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木匠王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嗣源还没想好究竟要不要造反,而且像他这样的人即使要造反,也不能当个木偶,在这些乱兵的操纵下造反。所以他的当务之急,就是设法恢复自由,回到自己能够控制的军队中。
李嗣源决定忽悠一下赵在礼,便对他说道:“既然你们愿意拥戴我做大事,那做大事需要的军队自然越多越好,光靠城里这点儿兵力是远远不够的。好在城外还有很多散兵,就由我出去把他们召集起来吧!”李嗣源是此时后唐军队中的偶像,他说的话,在赵在礼眼中句句在理,他连连点头道:“好,好,那就按您说的办。”于是他放李嗣源出城。
在皇甫晖出击之时,霍彦威见机快,脱离了乱兵的裹挟,奔回西北大营。西北大营各军大多四散,唯有曾经是李嗣源亲军的那五千成德军保持完整。霍彦威就带着这支军队,等待城中的消息。
再说李绍荣在兵变发生之时,他毫无作为,错过了唯一有可能平息兵变的机会。等他得知李嗣源进了魏州城,李绍荣深感自己料事如神。于是他开始积极行动。他一方面率南大营军队南撤,与魏州叛军脱离接触;另一方面赶紧上疏李存勖,以部份事实为依据,说李嗣源包藏祸心,已经进魏州与叛军合谋造反。
这时的魏州城外,李嗣源出了城,身边亲卫已经不足百人,而且连兵器都没有。好在西北大营中的五千成德亲军,得知追随多年的老帅出来了,立即赶来护卫,李嗣源身边这才算有了一支可靠的军队。李嗣源召集留在这里的众将领,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诸军已散,继续攻打魏州,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李嗣源流泪对众人道:“我明天就回成德,然后上表待罪,要接受怎样的处罚,但凭主上治裁。”
回成德避祸,这是朱守殷不久前给李嗣源的建议。不过那时的李嗣源就是洛阳城里的笼中鸟,根本不可能飞回自己的窝。但是现在不同,李嗣源已经离开了笼子,这个方案也就变得有可行性了。
但是霍彦威与安重诲表示反对,他们说道:“回成德不是什么好办法。您身为三军统帅,不幸被叛军劫持,李绍荣却见危不救,不战而退。他回去之后,肯定把所有罪责都栽到您头上,好洗刷自己。您如果回镇州,不就成了‘据地邀君’?正好坐实了那些小人们的谗言吗?不如咱们昼夜兼程,赶快回到洛阳,面见天子,也许还可以辩明是非。”
霍彦威与安重诲的话可谓堂堂正正,但是如果真照这样不打折扣地执行,这肯定是比回成德更糟糕的结果。看看朱友谦就可以知道,他没有做过任何与反叛相关的事,然后亲至洛阳,面见天子,自证清白。结果呢?不但自己被灭门,连几个心腹部将都被牵连灭门!
而李嗣源现在已经与叛军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就算是顺利见到了天子,李存勖已经是不可能耐下性子听解释,并且相信解释的。以
霍彦威与安重诲的聪明才智,不可能连这点儿浅显的道理都想不明白。何况李嗣源如果回洛阳送死,他们不可能没事,必然是被牵连的对象。他们也不能出卖李嗣源,他们只是有另外的打算。
李嗣源当时迟疑再三,还是很快做出了决定,他说了一句艰难的话,说道:“好吧。”于是,魏州城外这支小小的军队,掉头西南,向着洛阳的方向前进。李嗣源虽然在口头上说好,但他们这一行人根本没有“昼夜兼程”地赶往洛阳,只是向西走到相州,就停下来,好几天没有再行动。
因为李绍荣率领他的军队从澶州移到卫州,封锁了黄河上的渡口,堵住了从相州去洛阳的道路。当然,李嗣源选择经相州去洛阳这条道路的目的,本身也不够单纯。
当时,后唐在境内设置了三个官方牧马场,用于放牧军马,分别在太原、代州、相州。李嗣源一到相州,掌管相州牧马场的小马坊使康福,就主动献出了马场内的数千匹战马,全部给了李嗣源。于是骑兵出身的李嗣源,将他那小支军队,统统改成了骑兵。
但是他们没有因为机动能力提高,便绕开卫州,前往洛阳。李嗣源虽然不识字,但智商一点儿也不低。他听懂了霍彦威与安重诲的弦外之音,只是大家心照不宣,共同维护着那层薄薄的窗户纸。
在取得相州的战马后,一连数天,李嗣源并没有为造反做出什么实际的准备工... -->>
李嗣源还没想好究竟要不要造反,而且像他这样的人即使要造反,也不能当个木偶,在这些乱兵的操纵下造反。所以他的当务之急,就是设法恢复自由,回到自己能够控制的军队中。
李嗣源决定忽悠一下赵在礼,便对他说道:“既然你们愿意拥戴我做大事,那做大事需要的军队自然越多越好,光靠城里这点儿兵力是远远不够的。好在城外还有很多散兵,就由我出去把他们召集起来吧!”李嗣源是此时后唐军队中的偶像,他说的话,在赵在礼眼中句句在理,他连连点头道:“好,好,那就按您说的办。”于是他放李嗣源出城。
在皇甫晖出击之时,霍彦威见机快,脱离了乱兵的裹挟,奔回西北大营。西北大营各军大多四散,唯有曾经是李嗣源亲军的那五千成德军保持完整。霍彦威就带着这支军队,等待城中的消息。
再说李绍荣在兵变发生之时,他毫无作为,错过了唯一有可能平息兵变的机会。等他得知李嗣源进了魏州城,李绍荣深感自己料事如神。于是他开始积极行动。他一方面率南大营军队南撤,与魏州叛军脱离接触;另一方面赶紧上疏李存勖,以部份事实为依据,说李嗣源包藏祸心,已经进魏州与叛军合谋造反。
这时的魏州城外,李嗣源出了城,身边亲卫已经不足百人,而且连兵器都没有。好在西北大营中的五千成德亲军,得知追随多年的老帅出来了,立即赶来护卫,李嗣源身边这才算有了一支可靠的军队。李嗣源召集留在这里的众将领,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诸军已散,继续攻打魏州,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李嗣源流泪对众人道:“我明天就回成德,然后上表待罪,要接受怎样的处罚,但凭主上治裁。”
回成德避祸,这是朱守殷不久前给李嗣源的建议。不过那时的李嗣源就是洛阳城里的笼中鸟,根本不可能飞回自己的窝。但是现在不同,李嗣源已经离开了笼子,这个方案也就变得有可行性了。
但是霍彦威与安重诲表示反对,他们说道:“回成德不是什么好办法。您身为三军统帅,不幸被叛军劫持,李绍荣却见危不救,不战而退。他回去之后,肯定把所有罪责都栽到您头上,好洗刷自己。您如果回镇州,不就成了‘据地邀君’?正好坐实了那些小人们的谗言吗?不如咱们昼夜兼程,赶快回到洛阳,面见天子,也许还可以辩明是非。”
霍彦威与安重诲的话可谓堂堂正正,但是如果真照这样不打折扣地执行,这肯定是比回成德更糟糕的结果。看看朱友谦就可以知道,他没有做过任何与反叛相关的事,然后亲至洛阳,面见天子,自证清白。结果呢?不但自己被灭门,连几个心腹部将都被牵连灭门!
而李嗣源现在已经与叛军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就算是顺利见到了天子,李存勖已经是不可能耐下性子听解释,并且相信解释的。以
霍彦威与安重诲的聪明才智,不可能连这点儿浅显的道理都想不明白。何况李嗣源如果回洛阳送死,他们不可能没事,必然是被牵连的对象。他们也不能出卖李嗣源,他们只是有另外的打算。
李嗣源当时迟疑再三,还是很快做出了决定,他说了一句艰难的话,说道:“好吧。”于是,魏州城外这支小小的军队,掉头西南,向着洛阳的方向前进。李嗣源虽然在口头上说好,但他们这一行人根本没有“昼夜兼程”地赶往洛阳,只是向西走到相州,就停下来,好几天没有再行动。
因为李绍荣率领他的军队从澶州移到卫州,封锁了黄河上的渡口,堵住了从相州去洛阳的道路。当然,李嗣源选择经相州去洛阳这条道路的目的,本身也不够单纯。
当时,后唐在境内设置了三个官方牧马场,用于放牧军马,分别在太原、代州、相州。李嗣源一到相州,掌管相州牧马场的小马坊使康福,就主动献出了马场内的数千匹战马,全部给了李嗣源。于是骑兵出身的李嗣源,将他那小支军队,统统改成了骑兵。
但是他们没有因为机动能力提高,便绕开卫州,前往洛阳。李嗣源虽然不识字,但智商一点儿也不低。他听懂了霍彦威与安重诲的弦外之音,只是大家心照不宣,共同维护着那层薄薄的窗户纸。
在取得相州的战马后,一连数天,李嗣源并没有为造反做出什么实际的准备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