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木匠王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曾经在科考时抨击朝政,被官员陷害,得到王衍亲自营救并且提拔的蒲禹卿,此时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抱着必死决心,上了一篇长达两千多字的著名奏疏。奏疏中,蒲禹卿提醒王衍:“我们虽然与后唐刚缔结了友好盟约,但我方大军北上,岂能不引起他们的怀疑?”又警告道:“昔日刘禅向邓艾投降,李势向桓温屈膝。足以证明,仅据山河之险,是靠不住的!”
蒲禹卿的上疏并未送到王衍面前,到韩昭那里就被扣下了。韩昭恶狠狠地对这个眼中钉说道:“我收下你的奏疏,等陛下西巡归来,自然会派狱吏一个字一个字地追究你的罪行!”于是,谁也阻止不了王衍大军北上了。王衍不知道的是:与此同时,在数千里外,另外一支大军已经从洛阳出发,与他相向而来。
虽然蓄谋已久,但是李存勖将唐蜀战争正式排上日程表的时间,其实比王衍还要晚一些。同光三年六月,李存勖下诏,向民间收购战马,当官员的可以保留一匹自乘,一匹之外,敢私自藏匿马匹者均要论罪处治。等准备工作完成,伐蜀之战已是箭在弦上。九月七日,李存勖召集各宰辅重臣,举行御前会议,讨论出兵的具体事宜。
第一个重要的议题,是由谁来担任大军的统帅。鉴于这次战争的重要和难度,远低于当年与后梁的战争。而且中原受灾,人心不稳,北方又有越来越强大的契丹在虎视眈眈,所以李存勖肯定是不能亲征,主帅人选,只能从众臣中挑选。
此时,在后唐众宦官中,资历排名第一的是宣徽使李绍宏。他与威胜节度使李绍钦私交甚好,关系极为亲密。他便建议道:“李绍钦乃当今盖世之军事奇才,我看就算孙武、吴起复生,也比不上他!完全可以担当此次大任。”参会的郭崇韬,听到李绍宏这肉麻的炒作,恶心地差点儿没把饭吐出来。
郭崇韬想的,是由自己去伐蜀,好建下大功,修复一下自己与李存勖之间,因罗贯等事件已经伤痕累累的君臣关系。所以,就算李绍钦真是什么军事天才,也不能让他去。何况就他那两把刷子,几年前又不是没见识过。
于是,郭崇韬很不客气地扒下李绍钦这张马甲,一点面子也不给地反对道:“段凝就是一个亡国败将而已,根本没什么本事。而且他奸诈无耻,只擅长溜须拍马,绝对不能信任!”李存勖显然也觉得太不靠谱,这个提案马上被否决了。
到会的多数人认为,不论才能还是威望,要担当伐蜀之任,最合适的人选,莫过于此时后唐军界的第一人,蕃汉马步都总管李嗣源。郭崇韬自然也不能让这个提案通过,马上提出了一条非常有说服力的反对意见:“如今契丹的凶焰正嚣张,怎么能让李总管轻易离开河朔?”
否决了前两个提案之后,郭崇韬顺势提出了自己深思熟虑的第三个提案:“魏王
殿下虽然是国家的储君,但是从未立下过什么大功。最好依照本朝先例,让殿下挂帅伐蜀,以便培养在军中的威望。”
自唐朝中期以后,就有一个俗成的习惯:任命皇子为天下兵马元帅,然后再任命一个副元帅担任实际总指挥。在安史之乱时,肃宗李亨就任命皇子李豫,也就是后来的唐代宗为大元帅,实际总指挥郭子仪当副元帅。昭宗李晔也曾经任命长子李裕为大元帅,朱温为副元帅。结果副元帅不满意,一句话就逼得昭宗将李裕撤掉,改任另一皇子李祚,即后来的昭宣帝为大元帅。尽管都做到这一步了,朱温也仍然没去抢那个大元帅的位子。
郭崇韬的建议,最关键的部份,是由谁来担任副元帅。虽然是出于私心,但郭崇韬这个建议,站在李存勖的角度考虑,也极为合理。只是方案中最重要的另一半,郭崇韬不能自己说,要等李存勖自己将其补充完整。
果不其然,李存勖顺着郭崇韬的思路发话:“我的儿子还小,怎么能独自担当此任?得给他安排一个有能力副手。”嗯,陛下圣虑极是!”郭崇韬只负责点头,不发表意见。按道理来说,既然军界第一人不能去,自然就轮到自己这个军界第二人。只是这时候,不管他多么想当毛遂,也不能自荐。李存勖停顿了片刻,还是说出了郭崇韬盼望的那句话:“再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了。”
郭崇韬得偿所... -->>
曾经在科考时抨击朝政,被官员陷害,得到王衍亲自营救并且提拔的蒲禹卿,此时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抱着必死决心,上了一篇长达两千多字的著名奏疏。奏疏中,蒲禹卿提醒王衍:“我们虽然与后唐刚缔结了友好盟约,但我方大军北上,岂能不引起他们的怀疑?”又警告道:“昔日刘禅向邓艾投降,李势向桓温屈膝。足以证明,仅据山河之险,是靠不住的!”
蒲禹卿的上疏并未送到王衍面前,到韩昭那里就被扣下了。韩昭恶狠狠地对这个眼中钉说道:“我收下你的奏疏,等陛下西巡归来,自然会派狱吏一个字一个字地追究你的罪行!”于是,谁也阻止不了王衍大军北上了。王衍不知道的是:与此同时,在数千里外,另外一支大军已经从洛阳出发,与他相向而来。
虽然蓄谋已久,但是李存勖将唐蜀战争正式排上日程表的时间,其实比王衍还要晚一些。同光三年六月,李存勖下诏,向民间收购战马,当官员的可以保留一匹自乘,一匹之外,敢私自藏匿马匹者均要论罪处治。等准备工作完成,伐蜀之战已是箭在弦上。九月七日,李存勖召集各宰辅重臣,举行御前会议,讨论出兵的具体事宜。
第一个重要的议题,是由谁来担任大军的统帅。鉴于这次战争的重要和难度,远低于当年与后梁的战争。而且中原受灾,人心不稳,北方又有越来越强大的契丹在虎视眈眈,所以李存勖肯定是不能亲征,主帅人选,只能从众臣中挑选。
此时,在后唐众宦官中,资历排名第一的是宣徽使李绍宏。他与威胜节度使李绍钦私交甚好,关系极为亲密。他便建议道:“李绍钦乃当今盖世之军事奇才,我看就算孙武、吴起复生,也比不上他!完全可以担当此次大任。”参会的郭崇韬,听到李绍宏这肉麻的炒作,恶心地差点儿没把饭吐出来。
郭崇韬想的,是由自己去伐蜀,好建下大功,修复一下自己与李存勖之间,因罗贯等事件已经伤痕累累的君臣关系。所以,就算李绍钦真是什么军事天才,也不能让他去。何况就他那两把刷子,几年前又不是没见识过。
于是,郭崇韬很不客气地扒下李绍钦这张马甲,一点面子也不给地反对道:“段凝就是一个亡国败将而已,根本没什么本事。而且他奸诈无耻,只擅长溜须拍马,绝对不能信任!”李存勖显然也觉得太不靠谱,这个提案马上被否决了。
到会的多数人认为,不论才能还是威望,要担当伐蜀之任,最合适的人选,莫过于此时后唐军界的第一人,蕃汉马步都总管李嗣源。郭崇韬自然也不能让这个提案通过,马上提出了一条非常有说服力的反对意见:“如今契丹的凶焰正嚣张,怎么能让李总管轻易离开河朔?”
否决了前两个提案之后,郭崇韬顺势提出了自己深思熟虑的第三个提案:“魏王
殿下虽然是国家的储君,但是从未立下过什么大功。最好依照本朝先例,让殿下挂帅伐蜀,以便培养在军中的威望。”
自唐朝中期以后,就有一个俗成的习惯:任命皇子为天下兵马元帅,然后再任命一个副元帅担任实际总指挥。在安史之乱时,肃宗李亨就任命皇子李豫,也就是后来的唐代宗为大元帅,实际总指挥郭子仪当副元帅。昭宗李晔也曾经任命长子李裕为大元帅,朱温为副元帅。结果副元帅不满意,一句话就逼得昭宗将李裕撤掉,改任另一皇子李祚,即后来的昭宣帝为大元帅。尽管都做到这一步了,朱温也仍然没去抢那个大元帅的位子。
郭崇韬的建议,最关键的部份,是由谁来担任副元帅。虽然是出于私心,但郭崇韬这个建议,站在李存勖的角度考虑,也极为合理。只是方案中最重要的另一半,郭崇韬不能自己说,要等李存勖自己将其补充完整。
果不其然,李存勖顺着郭崇韬的思路发话:“我的儿子还小,怎么能独自担当此任?得给他安排一个有能力副手。”嗯,陛下圣虑极是!”郭崇韬只负责点头,不发表意见。按道理来说,既然军界第一人不能去,自然就轮到自己这个军界第二人。只是这时候,不管他多么想当毛遂,也不能自荐。李存勖停顿了片刻,还是说出了郭崇韬盼望的那句话:“再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了。”
郭崇韬得偿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