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大明之朔风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员教导有方,皇上还奖赏张晓、张翼明各白银三十两,大同总兵渠家祯、宣府总兵黑云龙、山西总兵张鸿功也跟着沾光,各得赏银十五两,至于张晓向朝廷伸手要军饷的事,圣旨里提都没提,不过张晓已经知足了,皇上没找他算当年他上书给魏公公建生祠的账就不错了。宋统殷却听说,已经有人弹劾他了,但皇上和内阁一听说宣大边外出了大事,立即就把奏章压下来,几个闹得最凶的愣头青御史也受到了阁臣们的警告,谁再闹就派谁去宣大三镇,这帮家伙立即老实了,这次张晓有惊无险过关了,只要张晓不倒霉,宣大的官员也不会倒霉,可以继续当他们的官,而且这次多少还捞了点赏赐,于是三镇官员们皆大欢喜。
三镇官员精神头一来,腰板也硬了,连察哈尔汗派到大同的使者也不放在眼里了——察哈尔汗打了大胜仗,一举端了博硕可图汗的老窝,把明国授的顺义王大印都缴获了,察哈尔汗得到顺义王大印,觉得自己就是大明的顺义王了,立即派人到大同胁赏,卜失兔跑了,你们还有我察哈尔汗,我替他当你们的顺义王,守边的事我替他干了,但我不能白干,你们每年给右翼各部的市赏现在得给我,咱们照样和以前一样互市,谁也不会吃亏。但大明官员历来只认人不看事,大同巡抚张翼明连使者的面都不肯见,大同知府马士英还把使者骂了一顿,大明的顺义王是你想当就能当的吗?要钱一个子都不给,马市我们也不会再开了,你们从哪来的马上回哪去。使者挨了一顿骂灰溜溜走了,大同的官员把情况报告给宣大总督,张晓立刻给大同官员撑腰,对虎墩兔憨就得这样干,看这个穷鬼能在宣大边外呆多久。
宋统殷现在对李榆越来越有好感,这家伙老实听话,叫他出关就出关,而且一出关就给大家带来好消息,这家伙还很能打,以后叫他弄几颗首级回来也不是大问题,到时候糊弄京师那帮糊涂蛋就有办法了。宋统殷向张晓提议,给李榆赏几个钱再升他做都司,让这傻小子以后死心塌地跟我们,张晓对给李榆赏钱没意见,反正皇帝给的那三十两银子他没看上眼——皇上太抠门了,出手才三十两,说出去都让人家笑话,但给李榆升官他有些犹豫,李榆太年轻,才在明军混了两个月就当都司也太快了点。
宋统殷一脸苦笑说道:“老大人啊,现在我们明军的官早不值钱了,有官职但不发官饷,你给人家还得看人家乐不乐意要呢,您的督标游击一门心思做生意,今年突然遇到打仗,马市的买卖做不下去了,他从太原、平阳、泽州那边进的货全砸在手里了,这家伙可怜巴巴都有上吊的心了,哪还会干正事,现在整个阳和能拉出去打的,就李榆和张传捷这两百来人了,您一分银子的军饷都拿不出来,以后还怎么用他们,现在只能每人给个都司的官职安抚一下了。”
张晓叹了口气,挥挥手:“这事你看着办吧,朝廷一毛不拔,我们只能维持一天算一天了。”
宋统殷兴冲冲地办好公文,又准备了十两银子的赏钱,还没等他派人给李榆送去,李榆自己就找上门来。宋统殷见到李榆,把公文和银子往桌案上一放,和蔼地说道:“李千总,你这段日子差事办得很不错,总督大人和本官都看在眼里,我大明绝不亏待有功之臣,总督大人已升你为都司,银子你拿去,这是给你的赏钱。”
李榆默默地收起公文和银子,过了一会他吞吞吐吐说道:“副使大人,您能不能给我们拨点饷银,实在不行给些粮食也可以。”
宋统殷吃了一惊,他没想到李榆这么老实的人也会伸手了,他愣了一下,冷冷地回答:“我大同镇官兵都没有发饷,难道单单为你发饷吗?真是岂有此理,你退下吧。”
李榆低着头沉默了一会,又重新鼓起勇气说道:“大人,边外有很多人要饿死冻死了,求大人救救他们吧,顺义王是大明册封的,那里的老百姓也是大明的子民,草原上要打仗了,许多人会活不下去的,大人开关让他们进关躲避战火吧,他们都会对大明感恩戴德,只要大人开恩,我们愿意效忠大明,为大明守边,为大明征战。”
宋统殷大怒:“你到底是汉人还是鞑靼,你在为谁说话,大明边墙只要关口一开,边外的鞑靼就会像潮水一样涌入,大明如何养得起这么多人,他们没饭吃就会肆意掳掠,你想为了那些边外的鞑靼祸害关内的汉人吗。”
“不会的,那些草原上的穷人一点不坏,他们都是好人,他们会守大明的规矩的,”李榆看到了宋统殷一脸不屑的样子,又改口说道:“要不我们出兵吧,把察哈尔人赶走,让草原恢复平静,草原上的人都很勤快,他们会种地、会放牧,只要大明给一点点粮食,大家就能活下去,大人,我可以带着我的人给明军带路、打先锋,我们可以不要军饷。”
“滚出去,你这个不认祖宗的叛逆,你还真的想当鞑靼了,亏你想得出这个主意,你想祸害我们大明吗?”宋统殷咆哮了。
“我不是叛逆,我是乌拉人,我谁也不想祸害,我就是想帮助丰州川的穷人活下去。”李榆大声回答道,他眼圈一红,转身向外走。
“站住!”就在李榆要走出大堂时,宋统殷喊住了他,宋统殷走上前为李榆整了整衣服——这身衣服还是他送给李榆的汉服,他叹了口气说道:“你太年轻,什么事都不懂,大明救不了任何人,能救自己就不错了,鞑靼生性残忍暴虐、不习教化,放他们入关,用不着几年就会成气候,那时就会后患无穷,出兵更不现实,宣大三镇要守卫三千里内外两道长城,哪里还有余力出关。”
“大人,我们为什么要守长城,长城数千里防线会把我们拖垮的,我们应该出关,草原上的人很淳朴,只要对他们好,他们会拥戴大明的。”李榆激动地答道。
“长城已经把我大明拖垮了,大明民贫兵疲早就失去了驰骋草原的雄心壮志,能守住边墙还得靠运气,但只要我们能守住边墙,为大明赢得时间,凭大明之人口众多且地大物博,必定有重新振作起来的时候,大明强大了,天下也就安定了,”宋统殷抚摸着李榆的肩头,郑重地说道,“李榆,我告诉你,你是汉人,是我大明的汉人,绝不是乌拉人,更不是鞑靼,凭我几十年的学识,我坚信这一点,你是我见过的明军军官中最有战将潜质的人,你一定要忠于大明,做大明的忠勇之士。”
看到李榆平静下来,宋统殷接着说道:“你向我要钱粮,我确实拿不出来,不过我会尽量多给你发些口粮,但这没有用,丰州川这场大乱照样会死很多人,你根本救不了他们。”
李榆离开了,宋统殷望着他的背影,更加深信自己的判断,这孩子肯定是我大明子民,胡虏禽兽也,残忍暴虐,绝不会有这样善良的本性,此人只是脑子坏了,但只要加以教化,必是大明的一员悍将。
;
员教导有方,皇上还奖赏张晓、张翼明各白银三十两,大同总兵渠家祯、宣府总兵黑云龙、山西总兵张鸿功也跟着沾光,各得赏银十五两,至于张晓向朝廷伸手要军饷的事,圣旨里提都没提,不过张晓已经知足了,皇上没找他算当年他上书给魏公公建生祠的账就不错了。宋统殷却听说,已经有人弹劾他了,但皇上和内阁一听说宣大边外出了大事,立即就把奏章压下来,几个闹得最凶的愣头青御史也受到了阁臣们的警告,谁再闹就派谁去宣大三镇,这帮家伙立即老实了,这次张晓有惊无险过关了,只要张晓不倒霉,宣大的官员也不会倒霉,可以继续当他们的官,而且这次多少还捞了点赏赐,于是三镇官员们皆大欢喜。
三镇官员精神头一来,腰板也硬了,连察哈尔汗派到大同的使者也不放在眼里了——察哈尔汗打了大胜仗,一举端了博硕可图汗的老窝,把明国授的顺义王大印都缴获了,察哈尔汗得到顺义王大印,觉得自己就是大明的顺义王了,立即派人到大同胁赏,卜失兔跑了,你们还有我察哈尔汗,我替他当你们的顺义王,守边的事我替他干了,但我不能白干,你们每年给右翼各部的市赏现在得给我,咱们照样和以前一样互市,谁也不会吃亏。但大明官员历来只认人不看事,大同巡抚张翼明连使者的面都不肯见,大同知府马士英还把使者骂了一顿,大明的顺义王是你想当就能当的吗?要钱一个子都不给,马市我们也不会再开了,你们从哪来的马上回哪去。使者挨了一顿骂灰溜溜走了,大同的官员把情况报告给宣大总督,张晓立刻给大同官员撑腰,对虎墩兔憨就得这样干,看这个穷鬼能在宣大边外呆多久。
宋统殷现在对李榆越来越有好感,这家伙老实听话,叫他出关就出关,而且一出关就给大家带来好消息,这家伙还很能打,以后叫他弄几颗首级回来也不是大问题,到时候糊弄京师那帮糊涂蛋就有办法了。宋统殷向张晓提议,给李榆赏几个钱再升他做都司,让这傻小子以后死心塌地跟我们,张晓对给李榆赏钱没意见,反正皇帝给的那三十两银子他没看上眼——皇上太抠门了,出手才三十两,说出去都让人家笑话,但给李榆升官他有些犹豫,李榆太年轻,才在明军混了两个月就当都司也太快了点。
宋统殷一脸苦笑说道:“老大人啊,现在我们明军的官早不值钱了,有官职但不发官饷,你给人家还得看人家乐不乐意要呢,您的督标游击一门心思做生意,今年突然遇到打仗,马市的买卖做不下去了,他从太原、平阳、泽州那边进的货全砸在手里了,这家伙可怜巴巴都有上吊的心了,哪还会干正事,现在整个阳和能拉出去打的,就李榆和张传捷这两百来人了,您一分银子的军饷都拿不出来,以后还怎么用他们,现在只能每人给个都司的官职安抚一下了。”
张晓叹了口气,挥挥手:“这事你看着办吧,朝廷一毛不拔,我们只能维持一天算一天了。”
宋统殷兴冲冲地办好公文,又准备了十两银子的赏钱,还没等他派人给李榆送去,李榆自己就找上门来。宋统殷见到李榆,把公文和银子往桌案上一放,和蔼地说道:“李千总,你这段日子差事办得很不错,总督大人和本官都看在眼里,我大明绝不亏待有功之臣,总督大人已升你为都司,银子你拿去,这是给你的赏钱。”
李榆默默地收起公文和银子,过了一会他吞吞吐吐说道:“副使大人,您能不能给我们拨点饷银,实在不行给些粮食也可以。”
宋统殷吃了一惊,他没想到李榆这么老实的人也会伸手了,他愣了一下,冷冷地回答:“我大同镇官兵都没有发饷,难道单单为你发饷吗?真是岂有此理,你退下吧。”
李榆低着头沉默了一会,又重新鼓起勇气说道:“大人,边外有很多人要饿死冻死了,求大人救救他们吧,顺义王是大明册封的,那里的老百姓也是大明的子民,草原上要打仗了,许多人会活不下去的,大人开关让他们进关躲避战火吧,他们都会对大明感恩戴德,只要大人开恩,我们愿意效忠大明,为大明守边,为大明征战。”
宋统殷大怒:“你到底是汉人还是鞑靼,你在为谁说话,大明边墙只要关口一开,边外的鞑靼就会像潮水一样涌入,大明如何养得起这么多人,他们没饭吃就会肆意掳掠,你想为了那些边外的鞑靼祸害关内的汉人吗。”
“不会的,那些草原上的穷人一点不坏,他们都是好人,他们会守大明的规矩的,”李榆看到了宋统殷一脸不屑的样子,又改口说道:“要不我们出兵吧,把察哈尔人赶走,让草原恢复平静,草原上的人都很勤快,他们会种地、会放牧,只要大明给一点点粮食,大家就能活下去,大人,我可以带着我的人给明军带路、打先锋,我们可以不要军饷。”
“滚出去,你这个不认祖宗的叛逆,你还真的想当鞑靼了,亏你想得出这个主意,你想祸害我们大明吗?”宋统殷咆哮了。
“我不是叛逆,我是乌拉人,我谁也不想祸害,我就是想帮助丰州川的穷人活下去。”李榆大声回答道,他眼圈一红,转身向外走。
“站住!”就在李榆要走出大堂时,宋统殷喊住了他,宋统殷走上前为李榆整了整衣服——这身衣服还是他送给李榆的汉服,他叹了口气说道:“你太年轻,什么事都不懂,大明救不了任何人,能救自己就不错了,鞑靼生性残忍暴虐、不习教化,放他们入关,用不着几年就会成气候,那时就会后患无穷,出兵更不现实,宣大三镇要守卫三千里内外两道长城,哪里还有余力出关。”
“大人,我们为什么要守长城,长城数千里防线会把我们拖垮的,我们应该出关,草原上的人很淳朴,只要对他们好,他们会拥戴大明的。”李榆激动地答道。
“长城已经把我大明拖垮了,大明民贫兵疲早就失去了驰骋草原的雄心壮志,能守住边墙还得靠运气,但只要我们能守住边墙,为大明赢得时间,凭大明之人口众多且地大物博,必定有重新振作起来的时候,大明强大了,天下也就安定了,”宋统殷抚摸着李榆的肩头,郑重地说道,“李榆,我告诉你,你是汉人,是我大明的汉人,绝不是乌拉人,更不是鞑靼,凭我几十年的学识,我坚信这一点,你是我见过的明军军官中最有战将潜质的人,你一定要忠于大明,做大明的忠勇之士。”
看到李榆平静下来,宋统殷接着说道:“你向我要钱粮,我确实拿不出来,不过我会尽量多给你发些口粮,但这没有用,丰州川这场大乱照样会死很多人,你根本救不了他们。”
李榆离开了,宋统殷望着他的背影,更加深信自己的判断,这孩子肯定是我大明子民,胡虏禽兽也,残忍暴虐,绝不会有这样善良的本性,此人只是脑子坏了,但只要加以教化,必是大明的一员悍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