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隋唐五代文学 (2/2)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中国历代文学精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现了一个水潭叫钴鉧潭。冉溪是潭水的源头,这溪水流得很急,撞在山石上激起雪白的浪花。它曲折东流,到钴鉧潭才平缓下来。潭将近有十亩大,水很清,周围全是树,岩石上有泉水流下来。
柳宗元非常喜欢钴鉧潭,多次去游玩。有一天,潭边的一户人家,突然找到柳宗元,对他说:“先生,官府的租税繁重,我缴不上,也还不起私人的债务。我见先生喜欢这潭边风光,想把潭边的田卖给您,好换点钱养活一家子,您看行吗?”
柳宗元见他说得可怜,就答应了。不久,柳宗元加高了岸上的台子,还把高处的泉水引到潭中,使它发出悦耳的响声。于是,他又写了一篇《钴鉧潭记》来记载这件事。
后来,柳宗元又游览了钴鉧潭西边的小丘小石潭以及其他许多地方,先后写了8篇游记,这就是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的《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这些作品,以《小石潭记》最为著名,作者通过他的笔向人们描述出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小石潭风景。文章引人入胜,隽永无穷。开头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写法展示小石潭。以鱼写潭,则潭水之清澈可以想见;以鱼写人,则人羡鱼乐之情溢于言表。作者状形传神布影设色,笔墨经济,手法高超。结尾以清寂幽邃之境写凄寒悄怆之感,情景交融。
元稹(7798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其先世是鲜卑族拓跋氏,汉化后以“元”为姓,从北魏至隋,地位均极显赫,不过到元稹祖父一辈时已渐趋没落。
元稹8岁丧父,由母亲携往舅舅家抚养,少年时代过的是寄人篱下的生活。但他也因此更加发愤图强,岁应明经科考试,一举及第,被授为左拾遗。元稹奉职勤恳,本应受到鼓励,可是因为锋芒太露,触犯权贵,反而引起了宰臣的不满,不久就遭到了贬谪,从此开始了他困顿州郡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一贬江陵,二贬通州,三贬同州,四贬武昌。
元稹为人刚直不阿,情感真挚,所以他虽遭贬谪,却因此获得很大的声名,朝中正直之士纷纷为他抱不平。元稹和白居易是一对挚友,白居易曾这样评价元稹“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并说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而元稹对白居易的关心,更凝结成了千古名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除了流芳千年的“元白之谊”,元稹和韦丛的夫妻情深也为世人津津乐道。
元稹岁那年,太子少保韦夏卿年芳0的小女儿韦丛就嫁给了他。此时的元稹仅仅是秘书省校书郎。韦夏卿出于什么原因同意这门亲事,已然无考,但出身高门的韦丛并不势利贪婪,没有嫌弃元稹。相反,她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和元稹的生活虽不宽裕,却也温馨甜蜜。
造化弄人,年仅7岁的韦丛因病去世。此时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爱妻却驾鹤西去,诗人无比悲痛,写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诗。其中《离思五首》(其四)极负盛名。该诗写久藏心底的不尽情思,因为与情人的曾经相识而自此对其他的女人再也不屑一顾(“取次花丛懒回顾”),诗中的比兴之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语言幻美,意境朦胧,被后人广为传诵。
元稹的创作,以诗的成就最大。他的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说:“予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小大之有所总萃焉”,认为“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对杜诗推崇备至。元诗学杜而又能变杜,力求平浅明快,便于读者接受,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诗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韵相酬”的创始者。《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均依次重用白诗原韵,韵同而意殊。这种“次韵相酬”的做法,在当时影响很大,也很容易产生流弊。元稹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创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为人效仿。其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为唐人传奇中之名篇。后世戏曲作者以其故事人物创作出许多戏曲,如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等。
李商隐(约88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
李商隐0岁左右时,父亲在浙江任上去世,他和母亲及弟妹们回到了河南故乡,生活贫困,要靠亲戚接济。李商隐是家里的长子,因此也就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后来,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
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实上,他也确实努力承担起家族的责任。成年后,李商隐曾利用为母亲守孝的时间,将寄葬在各地的亲属灵柩迁葬到荥阳。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这些特征既大量地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也表现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
李商隐的启蒙教育可能来自他的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则是他回到故乡后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这位堂叔父曾上过太学,但没有做过官,终身隐居。据李商隐回忆,这位叔父在经学小学古文书法方面均有造诣,而且对李商隐非常器重。受他的影响,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大约在岁时,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今不存),获得一些士大夫的赞赏。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
令狐楚是李商隐求学生涯中又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本人是骈体文的专家,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不仅教授他骈体文的写作技巧,而且还资助他的家庭生活,鼓励他与自己的子弟交游。在令狐楚的帮助下,李商隐的骈体文写作进步非常迅速,由此他获得极大的信心,希望可以凭借这种能力展开他的仕途。但也正是由于这一段经历,使得他一生都被牵累在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
时世家世身世,从各方面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的性格与心态。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以及与朋友与异性的交往,均能引发他丰富的感情活动。
李商隐的诗继承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成就很高。就内容而言,有政治诗咏史诗写景咏物诗和爱情诗几个方面。李商隐的政治诗中《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安定城楼》较为出色,表达了奋发进取的精神;他的咏史诗《贾生》《隋宫》构思新巧措词委婉意蕴深长;咏物写景诗也有惊人之笔,如《登乐游原》,境界苍凉悲壮,意蕴含蓄。他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们广泛传诵的,他常取名《无题》,或以诗中两字为题做为此类诗的题目,后人就把无题诗作为爱情诗的别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李商隐广为流传的诗句。李诗广纳前人所长,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学李贺诗的诡异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缠绵绮丽精巧的风格。李诗还善于用典,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使隐秘难言的意思得以表达。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他的诗可称之为诗苑奇葩,文也是文囿异卉。他的诗情真意切,绵邈曲折,散文却峭直刚劲,独出机杼,锐不可当,驳尽世俗定见,直抒胸臆;工本章奏则典丽公整,才情富瞻,不受文体所限而善于表情达意,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奉为四六文的金科玉律。
温庭筠(约88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温庭筠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相传宋代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原意。
除诗词外,温庭筠还是一位小说作家学者。据《新唐书。艺文志》载,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卷《采茶录》卷,编纂类书《学海》0卷。可惜全部亡佚,现在无从探知其详。
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苦心砚席(砚台和坐席,借指学习),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在当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所以时人称为“温八叉”。在我国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之说,而像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再无第二人。但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数举不第。
唐懿宗大中十一年(87年),温庭筠已岁,才在湖北襄阳做了一个很小的官。唐僖宗咸通二年(8年),温庭筠离开襄阳,去了江东,此时已经岁了,次年冬又回到了淮南。此时的温庭筠,虽诗名颇著,但非常潦倒,不检行迹,与贵胄裴诚令狐滈等博饮狎昵。当时令狐绹出镇淮南,温庭筠因其在位时曾压制过自己,虽是老相识,也不去看他。咸通四年(8年),温庭筠因穷迫乞于扬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逻的兵丁打耳光,连牙齿也被打掉了几颗。他将此诉于令狐绹,令狐绹并未处置无礼之兵丁。兵丁极言温庭筠狭邪丑迹。有关温庭筠品行极坏的话传了到京师。温庭筠只好亲自到长安,致书公卿间,申说原委,为己雪冤。随后即居于京师。
咸通六年(8年),温庭筠出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曾在科场屡遭压制的温庭筠,主试与众不同,严格以文判等,“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并书榜文曰:“右,前件进士所纳诗篇等,识略精进,堪神教化,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断华藻。并仰榜出,以明无私。”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大有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风,在当时传为美谈。而此举又给温庭筠带来了不幸。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于众,已遭权贵不满,又所榜诗文中有指斥时政,揭露腐败者,温庭筠却称赞“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更为权贵所忌恨。所以,宰相杨收非常恼怒,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因主持公道而招忌被贬,所以纪唐夫送其赴方城时,诗云:“且饮绿醁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遭受此次打击,再次被贬,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在咸通七年(8年)冬抑郁而死。
皮日休(约公元890年),字逸少,后改为袭美,自号鹿门子,又号醉士酒民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人(今湖北襄樊襄阳区),唐朝著名文学家。
皮日休出身于贫苦家庭,早年即志在立功名佐王治,追随房玄龄杜如晦的事业。他出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至长安,应进士举不第。皮日休对当时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政治,非常不满。他认为:“古之置吏也,将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又说:“古之官人也,以天下为己累,故己忧之;今之官人也,以己为天下累,故人忧之。”
咸通年间,皮日休到毗陵就任。路途上遇到大暴雨,被耽隔在半路。这时天已黑,赶了一天的路,又渴又饿,只好到附近农家求碗水喝,弄点饭吃。
当他们敲门进到屋里时,见一家老小正在吃饭,孩子们见客人来后,都躲到里屋去了。对饥饿之人来说,算是赶上“饭点”了。他们向主人说明来意,但主人说什么也不肯给他们盛饭,并把锅盖按的紧紧的。
一个随从以为老乡不好说话,故意与他们为难,强勉把锅盖揭开。咳!锅里哪是什么饭,而是一锅橡子野菜糊!主人不给饭吃的原因才算“真相大白”。
皮日休感叹之下问道:“老人家,今年粮食收成这么好,为什么还吃橡子和野菜?”
老人看他们不像什么贪官之类,就坦率地说:“收成好,不如官家的秤和斗好,大进小出啊!”
皮日休惊奇地问道:“为什么?”
“你们没听说过?我们毗陵有这样一句话:粮食一石余,官家只作五斗量!哪里还有我们吃的粮食!”老人的一席话,深深地印在一向具有正义感的皮日休心中,不久他便写成了《橡媪叹》的著名诗句,对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给予同情,深刻揭露了贪官污吏的罪行。
皮日休上任后不久,就到官府检查度量衡器,罢免了贪赃的仓库官吏,并在门前,一边置公平秤一杆,另一边用大石头刻了一个标准斗。从此毗陵老百姓买卖粮食和称东西,如果怀疑秤量不足,就拿到公平秤上来检验。老百姓高兴地称这秤和斗为“皮子秤”和“皮公斗”。
皮日休的文章,如《忧赋》《河桥赋》《霍山赋》《桃花赋》《九讽》《十原》《春秋决疑》《鹿门隐书》等,都是有所为而作。
他的诗,包括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继承白居易新乐府传统,语言平易近人,以《正乐府》十首《三羞诗》三首为代表。《三羞诗》其二写人民所受征兵之苦,其三写人民遭旱蝗而流离饥饿之苦,《正乐府》的《卒妻怨》《橡媪叹》《贪官怨》《农夫谣》《哀陇民》写人民种种不同遭遇之苦,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他同情人民抨击暴政的态度。另一种诗,走韩愈逞奇斗险的路线,以在苏州时与陆龟蒙唱和描写吴中山水之作为代表,沈德潜说皮陆“另开僻涩一体”者即是。至于所谓“吴体”和回文等作,则大都缺乏现实内容。
皮日休是晚唐文坛上的古文学巨擘,陆龟蒙在给他的和诗中说:“近者韩文公,首为开辟锄。夫子又继起,阴霆终廓如。搜得万古遗,裁成十编书”。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中也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文放了光辉。皮日休和陆龟蒙自认为隐士,别人也称之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蔽》和《笠泽丛书》中的小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前者说明了皮日休在古文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后者说明了皮日休在古文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二者都说明了皮日休在晚唐的文坛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唐代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达,因而产生了多种面向市井民众的俗文学形式,如说话变文等,都是以虚构故事来吸引听众的。它们不仅受到了普通民众的欢迎,也引起了文人士大夫的兴趣,传述奇闻异事的唐传奇便是由此登上文学创作的舞台的。
在唐代,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各种民间艺术得以发展,为传奇小说创作奠定了社会基础。唐代各种文学形式的繁荣,并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互相促进,也为唐传奇在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上提供了营养。唐代科举考试中的“温卷”之风,也推动了传奇的发展。
初盛唐是唐传奇的发轫时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的过渡。作品数量不多,现存有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张鷟的《游仙窟》,内容近于志怪,艺术上也不够成熟。
中唐是唐传奇的鼎盛时期,这里面也有社会心理的因素。从总体上来说,唐代是富有浪漫精神的时代,这种浪漫精神曾经以充满激情充满自信和进取意识的特点出现在初盛唐的诗歌中。而到了中唐,文人士大夫对社会对人生都不再那么抱有期望,他们的心灵需要在现实以外的世界中寻求寄托。而小说正是提供了一种虚构的世界,可以让人们在其中幻想人生解释人生,表达对于人生的种种愿望。
中唐时期,不仅唐传奇的作家和作品数量最多,而且不断有名家名作涌现,如陈玄祐的《离魂记》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内容题材涉及到爱情历史政治豪侠志怪神仙等方面,但大多作品体现了较强的现实精神,创作方法与艺术技巧趋于成熟。
晚唐是唐传奇的衰落时期,虽然作品数量不少,并出现了专集,如牛僧孺的《玄怪录》皇甫枚的《三水小牍》裴鉶的《传奇》等,但内容较为单薄,艺术上也较为粗俗。唯有豪侠题材的作品文学成就较高,如杜光庭的《虬髯客传》。
唐传奇题材广泛,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其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写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如《柳毅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这类作品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
唐传奇的创作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首先,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界,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并且开始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其次,唐传奇在创作手法上较六朝志人的偏重写实增强了虚构性,较六朝志怪的偏重记述传闻增加了再创作性,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想像和艺术创造,而且在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初唐四杰像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滕王阁
延伸阅读
王勃故事
王勃的作品,明人辑有《王子安集》。据说王勃写文章之前,把笔墨纸砚准备好,饮酒后蒙被而睡,醒后一挥而就,不改一字,时人成为“腹稿”,他的诗清新自然,一篇之中常有警句,有如奇花异草杂缀在幽谷之中,使人百读不厌,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
诗骨陈子昂
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他也因此被誉为“诗骨”,《感遇》诗被颂为唐代的“古体之祖”,《登幽州台歌》则被誉为初唐诗歌之绝唱。
◆陈子昂读书台
◆。《陈伯玉集》书影
知识小百科
陈子昂摔琴名天下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早已在我国家喻户晓,一曲《高山流水》留下了千古佳话。然而,陈子昂摔琴觅知音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而陈子昂的诗名却正是因摔琴而闻名天下。
当年陈子昂虽然写一手好文章,却得不到别人的赏识。一日见一人捧琴以千金出售。周围不少达官贵人,只是赞叹好琴,却无人舍得购买。陈子昂灵机一动,以千金购得此琴,并对众人说:“我擅长演奏此琴,请明日到我的处所,我为大家演奏。”第二日,无数人慕名来到陈子昂的住所,欲听其演奏。陈子昂当着众人举起琴,愤然道:“我虽没有二谢的才话,但也有屈原贾谊的志向。我从四川来到京城,携诗文百轴,竟无人赏识,此种乐器是低贱的乐工所用,我岂能弹之!”说罢,将千金购得的琴摔得粉碎。众人见状大惊,却见陈子昂取出自己的诗文,分赠众人。大家都被陈子昂的行为所震惊,待看了他的文章后,便更加佩服他的才华。于是陈子昂在一日之内便声震京城。
清新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是我国唐代第一个写山水田园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为唐“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受南朝诗风的影响,清新脱俗,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得当时及后世盛誉。
◆孟浩然像
◆《孟浩然诗集》书影
延伸阅读
“王孟”之诗
“王孟”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其中王维的成就较高,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能将绘画的原理与技巧灵活地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
七绝圣手王昌龄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更成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由于王昌龄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他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像
延伸阅读
《出塞》的创作背景
◆红木砚台盒。上刻王昌龄诗句。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的深秋,27岁的王昌龄在科考落第后心绪有些烦扰,于是想像以前那样去四处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该去哪里呢?他想到了遥远的塞外边关。王昌龄有一位好友名叫吴吉虎,此时他正在大青山下的云中(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境内)担任军中斥候统领(类似于现在的侦察兵军官)。吴吉虎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王昌龄会千里迢迢来看他,久别重逢的喜悦荡漾在两个人的心头,于是纵情豪饮。两人频频举杯,情绪十分高涨,谈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之情,两人又忍不住潸然泪下。
随后,两人相约去军营探访士兵。漫漫边关,猎猎山风,深秋的大青山已经是寒气逼人了。他们随意走进了一座军帐中,王昌龄和蔼地问一位十七八岁模样的小士兵:“苦不苦啊?”“苦”,年轻的士兵回答说。“那累不累啊?”王昌龄又问。“累”,年轻的士兵很干脆地又回答说。“那你说说,这每天又苦又累的在这大漠边关图的是什么?”“保家卫国,不让敌人进犯我们的边关。”这位年轻的士兵又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他的回答让王昌龄十分惊讶和感动,他紧紧握住了这位士兵的手,眼角已是泪光盈盈。回到住处,诗人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提起笔来一气呵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塞诗人组合“高岑”
诗人高适和岑参合称为“高岑”,他们俩都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高适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雄奇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则是岑参诗词的主要风格。
◆《高常侍集》书影
◆《岑嘉州集》书影
知识小百科
高岑诗派
高岑诗派,又称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流派之一,代表诗人除了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等。在唐代,中央政权与欧亚各国及国内各民族之间有着广泛的往来,但也时常发生一些民族冲突,边塞战争频繁。这些历史现象对当时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大,因此也成为很多诗人歌咏的题材。边塞诗作者结合壮丽辽阔的边疆景象,表现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抒发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反映征夫思妇的忧怨以及连续的荒凉艰苦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唐帝国内部的各种矛盾。
诗仙李白
李白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有着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他的诗歌以奇特的想象恢宏的气势引人入胜,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后世誉为“诗仙”。
◆李白像
◆李白墓
延伸阅读
李白作品名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乐府将进酒》
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乐府将进酒》
诗佛王维
王维的诗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王维塑像
延伸阅读
“诗佛”的由来
◆王维诗
王维早年即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信奉佛教,随着政治上遭受挫折,思想趋于消极,晚年更是奉佛长斋,衣不文采,居蓝田别墅,与道友裴迪往来,“弹琴赋诗,傲啸终日”,正如他自己写的:“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后期的不少诗作对现实几乎无任何积极反映,佛老消极思想浓厚,有的甚至充满了空无寂灭的唯心哲理,在他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得到“诗佛”的称号。
诗圣杜甫
杜甫流传下来的大量诗歌作品,以其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宽广的视野,深入的体验,高度概括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变迁,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堪称“史诗”,他更是被后世誉为“诗圣”。
◆杜甫塑像
◆成都杜甫草堂
知识小百科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755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玄宗耽于享乐,不理朝政,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发动兵变,安氏称帝。唐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为唐肃宗。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击败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及后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叛将史思明也投降。758年,由于朝廷一项暗杀史思明的计划外泄,史思明发动兵变,杀安庆绪并称“大燕皇帝”。至761年,史思明被其儿子史朝义所杀。翌年,唐代宗继位,并从叛军中收复洛阳。最后史朝义被李怀先逼迫自杀,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
百代文宗韩愈
韩愈是唐代散文家兼诗人,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气势雄浑,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韩愈像
◆潮州韩文公祠
延伸阅读
读书像品酒
有一次,韩愈和朋友们聚在一起谈论文章。韩愈心直口快地说:“这读书就像品酒一样。好文章读起来,让人觉得痛快。那差的文章,比如骈体文,死板得很,读了让人憋气难受。”于是朋友们问他:“依你之见,哪几位名家写得好呢?”他说道:“要说先秦,当然是孟轲庄周。要说两汉,当数董仲舒第一,其次是贾谊扬雄。他们的文章形式自由,语句动人,含义深刻。”
唐代四大女诗人
大唐盛世,诗才辈出,不但须眉称眉称雄,也有不少女诗人脱颖而出。在唐代女诗人中,李治鱼玄机和刘采春最为著名,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薛涛诗》书影
◆《唐女道士鱼玄机诗》书影
延伸阅读
鱼玄机的才情
鱼玄机十一二岁时,就被人称作诗童。她的才华引起了当时名满京华的大诗人温庭筠的关注,温庭筠曾专程寻访鱼玄机。这时鱼父业已谢世,鱼家母女只能靠给平康里附近青楼娼家做些针线和浆洗的活儿来勉强维持生活。温庭筠以“江边柳”为题请不满13岁的鱼玄机即兴赋诗一首,鱼玄机略作沉思后,便写下了“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的诗句。
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之称。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白香山诗长庆集》书影
◆白居易像
◆《琵琶行》诗意图(明。仇英)
延伸阅读
白居易的书法
白居易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大诗人,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书法家。长期以来,他的诗名掩盖住了他的书名。白居易擅长楷书和行书。据《宣和书谱》记载,宋代御府藏有他的5个行书帖,并云:“观其书《丰年》《洛下》两帖与夫杂诗,笔势翩翩。大抵唐人作字无有不工者,如白居易以文章名世,至于字画不失书家法度,作行书妙处,与时名流相后先。盖胸中渊著,流于笔下便过人数等。观之者亦想见其风概云。”
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是唐代中期非常有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现存800余首,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刘禹锡纪念馆
延伸阅读
《陋室铭》
刘禹锡善托物寓意,抒写情怀,多有名篇传世,如众所周知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墓
诗文优美柳宗元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与韩愈一起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在反对骈文提倡古文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永州八记》被人们誉为山水游记的经典作品。
◆柳宗元像
◆《江雪》诗意图(明。宋旭作)
知识小百科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诗人元稹
唐代诗人元稹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弦,动人肺腑。
◆元稹像
◆《元氏长庆集》书影
延伸阅读
元稹与灯影牛肉
据说,唐代诗人元稹在通州任司马时,常到一家酒肆小酌,下酒菜中便有灯影牛肉,其色泽油润红亮,味道麻辣鲜香,质地柔韧,入口自化而无渣,食后令人回味无穷,使元稹赞叹不已。更让他惊奇的是,成菜肉片较大,薄如纸,呈半透明状,用筷子夹起,在灯的照射下,红色牛肉的丝丝纹理在墙壁上显出清晰的影像来,煞是好看。这使他联想到当时京城盛行的“灯影戏”(现称皮影戏),兴之所至,当即称之为“灯影牛肉”。人们尊敬元稹的清正廉洁,因他的赞誉,该菜引起轰动,一举成为名菜。
深情唯有李商隐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又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作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李商隐像
◆《李义山诗集》书影
知识小百科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源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一次科举考试。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应试举子牛僧孺李宗闵进行打击,因为他们在试卷中严厉地批评了他。由此,李吉甫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结怨,这笔恩怨后来被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继承了下来。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领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领袖的“李党”互相攻讦争斗不休,从酝酿到结束约40余年,成为晚唐政治的一大主题。
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
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花间集》书影
◆《商山早行》诗意图
知识小百科
花间词对后世的影响
花间词诞生于晚唐五代,“花间”两字出自花间词人张泌“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一句。花间词派作为最早的流派之一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巨大的影响。晚唐五代时,赵崇祚撰《花间词》,收集了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韦庄和凝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魏承班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人的500首词作。其中收温词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蔚为大观,至现在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
古文巨擘皮日休
皮日休是晚唐古文巨擘,他的不少著作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反映了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鲁迅评价皮日休“是一蹋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皮日休文集》书影
延伸阅读
茶道大师皮日休
皮日休与其好友陆龟蒙在讨论到茶诗的一些课时,得到了陆龟蒙的唱和。在他们的诗歌唱和中,皮日休的《茶中杂咏》和陆龟蒙的《奉和袭美茶具十咏》最令人注目。他们的唱和诗内容包括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十题。几乎涵盖了茶叶制造和品饮的全部,他们以诗人的灵感丰富的词藻,艺术系统形象地描绘了唐代茶事,对茶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皮日休《霍山赋》《河桥赋》书影
“一代之奇”唐传奇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唐传奇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一朵奇葩,被誉为“一代之奇”,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崔莺莺像
◆柳毅传书图
◆柳毅传书图镜
延伸阅读
“唐传奇”对后世的影响
唐传奇作为文学史上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的短篇小说,难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尽管如此,唐传奇毕竟展开了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通过虚构的故事和虚构的人物,它比以往的任何文学样式,都能够更自由更方便更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学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传奇这种文言小说样式在宋代一度衰落,到元明又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较唐传奇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的创作,并被改写为白话小说。事实上,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与传奇体有很大关系。
现了一个水潭叫钴鉧潭。冉溪是潭水的源头,这溪水流得很急,撞在山石上激起雪白的浪花。它曲折东流,到钴鉧潭才平缓下来。潭将近有十亩大,水很清,周围全是树,岩石上有泉水流下来。
柳宗元非常喜欢钴鉧潭,多次去游玩。有一天,潭边的一户人家,突然找到柳宗元,对他说:“先生,官府的租税繁重,我缴不上,也还不起私人的债务。我见先生喜欢这潭边风光,想把潭边的田卖给您,好换点钱养活一家子,您看行吗?”
柳宗元见他说得可怜,就答应了。不久,柳宗元加高了岸上的台子,还把高处的泉水引到潭中,使它发出悦耳的响声。于是,他又写了一篇《钴鉧潭记》来记载这件事。
后来,柳宗元又游览了钴鉧潭西边的小丘小石潭以及其他许多地方,先后写了8篇游记,这就是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的《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这些作品,以《小石潭记》最为著名,作者通过他的笔向人们描述出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小石潭风景。文章引人入胜,隽永无穷。开头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写法展示小石潭。以鱼写潭,则潭水之清澈可以想见;以鱼写人,则人羡鱼乐之情溢于言表。作者状形传神布影设色,笔墨经济,手法高超。结尾以清寂幽邃之境写凄寒悄怆之感,情景交融。
元稹(7798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其先世是鲜卑族拓跋氏,汉化后以“元”为姓,从北魏至隋,地位均极显赫,不过到元稹祖父一辈时已渐趋没落。
元稹8岁丧父,由母亲携往舅舅家抚养,少年时代过的是寄人篱下的生活。但他也因此更加发愤图强,岁应明经科考试,一举及第,被授为左拾遗。元稹奉职勤恳,本应受到鼓励,可是因为锋芒太露,触犯权贵,反而引起了宰臣的不满,不久就遭到了贬谪,从此开始了他困顿州郡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一贬江陵,二贬通州,三贬同州,四贬武昌。
元稹为人刚直不阿,情感真挚,所以他虽遭贬谪,却因此获得很大的声名,朝中正直之士纷纷为他抱不平。元稹和白居易是一对挚友,白居易曾这样评价元稹“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并说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而元稹对白居易的关心,更凝结成了千古名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除了流芳千年的“元白之谊”,元稹和韦丛的夫妻情深也为世人津津乐道。
元稹岁那年,太子少保韦夏卿年芳0的小女儿韦丛就嫁给了他。此时的元稹仅仅是秘书省校书郎。韦夏卿出于什么原因同意这门亲事,已然无考,但出身高门的韦丛并不势利贪婪,没有嫌弃元稹。相反,她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和元稹的生活虽不宽裕,却也温馨甜蜜。
造化弄人,年仅7岁的韦丛因病去世。此时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爱妻却驾鹤西去,诗人无比悲痛,写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诗。其中《离思五首》(其四)极负盛名。该诗写久藏心底的不尽情思,因为与情人的曾经相识而自此对其他的女人再也不屑一顾(“取次花丛懒回顾”),诗中的比兴之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语言幻美,意境朦胧,被后人广为传诵。
元稹的创作,以诗的成就最大。他的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说:“予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小大之有所总萃焉”,认为“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对杜诗推崇备至。元诗学杜而又能变杜,力求平浅明快,便于读者接受,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诗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韵相酬”的创始者。《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均依次重用白诗原韵,韵同而意殊。这种“次韵相酬”的做法,在当时影响很大,也很容易产生流弊。元稹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创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为人效仿。其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为唐人传奇中之名篇。后世戏曲作者以其故事人物创作出许多戏曲,如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等。
李商隐(约88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
李商隐0岁左右时,父亲在浙江任上去世,他和母亲及弟妹们回到了河南故乡,生活贫困,要靠亲戚接济。李商隐是家里的长子,因此也就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后来,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
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实上,他也确实努力承担起家族的责任。成年后,李商隐曾利用为母亲守孝的时间,将寄葬在各地的亲属灵柩迁葬到荥阳。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这些特征既大量地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也表现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
李商隐的启蒙教育可能来自他的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则是他回到故乡后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这位堂叔父曾上过太学,但没有做过官,终身隐居。据李商隐回忆,这位叔父在经学小学古文书法方面均有造诣,而且对李商隐非常器重。受他的影响,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大约在岁时,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今不存),获得一些士大夫的赞赏。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
令狐楚是李商隐求学生涯中又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本人是骈体文的专家,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不仅教授他骈体文的写作技巧,而且还资助他的家庭生活,鼓励他与自己的子弟交游。在令狐楚的帮助下,李商隐的骈体文写作进步非常迅速,由此他获得极大的信心,希望可以凭借这种能力展开他的仕途。但也正是由于这一段经历,使得他一生都被牵累在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
时世家世身世,从各方面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的性格与心态。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以及与朋友与异性的交往,均能引发他丰富的感情活动。
李商隐的诗继承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成就很高。就内容而言,有政治诗咏史诗写景咏物诗和爱情诗几个方面。李商隐的政治诗中《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安定城楼》较为出色,表达了奋发进取的精神;他的咏史诗《贾生》《隋宫》构思新巧措词委婉意蕴深长;咏物写景诗也有惊人之笔,如《登乐游原》,境界苍凉悲壮,意蕴含蓄。他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们广泛传诵的,他常取名《无题》,或以诗中两字为题做为此类诗的题目,后人就把无题诗作为爱情诗的别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李商隐广为流传的诗句。李诗广纳前人所长,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学李贺诗的诡异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缠绵绮丽精巧的风格。李诗还善于用典,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使隐秘难言的意思得以表达。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他的诗可称之为诗苑奇葩,文也是文囿异卉。他的诗情真意切,绵邈曲折,散文却峭直刚劲,独出机杼,锐不可当,驳尽世俗定见,直抒胸臆;工本章奏则典丽公整,才情富瞻,不受文体所限而善于表情达意,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奉为四六文的金科玉律。
温庭筠(约88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温庭筠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相传宋代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原意。
除诗词外,温庭筠还是一位小说作家学者。据《新唐书。艺文志》载,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卷《采茶录》卷,编纂类书《学海》0卷。可惜全部亡佚,现在无从探知其详。
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苦心砚席(砚台和坐席,借指学习),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在当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所以时人称为“温八叉”。在我国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之说,而像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再无第二人。但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数举不第。
唐懿宗大中十一年(87年),温庭筠已岁,才在湖北襄阳做了一个很小的官。唐僖宗咸通二年(8年),温庭筠离开襄阳,去了江东,此时已经岁了,次年冬又回到了淮南。此时的温庭筠,虽诗名颇著,但非常潦倒,不检行迹,与贵胄裴诚令狐滈等博饮狎昵。当时令狐绹出镇淮南,温庭筠因其在位时曾压制过自己,虽是老相识,也不去看他。咸通四年(8年),温庭筠因穷迫乞于扬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逻的兵丁打耳光,连牙齿也被打掉了几颗。他将此诉于令狐绹,令狐绹并未处置无礼之兵丁。兵丁极言温庭筠狭邪丑迹。有关温庭筠品行极坏的话传了到京师。温庭筠只好亲自到长安,致书公卿间,申说原委,为己雪冤。随后即居于京师。
咸通六年(8年),温庭筠出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曾在科场屡遭压制的温庭筠,主试与众不同,严格以文判等,“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并书榜文曰:“右,前件进士所纳诗篇等,识略精进,堪神教化,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断华藻。并仰榜出,以明无私。”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大有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风,在当时传为美谈。而此举又给温庭筠带来了不幸。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于众,已遭权贵不满,又所榜诗文中有指斥时政,揭露腐败者,温庭筠却称赞“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更为权贵所忌恨。所以,宰相杨收非常恼怒,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因主持公道而招忌被贬,所以纪唐夫送其赴方城时,诗云:“且饮绿醁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遭受此次打击,再次被贬,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在咸通七年(8年)冬抑郁而死。
皮日休(约公元890年),字逸少,后改为袭美,自号鹿门子,又号醉士酒民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人(今湖北襄樊襄阳区),唐朝著名文学家。
皮日休出身于贫苦家庭,早年即志在立功名佐王治,追随房玄龄杜如晦的事业。他出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至长安,应进士举不第。皮日休对当时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政治,非常不满。他认为:“古之置吏也,将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又说:“古之官人也,以天下为己累,故己忧之;今之官人也,以己为天下累,故人忧之。”
咸通年间,皮日休到毗陵就任。路途上遇到大暴雨,被耽隔在半路。这时天已黑,赶了一天的路,又渴又饿,只好到附近农家求碗水喝,弄点饭吃。
当他们敲门进到屋里时,见一家老小正在吃饭,孩子们见客人来后,都躲到里屋去了。对饥饿之人来说,算是赶上“饭点”了。他们向主人说明来意,但主人说什么也不肯给他们盛饭,并把锅盖按的紧紧的。
一个随从以为老乡不好说话,故意与他们为难,强勉把锅盖揭开。咳!锅里哪是什么饭,而是一锅橡子野菜糊!主人不给饭吃的原因才算“真相大白”。
皮日休感叹之下问道:“老人家,今年粮食收成这么好,为什么还吃橡子和野菜?”
老人看他们不像什么贪官之类,就坦率地说:“收成好,不如官家的秤和斗好,大进小出啊!”
皮日休惊奇地问道:“为什么?”
“你们没听说过?我们毗陵有这样一句话:粮食一石余,官家只作五斗量!哪里还有我们吃的粮食!”老人的一席话,深深地印在一向具有正义感的皮日休心中,不久他便写成了《橡媪叹》的著名诗句,对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给予同情,深刻揭露了贪官污吏的罪行。
皮日休上任后不久,就到官府检查度量衡器,罢免了贪赃的仓库官吏,并在门前,一边置公平秤一杆,另一边用大石头刻了一个标准斗。从此毗陵老百姓买卖粮食和称东西,如果怀疑秤量不足,就拿到公平秤上来检验。老百姓高兴地称这秤和斗为“皮子秤”和“皮公斗”。
皮日休的文章,如《忧赋》《河桥赋》《霍山赋》《桃花赋》《九讽》《十原》《春秋决疑》《鹿门隐书》等,都是有所为而作。
他的诗,包括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继承白居易新乐府传统,语言平易近人,以《正乐府》十首《三羞诗》三首为代表。《三羞诗》其二写人民所受征兵之苦,其三写人民遭旱蝗而流离饥饿之苦,《正乐府》的《卒妻怨》《橡媪叹》《贪官怨》《农夫谣》《哀陇民》写人民种种不同遭遇之苦,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他同情人民抨击暴政的态度。另一种诗,走韩愈逞奇斗险的路线,以在苏州时与陆龟蒙唱和描写吴中山水之作为代表,沈德潜说皮陆“另开僻涩一体”者即是。至于所谓“吴体”和回文等作,则大都缺乏现实内容。
皮日休是晚唐文坛上的古文学巨擘,陆龟蒙在给他的和诗中说:“近者韩文公,首为开辟锄。夫子又继起,阴霆终廓如。搜得万古遗,裁成十编书”。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中也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文放了光辉。皮日休和陆龟蒙自认为隐士,别人也称之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蔽》和《笠泽丛书》中的小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前者说明了皮日休在古文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后者说明了皮日休在古文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二者都说明了皮日休在晚唐的文坛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唐代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达,因而产生了多种面向市井民众的俗文学形式,如说话变文等,都是以虚构故事来吸引听众的。它们不仅受到了普通民众的欢迎,也引起了文人士大夫的兴趣,传述奇闻异事的唐传奇便是由此登上文学创作的舞台的。
在唐代,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各种民间艺术得以发展,为传奇小说创作奠定了社会基础。唐代各种文学形式的繁荣,并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互相促进,也为唐传奇在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上提供了营养。唐代科举考试中的“温卷”之风,也推动了传奇的发展。
初盛唐是唐传奇的发轫时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的过渡。作品数量不多,现存有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张鷟的《游仙窟》,内容近于志怪,艺术上也不够成熟。
中唐是唐传奇的鼎盛时期,这里面也有社会心理的因素。从总体上来说,唐代是富有浪漫精神的时代,这种浪漫精神曾经以充满激情充满自信和进取意识的特点出现在初盛唐的诗歌中。而到了中唐,文人士大夫对社会对人生都不再那么抱有期望,他们的心灵需要在现实以外的世界中寻求寄托。而小说正是提供了一种虚构的世界,可以让人们在其中幻想人生解释人生,表达对于人生的种种愿望。
中唐时期,不仅唐传奇的作家和作品数量最多,而且不断有名家名作涌现,如陈玄祐的《离魂记》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内容题材涉及到爱情历史政治豪侠志怪神仙等方面,但大多作品体现了较强的现实精神,创作方法与艺术技巧趋于成熟。
晚唐是唐传奇的衰落时期,虽然作品数量不少,并出现了专集,如牛僧孺的《玄怪录》皇甫枚的《三水小牍》裴鉶的《传奇》等,但内容较为单薄,艺术上也较为粗俗。唯有豪侠题材的作品文学成就较高,如杜光庭的《虬髯客传》。
唐传奇题材广泛,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其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写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如《柳毅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这类作品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
唐传奇的创作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首先,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界,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并且开始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其次,唐传奇在创作手法上较六朝志人的偏重写实增强了虚构性,较六朝志怪的偏重记述传闻增加了再创作性,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想像和艺术创造,而且在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初唐四杰像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滕王阁
延伸阅读
王勃故事
王勃的作品,明人辑有《王子安集》。据说王勃写文章之前,把笔墨纸砚准备好,饮酒后蒙被而睡,醒后一挥而就,不改一字,时人成为“腹稿”,他的诗清新自然,一篇之中常有警句,有如奇花异草杂缀在幽谷之中,使人百读不厌,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
诗骨陈子昂
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他也因此被誉为“诗骨”,《感遇》诗被颂为唐代的“古体之祖”,《登幽州台歌》则被誉为初唐诗歌之绝唱。
◆陈子昂读书台
◆。《陈伯玉集》书影
知识小百科
陈子昂摔琴名天下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早已在我国家喻户晓,一曲《高山流水》留下了千古佳话。然而,陈子昂摔琴觅知音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而陈子昂的诗名却正是因摔琴而闻名天下。
当年陈子昂虽然写一手好文章,却得不到别人的赏识。一日见一人捧琴以千金出售。周围不少达官贵人,只是赞叹好琴,却无人舍得购买。陈子昂灵机一动,以千金购得此琴,并对众人说:“我擅长演奏此琴,请明日到我的处所,我为大家演奏。”第二日,无数人慕名来到陈子昂的住所,欲听其演奏。陈子昂当着众人举起琴,愤然道:“我虽没有二谢的才话,但也有屈原贾谊的志向。我从四川来到京城,携诗文百轴,竟无人赏识,此种乐器是低贱的乐工所用,我岂能弹之!”说罢,将千金购得的琴摔得粉碎。众人见状大惊,却见陈子昂取出自己的诗文,分赠众人。大家都被陈子昂的行为所震惊,待看了他的文章后,便更加佩服他的才华。于是陈子昂在一日之内便声震京城。
清新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是我国唐代第一个写山水田园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为唐“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受南朝诗风的影响,清新脱俗,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得当时及后世盛誉。
◆孟浩然像
◆《孟浩然诗集》书影
延伸阅读
“王孟”之诗
“王孟”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其中王维的成就较高,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能将绘画的原理与技巧灵活地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
七绝圣手王昌龄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更成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由于王昌龄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他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像
延伸阅读
《出塞》的创作背景
◆红木砚台盒。上刻王昌龄诗句。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的深秋,27岁的王昌龄在科考落第后心绪有些烦扰,于是想像以前那样去四处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该去哪里呢?他想到了遥远的塞外边关。王昌龄有一位好友名叫吴吉虎,此时他正在大青山下的云中(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境内)担任军中斥候统领(类似于现在的侦察兵军官)。吴吉虎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王昌龄会千里迢迢来看他,久别重逢的喜悦荡漾在两个人的心头,于是纵情豪饮。两人频频举杯,情绪十分高涨,谈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之情,两人又忍不住潸然泪下。
随后,两人相约去军营探访士兵。漫漫边关,猎猎山风,深秋的大青山已经是寒气逼人了。他们随意走进了一座军帐中,王昌龄和蔼地问一位十七八岁模样的小士兵:“苦不苦啊?”“苦”,年轻的士兵回答说。“那累不累啊?”王昌龄又问。“累”,年轻的士兵很干脆地又回答说。“那你说说,这每天又苦又累的在这大漠边关图的是什么?”“保家卫国,不让敌人进犯我们的边关。”这位年轻的士兵又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他的回答让王昌龄十分惊讶和感动,他紧紧握住了这位士兵的手,眼角已是泪光盈盈。回到住处,诗人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提起笔来一气呵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塞诗人组合“高岑”
诗人高适和岑参合称为“高岑”,他们俩都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高适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雄奇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则是岑参诗词的主要风格。
◆《高常侍集》书影
◆《岑嘉州集》书影
知识小百科
高岑诗派
高岑诗派,又称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流派之一,代表诗人除了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等。在唐代,中央政权与欧亚各国及国内各民族之间有着广泛的往来,但也时常发生一些民族冲突,边塞战争频繁。这些历史现象对当时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大,因此也成为很多诗人歌咏的题材。边塞诗作者结合壮丽辽阔的边疆景象,表现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抒发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反映征夫思妇的忧怨以及连续的荒凉艰苦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唐帝国内部的各种矛盾。
诗仙李白
李白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有着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他的诗歌以奇特的想象恢宏的气势引人入胜,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后世誉为“诗仙”。
◆李白像
◆李白墓
延伸阅读
李白作品名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乐府将进酒》
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乐府将进酒》
诗佛王维
王维的诗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王维塑像
延伸阅读
“诗佛”的由来
◆王维诗
王维早年即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信奉佛教,随着政治上遭受挫折,思想趋于消极,晚年更是奉佛长斋,衣不文采,居蓝田别墅,与道友裴迪往来,“弹琴赋诗,傲啸终日”,正如他自己写的:“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后期的不少诗作对现实几乎无任何积极反映,佛老消极思想浓厚,有的甚至充满了空无寂灭的唯心哲理,在他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得到“诗佛”的称号。
诗圣杜甫
杜甫流传下来的大量诗歌作品,以其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宽广的视野,深入的体验,高度概括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变迁,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堪称“史诗”,他更是被后世誉为“诗圣”。
◆杜甫塑像
◆成都杜甫草堂
知识小百科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755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玄宗耽于享乐,不理朝政,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发动兵变,安氏称帝。唐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为唐肃宗。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击败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及后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叛将史思明也投降。758年,由于朝廷一项暗杀史思明的计划外泄,史思明发动兵变,杀安庆绪并称“大燕皇帝”。至761年,史思明被其儿子史朝义所杀。翌年,唐代宗继位,并从叛军中收复洛阳。最后史朝义被李怀先逼迫自杀,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
百代文宗韩愈
韩愈是唐代散文家兼诗人,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气势雄浑,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韩愈像
◆潮州韩文公祠
延伸阅读
读书像品酒
有一次,韩愈和朋友们聚在一起谈论文章。韩愈心直口快地说:“这读书就像品酒一样。好文章读起来,让人觉得痛快。那差的文章,比如骈体文,死板得很,读了让人憋气难受。”于是朋友们问他:“依你之见,哪几位名家写得好呢?”他说道:“要说先秦,当然是孟轲庄周。要说两汉,当数董仲舒第一,其次是贾谊扬雄。他们的文章形式自由,语句动人,含义深刻。”
唐代四大女诗人
大唐盛世,诗才辈出,不但须眉称眉称雄,也有不少女诗人脱颖而出。在唐代女诗人中,李治鱼玄机和刘采春最为著名,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薛涛诗》书影
◆《唐女道士鱼玄机诗》书影
延伸阅读
鱼玄机的才情
鱼玄机十一二岁时,就被人称作诗童。她的才华引起了当时名满京华的大诗人温庭筠的关注,温庭筠曾专程寻访鱼玄机。这时鱼父业已谢世,鱼家母女只能靠给平康里附近青楼娼家做些针线和浆洗的活儿来勉强维持生活。温庭筠以“江边柳”为题请不满13岁的鱼玄机即兴赋诗一首,鱼玄机略作沉思后,便写下了“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的诗句。
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之称。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白香山诗长庆集》书影
◆白居易像
◆《琵琶行》诗意图(明。仇英)
延伸阅读
白居易的书法
白居易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大诗人,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书法家。长期以来,他的诗名掩盖住了他的书名。白居易擅长楷书和行书。据《宣和书谱》记载,宋代御府藏有他的5个行书帖,并云:“观其书《丰年》《洛下》两帖与夫杂诗,笔势翩翩。大抵唐人作字无有不工者,如白居易以文章名世,至于字画不失书家法度,作行书妙处,与时名流相后先。盖胸中渊著,流于笔下便过人数等。观之者亦想见其风概云。”
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是唐代中期非常有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现存800余首,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刘禹锡纪念馆
延伸阅读
《陋室铭》
刘禹锡善托物寓意,抒写情怀,多有名篇传世,如众所周知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墓
诗文优美柳宗元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与韩愈一起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在反对骈文提倡古文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永州八记》被人们誉为山水游记的经典作品。
◆柳宗元像
◆《江雪》诗意图(明。宋旭作)
知识小百科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诗人元稹
唐代诗人元稹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弦,动人肺腑。
◆元稹像
◆《元氏长庆集》书影
延伸阅读
元稹与灯影牛肉
据说,唐代诗人元稹在通州任司马时,常到一家酒肆小酌,下酒菜中便有灯影牛肉,其色泽油润红亮,味道麻辣鲜香,质地柔韧,入口自化而无渣,食后令人回味无穷,使元稹赞叹不已。更让他惊奇的是,成菜肉片较大,薄如纸,呈半透明状,用筷子夹起,在灯的照射下,红色牛肉的丝丝纹理在墙壁上显出清晰的影像来,煞是好看。这使他联想到当时京城盛行的“灯影戏”(现称皮影戏),兴之所至,当即称之为“灯影牛肉”。人们尊敬元稹的清正廉洁,因他的赞誉,该菜引起轰动,一举成为名菜。
深情唯有李商隐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又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作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李商隐像
◆《李义山诗集》书影
知识小百科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源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一次科举考试。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应试举子牛僧孺李宗闵进行打击,因为他们在试卷中严厉地批评了他。由此,李吉甫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结怨,这笔恩怨后来被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继承了下来。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领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领袖的“李党”互相攻讦争斗不休,从酝酿到结束约40余年,成为晚唐政治的一大主题。
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
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花间集》书影
◆《商山早行》诗意图
知识小百科
花间词对后世的影响
花间词诞生于晚唐五代,“花间”两字出自花间词人张泌“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一句。花间词派作为最早的流派之一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巨大的影响。晚唐五代时,赵崇祚撰《花间词》,收集了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韦庄和凝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魏承班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人的500首词作。其中收温词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蔚为大观,至现在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
古文巨擘皮日休
皮日休是晚唐古文巨擘,他的不少著作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反映了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鲁迅评价皮日休“是一蹋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皮日休文集》书影
延伸阅读
茶道大师皮日休
皮日休与其好友陆龟蒙在讨论到茶诗的一些课时,得到了陆龟蒙的唱和。在他们的诗歌唱和中,皮日休的《茶中杂咏》和陆龟蒙的《奉和袭美茶具十咏》最令人注目。他们的唱和诗内容包括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十题。几乎涵盖了茶叶制造和品饮的全部,他们以诗人的灵感丰富的词藻,艺术系统形象地描绘了唐代茶事,对茶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皮日休《霍山赋》《河桥赋》书影
“一代之奇”唐传奇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唐传奇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一朵奇葩,被誉为“一代之奇”,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崔莺莺像
◆柳毅传书图
◆柳毅传书图镜
延伸阅读
“唐传奇”对后世的影响
唐传奇作为文学史上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的短篇小说,难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尽管如此,唐传奇毕竟展开了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通过虚构的故事和虚构的人物,它比以往的任何文学样式,都能够更自由更方便更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学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传奇这种文言小说样式在宋代一度衰落,到元明又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较唐传奇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的创作,并被改写为白话小说。事实上,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与传奇体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