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邓林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旅行时常能看到任意的读书的人。在阳光煦和的沙滩上、游泳池边、商务楼前广场上、公园的长椅或者某个台阶上,在飞机上,在餐厅,在酒店大堂,那些读书的人在享受阅读。有次在佛罗伦萨看见一个女人,坐在日头底下的墙边,带着墨镜读书。我在心底羡慕她的自由随意,羡慕她的享乐其中。
我们通过读书认识世界,思索人生,发现美并享受美。书有很多种,就象人有很多特点,作者的思考,引导着人心向往,如身临其境。美也有很多种,书里面的美,是智慧的演化,等着我们从不同的路去发觉,去感悟。
书香胜脂粉香,书妆胜过浓妆艳抹。“三日不读书言语乏味面目可憎”
而我,已经好久不读书。
我好久不读的书有几种。
一、我的画书。括弧,学名小人书。
小时侯也读过童话书,但不丰富。最喜欢的,还是我的画书。我记得父亲给我买的最完整的一套画书是隋唐演义。眼下数了数,十八条好汉除了第十二忘记了以外,还都记得。那时侯的小画书,绘制人物和动物的线条大多很流畅,没有污七八糟的背景。我可以照着画一匹战马,或者一个长袖的美女。自己的画书是不够看的。上学下学,经常在画书摊那里一分两分钱地看一本。画书摊是张油布或者塑料纸,画书接龙一样排着,没一本是新的。掉皮缺页常有,最烦人是一套书里缺一本,上下故事接不上。没钱的时候,老先生拿个小棍,在蹭书看的小学生面前指指点点,曰:“别翻了,别翻了,都让你们给翻烂了。到一边看去。”到一边看去,是要花钱的,不过有个小马扎可以坐。
后来,可能到了四年级之后,画书就不看了。但当初一班级里搞绘画展的时候,我依靠我的画书,临摹了一副杨六郎杨延昭的铅笔画像,贴在班级的墙上。人物比例明显失调。那是我的第一副绘画作品。由此推断,目前能比老婆画得好点,成为女儿的绘画工匠,皆拜当年小画书所赐。
孩子两岁时,我兴致勃勃跑到书店,给孩子买画书。除了迷宫、图画之外,我搜到一套西游记和一套成语故事,如获至宝地拎回来,却被老婆嘲笑。因为到了现在,孩子还是看不了。我自己翻翻,学学成语而已。
二、我读过名著。
真正的阅读发生在中学。诗词歌赋,琼瑶到海明威,三言二拍到家春秋。所读很单薄,符合当时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一次吹牛:“我高中时代就把你一辈子能看的名著都看完了”其实没看多少。有这样的反思是实事求是。比如,现在看到别人谈名著的时候,自己只能干瞪眼。那些名字,那些高深的思想,好象熟悉其实陌生。文海三千水,我可能只取了我这一瓢饮了。所以,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荡。
外国名著带给我的震撼最初是来自于约翰。克里斯朵夫,那是第一次在思想上有感触的阅读。感谢傅雷先生。在读海明威的时候,是模仿语言的阶段。到了今天,重新摸起来他的英文版本,还是在学习语言。对外国文学,真的知之甚少。
文言文对我有更强烈的吸引力。我喜欢古典名著之初,是初二暑假里读红楼梦。记得清楚,趴在凉席上用个小本本,抄写我喜欢的句子和每页下面小字里面的典故。姐姐看我抄的东西在于皮毛,嘴角撇了撇。我还能记得黛玉“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我喜欢读三国,因为充满斗争,也因为有豪杰。温酒斩华雄,何其壮哉。对文言文开始思考,也是在初二。父亲问我:岳飞满江红里哪句最好?我想了想回答:“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父亲笑了,说:“这句挺好,不过最好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凭我当时的少年阅历,想破了脑袋也没能想明白。古体的文章和著作,也没看多少。
后来看中国现代和当代的小说,有一些确实震动心灵,比如知青文学。到我的时代,已经没有普遍的患难。想想也不过二十年的距离。到现在这一代,也许已经不在乎,也许正在制造新的患难。而时代赋予青年,以及青年对于时代的意义,已经截然不同。
我喜欢名著,让我的少年时代,在别人的故事里,浅尝悲欢,智慧增长。
而从参加工作开始,就没看过什么名著了。有时买本小说杂志看看。其中有些小说,在现在人观点里,也算名著了。这样看,已经稀里糊涂过了十多年。现在对名著的概念淡了,很不应该。还是要拿起本老书来读一读,因为,人文的智慧至今也没有超越几千年之前的古人。
为什么不看小说了呢?有必要分析一下。可能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可以刺痛神经的故事,可能因为没有达人盖世的作家,可能表现故事的方式越来越多了,比如影视。所以有的人可能是看过了影视再去看小说,比如亮剑,比如二月河。不看小说也可能是自身的原因。青春在走向枯萎,人生的智慧正在转折,从惑至不惑,有个混乱的过程。这个过程里,宁可将思维浮躁,在忙乱的事业里完成潜移默化。括弧,不能自圆其说。其实,不是不爱看小说。在机场书架翻来翻去,还是看小说。给孩子买儿童画报的时候也挑十月、收获、小说月报等看看,偶尔买一本。现在看小说,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情绪。比如年纪小的时候看雪城、永失我爱、一地鸡毛、你是一条河和活着的时候,很容易看进去,现在就很难。不是作家的原因,是我没有发现好的作品,也可能因为年龄增长让内心变得冷漠。
去年,朋友从商务印书馆给我买了本thedavincicode,大老远捎来,现在摆在书架上,价签的时间是050102。到今天看过电影了,书也没翻几页。这也许不算名著,算潮流,如同世界的“指环王”和中国的“80后”多年之后,这本书也许成了名著“指环王”也可能被视为玄幻里程碑“80后”也被“90后”、“2000后”淹没在不常用文件夹里了。
三、我的诗与歌
我喜欢唱歌,曾经唱得不错。我把诗词歌赋统统归如一个字:“歌”二十岁之前写一些东西,来表达不成熟的寂寞和奋斗的情绪,也以“二十写歌”来定义。
我喜欢读读古诗词,但一度非常厌烦考试的时候要求回答什么作者,诗歌的标题,时间地点等,因为我经常答不上来。我始终认为,要阅读并欣赏诗歌的美,跟名字等没关系。要研究系列,结合历史和情境时,才能有用。要让我回答某某的某诗是什么名字,我回答不上来。眼下马上想,白发三千丈,该诗是什么名字?到百度搜了一下才恍然,原来是秋浦歌。反思,读诗只读诗意可能说的牵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自己在“爱好”的诗歌上,也是半吊子水平。我记得曾经摆在枕边的古典诗词,是一本唐诗宋词的选本。装帧不美,简评和注释很有用,说明背景和典故,所以每首诗词都是一个故事。片段地读古诗歌,经历的阶段也大体从崇拜语言,到体会情感,到患得失,到国家民族等几步。我曾喜欢背诵滕王阁赋,曾经有一段很沉迷于“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后来随着年龄增长,不那么偏了。最喜欢的一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经常能想起来的诗是东坡的“人生到处知何似”目前,不是最喜欢,却认为很有意义的一句,是“心底... -->>
旅行时常能看到任意的读书的人。在阳光煦和的沙滩上、游泳池边、商务楼前广场上、公园的长椅或者某个台阶上,在飞机上,在餐厅,在酒店大堂,那些读书的人在享受阅读。有次在佛罗伦萨看见一个女人,坐在日头底下的墙边,带着墨镜读书。我在心底羡慕她的自由随意,羡慕她的享乐其中。
我们通过读书认识世界,思索人生,发现美并享受美。书有很多种,就象人有很多特点,作者的思考,引导着人心向往,如身临其境。美也有很多种,书里面的美,是智慧的演化,等着我们从不同的路去发觉,去感悟。
书香胜脂粉香,书妆胜过浓妆艳抹。“三日不读书言语乏味面目可憎”
而我,已经好久不读书。
我好久不读的书有几种。
一、我的画书。括弧,学名小人书。
小时侯也读过童话书,但不丰富。最喜欢的,还是我的画书。我记得父亲给我买的最完整的一套画书是隋唐演义。眼下数了数,十八条好汉除了第十二忘记了以外,还都记得。那时侯的小画书,绘制人物和动物的线条大多很流畅,没有污七八糟的背景。我可以照着画一匹战马,或者一个长袖的美女。自己的画书是不够看的。上学下学,经常在画书摊那里一分两分钱地看一本。画书摊是张油布或者塑料纸,画书接龙一样排着,没一本是新的。掉皮缺页常有,最烦人是一套书里缺一本,上下故事接不上。没钱的时候,老先生拿个小棍,在蹭书看的小学生面前指指点点,曰:“别翻了,别翻了,都让你们给翻烂了。到一边看去。”到一边看去,是要花钱的,不过有个小马扎可以坐。
后来,可能到了四年级之后,画书就不看了。但当初一班级里搞绘画展的时候,我依靠我的画书,临摹了一副杨六郎杨延昭的铅笔画像,贴在班级的墙上。人物比例明显失调。那是我的第一副绘画作品。由此推断,目前能比老婆画得好点,成为女儿的绘画工匠,皆拜当年小画书所赐。
孩子两岁时,我兴致勃勃跑到书店,给孩子买画书。除了迷宫、图画之外,我搜到一套西游记和一套成语故事,如获至宝地拎回来,却被老婆嘲笑。因为到了现在,孩子还是看不了。我自己翻翻,学学成语而已。
二、我读过名著。
真正的阅读发生在中学。诗词歌赋,琼瑶到海明威,三言二拍到家春秋。所读很单薄,符合当时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一次吹牛:“我高中时代就把你一辈子能看的名著都看完了”其实没看多少。有这样的反思是实事求是。比如,现在看到别人谈名著的时候,自己只能干瞪眼。那些名字,那些高深的思想,好象熟悉其实陌生。文海三千水,我可能只取了我这一瓢饮了。所以,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荡。
外国名著带给我的震撼最初是来自于约翰。克里斯朵夫,那是第一次在思想上有感触的阅读。感谢傅雷先生。在读海明威的时候,是模仿语言的阶段。到了今天,重新摸起来他的英文版本,还是在学习语言。对外国文学,真的知之甚少。
文言文对我有更强烈的吸引力。我喜欢古典名著之初,是初二暑假里读红楼梦。记得清楚,趴在凉席上用个小本本,抄写我喜欢的句子和每页下面小字里面的典故。姐姐看我抄的东西在于皮毛,嘴角撇了撇。我还能记得黛玉“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我喜欢读三国,因为充满斗争,也因为有豪杰。温酒斩华雄,何其壮哉。对文言文开始思考,也是在初二。父亲问我:岳飞满江红里哪句最好?我想了想回答:“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父亲笑了,说:“这句挺好,不过最好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凭我当时的少年阅历,想破了脑袋也没能想明白。古体的文章和著作,也没看多少。
后来看中国现代和当代的小说,有一些确实震动心灵,比如知青文学。到我的时代,已经没有普遍的患难。想想也不过二十年的距离。到现在这一代,也许已经不在乎,也许正在制造新的患难。而时代赋予青年,以及青年对于时代的意义,已经截然不同。
我喜欢名著,让我的少年时代,在别人的故事里,浅尝悲欢,智慧增长。
而从参加工作开始,就没看过什么名著了。有时买本小说杂志看看。其中有些小说,在现在人观点里,也算名著了。这样看,已经稀里糊涂过了十多年。现在对名著的概念淡了,很不应该。还是要拿起本老书来读一读,因为,人文的智慧至今也没有超越几千年之前的古人。
为什么不看小说了呢?有必要分析一下。可能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可以刺痛神经的故事,可能因为没有达人盖世的作家,可能表现故事的方式越来越多了,比如影视。所以有的人可能是看过了影视再去看小说,比如亮剑,比如二月河。不看小说也可能是自身的原因。青春在走向枯萎,人生的智慧正在转折,从惑至不惑,有个混乱的过程。这个过程里,宁可将思维浮躁,在忙乱的事业里完成潜移默化。括弧,不能自圆其说。其实,不是不爱看小说。在机场书架翻来翻去,还是看小说。给孩子买儿童画报的时候也挑十月、收获、小说月报等看看,偶尔买一本。现在看小说,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情绪。比如年纪小的时候看雪城、永失我爱、一地鸡毛、你是一条河和活着的时候,很容易看进去,现在就很难。不是作家的原因,是我没有发现好的作品,也可能因为年龄增长让内心变得冷漠。
去年,朋友从商务印书馆给我买了本thedavincicode,大老远捎来,现在摆在书架上,价签的时间是050102。到今天看过电影了,书也没翻几页。这也许不算名著,算潮流,如同世界的“指环王”和中国的“80后”多年之后,这本书也许成了名著“指环王”也可能被视为玄幻里程碑“80后”也被“90后”、“2000后”淹没在不常用文件夹里了。
三、我的诗与歌
我喜欢唱歌,曾经唱得不错。我把诗词歌赋统统归如一个字:“歌”二十岁之前写一些东西,来表达不成熟的寂寞和奋斗的情绪,也以“二十写歌”来定义。
我喜欢读读古诗词,但一度非常厌烦考试的时候要求回答什么作者,诗歌的标题,时间地点等,因为我经常答不上来。我始终认为,要阅读并欣赏诗歌的美,跟名字等没关系。要研究系列,结合历史和情境时,才能有用。要让我回答某某的某诗是什么名字,我回答不上来。眼下马上想,白发三千丈,该诗是什么名字?到百度搜了一下才恍然,原来是秋浦歌。反思,读诗只读诗意可能说的牵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自己在“爱好”的诗歌上,也是半吊子水平。我记得曾经摆在枕边的古典诗词,是一本唐诗宋词的选本。装帧不美,简评和注释很有用,说明背景和典故,所以每首诗词都是一个故事。片段地读古诗歌,经历的阶段也大体从崇拜语言,到体会情感,到患得失,到国家民族等几步。我曾喜欢背诵滕王阁赋,曾经有一段很沉迷于“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后来随着年龄增长,不那么偏了。最喜欢的一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经常能想起来的诗是东坡的“人生到处知何似”目前,不是最喜欢,却认为很有意义的一句,是“心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