当去,反正老子是干够了,天天除了练兵就是扛弹药箱,跟在主力屁股后面闻屁气,再干一段时间,恐怕就没有人知道老子是胡子出身、西点毕业、抗大受训的军事干部了”
军人都是这样,都愿意当主力部队,没有人愿意当主力后面的影子。特... -->>
第五三一章来的早,死的快
刘一民展开钓鱼行动后,立即调整部署,命令教一旅补充团迅速进驻潍城,接替教一团防务,在王老虎率领的特种兵配合下,防守潍城。教一团立即出城,准备与教二团、教三团、新一团和师直属部队一起,消灭可能很快就会抵达二十里堡的第一0四旅团。
刘一民想不到的是,最先赶到的不是一第一0八师团驻守昌邑和平度的那两个补充大队。
日军各师团都有补充大队,不列入正式编制,主要任务是补充战斗损耗。这种机制容易保证野战师团战斗力,起即损即补的作用。象第五师团、第六师团这样的一流野战师团,一般都有四个补充大队。而第一0八师团这样的特设师团,就只有两个补充大队。
补充大队正常情况下都是随师团部行动,不承担单独的作战任务,也不配备重武器,哪个部队伤亡大就往哪里补。
第一0八师团从胶东一路追击八路军鲁东集团主力到胶莱地区、昌潍地区后,由于战线过长,第一0八师团这两个补充大队也被单独使用了,用来保护潍县到平度、潍县到昌邑之间交通线。
这下两个补充大队的鬼子们可算是自由了。他们都是30来岁的预备役士兵征来的,结过婚,有老婆孩子,知道养家糊口需要钱,更知道**中国妇女不会受任何法律追究,一有机会就祸害老百姓,**、抢劫、敲诈、勒索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比战斗力最强的第五师团、第六师团那些20来岁的士兵们水平高多了。连一0八师团其它部队的鬼子们都称他们是日军中的土匪。只要落到这些日军中纪律最差的鬼子手里,那算是进了鬼门关,基本上都是家破人亡的结局。
由于这两个补充大队缺乏重武器,更没有什么装甲车、坦克之类的利器,而且罪恶极大,在八路军开展冷枪冷炮运动中成了八路军小部队和游击队员、民兵向鬼子复仇的首选,争先恐后地照顾他们,搞得两个补充大队伤亡惨重,本来都是一千人左右的步兵补充大队,到最后都减员一半,也就勉强够500人。
这么大的伤亡,搞得两个补充大队这些30来岁的老鬼子们心惊肉跳,不停地向师团部要援兵、要重武器。结果,兵员从日本本土又补充上了,但重武器还是没有。因为他们毕竟是补充队,随时可能会补入其它部队,下元熊弥还是没有给他们补充重武器。结果,在八路军不停地冷枪冷炮中,这两个大队的伤亡数还是很快就重新占据一0八师团战损榜的鳌头,天天龟缩在据点里不敢露头。
日军第十二军决定开展胶济路扫荡作战后,一0八师团长下元熊弥考虑这两个补充大队伤亡过大,又没有重武器,决定将他们调回潍县随师团司令部行动,恢复他们的补充功能。因此,在得知第三十三师团东进至平度的时候,下元熊弥就命令他们把据点防务交给伪军,撤回潍县待命。
接到下元熊弥的命令,驻昌邑的补充大队的鬼子还好说,他们距离潍县近,也就五十多里地,步行五个小时也能走到,还不是那么着急,计划夜间准备,黎明动身,上午10点前赶到潍城。驻平度的小鬼子可就等不得了,他们距离潍县远,一百五、六十里路呢,必须得马上出发,晚了的话可能会赶不上师团出击的时间的。于是,这个补充大队的鬼子大队长匆忙向第三十三师团移交了防务,吃过晚饭就带着部队,把仅有的十辆汽车用上,装上弹药箱,又用抢来的几十辆大车装上掠夺来的粮食,士兵们骑着自行车和抢来的骡子、毛驴,刺刀上挑着包袱,跟在汽车、大车后面,匆匆忙忙上路了。
也是这股小鬼子运气,这个时候曾中生指挥的鲁东集团部队都在昌乐以东、胶济路以北地面发动攻击,刘一民率领的教导师主力还没有越过胶济路,平度、昌邑附近没有八路军大部队,只有一些地方武装。这些地方武装见小鬼子竟敢打着火把夜间行军,自然要去打落水狗、拣洋落。谁也想不到,八路军地方武装一追击,更加快了鬼子的行军速度,他们跑的更快了。
这群小鬼子一路逃跑,连电台都没有开机,竟然不知道第十二军司令官尾高龟藏中将在二十里堡遇袭的事情,也没有接到刘一民伪装下元熊弥发出的一道道电令,埋头赶路,晕晕乎乎往潍城赶来。
等到上午十点的时候,两路鬼子竟然一起到了潍县城外,准备从潍城北关进城。
教一旅补充团团长王从云和政委魏传统率领部队和教一团换防后,刚刚完成潍城的布防,就接到了旅侦察连的通报,一队鬼子正向潍城开来,看样子是换防回来的,汽车上,大车上、牲口背上、士兵的刺刀上都是抢来的东西。
这王从云是辽宁海城人,出身于土匪世家。
清末民初的时候,东北人都知道,不当胡子当不了将军,不当ji女当不了太太。王从云的祖父、父亲都是大土匪,而且是和张作霖有交情的大土匪,见张大帅在东北耍大发了,成了东北王,就有样学样,也让王从云进洋学堂读书,毕业后送他到张少帅手下当兵,图个好出身。
还别说,张学良还真念旧情,把王从云送到美国学习军事。西点军校毕业回到东北,正赶上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一枪未放退出了东北,这下惹恼了王从云,他回到海城老家,领着他爹那帮老弟兄和小鬼子干起来了。坚持了一年多,队伍被小鬼子剿了,一家人也都死在了小鬼子的刺刀下。
死里逃生的王从云孤身入关,到北平、天津图谋东山再起,预备筹集经费、粮草,拉起一支队伍重回辽宁抗日。可惜,那个时候平津地区的政治气候不对,自上而下都是对日谈判,言抗日者有罪。王从云在平津呆了一年多,一事无成,倒是把国民党看的透透彻彻,干脆就南下投奔红军去了。
王从云运气不好,他到苏区的时候,正是肃反扩大化的时候。他是西点军校毕业的,学了一肚子美国的军事理论,也学了一身美**官那种直言不讳的作风。把自己从小在胡子窝里长大的事情说了个淋漓尽致,很快就被送到保卫部审查了。还不错,他有西点军校的学历,又有东北抗日经历,一参加红军就出名了,保卫部审来审去没有审出什么问题,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就带着他长征了。
红十八团溪口大捷的消息传到红军总部后,王从云偶然中听到了消息,从此,刘一民的名字就深深地印入到了他的脑海。直到总部和红七军团在遵义会师,他才找了张纸,把自己的简历写了一下,央求保卫部干部向上级报告他的情况,他要求下部队当兵,而且请求到中央警卫师去,说是刘一民师长必然能认识到他的价值。
也是王从云时来运转,刘一民参加完遵义会议返回部队时,朱老总向他提起了王从云,说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生参加红军不容易,现在还在保卫部等分配呢。刘一民一听就来了精神,回部队时直接就把王从云带走了。
到中央警卫师后,王从云先是在师部当参谋,随部队千里奔袭成都。成立红七军团时,王从云就要求下部队,并且要求从排长当起,从头干。刘一民欣赏他这份豪气,就让他到红11师老一营当排长。一路打到潼关,王从云不但在老一营学到了老红军作风,而且屡立战功,被选派到抗大学习。北上抗日后,就担任了教一旅补充团的团长。
和王从云搭档的教一旅补充团政委魏传统,更是传奇,有八次过关未断头的经历,历史上是开国少将、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首任政委。
魏传统是四川达县人,家庭富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书法在家乡很有名气。17岁上中学,和张爱萍是同学。红四方面军到达县后,已经是党员的魏传统参加了红军,当了宣传科长。结果张国焘在川陕根据地继续搞肃反扩大化,认为他是小知识分子,左摇摇摆,要从严审查,几次都差点枪毙了他。
陕西搞土改时,中央从红四方面军抽调一批地方干部,曾中生向刘一民推荐了他,结果搞完土改魏传统就留在了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后,魏传统担任了教一旅补充团政委。
王从云人高马大,喝了几年洋墨水,仍然没有改变那种东北人的豪爽和胡子窝里长大的匪气,说话粗野。魏传统斯文秀气,身材矮小,两个人配班子,倒也默契。王从云只要一说脏话,魏传统就问他这话是西点教的还是胡子教的,马上就能叫王从云哑口无言。
接到旅侦察连的报告后,王从云和魏传统一商量,就决定把这股鬼子放进城里消灭。但是,考虑到师长现在就在潍城,自己的补充团相当于师长的临时警卫部队,出不得半点差错,王从云就给随师长行动的参谋处副处长**风打电话请示。**风一查第一0八师团司令部作战命令,就知道这股鬼子是奉下元熊弥命令返回潍城的鬼子补充大队,赶紧向刘一民报告。
刘一民此时正忙着和第十二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少将、第三十三师团长甘粕重太郎中将打电报仗,听了**风报告,头都没抬:“来得早,死的快告诉王从云和魏传统,放进城里用刺刀给老子突突了,动作要快,不能让枪声传出去”
接到命令,王从云忍不住手舞足蹈,哈哈大笑。
魏传统提醒他赶紧部署,小鬼子马上就到城门口了,一个劲傻笑什么?
王从云忍住笑,对魏传统说:“政委啊,师长一直强调的都是用子弹、炮弹和鬼子说话,弄得战士们的拼刺技术无处使用。这下好了,我们补充团先刺刀见红了。师长说过,敢于刺刀见红的部队才是作风过硬的部队。哈哈,这一仗一打,老子的补充团说不定就可以升格成主力团了。我们两个就成主力团的团长、政委了。谁想当补充团的团长就让他当去,反正老子是干够了,天天除了练兵就是扛弹药箱,跟在主力屁股后面闻屁气,再干一段时间,恐怕就没有人知道老子是胡子出身、西点毕业、抗大受训的军事干部了”
军人都是这样,都愿意当主力部队,没有人愿意当主力后面的影子。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