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新世界1620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643年10月19日,大明帝国历崇祯十六年九月初七。
一支由北而来的船队,缓缓进入了厦门岛的水寨,几个风尘仆仆的军将还没来得及休息,就急急朝厦门城而去。不多时,福建海防总兵府大堂内,就聚集起一大堆将校,纷纷等待着郑芝龙登台露面。
当郑芝龙身着一袭青衫、带着一位青年书生步入大堂的时候,在场的将校纷纷单膝下跪行礼。
郑森,此时就站在父亲郑芝龙的身后,静静地看着家族一众心腹将领。郑森的脸上,残留的稚气早已散去,在陈子龙军中待了大半年,参与了数场对农民军的镇压行动之后,郑森已经隐隐有了一丝军伍之人的严峻气势。
“大哥,五弟的船队从辽东回来了。”郑芝虎身为郑家部曲的头号重将,此时第一个站出队列,手里还拿着一封书信,“奴酋黄台吉已于上月初九归西,如今东虏八旗均人心思动,伪王豪格、多尔衮等竞相争位,怕是内斗就在眼前。”
“又能如何,如今除宁远关外尽失,清虏重兵在境,河南、山东、北直隶又瘟疫横行,朝廷未必有可乘之机。”郑芝龙叹了口气,还偷偷看了眼身侧的长子,“许都之乱还未平复,福建沿海州县商事凋零,对我等也是不利。”
说着,忽然发现本应该出现的五弟郑芝豹不在场,又见堂下某几人的神情有点不对,郑芝龙就眉头暗暗皱紧。看了下默不出声的长子郑森,郑芝龙缓缓摆了下手:“森儿刚从浙江陈子龙军中回来,也正好听听叔伯们的军议大事。另外,五弟为何不来见过?”
见父亲认同自己的参与,郑森赶紧拱手向在场的家族军将们施礼:“小子见识浅薄,还望诸位叔伯提点。”
见大哥似乎打算从今天开始让大侄子参与军议,郑芝虎赶紧将手里的密信交到郑芝龙的手上:“有船队密报,五弟在辽东宁远城外,与清虏暗中倒卖商货……我已将他拘在水寨,等候大哥发落。”
此话一出,不光是部分军将脸色大变,郑森的瞳孔也猛然一缩。正要开口发问,就看见自己的父亲抬起了一只手,于是只能闭上嘴。
“都是些什么商货?”郑芝龙慢慢坐回自己的主位,漫不经心地端起了茶。
“本应运给宁远守军的茶叶、粮食、精盐和火药……约莫卖了半数给清虏。”郑芝虎气呼呼地走上几步,声音低沉,“这小子狂妄过头,质问之时还道并不知对手是清虏。大哥,应该如何处置?若是传了出去,怕是对大哥不利!”
“亏本了吗?”郑芝龙轻轻吸了一口茶,依然表情平静。
“这个……大概比平常价高出六成。”郑芝虎疑惑地看着自己的大哥,有点搞不清楚对方在想什么。
“嗯,知道了。既然大赚了清虏一把,那也是为国出力了。”郑芝龙微微一笑,语出惊人,“晋商自万历年起,偷出关口倒卖盐茶铁帛,岂止百万。清兵数次入关,掠走钱货又何止千万。此等小数不足挂齿,芝豹年少无知,暂且闭门思过。”
“父亲!先贤有言: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滴水穿石、蚁穴之害……”郑森终于忍不住了,当场高声喊了起来。
“大家散了吧,森儿留下。”
郑芝龙放下茶杯,慢慢起身背了过去,在场的郑家部将你看我,我看你,然后悄然退出。
“父亲!”等人都走*了,郑森赶紧上前几步。
郑芝龙转过身,表情越加严肃:“我问你,大明国势如何,清虏又如何?”
郑森一愣,低头想了下,只好拱手作答:“我大明万里之疆,千古丰饶,民口岂止亿万。清虏苦寒之地,杂胡混处亦不过数十万之数。加之北地塞外亦是连年荒灾,清虏才有亡命寇边之举。大明若能稳守不动,待天时转安,民心安定,兵马复强,必定此消彼长,清虏可一战而灭。”
“嗯,此言有理。大明之难,乃在内虚,大明之兴,也在内强,而非清虏之独强独弱。如今海陆商事鼎盛,我郑家年贩粮布盐铁油茶数以百万计,清虏所获区区小数无碍,所以你五叔倒也无多大过错。况且此番你五叔还从辽东赎买数百青壮男女,也算为国积功。”
看着儿子那副愤青的模样,郑芝龙只是笑笑,就轻描淡写了过去。他口中的赎买辽东沦陷难民,不过是和吴三桂私下做的猪仔生意。
郑芝龙如此一番牵强附会的掩饰,粗一听还真有点听头,但郑森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不对劲。
见儿子还有点不服气,郑芝龙的笑容就渐渐褪去:“你五叔之事不要再提了。如今天下不稳,四方危机四伏,郑家可容不得内耗。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道理你应该懂得。”
“是……”郑森见父亲有心把此事盖过,也只能遵从,不过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赶紧拱手,“听说广东巡抚赵有恒大人在广东编练新镇,聘华美老军操习,行泰西练兵之法,儿子想去看看。”
郑芝龙很满意儿子对军事方面的兴趣,毕竟这个郑家迟早也要交到对方手里,于是欣慰地点头应允:“多多游历也好。两广总督沈大人曾为福建巡抚,与为父颇有些交情,就书信一封带去,若能在新军之中谋一参赞之职更好。”
“多谢父亲!”见父亲全力支持自己,郑森大喜过望,赶紧低身行礼。
……
此时此刻,大员岛东宁城外码头,前宣慰司幕府都事曹秀林,正带着家眷向前来相送的部分同僚辞行。
自从华美返回后,曹秀林在大员官场就渐渐低调起来,除了完成指定的政务,几乎每天都待在家里翻看从华美带回的大量书籍。有了实际的认识之后,对比大明和华美的诸多不同,曹秀林不再热心于大员的仕途。
在漳州的老父亲过世,终于给了曹秀林退出大员的机会。大概颜思成也早看出了曹秀林的思绪,也没有过多挽留,同意了对方返回大陆的请求。
&nbs... -->>
1643年10月19日,大明帝国历崇祯十六年九月初七。
一支由北而来的船队,缓缓进入了厦门岛的水寨,几个风尘仆仆的军将还没来得及休息,就急急朝厦门城而去。不多时,福建海防总兵府大堂内,就聚集起一大堆将校,纷纷等待着郑芝龙登台露面。
当郑芝龙身着一袭青衫、带着一位青年书生步入大堂的时候,在场的将校纷纷单膝下跪行礼。
郑森,此时就站在父亲郑芝龙的身后,静静地看着家族一众心腹将领。郑森的脸上,残留的稚气早已散去,在陈子龙军中待了大半年,参与了数场对农民军的镇压行动之后,郑森已经隐隐有了一丝军伍之人的严峻气势。
“大哥,五弟的船队从辽东回来了。”郑芝虎身为郑家部曲的头号重将,此时第一个站出队列,手里还拿着一封书信,“奴酋黄台吉已于上月初九归西,如今东虏八旗均人心思动,伪王豪格、多尔衮等竞相争位,怕是内斗就在眼前。”
“又能如何,如今除宁远关外尽失,清虏重兵在境,河南、山东、北直隶又瘟疫横行,朝廷未必有可乘之机。”郑芝龙叹了口气,还偷偷看了眼身侧的长子,“许都之乱还未平复,福建沿海州县商事凋零,对我等也是不利。”
说着,忽然发现本应该出现的五弟郑芝豹不在场,又见堂下某几人的神情有点不对,郑芝龙就眉头暗暗皱紧。看了下默不出声的长子郑森,郑芝龙缓缓摆了下手:“森儿刚从浙江陈子龙军中回来,也正好听听叔伯们的军议大事。另外,五弟为何不来见过?”
见父亲认同自己的参与,郑森赶紧拱手向在场的家族军将们施礼:“小子见识浅薄,还望诸位叔伯提点。”
见大哥似乎打算从今天开始让大侄子参与军议,郑芝虎赶紧将手里的密信交到郑芝龙的手上:“有船队密报,五弟在辽东宁远城外,与清虏暗中倒卖商货……我已将他拘在水寨,等候大哥发落。”
此话一出,不光是部分军将脸色大变,郑森的瞳孔也猛然一缩。正要开口发问,就看见自己的父亲抬起了一只手,于是只能闭上嘴。
“都是些什么商货?”郑芝龙慢慢坐回自己的主位,漫不经心地端起了茶。
“本应运给宁远守军的茶叶、粮食、精盐和火药……约莫卖了半数给清虏。”郑芝虎气呼呼地走上几步,声音低沉,“这小子狂妄过头,质问之时还道并不知对手是清虏。大哥,应该如何处置?若是传了出去,怕是对大哥不利!”
“亏本了吗?”郑芝龙轻轻吸了一口茶,依然表情平静。
“这个……大概比平常价高出六成。”郑芝虎疑惑地看着自己的大哥,有点搞不清楚对方在想什么。
“嗯,知道了。既然大赚了清虏一把,那也是为国出力了。”郑芝龙微微一笑,语出惊人,“晋商自万历年起,偷出关口倒卖盐茶铁帛,岂止百万。清兵数次入关,掠走钱货又何止千万。此等小数不足挂齿,芝豹年少无知,暂且闭门思过。”
“父亲!先贤有言: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滴水穿石、蚁穴之害……”郑森终于忍不住了,当场高声喊了起来。
“大家散了吧,森儿留下。”
郑芝龙放下茶杯,慢慢起身背了过去,在场的郑家部将你看我,我看你,然后悄然退出。
“父亲!”等人都走*了,郑森赶紧上前几步。
郑芝龙转过身,表情越加严肃:“我问你,大明国势如何,清虏又如何?”
郑森一愣,低头想了下,只好拱手作答:“我大明万里之疆,千古丰饶,民口岂止亿万。清虏苦寒之地,杂胡混处亦不过数十万之数。加之北地塞外亦是连年荒灾,清虏才有亡命寇边之举。大明若能稳守不动,待天时转安,民心安定,兵马复强,必定此消彼长,清虏可一战而灭。”
“嗯,此言有理。大明之难,乃在内虚,大明之兴,也在内强,而非清虏之独强独弱。如今海陆商事鼎盛,我郑家年贩粮布盐铁油茶数以百万计,清虏所获区区小数无碍,所以你五叔倒也无多大过错。况且此番你五叔还从辽东赎买数百青壮男女,也算为国积功。”
看着儿子那副愤青的模样,郑芝龙只是笑笑,就轻描淡写了过去。他口中的赎买辽东沦陷难民,不过是和吴三桂私下做的猪仔生意。
郑芝龙如此一番牵强附会的掩饰,粗一听还真有点听头,但郑森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不对劲。
见儿子还有点不服气,郑芝龙的笑容就渐渐褪去:“你五叔之事不要再提了。如今天下不稳,四方危机四伏,郑家可容不得内耗。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道理你应该懂得。”
“是……”郑森见父亲有心把此事盖过,也只能遵从,不过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赶紧拱手,“听说广东巡抚赵有恒大人在广东编练新镇,聘华美老军操习,行泰西练兵之法,儿子想去看看。”
郑芝龙很满意儿子对军事方面的兴趣,毕竟这个郑家迟早也要交到对方手里,于是欣慰地点头应允:“多多游历也好。两广总督沈大人曾为福建巡抚,与为父颇有些交情,就书信一封带去,若能在新军之中谋一参赞之职更好。”
“多谢父亲!”见父亲全力支持自己,郑森大喜过望,赶紧低身行礼。
……
此时此刻,大员岛东宁城外码头,前宣慰司幕府都事曹秀林,正带着家眷向前来相送的部分同僚辞行。
自从华美返回后,曹秀林在大员官场就渐渐低调起来,除了完成指定的政务,几乎每天都待在家里翻看从华美带回的大量书籍。有了实际的认识之后,对比大明和华美的诸多不同,曹秀林不再热心于大员的仕途。
在漳州的老父亲过世,终于给了曹秀林退出大员的机会。大概颜思成也早看出了曹秀林的思绪,也没有过多挽留,同意了对方返回大陆的请求。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