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被偷换的孩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古义人还遇见过他。受伤后需要疗养,这也是正常的,但古义人记得早在战争期间,在放着父亲理发用的宝贝椅子的仓房里,从书架上搬下书来,整理信件的大黄就已经没有左臂了
二十多岁的大黄没有被征兵肯定是有原因的。战败之际,到父亲身边来的年轻人都说自己是请假出来的。
在战败第二天的“起义”中,以几天前才从驻松山的部队来的,住在仓房二楼的军官们为中心,把坐在箱车上的父亲直接装上了卡车,像从前农民起义那样,向下游出发了。那天早上,大黄为了照顾有病的父亲,背着个装有旧尿垫等零碎东西的大包袱,走在头脑发热的军官们中间,被他们挤来挤去。那时的大黄究竟有没有胳膊呢?
到达了位于松山的,现在cie所在的堀之内对面的地方银行大楼前,箱车被从卡车上搬下来,父亲像一尊小铜像般站在箱车里。推着这辆箱车,军官们冲进了大门。古义人站在空空的卡车上瞧着这一幕。很快大楼里响起了枪声,从银行旁边的小马路上冲来了警察。古义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恐惧,不顾被驶来的电车撞死的危险,横穿大马路,但他也没能跑多远,因为他顺着夏草萋萋的壕沟斜坡,哧溜溜滚下去了
后来,就像母亲的口头禅那样,一切都结束了。装着父亲尸体的箱车,再次被推到了银行前,从沟里爬上来的落汤鸡似的古义人,眨巴着眼睛瞧着据说直到母亲坐着通知父亲死讯的警车来到松山时,自己仍旧呆在原地,这是真的吗?从村子坐车到松山来,少说也要两个钟头的。
总之第二天,古义人由母亲陪伴着回到了峡谷。既然这个记忆是确实的,母亲就算去得再晚,也是去过现场的。如果那时除了被杀死的父亲外,还有一个被枪击中肩部的大黄的话,为什么母亲从没有和古义人谈起过呢?
大学毕业后,古义人看到了大黄在讲座上使用的那本书。那是政治思想史家丸山真男的书,讲述了日本国家主义在战争期间和战后的变迁——尤其是地方右翼小团体,战后五六年中在占领军压力下的变动——的文章。那本书里也引用了那句汉诗。大黄看的那本书正是那时刚刚出版的。
作者谈到战争期间右翼组织中由于战败而对价值体系的崩溃产生绝望而自杀的人,并举出了领导人的名字。古义人记得其中两个人的名字。十岁那年春天,父亲让他整理突然增多的来信,他用心辨认一个个封面上毛笔写的住所和姓名,然后记录在“账本”上,其中就有这两个名字——这些名字都很与众不同。
作者还指出,第二种组织是在法西斯的招牌上冠以“民主主义的”东西,组织的还是原班人马。此外还有第三种组织,即分散在地方的,直接进行非政治性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组织。
如果说大黄在古义人的父亲惨死松山街头之后,用了七年时间在森林中建立了修炼道场,自给自足地生活到现在的话,他领导下的集团就属于这第三种组织吧。大黄具有利用这一运动的企图,所以来找在cie图书馆进行高考复习的古义人。而且,在发生了不仅是古义人,吾良也卷进来的事件之后——那是作为大黄他们下一个行动的准备——大黄又为什么中止了行动,和同伴一起继续守护修炼道场呢?
遭到小铁球袭击时,古义人内心很想回避的难道是下面这个事态吗?即不得不在警察局或在法庭上面对使用森林方言进行共同事业的大黄及其同伙
第一次被袭击时,听出三个人使用的语言是从现在村里年轻人那里听不到的语言时,古义人不能不凭直觉感到他们是保持着古老乡音的一直以封闭的集团形式行动的人。与这种感觉重合,下意识地想像到了大黄也是顺理成章的。
第二次铁球袭击是在古义人刚刚发表了圣上让我拭泪这部小说后不久的事。小说描写了刚刚战败时的父亲的“起义”这也是吾良曾打算拍成电影的小说。
创作小说时,古义人不时回想起从十七岁和大黄再次见面到修炼道场发生事件这十天内的,特别是吾良也参加了的第二天晚上讲座时的大黄。然而古义人在小说中完全没有涉及大黄所作的关于起义的说明和评价。
实际上,当时听着大黄讲述他自己的往事,十七岁的古义人就产生了怀疑。包括这些疑问在内,原本可以把大黄写进小说,古义人之所以没有写的心理背景,是惧怕居住在大黄他们修炼道场附近的母亲周围发生风波——如果有人要问这有什么根据的话,也说不太清楚。
恐怖与痛风4
说不定大黄到cie图书馆来找古义人的时候,心里还只是有一个未成型的计划吧。
大黄从地方报纸上得知师傅的遗孤转学到了松山高中,经常利用占领军的图书馆,并受到图书馆方面的特别评价,他想那么也许可以通过古义人和与美军有关系的人进行联系。恐怕仅仅是这么个模糊不清的计划。
大黄把古义人从图书馆里叫出来,在壕沟边盛开的樱花树下谈话,在刚才介绍过的那番开场白之后,沉默了一会儿,便煞有介事地拿出了一张剪报。见古义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他有些气恼,猛然瞪大被太阳晒成黑眼圈的眼睛,声音高亢地对同伙宣告:
“不愧是长江先生的儿子啊,不为这点儿小事忘乎所以。”
这报道是大约十天前,就是这个壕沟西边一家报社的朝刊社会版面登载的。报道称,上学期期末,一个高中生受到了美国文化情报教育局的表彰。这个二年级学生每天去cie图书馆复习功课,并阅读一本英文书籍。美国女所长得到了日本职员写的关于这个高中生完全能够看懂书籍内容的报告。这本书就是带插图的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上卷。其实,这并非适合孩子看的书,特别是会话中夹杂着的南部黑人方言,难以读懂。然而这个少年却能够流利地用日语译出任何一个段落来,就连在驻军基地当顾问的美军翻译官都非常叹服
其实古义人是把母亲在战争末期用大米换来的岩波文库版译本不知读了多少遍,几乎每一行都背得下来。一转学到这里,他就立刻从cie的开架式图书馆里找到了英文原版,一边回忆着日文译文,一边阅读起来。不管英语能力是否有长进,整整精读了一年却是事实。后来被管理人员发现了,将大致经过记述下来的那篇报道,就把大黄他们招引到了cie图书馆来。
由于古义人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大黄就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是如何依照先生遗训办好修炼道场的。他们开垦了周边的土地,并扩建了房屋,规划是先生早已制定好的,他们只不过是实现了先生的遗志建成了修炼道场而已。
古义人听着听着便回想起战争中期,军人以及来历不明的年轻人陆续住进仓房以前,父亲时常会离开峡谷一段时间。母亲没有告诉古义人父亲去哪儿了。古义人还想起为了家业的缘故,来找父亲的人们也无法获得确切的信息,失望而回的情形。
那时村子里流传着使古义人感觉和父亲所去的地方有关联的议论,即“另一村”这样童话般的传说。首先听到的是关于外祖父计划劝说村里人移民去巴西的传说。在国际性的排日气氛中,这个计划不可能实现,外祖父便改换成了和曾经对这个计划感兴趣的人一起在这个地方建立“另一村”的计划。
恰巧政府正筹划将铁路延伸至临近小镇,但他们的村子偏离这条铁路线。于是,祖父购买了明治中期曾是汤治温泉旅馆的废村。
据说因为外祖父的父亲是镇压农民起义的有功之臣,所以县知事私下许诺,新铁路在“另一村”附近设一个站。可是实际建成的铁路比原计划远离了“另一村”新铺设的县公路也是在靠近九十九道弯的山岭修了隧道,因此外祖父寄托在“另一村”上的希望落空了。巴西移民以及“另一村”的连续失败,使外祖父失去了资产和威望,成了这一带传说中的滑稽主角。古义人进入国民学校时,养成了每次坐汽车从村子去松山时,一到了快进隧道的视野开阔的地带,就开始幻想外祖父的“又一村”的习惯。
大黄所说的修炼道场不就是利用了父亲从岳父那里继承下来的废村的土地吗?还有,父亲于战败翌日发动的“起义”不也是和少年时代的古义人所相信的故事大相径庭吗?也就是说,是不同于袭击银行以筹措资金,为使结束战争的诏书无效,而从吉田滨的海军机场飞向大内山进行轰炸这种荒唐无稽的行动的。然而,如果他们以森林深处的隐蔽所为据点而等待时机,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大黄他们正是在那里建设修炼道场,自给自足地生活过来的
在壕沟边的谈话结束前,古义人答应了晚上去旅馆,大概也是被这一想像所吸引的缘故。
晚上临走时,大黄说,既然第二天是周六,学校只上半天课,那么中午也想和古义人谈谈。古义人没有拒绝的理由。可是星期六下午五点,在cie松山有个唱片音乐会,这才是古义人最为关心的事。当天下午四点就关闭高中生们复习的阅览室,搬走桌椅,打通和会议室的隔断。平日,他都要一直学习到五点半以后,再走回宿舍,吃完晚饭,又一直学习到睡觉。这就是他一天的日程表。可是那天的唱片音乐会,虽是美国演奏家lp,选的曲目却是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室内乐——以往的cie音乐会必不可少的是科普兰1格罗菲2、格什温3的乐曲。由于这个缘故,看了图书馆通知的古义人告诉了吾良,一向对美国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不屑一顾,称之为没有画面的“电影音乐”的吾良,欣然同意来听音乐会。受市民欢迎的cie唱片音乐会的入场有限制,即便常来图书馆,并且成绩好的人没有招待券也不能进。一般的人没有门路搞到票。古义人之所以能邀请吾良,是因为那篇表彰报道而得到了一本cod,外加三张音乐会的招待券。
和大黄之间进行了一个白天和夜晚,又一个白天的三次谈话,渐渐没有什么话题了。虽然才四点,古义人用父亲惟一的遗物欧米茄手表对了对时间,告诉大黄一会儿和朋友有个约会,并提到了吾良。
这样告别了大黄,古义人离开旅馆,被大黄及其同伴一直送到电车总站,还跟着上了车。大黄大言不惭地对为难的古义人说:
“这些家伙想要参观一下古义人的生活方式。说实在的,俺也想看看。”
就这样,古义人和他们回到建筑用地的入口时,看见一些人正在cie建筑物东边那个吊着篮筐的空地上玩篮球。这里的大树被砍伐后,在堀之内一带算是景色不错的地方。
吾良也在其中。他个头很高,光着晒得黝黑的上身,正接过球三步上篮。虽然年纪轻轻,生气勃勃,却显得沉稳老练。古义人看见每当球传到吾良手里时,和他一边的人都在保护他投篮。
打篮球的除吾良外都是cie的日本雇员,在一旁观看的则是常跟吾良在一起的浪人1前辈,还有一个穿着亚麻衬衫的美国青年,古义人知道他叫皮特。前些日子,因通读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上卷而受到表彰时,从基地来的日语翻译官就是皮特。
在古义人看来,先不说皮特,对于使用球场的人冷淡得近乎歧视的那些日本雇员却和吾良他们一起练球,这实在让他惊讶。吾良很少到cie来。而且古义人曾在这个狭小的体育运动场上有过耻辱的回忆。从去年秋天开始渐渐习惯了在cie图书馆复习功课的古义人,到了地方城市来便极少有机会将皮肤暴露在阳光下了,古义人担心这样下去对健康不利,因此,当他光着上身在这里做体操时,日本雇员悄悄走过来训了他一顿。他意识到有人在看自己,抬眼往二楼一瞄,只见一个矮个子美国人正俯视着他。现在回想起来,他就是皮特了。
这时已经有几拨来听音乐会的市里的文化人及其女伴站在正门或走廊下面了,可是日本雇员却听任吾良光着上身。古义人来了以后,他们还继续练习了一会儿。然后,日本雇员互相招呼着,当然是用英语,结束了运动,把篮球还给了皮特——体育设施的管理员另有其人,今天的使用许可大概是皮特申请的,而且,皮制的篮球特别贵重。日本雇员跑到建筑物东门那边去了,只有吾良一个人还恋恋不舍地站在吊着篮筐的立柱下面。
这时,已走到大门那边的皮特回过头,喊了句古义人听不懂的英语,同时,远远朝吾良扔了个高抛球。吾良跳起来接住球,半转身运了几下球就投了出去。球碰到篮板落入了篮筐。吾良接住从篮筐中掉下来的球,又运了一大圈,离得老远起跳投篮,终于空心入网。吾良这才把球夹在腋下,朝皮特走去。皮特接过球,指指吾良的肩膀和胸脯上亮晶晶的汗珠,好像在说着什么。不一会儿,朝古义人这边走来的吾良,忽然接住了从二楼上扔给他的美军使用的质地很好的毛巾,用它悠悠然擦着上身。
吾良若无其事地回到吃惊得张大嘴巴的古义人他们身边,从浪人前辈手里接过运动衫——据说这是京都一个大学生送给他的冰球部运动服,前辈接过吾良递给他的毛巾,有点儿不情愿地跑去还毛巾。直到这时,古义人才得空把两张招待券递给了运动后容光焕发,笑容满面的吾良。无论是吾良还是还了毛巾跑回来的前辈都没有向古义人道谢。
一直等在旁边的大黄,让年轻的同伴站在自己身后,满脸堆笑地,非常恭敬地对吾良试探着问道:
“你就是吾良吧?你就是古义人的好朋友,有名的电影导演的遗孤吧听完音乐会,到俺住的地儿来一下行不?请和古义人一起来。听完音乐会就赶不上宿舍的晚饭了吧?
“俺带来点儿山货,应该说是山里和河里的鲜货(说着大黄又堆出了笑容),还带了煮螃蟹和老酒哪。昨晚儿招待不周,要是跟朋友一块儿来,古义人就能轻松点儿了。请到俺那儿喝上一杯吧,螃蟹管够。”
这天晚上,在音乐会会场里还发生了一件事。作为解说员坐在大型扩音器旁边的皮特,叫一个日本雇员拿着一本精美的书来到吾良身边,给他看了夹有书签的一页。日本雇员故意压低声音对他说:
“这是威廉布莱克的书,皮特说你很像这个长着翅膀的孩子。”
吾良挺直脖子,把书拿远些,仔细看了半天,什么也没有回答。在旁边的古义人觉得,先不说那个陌生的孩子,倒是那个将孩子驮在肩膀上的年轻人很像皮特。趁着观众等待音乐会开始的工夫,皮特坐在当时很稀罕的金属椅上,他那张双眼间距偏宽的心形脸朝这边张望着。
很久以后,古义人看到的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的插图中,那轻轻地将孩子驮在肩上的年轻人的脸上却没有一点儿皮特的影子。在家庭版面上看到的小天使般的大奔儿头和毛茸茸的卷发,倔强而有趣的小鼻头和小嘴巴,圆圆的下巴,的确都很像吾良。准确地说,这是古义人想像的吾良小时候的模样。千樫所说的,以没有缺憾的美貌受到所有人喜爱的吾良幼年时期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恐怖与痛风5
音乐会结束后,文化人都去其他房间喝咖啡,被排除在外的古义人和吾良以及浪人前辈夹在从cie的大楼里出来的人群中,走在昏黑的石子甬路上。古义人知道吾良愿意接受大黄的邀请,可是不知该怎么跟浪人前辈解释为好。走过宽宽的护城河桥,到达电车站时,古义人的担心就化为乌有了。刚出浴的——洗得干干净净的大黄忽然从暗处冒了出来,跟古义人和吾良——完全无视另一个少年——打招呼:
“古义人好说,怕吾良有顾虑,所以来接你们。你们是谈论文学和音乐的人,头脑已经完全成人了吧。先不说古义人,吾良偶尔喝点儿老酒吧?全是些粗茶淡饭,不过河蟹可是蛮不错的。虽说在旅馆吃饭得有外餐券,放心吧,都安排好了。为了古义人嘛,这是对以前住仓房时,承蒙长江先生和太太的关照的回报。可以的话,也想请那位美国人尝尝乡下东西的味道。”
古义人一滴老酒也没喝,而吾良竟一边听讲座,一边毫不客气地喝干了杯里的酒后,又要了一瓶一升的,甚至评价这酒比父亲的崇拜者,一位女编辑带他去的京都作家和诗人们聚会时喝的酒还要好。他还狼吞虎咽地吃螃蟹,跟他说什么都不答腔。
见吃得差不多了,大黄挪开了空盘子,将一个红皮箱放在了一圈人的正中央。昨天晚上,古义人就看见这箱子靠墙放着,记得它曾是父亲房间里的东西。大黄伸出一只胳膊,啪地一声打开锁扣,手按着箱盖,将油光黑亮的脸转向吾良和古义人。
“这就是俺们的便携武器库。这里头还有古义人见过的东西呢。”
然后,大黄跪起一条腿,将一只胳膊伸进箱子里。在这段时间里,古义人的心七上八下的,特别是吾良在旁边,更觉得难为情。因为古义人猜想从箱子里取出来的可能是日俄战争时,出征士兵家的佣人拿回自己家的“牛蒡剑”十岁时的古义人,曾把这个生锈的黑黢黢的东西挎在腰上,跟着箱车里兜着尿垫的父亲奔赴战场。这东西说不定会引起吾良无所顾忌的大笑吧
怪不得大黄老半天才拿出来,原来是一堆缠绕在一起的东西,这东西很像细竹子或铁丝粗的昆虫,这是潜入水中捕捉河鳗时用的鱼叉绷子!
瓮川河岸现在环绕着水泥堤坝,但是古义人小时候,沿河都是竹苇形成的天然河堤。正如后来吾良送给他田龟时嘲笑他的那样,为了在孩子们中受孤立的古义人,用割来的弯竹给他做鱼叉的是来森林伐木的朝鲜叔叔。古义人的母亲照料他们三户人家的饭食,所以彼此很亲近。可是安装在削出凹槽的竹棍里的,以橡皮筋为动力的铁丝,由于没有磨尖,使得古义人又一次受到了小伙伴们的嘲弄。古义人去村边的铁匠铺,请铁匠用铁丝做了个带有倒刺的鱼叉,现在回想起来,那铁匠就是大黄。
古义人把旧潜水镜修了修,虽然有点儿渗水,还是戴上它潜到了水里的岩石下面。也不是真想抓鳗鱼,只是做做比自己小的孩子都非常熟悉的水中游戏罢了。谁知没多大工夫,就发现在长长的岩石裂缝中有一条吐着亮晶晶水泡的手指粗细的鳗鱼。它也正瞪着凸出的眼珠瞪着古义人。古义人一次又一次地抬头换气之后,终于将鱼叉贴近鳗鱼的鳃,拉开了橡皮筋。鳗鱼啪嗒啪嗒地甩了几下鱼叉,便不再动弹了。古义人跪在河水里,直起身子,瞧着耷拉在鱼叉上的垃圾一样的死鳗鱼,觉得很可怜。
从那以后,古义人再也没有去河里玩过的鱼叉,不知怎么竟落到了大黄的手里。看来鱼叉也被收入了“武器库”那个起义时用的生锈的铁球也一定收在其中吧,这还是他后来才想到的。
吾良像个孩子似的兴致勃勃地摆弄起鱼叉来,一拉动橡皮筋,前叉就凸出来。大黄提醒他别把尖对着人。后来大黄又催要了好几次,吾良才把鱼叉一扔,醉醺醺地大声嚷道:
“这就是你说的武器呀”
大黄不高兴地说:
“门上或墙上有小窟窿,从里面会漏出光吧?有人要是从那小窟窿往里看的话,自然会把眼睛贴在上面瞧吧?从那个小窟窿里,用细得遮不住光的鱼叉绷紧橡皮筋迎接敌人不可以吗?”
“真差劲儿。”
“俺们现在的对手是占领军,要进行抵抗!只要能弄到轻便的武器,谁还使用这种差劲儿的武器战斗呢!”
听了这番话,古义人才明白了大黄是为了充实“武器库”才对吾良感兴趣的,大黄说得非常露骨。吾良醉眼蒙眬地微笑着,态度暧昧地应承着。大黄逐渐锁定了目标,提到要吾良和那个美军军官加深友谊的可行性问题。其间,摆上了古义人的母亲在照料朝鲜人家时学会的大蒜猪肉粽子。两个少年回家路上议论说,这是战后七年来他们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了。
宴会将要结束时,大黄突然谈起了古义人名字的由来。这个名字自然是以笛卡儿的西欧思想为原点的,但不止于此,在和大阪——当时的大阪——有贸易往来的这个地方,去商人们的学校怀德堂学习儒学的人很多,其中也掺进了其学统之祖,伊藤仁斋的古学思想。
“俺们修炼道场的先师是长江先生的太太的父亲,他提出的巴西移民和’又一村‘计划都失败了。这位老爷子少年时代在怀德堂学习了’子曰‘,青年时代又跟土佐的中江兆民用法语学习了’考几特埃尔高斯姆‘1。这不正是长江家特有的起名字方式吗!”
吾良捧腹大笑,使得古义人对他和大黄都感到厌恶。不过在回去的路上,天真的古义人心情又好转了,起劲儿地和朋友聊了起来。
古义人还遇见过他。受伤后需要疗养,这也是正常的,但古义人记得早在战争期间,在放着父亲理发用的宝贝椅子的仓房里,从书架上搬下书来,整理信件的大黄就已经没有左臂了
二十多岁的大黄没有被征兵肯定是有原因的。战败之际,到父亲身边来的年轻人都说自己是请假出来的。
在战败第二天的“起义”中,以几天前才从驻松山的部队来的,住在仓房二楼的军官们为中心,把坐在箱车上的父亲直接装上了卡车,像从前农民起义那样,向下游出发了。那天早上,大黄为了照顾有病的父亲,背着个装有旧尿垫等零碎东西的大包袱,走在头脑发热的军官们中间,被他们挤来挤去。那时的大黄究竟有没有胳膊呢?
到达了位于松山的,现在cie所在的堀之内对面的地方银行大楼前,箱车被从卡车上搬下来,父亲像一尊小铜像般站在箱车里。推着这辆箱车,军官们冲进了大门。古义人站在空空的卡车上瞧着这一幕。很快大楼里响起了枪声,从银行旁边的小马路上冲来了警察。古义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恐惧,不顾被驶来的电车撞死的危险,横穿大马路,但他也没能跑多远,因为他顺着夏草萋萋的壕沟斜坡,哧溜溜滚下去了
后来,就像母亲的口头禅那样,一切都结束了。装着父亲尸体的箱车,再次被推到了银行前,从沟里爬上来的落汤鸡似的古义人,眨巴着眼睛瞧着据说直到母亲坐着通知父亲死讯的警车来到松山时,自己仍旧呆在原地,这是真的吗?从村子坐车到松山来,少说也要两个钟头的。
总之第二天,古义人由母亲陪伴着回到了峡谷。既然这个记忆是确实的,母亲就算去得再晚,也是去过现场的。如果那时除了被杀死的父亲外,还有一个被枪击中肩部的大黄的话,为什么母亲从没有和古义人谈起过呢?
大学毕业后,古义人看到了大黄在讲座上使用的那本书。那是政治思想史家丸山真男的书,讲述了日本国家主义在战争期间和战后的变迁——尤其是地方右翼小团体,战后五六年中在占领军压力下的变动——的文章。那本书里也引用了那句汉诗。大黄看的那本书正是那时刚刚出版的。
作者谈到战争期间右翼组织中由于战败而对价值体系的崩溃产生绝望而自杀的人,并举出了领导人的名字。古义人记得其中两个人的名字。十岁那年春天,父亲让他整理突然增多的来信,他用心辨认一个个封面上毛笔写的住所和姓名,然后记录在“账本”上,其中就有这两个名字——这些名字都很与众不同。
作者还指出,第二种组织是在法西斯的招牌上冠以“民主主义的”东西,组织的还是原班人马。此外还有第三种组织,即分散在地方的,直接进行非政治性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组织。
如果说大黄在古义人的父亲惨死松山街头之后,用了七年时间在森林中建立了修炼道场,自给自足地生活到现在的话,他领导下的集团就属于这第三种组织吧。大黄具有利用这一运动的企图,所以来找在cie图书馆进行高考复习的古义人。而且,在发生了不仅是古义人,吾良也卷进来的事件之后——那是作为大黄他们下一个行动的准备——大黄又为什么中止了行动,和同伴一起继续守护修炼道场呢?
遭到小铁球袭击时,古义人内心很想回避的难道是下面这个事态吗?即不得不在警察局或在法庭上面对使用森林方言进行共同事业的大黄及其同伙
第一次被袭击时,听出三个人使用的语言是从现在村里年轻人那里听不到的语言时,古义人不能不凭直觉感到他们是保持着古老乡音的一直以封闭的集团形式行动的人。与这种感觉重合,下意识地想像到了大黄也是顺理成章的。
第二次铁球袭击是在古义人刚刚发表了圣上让我拭泪这部小说后不久的事。小说描写了刚刚战败时的父亲的“起义”这也是吾良曾打算拍成电影的小说。
创作小说时,古义人不时回想起从十七岁和大黄再次见面到修炼道场发生事件这十天内的,特别是吾良也参加了的第二天晚上讲座时的大黄。然而古义人在小说中完全没有涉及大黄所作的关于起义的说明和评价。
实际上,当时听着大黄讲述他自己的往事,十七岁的古义人就产生了怀疑。包括这些疑问在内,原本可以把大黄写进小说,古义人之所以没有写的心理背景,是惧怕居住在大黄他们修炼道场附近的母亲周围发生风波——如果有人要问这有什么根据的话,也说不太清楚。
恐怖与痛风4
说不定大黄到cie图书馆来找古义人的时候,心里还只是有一个未成型的计划吧。
大黄从地方报纸上得知师傅的遗孤转学到了松山高中,经常利用占领军的图书馆,并受到图书馆方面的特别评价,他想那么也许可以通过古义人和与美军有关系的人进行联系。恐怕仅仅是这么个模糊不清的计划。
大黄把古义人从图书馆里叫出来,在壕沟边盛开的樱花树下谈话,在刚才介绍过的那番开场白之后,沉默了一会儿,便煞有介事地拿出了一张剪报。见古义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他有些气恼,猛然瞪大被太阳晒成黑眼圈的眼睛,声音高亢地对同伙宣告:
“不愧是长江先生的儿子啊,不为这点儿小事忘乎所以。”
这报道是大约十天前,就是这个壕沟西边一家报社的朝刊社会版面登载的。报道称,上学期期末,一个高中生受到了美国文化情报教育局的表彰。这个二年级学生每天去cie图书馆复习功课,并阅读一本英文书籍。美国女所长得到了日本职员写的关于这个高中生完全能够看懂书籍内容的报告。这本书就是带插图的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上卷。其实,这并非适合孩子看的书,特别是会话中夹杂着的南部黑人方言,难以读懂。然而这个少年却能够流利地用日语译出任何一个段落来,就连在驻军基地当顾问的美军翻译官都非常叹服
其实古义人是把母亲在战争末期用大米换来的岩波文库版译本不知读了多少遍,几乎每一行都背得下来。一转学到这里,他就立刻从cie的开架式图书馆里找到了英文原版,一边回忆着日文译文,一边阅读起来。不管英语能力是否有长进,整整精读了一年却是事实。后来被管理人员发现了,将大致经过记述下来的那篇报道,就把大黄他们招引到了cie图书馆来。
由于古义人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大黄就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是如何依照先生遗训办好修炼道场的。他们开垦了周边的土地,并扩建了房屋,规划是先生早已制定好的,他们只不过是实现了先生的遗志建成了修炼道场而已。
古义人听着听着便回想起战争中期,军人以及来历不明的年轻人陆续住进仓房以前,父亲时常会离开峡谷一段时间。母亲没有告诉古义人父亲去哪儿了。古义人还想起为了家业的缘故,来找父亲的人们也无法获得确切的信息,失望而回的情形。
那时村子里流传着使古义人感觉和父亲所去的地方有关联的议论,即“另一村”这样童话般的传说。首先听到的是关于外祖父计划劝说村里人移民去巴西的传说。在国际性的排日气氛中,这个计划不可能实现,外祖父便改换成了和曾经对这个计划感兴趣的人一起在这个地方建立“另一村”的计划。
恰巧政府正筹划将铁路延伸至临近小镇,但他们的村子偏离这条铁路线。于是,祖父购买了明治中期曾是汤治温泉旅馆的废村。
据说因为外祖父的父亲是镇压农民起义的有功之臣,所以县知事私下许诺,新铁路在“另一村”附近设一个站。可是实际建成的铁路比原计划远离了“另一村”新铺设的县公路也是在靠近九十九道弯的山岭修了隧道,因此外祖父寄托在“另一村”上的希望落空了。巴西移民以及“另一村”的连续失败,使外祖父失去了资产和威望,成了这一带传说中的滑稽主角。古义人进入国民学校时,养成了每次坐汽车从村子去松山时,一到了快进隧道的视野开阔的地带,就开始幻想外祖父的“又一村”的习惯。
大黄所说的修炼道场不就是利用了父亲从岳父那里继承下来的废村的土地吗?还有,父亲于战败翌日发动的“起义”不也是和少年时代的古义人所相信的故事大相径庭吗?也就是说,是不同于袭击银行以筹措资金,为使结束战争的诏书无效,而从吉田滨的海军机场飞向大内山进行轰炸这种荒唐无稽的行动的。然而,如果他们以森林深处的隐蔽所为据点而等待时机,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大黄他们正是在那里建设修炼道场,自给自足地生活过来的
在壕沟边的谈话结束前,古义人答应了晚上去旅馆,大概也是被这一想像所吸引的缘故。
晚上临走时,大黄说,既然第二天是周六,学校只上半天课,那么中午也想和古义人谈谈。古义人没有拒绝的理由。可是星期六下午五点,在cie松山有个唱片音乐会,这才是古义人最为关心的事。当天下午四点就关闭高中生们复习的阅览室,搬走桌椅,打通和会议室的隔断。平日,他都要一直学习到五点半以后,再走回宿舍,吃完晚饭,又一直学习到睡觉。这就是他一天的日程表。可是那天的唱片音乐会,虽是美国演奏家lp,选的曲目却是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室内乐——以往的cie音乐会必不可少的是科普兰1格罗菲2、格什温3的乐曲。由于这个缘故,看了图书馆通知的古义人告诉了吾良,一向对美国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不屑一顾,称之为没有画面的“电影音乐”的吾良,欣然同意来听音乐会。受市民欢迎的cie唱片音乐会的入场有限制,即便常来图书馆,并且成绩好的人没有招待券也不能进。一般的人没有门路搞到票。古义人之所以能邀请吾良,是因为那篇表彰报道而得到了一本cod,外加三张音乐会的招待券。
和大黄之间进行了一个白天和夜晚,又一个白天的三次谈话,渐渐没有什么话题了。虽然才四点,古义人用父亲惟一的遗物欧米茄手表对了对时间,告诉大黄一会儿和朋友有个约会,并提到了吾良。
这样告别了大黄,古义人离开旅馆,被大黄及其同伴一直送到电车总站,还跟着上了车。大黄大言不惭地对为难的古义人说:
“这些家伙想要参观一下古义人的生活方式。说实在的,俺也想看看。”
就这样,古义人和他们回到建筑用地的入口时,看见一些人正在cie建筑物东边那个吊着篮筐的空地上玩篮球。这里的大树被砍伐后,在堀之内一带算是景色不错的地方。
吾良也在其中。他个头很高,光着晒得黝黑的上身,正接过球三步上篮。虽然年纪轻轻,生气勃勃,却显得沉稳老练。古义人看见每当球传到吾良手里时,和他一边的人都在保护他投篮。
打篮球的除吾良外都是cie的日本雇员,在一旁观看的则是常跟吾良在一起的浪人1前辈,还有一个穿着亚麻衬衫的美国青年,古义人知道他叫皮特。前些日子,因通读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上卷而受到表彰时,从基地来的日语翻译官就是皮特。
在古义人看来,先不说皮特,对于使用球场的人冷淡得近乎歧视的那些日本雇员却和吾良他们一起练球,这实在让他惊讶。吾良很少到cie来。而且古义人曾在这个狭小的体育运动场上有过耻辱的回忆。从去年秋天开始渐渐习惯了在cie图书馆复习功课的古义人,到了地方城市来便极少有机会将皮肤暴露在阳光下了,古义人担心这样下去对健康不利,因此,当他光着上身在这里做体操时,日本雇员悄悄走过来训了他一顿。他意识到有人在看自己,抬眼往二楼一瞄,只见一个矮个子美国人正俯视着他。现在回想起来,他就是皮特了。
这时已经有几拨来听音乐会的市里的文化人及其女伴站在正门或走廊下面了,可是日本雇员却听任吾良光着上身。古义人来了以后,他们还继续练习了一会儿。然后,日本雇员互相招呼着,当然是用英语,结束了运动,把篮球还给了皮特——体育设施的管理员另有其人,今天的使用许可大概是皮特申请的,而且,皮制的篮球特别贵重。日本雇员跑到建筑物东门那边去了,只有吾良一个人还恋恋不舍地站在吊着篮筐的立柱下面。
这时,已走到大门那边的皮特回过头,喊了句古义人听不懂的英语,同时,远远朝吾良扔了个高抛球。吾良跳起来接住球,半转身运了几下球就投了出去。球碰到篮板落入了篮筐。吾良接住从篮筐中掉下来的球,又运了一大圈,离得老远起跳投篮,终于空心入网。吾良这才把球夹在腋下,朝皮特走去。皮特接过球,指指吾良的肩膀和胸脯上亮晶晶的汗珠,好像在说着什么。不一会儿,朝古义人这边走来的吾良,忽然接住了从二楼上扔给他的美军使用的质地很好的毛巾,用它悠悠然擦着上身。
吾良若无其事地回到吃惊得张大嘴巴的古义人他们身边,从浪人前辈手里接过运动衫——据说这是京都一个大学生送给他的冰球部运动服,前辈接过吾良递给他的毛巾,有点儿不情愿地跑去还毛巾。直到这时,古义人才得空把两张招待券递给了运动后容光焕发,笑容满面的吾良。无论是吾良还是还了毛巾跑回来的前辈都没有向古义人道谢。
一直等在旁边的大黄,让年轻的同伴站在自己身后,满脸堆笑地,非常恭敬地对吾良试探着问道:
“你就是吾良吧?你就是古义人的好朋友,有名的电影导演的遗孤吧听完音乐会,到俺住的地儿来一下行不?请和古义人一起来。听完音乐会就赶不上宿舍的晚饭了吧?
“俺带来点儿山货,应该说是山里和河里的鲜货(说着大黄又堆出了笑容),还带了煮螃蟹和老酒哪。昨晚儿招待不周,要是跟朋友一块儿来,古义人就能轻松点儿了。请到俺那儿喝上一杯吧,螃蟹管够。”
这天晚上,在音乐会会场里还发生了一件事。作为解说员坐在大型扩音器旁边的皮特,叫一个日本雇员拿着一本精美的书来到吾良身边,给他看了夹有书签的一页。日本雇员故意压低声音对他说:
“这是威廉布莱克的书,皮特说你很像这个长着翅膀的孩子。”
吾良挺直脖子,把书拿远些,仔细看了半天,什么也没有回答。在旁边的古义人觉得,先不说那个陌生的孩子,倒是那个将孩子驮在肩膀上的年轻人很像皮特。趁着观众等待音乐会开始的工夫,皮特坐在当时很稀罕的金属椅上,他那张双眼间距偏宽的心形脸朝这边张望着。
很久以后,古义人看到的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的插图中,那轻轻地将孩子驮在肩上的年轻人的脸上却没有一点儿皮特的影子。在家庭版面上看到的小天使般的大奔儿头和毛茸茸的卷发,倔强而有趣的小鼻头和小嘴巴,圆圆的下巴,的确都很像吾良。准确地说,这是古义人想像的吾良小时候的模样。千樫所说的,以没有缺憾的美貌受到所有人喜爱的吾良幼年时期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恐怖与痛风5
音乐会结束后,文化人都去其他房间喝咖啡,被排除在外的古义人和吾良以及浪人前辈夹在从cie的大楼里出来的人群中,走在昏黑的石子甬路上。古义人知道吾良愿意接受大黄的邀请,可是不知该怎么跟浪人前辈解释为好。走过宽宽的护城河桥,到达电车站时,古义人的担心就化为乌有了。刚出浴的——洗得干干净净的大黄忽然从暗处冒了出来,跟古义人和吾良——完全无视另一个少年——打招呼:
“古义人好说,怕吾良有顾虑,所以来接你们。你们是谈论文学和音乐的人,头脑已经完全成人了吧。先不说古义人,吾良偶尔喝点儿老酒吧?全是些粗茶淡饭,不过河蟹可是蛮不错的。虽说在旅馆吃饭得有外餐券,放心吧,都安排好了。为了古义人嘛,这是对以前住仓房时,承蒙长江先生和太太的关照的回报。可以的话,也想请那位美国人尝尝乡下东西的味道。”
古义人一滴老酒也没喝,而吾良竟一边听讲座,一边毫不客气地喝干了杯里的酒后,又要了一瓶一升的,甚至评价这酒比父亲的崇拜者,一位女编辑带他去的京都作家和诗人们聚会时喝的酒还要好。他还狼吞虎咽地吃螃蟹,跟他说什么都不答腔。
见吃得差不多了,大黄挪开了空盘子,将一个红皮箱放在了一圈人的正中央。昨天晚上,古义人就看见这箱子靠墙放着,记得它曾是父亲房间里的东西。大黄伸出一只胳膊,啪地一声打开锁扣,手按着箱盖,将油光黑亮的脸转向吾良和古义人。
“这就是俺们的便携武器库。这里头还有古义人见过的东西呢。”
然后,大黄跪起一条腿,将一只胳膊伸进箱子里。在这段时间里,古义人的心七上八下的,特别是吾良在旁边,更觉得难为情。因为古义人猜想从箱子里取出来的可能是日俄战争时,出征士兵家的佣人拿回自己家的“牛蒡剑”十岁时的古义人,曾把这个生锈的黑黢黢的东西挎在腰上,跟着箱车里兜着尿垫的父亲奔赴战场。这东西说不定会引起吾良无所顾忌的大笑吧
怪不得大黄老半天才拿出来,原来是一堆缠绕在一起的东西,这东西很像细竹子或铁丝粗的昆虫,这是潜入水中捕捉河鳗时用的鱼叉绷子!
瓮川河岸现在环绕着水泥堤坝,但是古义人小时候,沿河都是竹苇形成的天然河堤。正如后来吾良送给他田龟时嘲笑他的那样,为了在孩子们中受孤立的古义人,用割来的弯竹给他做鱼叉的是来森林伐木的朝鲜叔叔。古义人的母亲照料他们三户人家的饭食,所以彼此很亲近。可是安装在削出凹槽的竹棍里的,以橡皮筋为动力的铁丝,由于没有磨尖,使得古义人又一次受到了小伙伴们的嘲弄。古义人去村边的铁匠铺,请铁匠用铁丝做了个带有倒刺的鱼叉,现在回想起来,那铁匠就是大黄。
古义人把旧潜水镜修了修,虽然有点儿渗水,还是戴上它潜到了水里的岩石下面。也不是真想抓鳗鱼,只是做做比自己小的孩子都非常熟悉的水中游戏罢了。谁知没多大工夫,就发现在长长的岩石裂缝中有一条吐着亮晶晶水泡的手指粗细的鳗鱼。它也正瞪着凸出的眼珠瞪着古义人。古义人一次又一次地抬头换气之后,终于将鱼叉贴近鳗鱼的鳃,拉开了橡皮筋。鳗鱼啪嗒啪嗒地甩了几下鱼叉,便不再动弹了。古义人跪在河水里,直起身子,瞧着耷拉在鱼叉上的垃圾一样的死鳗鱼,觉得很可怜。
从那以后,古义人再也没有去河里玩过的鱼叉,不知怎么竟落到了大黄的手里。看来鱼叉也被收入了“武器库”那个起义时用的生锈的铁球也一定收在其中吧,这还是他后来才想到的。
吾良像个孩子似的兴致勃勃地摆弄起鱼叉来,一拉动橡皮筋,前叉就凸出来。大黄提醒他别把尖对着人。后来大黄又催要了好几次,吾良才把鱼叉一扔,醉醺醺地大声嚷道:
“这就是你说的武器呀”
大黄不高兴地说:
“门上或墙上有小窟窿,从里面会漏出光吧?有人要是从那小窟窿往里看的话,自然会把眼睛贴在上面瞧吧?从那个小窟窿里,用细得遮不住光的鱼叉绷紧橡皮筋迎接敌人不可以吗?”
“真差劲儿。”
“俺们现在的对手是占领军,要进行抵抗!只要能弄到轻便的武器,谁还使用这种差劲儿的武器战斗呢!”
听了这番话,古义人才明白了大黄是为了充实“武器库”才对吾良感兴趣的,大黄说得非常露骨。吾良醉眼蒙眬地微笑着,态度暧昧地应承着。大黄逐渐锁定了目标,提到要吾良和那个美军军官加深友谊的可行性问题。其间,摆上了古义人的母亲在照料朝鲜人家时学会的大蒜猪肉粽子。两个少年回家路上议论说,这是战后七年来他们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了。
宴会将要结束时,大黄突然谈起了古义人名字的由来。这个名字自然是以笛卡儿的西欧思想为原点的,但不止于此,在和大阪——当时的大阪——有贸易往来的这个地方,去商人们的学校怀德堂学习儒学的人很多,其中也掺进了其学统之祖,伊藤仁斋的古学思想。
“俺们修炼道场的先师是长江先生的太太的父亲,他提出的巴西移民和’又一村‘计划都失败了。这位老爷子少年时代在怀德堂学习了’子曰‘,青年时代又跟土佐的中江兆民用法语学习了’考几特埃尔高斯姆‘1。这不正是长江家特有的起名字方式吗!”
吾良捧腹大笑,使得古义人对他和大黄都感到厌恶。不过在回去的路上,天真的古义人心情又好转了,起劲儿地和朋友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