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穿到古代的教书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崔瑛选择的本经是《易经》,这是他询问了吕蒙正与陈彭年以及一些翰林院中的前辈之后定下来的。崔瑛能勉强填出一些诗词来,看着华丽,其实没什么内容,就跟宋初流行的西昆体差不多。让他跟上古人的脑洞去研究某一句诗是颂赞了什么品德之类的东西还是算了。《春秋》《礼记》容易和史科、礼科的生员相类同,而且崔瑛也不是很喜欢。《尚书》就更别提了,明知道古文尚书是假的还要去学的话,这也太虐了。
崔瑛本身就擅长计算,眼界也广,也蹭过哲学课,通过哲学的东西排解丧亲时抑郁的心情,《易经》这种纯哲学书对他来说不是很难。这半年在东宫听名家授课,崔瑛已经能比较熟练得掌握古文的写作技巧了。对于重视策论的大周朝科举考试来说,崔瑛本身的知识储备和写作能力让他在这一次考试中十拿九稳。
即使如此,他依然制定了非常详细的复习时间表,《周易》一共六十四卦,每卦又有六爻,崔瑛将每一卦单独作一条墨义,每一爻也单独作一条墨义,合在一处也不到四五百条,每日将十五条墨义作得精熟,由吕蒙正托了同年的好友帮忙订正,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这墨义就已经得完全没有问题了。
墨义不难,也不必标新立异,说白了和大学时的毛概马哲一样,不能挂,但对专业水平的提升帮助有限。真正决定录取资格的还是策与论的水平,墨义这种基本相当于名词解释加简答题的题目是用来刷水平明显不够的学生的。
论对于一个能考上水木大学的学霸来说,问题也不是很大,高中生都知道一篇好的议论文需要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有力。摆事实、讲道理,综合运用引证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就能写出一篇不错的议论文了。而在实证科学还不发达的古代,多多使用一些演绎论证与归纳论证的方法往后世已知的结论上靠,成为一代大家也是有可能的。崔瑛基本上每旬写上一篇论,仔细推敲修改,熟悉一下古代遣词造句的方式就行。
策是最重要的,题量大,考查范围广,就像当初神童试考得那种题一样,引用一段古典文献,提出一个问题,由考生自由发挥。这个崔瑛就直接发挥自己的专长了,反正进士科的问题就那么几类,政治、经济、文化、农事、兵事、外交之类的。分门别类的搜集素材,就像收集高考作文素材那样,将各种能用上的实例用笺纸记下,放在不同的匣子里,然后每一类琢磨出一个成熟的文章来,之后遇到相关的题目直接往这上面套就行了。这个本事在他当年参加即兴演讲时就已经练得很熟了,随便一个差不多的话题,给他两分钟时间准备,他就能讲上十几分钟,而且质量也相当不错。
大周的科举考试比唐代要成熟,当今陛下提出了誊录和糊名等有利于考试公平的方法,但与崔瑛记忆中非常成熟的明清科举制度不太相同。
考生必须得先经过州府的发解试取得生员资格,才允许到京城参加会试,这也是明清时举人第一被称为解元的原因。但发解试的资格是有有效期的,一届会试落第,下一届再想参加会试则必须重新参加发解试。崔瑛如果按规矩和普通考生一起应考的话,应当回到庐州府先应发解试,但作为神童试的中选者,他可以直接在京城参加春闱。
在崔瑛昏天黑地的复习过程中,新年悄悄地过去了,完全沉浸在高三状态里的崔瑛甚至连上元节都没有察觉到。当他用来做的倒计时计划的黑板上,白垩笔画出的时间被改成“一”的时候,小麦返青,融融春光之下,年轻的士子们已经站在贡院门前等待入场了。
据说是先皇后慈心,不忍读书人被一群丘八搜检,没了体面,会试的贡院里设立了一个大浴室,通过洗澡和提供文具、食物的方式减少举子作弊的机会。
崔瑛随着应试的人流向前走,不像神童试一个州府也就只能举一人,发解试的名额要多得多,从辰正排到了日上中天,才终于轮到他。
说是一个大浴室,其实就是外面有一个放衣服的地方,将衣服放在写有自己名字的竹篮里,挂起来,走进浴室。浴室并不大,房顶上并排架了五杆大毛竹,竹杆朝下的那面每一节上都被打了小孔,略有些温度的水流从上面浇落下来,在这初春的时节里还是非常容易冷的。
崔瑛和其他人一样,垂了眼睛,不好意思乱看,一溜小跑出了这间浴室。在另一边出口的房间里挂满了各种尺寸衣物,崔瑛随手拽了一条身量差不多的,胡乱地穿在了身上。
出了这间房便是宽阔的贡院广场,所有人按自己的文书编码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定,一直站到金乌坠地,所有人才都到齐。
今年的主考官先说了一会儿考试的规矩,然后颁下了试题,有两个苍首老人颤巍巍地上前一步,请教颁下的题目中一些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考官也和声说了。
然后没有问题的人便被带到了一个个号房里,号房据说是由皇后出资盖的,比崔瑛在中国科举博物馆里看到的那种要大一点,至少人在里面能转得过来身,而且笔墨纸砚和睡觉用的毯子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墙面明显刚刚粉刷过,墙角也没有虫蚁蜘蛛什么的东西,看起来条件不差。
三天的考试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天,饥肠辘辘地崔瑛强忍着自己想要狼吞虎咽的欲望,一点点撕了已经干硬的蒸饼,就水细细地嚼碎了咽下去,他可不想这个时候闹出点肠胃问题,给自己找麻烦。
吃过东西,崔瑛便先展开试卷,先将策、论、墨义和诗赋的题目给记下来,然后将圣板放在身下一拼,裹了毯子,闭上眼睛,慢慢打起了腹稿。
要在这考场里三天两夜,如果今天晚上睡不好,明天效率会很低,到第三天人恐怕就会浑浑噩噩,什么也想不清楚了。
七道策,问了治国之道该依法还是该循儒,问了对辽的政治策略,问了该抑商还是该培养几位陶朱公等等等等,都是崔瑛之前做过相关内容的,选择做熟的文章稍做修改就行。一篇论,曾经苏轼做过的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崔瑛借用现代司法无罪推论的法理将整篇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十道墨义最简单,崔瑛根本连草稿都不用打——他之前都做过了。这些内容花了他第二天考试的全部时... -->>
崔瑛选择的本经是《易经》,这是他询问了吕蒙正与陈彭年以及一些翰林院中的前辈之后定下来的。崔瑛能勉强填出一些诗词来,看着华丽,其实没什么内容,就跟宋初流行的西昆体差不多。让他跟上古人的脑洞去研究某一句诗是颂赞了什么品德之类的东西还是算了。《春秋》《礼记》容易和史科、礼科的生员相类同,而且崔瑛也不是很喜欢。《尚书》就更别提了,明知道古文尚书是假的还要去学的话,这也太虐了。
崔瑛本身就擅长计算,眼界也广,也蹭过哲学课,通过哲学的东西排解丧亲时抑郁的心情,《易经》这种纯哲学书对他来说不是很难。这半年在东宫听名家授课,崔瑛已经能比较熟练得掌握古文的写作技巧了。对于重视策论的大周朝科举考试来说,崔瑛本身的知识储备和写作能力让他在这一次考试中十拿九稳。
即使如此,他依然制定了非常详细的复习时间表,《周易》一共六十四卦,每卦又有六爻,崔瑛将每一卦单独作一条墨义,每一爻也单独作一条墨义,合在一处也不到四五百条,每日将十五条墨义作得精熟,由吕蒙正托了同年的好友帮忙订正,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这墨义就已经得完全没有问题了。
墨义不难,也不必标新立异,说白了和大学时的毛概马哲一样,不能挂,但对专业水平的提升帮助有限。真正决定录取资格的还是策与论的水平,墨义这种基本相当于名词解释加简答题的题目是用来刷水平明显不够的学生的。
论对于一个能考上水木大学的学霸来说,问题也不是很大,高中生都知道一篇好的议论文需要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有力。摆事实、讲道理,综合运用引证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就能写出一篇不错的议论文了。而在实证科学还不发达的古代,多多使用一些演绎论证与归纳论证的方法往后世已知的结论上靠,成为一代大家也是有可能的。崔瑛基本上每旬写上一篇论,仔细推敲修改,熟悉一下古代遣词造句的方式就行。
策是最重要的,题量大,考查范围广,就像当初神童试考得那种题一样,引用一段古典文献,提出一个问题,由考生自由发挥。这个崔瑛就直接发挥自己的专长了,反正进士科的问题就那么几类,政治、经济、文化、农事、兵事、外交之类的。分门别类的搜集素材,就像收集高考作文素材那样,将各种能用上的实例用笺纸记下,放在不同的匣子里,然后每一类琢磨出一个成熟的文章来,之后遇到相关的题目直接往这上面套就行了。这个本事在他当年参加即兴演讲时就已经练得很熟了,随便一个差不多的话题,给他两分钟时间准备,他就能讲上十几分钟,而且质量也相当不错。
大周的科举考试比唐代要成熟,当今陛下提出了誊录和糊名等有利于考试公平的方法,但与崔瑛记忆中非常成熟的明清科举制度不太相同。
考生必须得先经过州府的发解试取得生员资格,才允许到京城参加会试,这也是明清时举人第一被称为解元的原因。但发解试的资格是有有效期的,一届会试落第,下一届再想参加会试则必须重新参加发解试。崔瑛如果按规矩和普通考生一起应考的话,应当回到庐州府先应发解试,但作为神童试的中选者,他可以直接在京城参加春闱。
在崔瑛昏天黑地的复习过程中,新年悄悄地过去了,完全沉浸在高三状态里的崔瑛甚至连上元节都没有察觉到。当他用来做的倒计时计划的黑板上,白垩笔画出的时间被改成“一”的时候,小麦返青,融融春光之下,年轻的士子们已经站在贡院门前等待入场了。
据说是先皇后慈心,不忍读书人被一群丘八搜检,没了体面,会试的贡院里设立了一个大浴室,通过洗澡和提供文具、食物的方式减少举子作弊的机会。
崔瑛随着应试的人流向前走,不像神童试一个州府也就只能举一人,发解试的名额要多得多,从辰正排到了日上中天,才终于轮到他。
说是一个大浴室,其实就是外面有一个放衣服的地方,将衣服放在写有自己名字的竹篮里,挂起来,走进浴室。浴室并不大,房顶上并排架了五杆大毛竹,竹杆朝下的那面每一节上都被打了小孔,略有些温度的水流从上面浇落下来,在这初春的时节里还是非常容易冷的。
崔瑛和其他人一样,垂了眼睛,不好意思乱看,一溜小跑出了这间浴室。在另一边出口的房间里挂满了各种尺寸衣物,崔瑛随手拽了一条身量差不多的,胡乱地穿在了身上。
出了这间房便是宽阔的贡院广场,所有人按自己的文书编码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定,一直站到金乌坠地,所有人才都到齐。
今年的主考官先说了一会儿考试的规矩,然后颁下了试题,有两个苍首老人颤巍巍地上前一步,请教颁下的题目中一些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考官也和声说了。
然后没有问题的人便被带到了一个个号房里,号房据说是由皇后出资盖的,比崔瑛在中国科举博物馆里看到的那种要大一点,至少人在里面能转得过来身,而且笔墨纸砚和睡觉用的毯子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墙面明显刚刚粉刷过,墙角也没有虫蚁蜘蛛什么的东西,看起来条件不差。
三天的考试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天,饥肠辘辘地崔瑛强忍着自己想要狼吞虎咽的欲望,一点点撕了已经干硬的蒸饼,就水细细地嚼碎了咽下去,他可不想这个时候闹出点肠胃问题,给自己找麻烦。
吃过东西,崔瑛便先展开试卷,先将策、论、墨义和诗赋的题目给记下来,然后将圣板放在身下一拼,裹了毯子,闭上眼睛,慢慢打起了腹稿。
要在这考场里三天两夜,如果今天晚上睡不好,明天效率会很低,到第三天人恐怕就会浑浑噩噩,什么也想不清楚了。
七道策,问了治国之道该依法还是该循儒,问了对辽的政治策略,问了该抑商还是该培养几位陶朱公等等等等,都是崔瑛之前做过相关内容的,选择做熟的文章稍做修改就行。一篇论,曾经苏轼做过的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崔瑛借用现代司法无罪推论的法理将整篇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十道墨义最简单,崔瑛根本连草稿都不用打——他之前都做过了。这些内容花了他第二天考试的全部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