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北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迁青州长史,固辞。文宣大怒曰:“何物汉子,与官不就!”时 帝已失德,朝廷为之惧,恺容色坦然。帝曰:“死与长史,任卿所择。”答曰: “能杀臣者陛下,不受长史者愚臣。”帝谓杨愔曰:“何虑无人,苦用此汉!放还, 永不须收。”由是积年沈废。后遇愔于路,微自陈。愔云:“咸由中旨。”恺应声 曰;“虽复零雨自天,终待云兴四岳,公岂得言不知?”杨愔欣然曰:“此言极为 简要。”数日,除霍州刺史,在职有政理。后卒于胶州刺史。

    论曰:伯起少颇疏放,不拘行检,及折节读书,郁为伟器。学博今古,才极从 横,体物之旨,尤为富赡,足以入相如之室,游尼父之门。勒成魏籍,追从班、马, 婉而有则,繁而不芜,持论序言,钩深致远。但意存实录,好抵阴私,到于亲故之 家,一无所说,不平之议,见于斯矣。王松年、李庶等并论正家门,未为谤议,遂 凭附时宰,鼓动淫刑,庶因鞭挞而终,此公之失德。长贤思树风声,抗言昏俗,有 硃子游之风。季景父子,雅业相传,抑弓冶之义。兰根道冠时英,功参霸业,亦一 代之伟人也。

    <b>部分译文</b>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人。他自叙家史说:汉初魏无知被封为高良侯,他的儿子叫魏均。魏均的儿子魏恢。魏恢的儿子魏彦。魏彦的儿子魏歆,字子胡,幼小丧父,很有志气,精通经书和历史,官至本郡太守。魏歆的儿子魏悦,字处德,性情深沉厚重,胸怀宽阔,宣城公赵国李孝伯对他很器重,把女儿嫁给了他。魏悦任济阴太守,因政绩突出受到称誉。魏悦的儿子魏子建,字敬忠,是魏收的父亲,历任左光禄大夫,加封为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去世后,追赠为仪同三司、定州刺史,谥号文静。

    魏收从小机警敏捷,不拘小节。十五岁时,颇能熟习文章的写法。曾跟随父亲奔赴边疆,喜好骑马射箭,想靠武艺建功立业。荥阳郑伯跟他调侃说:“魏郎,你使用过的兵器有多少?”他很惭愧,便下苦功夫读书。夏天,他坐在木板床上,随着树荫的转移而改换位置读书。过了几年,床板已经磨损,而他刻苦学习的精力一点也没有减少。他靠文章的华丽优美渐露头角。

    最初被任命为太学博士。尔朱荣在河阴滥肆杀害朝臣,他也在兵士的包围中,因天色已晚,侥幸免于一死。吏部尚书李神俊很看重他的才学,奏请朝廷授他为司徒记室参军。孝庄帝永安三年(530),他任北主客郎中。节闵帝即位,精心选拔近臣,下诏测试,让魏收起草封禅书。他提笔一挥而就,连草稿都没要。文章近千言,改动的地方寥寥无几。这时,黄门郎贾思同侍立在天子旁边,很佩服魏收的才学,对节闵帝说:“曹植虽然有的七步成诗之才,也不能超过魏收。”朝廷迁升他为散骑侍郎,不久,命他掌管天子的起居注的记录,并参与修撰国史。很快,又兼中书侍郎,时年才二十六岁。

    孝武帝初年,朝廷又下诏命魏收担任原来的官职。朝廷堆积了许多文书诰命,魏收一一处理,事事都能让孝武帝满意。黄门郎崔。。跟随神武帝高欢入朝,气焰熏天,魏收不登他的家门。崔。。为孝武帝登基起草的赦免天下罪囚的诏命中说“:朕托体孝文。”魏收嗤笑他写得太直白。正员外郎李慎把这情况密报给崔。。,崔。。非常恼恨魏收。这时,节闵帝已经去世,朝廷命魏收起草诏书。崔。。便扬言,魏收在节闵帝在位时出入于朝廷,每天起草的诏书,都虚饰矫情。并把那些有侠肝义胆的将士都称为叛逆。另外,魏收的家人也应该解除官职。御史台准备弹劾魏收,幸赖尚书辛雄替他在中尉綦俊面前说情,才得以缓解。魏收有一个弟弟魏仲同,先前未被收录,因此十分害怕,登记之后,送回乡间。孝武帝曾调集大批士卒到嵩山少室峰南狩猎,前后共十六天。当时,天气寒冷,朝野一片埋怨哀叹的声音。孝武帝与近臣们以及各位嫔妃都奇装异服,行为轻薄癫狂,大多不合礼度。魏收想劝谏但心里又害怕,想沉默不发却又不能自抑,便呈上自己写的南狩赋以作讽喻,时年二十七岁。文章虽然辞采过于华丽,而终属高雅宏正之作。孝武帝亲手写诏书批阅,大加褒奖。

    最初,神武帝高欢坚持辞让天柱大将军的职务,孝武帝命魏收起草诏书,以顺从他的请求,想再加封他为相国,问魏收相国的品秩有多高,魏收据实回答,孝武帝便作罢了。魏收没有揣测出主与相的心思,心里很不安稳,请求解去自己的官职,朝廷下诏同意。过了很久,朝廷命他任孝武帝哥哥的儿子广平王高赞的开府从事中郎,魏收不敢拒绝,便作庭竹赋以抒发自己的心情。不久,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与济阳的温子升、河间的邢子才齐名驰誉,世人称他们为三才子。这时,孝武帝对魏收已有成见,他便以有病为由坚决辞去官职,才得以免祸。他的舅父崔孝芬对他的辞官很为奇怪,问他原因,他答道:“我惧怕有晋阳起兵时那样的兵甲。”不久,高欢率军南上,孝武帝被迫西逃入关。

    魏收兼任通直散骑常侍,作为王昕的副手出使南梁。王昕辞辩风流秀逸,魏收言词华美富赡,南梁天子及其朝臣对他们都很敬服。早先,南北刚刚通好,魏首次派李谐、卢元明出使南朝。二人的才能器识,都被南梁佩服。这时,梁朝君主称赞说:“卢、李著名于当世;王、魏继而兴起,不知后来的使者又会怎么样呢?”魏收在梁朝的馆舍买来吴地的婢女奸玩;他的部下有买婢女的,他也把她们唤来,全都奸淫。梁朝的馆司都因此获罪。人们称赞他的才能,却鄙薄他的行为。他在回国途中写下聘游赋辞藻极为工丽。回来后,尚书右仆射高隆之向他和王昕索取南梁的货物,二人没有送给他,他便让御史中尉高仲密将王昕、魏收拘禁在御史台,过了很久才将他们放还。

    孙搴死后,司马子如向朝廷推荐魏收。他被召至晋阳,任中外府主簿。因违忤圣旨,不断受到嫌弃和斥责,并遭受鞭挞,很久都郁郁不能伸展抱负。适逢司马子如奉命来到高欢的朝堂,魏收借助他的影响。司马子如利用宴会的机会对神武帝开玩笑说:“魏收,是天子的中书郎,一国杰出的人才,希望大王您给他点好的脸色。”他因此转为府属的官员,然而,高欢对他并不优待。

    魏收的从叔魏季景颇有文学专长,做官也很著名,声望在魏收的前面。然而,魏收对他却经常欺侮怠慢。季景与魏收刚到并州时,顿丘的李庶是已故大司农李谐的儿子,靠华丽而雄辩的口才出名。他曾对魏收说“:我朝霸主的朝堂上有两个姓魏的。”魏收很轻率地说“:拿我的从叔与我来比较,就像是把邪输与你相比。”邪输,是已故尚书令陈留公继伯的儿子,愚笨得出名,喜欢自己到市上用很高的价钱买东西,商贩们都嗤笑他。魏收忽然拿魏季景与这个傻瓜相比,他的不恭逊大多像这件事。

    魏收本来依恃有文才,希望有一天必定能脱颖而出,被天子知道,不料官位不高,愿望难以顺遂,于是,便请求撰修国史。崔暹在文襄帝面前替他说项“:国史事关重大,你们父子二人建立的霸王的丰功伟业,都需要记载下来,这件事非魏收不能胜任。”文襄帝便启奏朝廷,命魏收为兼散骑常侍,修撰国史。东魏孝静帝武定二年(544),他任正常侍,领兼中书侍郎,仍旧修撰国史。

    魏孝静帝宴请朝中的官员,问“人日”一语的来历,群臣都不知道。魏收回答说“:晋朝的议郎董勋著的答问礼俗中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当时,邢邵也在旁边,甚为惭愧。自从魏、梁两国和好,在来往的国书中常有“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的句子。梁后来在国书中去掉了“彼”字,仍保留“此”字以自称,是为了表示不见外的意思。魏收将这句话改为:“想境内清晏,今万国安和。”梁国在复信中也这样写,成为固定的礼宾用语。

    后来,神武帝高欢回到朝廷,孝静帝命他为相国,高欢坚决辞让,让魏收代他写奏章。奏章写好后送给他,这时文襄帝高澄在旁边,高欢指着魏收说:“这个人应当又是一个崔光。”武定四年,高欢在西门豹祠宴集群臣,对司马子如说:“魏收任史官,写我的善与恶。听说北伐的时候,权贵们常常送给史官吃的东西,司马仆射你是否也曾宴请过史官呢?”因而两人一起大笑。高欢对魏收说“:你不要见元康这些人在我面前奔走,我就认为他们很勤劳。我今后的名誉地位在你手里,不要认为我不知道。”不久,加封魏收为兼著作郎。

    魏收过去在京城洛阳,尤为轻薄,人们称他为“魏收惊蛱蝶”文襄帝高澄曾到东山游览,命给事黄门侍郎颢等人准备宴会,并对他说:“魏收依恃才能,以为自己什么都行,我们要找出他的短处来。”说了好多遍,魏收忽然大声说:“杨尊彦理屈辞穷,已被难倒。”杨忄音从容说道“:我的道理绰绰有余,像山一样屹立不动。如果遇到当政的国号那个姓,恐怕会翩翩消失。”当政的国号即是魏,翩翩者,即为蝴蝶。高澄先听出话的意思,大笑着称赞他说得好。高澄又说“:这句话太含蓄,应进一步明白指斥。”杨忄音应声说道“:魏收在并州写了一首诗,对着众人读过,说:‘就是打着我的从叔魏季景,逼他拿出六百斛米,他也不理解诗的含义。’这句话远近都知道,我不敢随便乱说。”高澄高兴地说“:我也听说过这件事。”众人都笑。魏收虽然自我申辩,却不再否认这件事,他终身都以此为病。

    侯景叛魏入梁,侵犯南部边境。高澄当时在晋阳,命魏收写下五十余张的一篇檄文,他不到一天就写完。朝廷又要送给南梁檄书,让南梁朝廷送给侯景。魏收刚入夜执笔起草,三更就已写完,文章写满了七张纸。高澄很赞赏他。魏孝静帝曾在秋季举行射箭,让群臣赋诗。魏收诗的末一句是:“尺书征建业,折简召长安。”高澄非常欣赏诗的雄壮豪迈,对周围的人说:“我朝现在有魏收,便是国家的光彩。雅俗共赏的文章,析理通达,气势纵横。我也让邢子才、温子升不断写作,才情词气都赶不上他。我有时心有所思,忘了而没有说出,说出来了词语又不详备,不能完全把意思表达出来。魏收呈上他起草的文章,都把我的想法说得完完全全。这种人才真难得。”又命魏收兼主客令,接待梁朝的使者谢王廷、徐陵。侯景投降南梁,梁朝的鄱阳王萧范当时任合州刺史。高澄命魏收写信劝谕萧范。萧范得到书信后,便率领所部西上,州刺史崔圣念占据了这座城池。高澄对魏收说:“今天平定一州,你出了很大力,但遗憾的是‘尺书征建业’还没有实现啊!”高澄遇害身死,文宣帝高洋到晋阳,命魏收与黄门郎崔季舒、高德正、吏部郎中尉瑾在北边的相王府参与机密大事。魏收又转任秘书监,兼著作郎,又任定州大中正。这时,齐将受魏禅让,杨忄音奏请把魏收置于别的馆舍,命他撰写受禅的诏书典册,派徐之才替他看门,文宣帝不允许他到别馆。

    北齐天保元年(550),他任中书令,仍然兼任著作郎,封为富平县子。二年,朝廷命他撰写魏史。四年,任他为魏尹,所以给予他优厚的俸禄,让他专门在史馆著述,不参与其他事务。当初,文宣帝让群臣各自陈述自己的志向,魏收说:“我愿在东观秉笔直书,早日写出魏书。”所以,文宣帝命他专任其职。又下诏命平原王高隆之负责监修史书,但只是挂名而已。文宣帝对魏收说“:好好地直笔写史,我始终不会像魏太武帝拓跋焘那样诛杀史官。”

    当初,魏初邓彦撰写代记十多卷,以后崔浩负责史事,游雅、高允、程骏、李彪、崔光、李琰之等郎官世代修史。崔浩修编年体,李彪被分配修纪、表、志、传几部分,书没有写出来。宣武帝时,命邢峦追忆撰写孝文起居注,史书写到太和十四年(490),又命崔鸿、王尊业补续没有写完的史著,下至孝明帝,史事十分详细。济阴王元晖撰写辨宗室录三十卷。魏收在这些史料的基础上,与通直常侍房延。。、司空司马辛元植、国子博士刁柔、裴昂之、尚书郎高孝干博览总括,认真斟酌,写成魏书。辨析酌定名称,逐条甄别选择。又搜集博采亡佚的史料,连缀补续缺漏未写的史实,完成一代史书,上表奏闻朝廷。修撰成的这一代重要的典籍。其规模是:共有十二纪、九十二列传,共一百一十卷。天保五年(554)三月,呈送天子。这年秋天,魏收被任命为梁州刺史。魏收因为全书并未修完,上表请求继续完成这项事业,朝廷同意。十一月,又送上十志:天象四卷、地形三卷、律历三卷、礼乐四卷、食货一卷、刑罚一卷、灵征二卷、官氏二卷、释老一卷、共二十卷,加上续写的纪传,共一百三十卷。全书共分十二帙,其中有三十五例,二十五序,九十四论,前后还有二表一启,都是由魏收独创的体例。

    魏收选拔的史官,因怕他们在学术上超过和威迫自己,因而,只选取那些在学术上依附自己的人。其中,房延。。、辛元植、眭仲让虽然早就官列朝班,但并不是史才;刁柔、裴昂之以儒学被天子知遇,却不能胜任编撰史书;高孝干靠旁门左道寻求进身之阶。参与修史的这些人,他们的祖宗亲戚,大多被收录入史,并粉饰溢美。魏收性格峻急,不能公平待人。过去同他有冤仇的,大多隐去人家的善政美德,不载入史册。他写史时常洋洋自得地说“:你是个什么样的小东西,敢跟我魏收作对!我的史笔要抬举你能让你上天,要贬低你能让你入地。”开初,魏收在高欢在世时任太常少卿,负责修撰国史,得到了阳休之的帮助。他因而感谢阳休之说“:我无法酬谢你的恩德,一定为你写一篇好的传记。”休之的父亲阳固,北魏时任北平太守,因贪婪暴虐被中尉李平弹劾获罪,事情记载在魏起居注里。魏收在写阳固传时说:“阳固为北平太守,很有政绩,因公事坐罪被免除官职。”文中还说“:李平对他极为敬重。”尔朱荣在北魏时做过强盗,魏收因高欢最早隶属尔朱氏,高氏又接纳了尔朱荣的儿子尔朱金,所以减轻他的罪恶而夸大他的优点。魏收在尔朱荣传后议论道“:如果论起树立道德礼仪的良好风气,那么,韦、彭、伊、霍等人与他相比,又何足齿数!”

    既然人们议论认为魏收撰述史书不公平,文宣帝便命他在尚书省与贵家的子弟儿孙们一起共同讨论。前后投诉史书问题的有一百多人,有人说遗漏了他们家的世系职位;有的说他的家人没有被记载入史;有的说书中有随便诋毁的地方。魏收都根据情况一一解答。范阳卢斐的父亲卢同的传略附在他的族祖卢玄的传后;顿丘的李庶家的事传,称他本来是梁国蒙地人。卢斐、李庶对他颇有讥讽,说他写的史书不真实。魏收性情急躁,非常气愤,启奏朝廷说他们诬告,想对他们加以迫害。文宣帝听说后也非常愤怒,亲自驳诘斥责卢、李二人。卢斐说“:我的父亲在北魏做官,位至仪同,功业卓著,名扬天下。因与魏收关系不密切,所以他不给立传。博陵的崔绰,官位仅至本郡的功曹,更没有什么突出的事迹。因为是魏收的亲戚,便为他立传,并且放在首位。”魏收说“:崔绰虽然没有官位,道德节操却值得称赞,所以为他立传。”文宣帝说“:你怎么知道他是好人?”魏收说:“高允曾经为崔绰写过一篇赞,称颂他有道德。”文宣帝说“:高司空是一位才士,给别人写赞,正应该称颂表扬。也像你给别人写文章,说他好的地方,难道能都符合事实?”魏收无言以对,只是浑身打颤。但是,文宣帝早先就看中了魏收的才学,不想加罪于他。这时,太原的王松年也批评魏收,和卢斐、李庶一起获罪,各被鞭打,流配在街巷市坊,有的因此死去。卢思道也被罪罚。然而,终因众口沸腾,议论纷纷,朝廷下令命魏书停止传播发行,让群臣们共同商议。允许史书中牵涉到家事的人进入史局,不真实的地方可以陈述吁请。于是,众口喧哗,称魏书为“秽史”投递诉状的人一个接一个,魏收应接不暇,无法抗拒。这时,左仆射杨。。、右仆射高德正二人权势倾于朝野,与魏收关系密切。魏收也为他们家里的人作过传,这两个人不愿说魏书不真实,便堵塞言路,终文宣帝一世,不再议论这件事。

    尚书陆操曾对杨。。说:“魏收的魏书真可以称得上博览万物,才学恢宏,对魏室大有贡献。”杨忄音也曾对魏收说:“你的魏书是不可磨灭的著作,可以传之千秋万代。但可惜的是论及各家的枝叶姻亲,过于繁杂琐碎,与旧史的体例不相同呀。”魏收说:“过去因为中原动乱,缙绅士大夫的家谱文书散佚殆尽,所以,详细地叙述他们的源流枝派,希望您看到书中的过失而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以免过分地指责。”

    天保八年(557)夏天,魏收任太子少傅,负责监修国史,还参与修改律令。三台建成,文宣帝说:“台落成,须有词赋歌颂。”杨忄音先把这消息告诉了魏收,他写了皇居新殿台赋呈上,文章十分宏丽壮阔。当时的作者自邢邵以下,都赶不上他。他呈上赋作的前几天才告知邢邵,邢邵后来对别人说:“魏收真是个小人,不早点告知这个消息。”文宣帝曾到东山游览,命魏收起草诏书,宣扬朝廷的威德,以告谕关西的北周。他倾刻写成,词气恢宏,内容宏博,文宣帝对着群臣们大加赞叹。他仍兼太子詹事。魏收娶他的舅父的女儿,妻子是崔昂的妹妹,生了一个女儿,没有儿子。魏太常刘芳的孙女和中书郎崔肇师的女儿,丈夫家因犯罪,文宣帝都将她们赐给魏收为妻。当时人们把他比做晋代的贾充,有左右两个夫人。然而他最终还是没有儿子。后来他的病情严重,恐怕自己死后妻妾之间关系不睦,便放去两个姬妾,疾病痊愈后,他写了怀离赋以表达自己思念的情怀。

    文宣帝每次宴会在酒兴酣畅之余,常感叹太子性情怯懦,国家宗庙事关重大,自己终当传位给自己的兄弟常山王高演。魏收对杨忄音说:“古人说:太子是国家的根本,不可以任意动摇。文宣帝喝了几杯酒之后,常说要传位给常山王,让我们做臣子的产生疑虑。如果真的这样,应该决定并付诸实行;如果是一句戏言,我既然任太子的师傅,正当为太子以死效忠。但是,恐怕国家不会安定。”杨忄音把魏收的话奏报给文宣帝,从此文宣帝不再说传位给常山王的话。文宣帝多次摆设喜庆酒宴,魏收每次都参加。皇太子纳郑良娣为妃,有司设下很完整的牛、羊、猪三牲祭品的酒馔。文宣帝开怀畅饮之后,站起来把完整的牛、羊、猪都弄烂了,然后问魏收:“理解我的意思吗?”魏收说:“我很愚笨,认为良娣不过是太子的妃子,按理不应该设置牛、羊、猪三牲祭品。圣怀念此,因而将它们捣毁。”文宣帝听后大笑,握着魏收的手说:“你了解我的意思。”安德王高延宗纳赵郡李祖收的女儿为妃,后来文宣帝到李宅赴宴,而妃子的母亲宋氏拿出两个石榴放到文宣帝面前。文宣帝问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便将它们放在一旁。魏收说:“石榴里面有很多子,安德王新婚,妃子的母亲想让他们夫妻子孙众多。”文宣帝非常高兴,对魏收说:“今后你还要来。”便赐给他两匹华美的锦缎。

    天保十年(559),朝廷任命他为仪同三司。文宣帝在一次筵席上口头任命魏收为中书监,让中书郎李忄音在树下起草任命的诏书,李忄音认为魏收是一代卓越的人才,自己难于驾驭诏书的起草,很久也没有将诏书写成。文宣帝从酒醉中清醒,便不再提封任的话。李忄音也不奏知,事情渐渐沉寂。文宣帝在晋阳驾崩,朝廷派驿使召魏收和中山太守阳休之参与议定丧葬的大礼,并负责起草诏诰。仍任侍中,又迁任太常卿。文宣帝的谥号,以及庙号、陵墓的名称,都是魏收提议的。

    常山王高演在朝中任宰相,他命魏收在宫中起草诏书,数日也不出宫一次。魏收又转任中书监,皇建元年(560),他任兼侍中、右光禄大夫,仍任仪同,监修国史。他早先给王昕作副手出使南梁,两人关系不协调。这时王昕的弟弟王。。与朝廷关系亲密,孝昭帝命阳休之兼中书,在晋阳负责起草诏诰,魏收留在邺城,都是王。。的主意。魏收很不满意,对太子舍人卢询祖说“:如果让你起草文诰诏书,我也不说什么。”朝廷又命祖王廷为著作郎,想取代魏收。司空主簿李翥是一个长于文学词章的人,听说朝中这些人事变动后对别人说“:诏书文诰都归阳休之,著作郎又任命了祖王廷,我朝文史顿失生气,恐怕魏公要祸起背后。”

    孝昭帝认为魏书没有刊行,命魏收进一步研讨审改,他奉诏后对魏书作了很多修改。朝廷下诏允许魏书传行,魏收认为书稿藏之秘阁,外人无法看见。于是,朝廷命送一本交付并省,一本放在邺城,任凭人们翻阅改易。

    太宁元年(561),朝廷加封魏收为开府。河清二年(563),他为兼右仆射。这时,武成帝终日沉湎酒乡,朝中大事委付侍中高元海。高元海凡俗平庸,不堪大任。因魏收的才名震动世俗,都官尚书毕义云善于处理繁琐的事务,元海便虚心依赖他们。魏收畏祸保身,不能匡救时弊,被人们所讥讽。武成帝在华林另外建造玄洲苑,极尽山水台阁的壮丽,下诏命在台阁中画上魏收的像。

    开始,魏收与温子升、邢邵相比,声望稍逊一筹。邢邵被朝廷疏远调出京城,温子升因犯罪被处死,魏收便被重用,独步一时。议论对他更加诋毁。他们各树朋党,魏收常贬低邢邵的文章,邢邵却攻击他:“江南的任日方,文体本来粗疏,魏收不是直接模仿,也是公开偷窃。”魏收听到后便反唇相讥“:你经常在沈约的文集中作贼,为什么说我偷窃任日方的文章?”任日方、沈约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邢邵、魏收对他们的文章各有自己的偏爱。武平时,颜之推问仆射祖王廷对邢、魏二人的看法,祖王廷回答“:邢、魏二人的长处和短处就是任日方、沈约的优点和缺点。”魏收认为温子升从不写赋,邢邵的赋作也只有一两篇,而写赋正是他自己的长处,常常夸耀说:“必须能写赋,才能成为大才士。只以奏章、碑传、志乘自许,其他就更同儿戏一般。”自武定二年(544)以后,国家的重大诏命,军国的文告露布,都出自魏收之手。每有紧急事情,魏收都受命起草诏书,顷刻便成。有时宦官前来催促,魏收的笔下就好像已经提前构想出来一样,一挥而就。敏捷快速的功夫,是邢邵、温子升不能相比的。他的参议典章礼仪制定的能力,与邢邵相似。

    魏收因为子侄年少,为了加以训诫和教诲,写了枕中篇,内容为:

    “我曾读过管子的书,其中有句话说‘:责任最重大的都不如身体,人生的旅途中最危险的都不如嘴,期限最长的都不如年。担负着重大的责任行走在危途上,以度完人生,只有君子才能善始善终。’认真追思玩味这句话,真令人喟然长叹。

    “山岳屹立而稳重,因为山体扎实,所以不会倾倒;山中的蕴藏可称坚固,但也在不断地积聚变化;吕梁山非常幽深,却可以在其中边走边歌而不用警惕;焦原临百仞之溪,异常险峻,也可以登临而不必惊慌。九层台阶垒在一起,所以可以轻松地登上;岁、日、月、星辰、历数等五纪确定后,就不会怅然无序地前行。

    “唉呀,生长在天地之间,辛劳奔波在死生之地,为了满足嗜欲去追求,为了获取名利去奋斗,美味佳肴不期而至,珠玉珍宝无足自来,因此骄奢淫逸,身败家亡接踵而至。然而,那些上智大贤,都靠着机遇和智慧,审时度势,不拘泥于时间和条件。他们大显身手就可以救济时世,成就大业;急流勇退会立即销声匿迹。对于子女玉帛,椒兰器乐一类的享受,和阿谀奉承,献媚上官的卑劣行径,从不争先去做;挑肥拣瘦,斤斤计较,油嘴滑舌,拨弄是非,招致怨恨的事情,从不上前参与。他们的勋名与山河同在,志节与金石比坚。所以,粗大的木梁不会弯曲,游刃有余,就会圭石然而开。如果道德失常,丧失掉原来的金质玉洁,很快惊动天下,煽动起流俗恶习。抱着装满热水的壶还说冷,欲满溪壑仍不知足。源头不清,其流必浊。晷表不直,日影必斜。

    “听说那些有道德的君子和学有专长的读书人,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饱读文学历史经典,笔下有奇异的锋芒,谈吐有深刻过人的道理。孝敬父母,和睦兄弟,真如神礻氏之明,无所不通。审视着脚步走路,计量着路程的远近决定行止,与别人相处,先人后己。感情不被荣辱纠缠,心境不受喜怒的影响。不在山林丘壑中寻求安逸,不在通都大邑中待价而沽。言行一致,善始善终。

    “在家门内也会有祸患发生,所以,事情不可以不机密。墙上伏有贼寇,说话不能够过于放肆。应认真谛听他说的话,应该仔细观察他的行动。言语不善,行为不端的魔鬼强盗和囚犯盗贼,上天会暗中夺去他们的魂魄,公开减少他们的寿命。行不犯法,动不违道。象征国家的公鼎是我所信赖的,私人的珍宝不是我看重的。经过黑染料的浸泡就变成天青色。超过了蓝色就成为青色。拿着墨绳量就会看出是直还是不直;用水平仪观察就能看出平或是不平。等待时机,然后谋求,不如没有贪婪的欲望。知道克制,知道满足,就可以免去因贪赃枉法受到的惩处。所以,有所举措,必须分析事情每个微小的环节;有所行动,一定在细枝末节上小心谨慎。考虑得细致周到,失败就会少;既观察又谨慎,好运气就会到来。

    “月亮满盈,犹如圆规划出一般,入夜之后逐渐变亏;木槿花开在枝头,到了暮春花朵就会凋萎。世上哪里会有只增加而不减少的事物?又怎么会只减少而不被损失的情况呢?利益不要太大,好处不要太多。只有有道德的人才畏惧利益太大,有亲身体验的人才担心好处太多。学问渊博,道德尊崇,众多的诽谤就会一齐袭来;官位崇高,职责重大,各种怨恨就会联合起来向你进攻。畅达乐观,像孔子那样的人也会栖惶不安;忠贞诚恳,像周公那样的人也会狼狈不堪。不要说别人比自己偏执狭隘,自己也有无法避免的过失;不要说别人比自己愚笨粗陋,自己也有不可克服的缺点。一个人要像高山一样高大,没有不具备的才能和智慧;要像山谷那样空阔,没有不能容纳的事情。能刚能柔,可以担负重任;能守信又能灵活,可以越过艰难险阻;能聪明绝顶又能装痴装愚,你就可以长久不遭受挫折。”

    后来,朝臣们大多认为魏书失实,武成帝又命魏收重新审查。他进行了修改,为卢同写了传记,崔绰的事迹附在其后。杨忄音的家传原来有“有魏以来,一门而已”这时,去掉了这八个字。另外,原先还说杨氏是“弘农华阴人”现在改为“自云弘农”以和王慧龙的“自云太原人”相一致,这是失实的地方。不久,他被任命为开府、中书监。

    武成帝驾崩,没有发丧,朝廷内的大臣认为后主已经即位数年,怀疑他是否有什么敕令。朝臣们请魏收去询问,魏收一直记着武成帝对自己的恩泽,便同意了。他负责诏书文诰,被封为尚书右仆射。又负责监修五礼,官位被封至特进。他奏报朝廷,请赵彦深、和士开、徐之才共同监修。先告诉和士开,士开吃惊,以不懂五礼为理由拒绝。魏收说:“天下的事都由您来决定,五礼没有您也无法决定。”士开感谢并表示同意。他大多任用文人学士执笔,儒生马敬德、熊安生、权会实际上主管其事。

    魏收于武平三年(572)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司空、尚书左仆射,谥号文贞。有文集七十卷。

    魏收学问渊博,才能卓异,然而性情偏狭,不能够通达命运,践履道德。遇见当政的权要,常常用甜言蜜语和满脸献媚的颜色取悦邀宠。然而他提携后生晚辈,却能注重名声和行为,那些浮华轻薄,阴险狡诈的人,虽有才能,他也不重用。当初,河间的邢子才、邢子明,以及他与他的从叔魏季景,都因文章出名,人们称之为大邢小魏,称赞他们十分杰出。魏收比邢子才小十岁,子才常赞美他:“魏收,是同僚中的伟人。”后来,魏收与邢子才较量名声,文宣帝常贬斥子才说:“你的才能不如魏收。”魏收更加得意,自己称说:“早先人们称温(子升)、邢(子才),后来却称邢(子才)、魏(收)。”然而,他内心却鄙视邢邵,并不赞成他。魏收的动作轻捷迅速,喜好唱歌,善跳胡人的舞蹈。文宣帝末年,他多次与优伶们模仿猕猴与狗搏斗,文宣帝十分宠爱他。执笔写史后,大多惑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北齐灭亡之后,魏收的坟墓被挖掘,遗骨被扔在外面。

    魏澹,字彦深,魏收的堂兄弟。十五岁失去父亲,专心精一,发奋读书,才能出众,善于写文章。在北齐做官,任殿中侍御史,参与修订五礼和撰写御览。又任殿中郎、中书舍人,与李德林一起撰写国史。入北周后任纳言中士。隋初,任行台礼部侍郎,不久,任出使南陈的使主,归来后任太子舍人。已废的太子杨勇对他十分器重,令他注释庾信集,编纂笑苑,人们称赞他博学多闻。升任著作郎,仍任太子学士。

    隋文帝认为魏收撰写的后魏书中褒贬失实,平绘所写的中兴书叙事混乱,下诏令魏澹另外写一部魏史。魏澹从道武帝开始至恭帝结束,共写成十二纪,七十八列传,另各写了一卷史论和凡例,共九十二卷,著书的主旨和体例与魏收的多不相同。他说:

    “我听说天子承天命而临天下,始终不应该称他们的姓名。所以,谷梁传上说:‘对于天子不能说他的姓名。’曲礼中也说:‘不能说天子的生身出处,不能称诸侯的名字。’诸侯尚不能写出姓名,更何况天子呢?如果是天子,必须写他们的名字。是因为儿子对父亲继承的称呼,在父亲面前称儿子的名字,是符合礼的要求的。至于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周朝的太子,都写出他们的名字;而写到汉代的太子,都避讳他们的姓名,是尊崇当代,轻视前朝,以尽臣子的心意。我认为他立下这个规矩,恐怕不合乎道理。为什么呢?是因为春秋、礼记上,对太子一定写出名字,对天子则不说出他的生身出处,这是孔子确定的。对皇帝的称谓,不能只根据当代和前代而有所不同。班固、范晔、陈寿、王隐、沈约等人撰述的史书对皇帝的称呼各不一样,使尊卑的位置颠倒。至于魏收所著的后魏书中讳去太子的名字,写出天子的名字,过失则更加严重。我所撰写的这部魏史避讳皇帝的姓名,写出太子的名字,是想分别君臣尊卑不同的位置,是按照春秋中的要求去作的。

    “魏代的皇帝在平文帝以前,都是部落酋长。太祖拓跋王圭向前追溯二十八代,极力抬高他们的位置,都违背了尧和舜的典章,超出了周公制定的礼节。道武帝出身于结绳记事,没有开化的民族,没有学习中原的典章制度,所以需要南董那样敢于秉笔直书的史官进行裁正。而魏收却替他掩盖过失,难道让后人继续重复这些过失?但是,力微相传为天女所生,神灵奇异,举世无双,被尊称为拓跋氏的始祖,是十分恰当的。平文帝、昭成帝雄据塞北,势力逐渐强大,南图中原的大业从这时开始。长孙斤发动祸乱,在宫廷中交兵,太子在危难中遇难,昭成帝什翼犍保全了性命。道武帝拓跋王圭的皇后缗这时正怀身孕,宗庙得以保存,国家有了君主,卓著的功劳和孝心,实在在献明这里。这三代帝王是值得称道的。除此之外,不敢闻问。

    “幽王死在骊山,厉王逃于彘地,史书没有隐瞒,照直写出,想借此劝善惩恶,给后世留下教训。太武帝和献文帝都死于非命,而魏收的后魏书为他们写的纪中,对这种不正常死亡,只在行文中间有所流露,却没有暴露出杀主背君的凶手的姓名,以后会怎样使那些乱臣贼子产生畏惧之心呢?我的史书将他们被害的情况照直写出,不作任何掩饰。

    “自从西晋皇室失去治国的道德,天下便分崩离析。群雄称王称帝,任意设官立国。他们活着互相攻打,有如敌国;死了就如同普通的百姓。凡是在华夏一带活动的群雄,死了都写为卒,就同在江南称雄的那些人一样。”

    魏澹还认为“:司马迁创立纪传体的史书以来,著述史书的各不相同,不管好人坏人,都为他们立论评说。不管传主的立身和事迹有多少,都写入正史。事情不典型,就起不到对后世的劝惩作用。再则,述作如同铭颂一样,叙述重复,行文繁杂。左丘明具有亚圣的才能,阐发圣人们的思想,托言‘君子曰’的那些议论,都恰如其分;其中对普通的事情,也都直抒己见。我所撰写的魏史,私下里在仿效左丘明。可为世人起劝戒作用的,都议论他的得失优劣;对世人没什么帮助的,就不去论说。”文帝看了连连称善。不久去世。

    魏兰根,字兰根,魏收的族叔。他的父亲魏伯成,任中山太守。

    兰根身长八尺,仪表堂堂,学识渊博,才能卓著,机警敏捷,又有识见。离家出仕,任北海王国侍郎。母亲去世,守丧时以恪守礼仪出名。他即将葬母,常山郡境内原先有董卓祠,祠内植有柏树,兰根认为董卓是汉代国家凶恶的叛逆,不应该到今天还保留他的祠宇,便报告刺史,请求砍伐柏树,为母亲做棺木。周围的人说董卓会显灵降罪,他毫不畏惧。他的父亲去世,他在墓旁建房居住,自己背土垒成坟墓,痛苦忧虑到几乎使自己丧生。

    正光末年,尚书令李崇任大都督讨伐蠕蠕族,任兰根为长史。他劝说李崇:“边境各镇控制的地方很长很远。过去刚设置时,由于地广人稀,将领有的是从中原征调来的大姓的子弟,有的是朝廷大臣安排的心腹爪牙。若干年以来,有司隐瞒事实,将这些戍边将士称为府户,役使起来就像国家养的军户一样,官配婚姻,只叙年齿,不问门第,以致使他们都逐渐失去了清流的身份。而他们原来的家族,都很荣耀显赫。前后对比,理所当然地愤懑怨恨。应该将镇改为州,分别设置郡县。凡是府户,都免为平民。做官的顺序,仍按过去的规定。这个办法如能实行,国家就没有北顾之忧。”李崇奏报给朝廷,事情被压了下来。

    孝昌初年,他任岐州刺史,跟随行台萧宝夤打破宛川。俘虏了那里的人民当奴婢,萧宝夤赏给兰根十个美女,他推辞说“:这个县紧靠强大的敌人,所以背叛。现在应当体恤他们的饥寒,怎么能让他们做奴隶?”于是,他把美女都送回家。他管辖的州内麦子大多长出五个穗。邻州的田鼠成为灾害,却不到岐州境内为害。萧宝夤在泾州失败,岐州有人囚禁了兰根向敌兵投降。萧宝夤兵威重新振作。岐州城的百姓杀死敌人派来的刺史侯莫陈仲和,推举兰根重新任刺史。朝廷因兰根深得西部百姓的爱戴,加封他为都督泾、岐、东秦、南岐四州诸军事,兼四州行台尚书。

    孝昌末年,河北流亡到外地的人向南迁移,朝廷命兰根兼尚书,派往齐、济、二衮四州安抚,并为流民设置郡县。他的外甥邢杲在青州、光州之间造反,朝廷命他去安抚慰劳。邢杲不接受招安,兰根便跟随元天穆前去讨伐。归来后,被封为中书令。

    孝庄帝准备诛杀尔朱荣,兰根将消息泄露给他哥哥的儿子魏周达,周达告诉了尔朱世隆。尔朱荣被杀死后,兰根十分忧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这时,应诏王道习被孝庄帝信任,兰根便托他说情,请求率兵外出立功。朝廷命他为兼尚书右仆射、河北行台,在定州率领招募来的乡勇,准备防守井陉。他被尔朱荣的将领侯深打败,逃奔渤海依附高乾,高乾兄弟颇有义举,将他接纳。神武帝高欢因他过去很有威望,对他礼遇颇深。中兴初年,命他为尚书右仆射。

    高欢即将进入洛阳,这时,朝廷的废立大事还没有决定,命兰根去察看节闵帝元恭。元恭神采高旷英明,兰根怕以后的情况不好预测,便与高乾兄弟以及黄门侍郎崔。。一起谒见元恭。高欢不得已,便拥立孝武帝元修。太昌初年,他被加封为侍中、开府仪同三司、钜鹿县侯,他奏报朝廷,请求将爵位授给他哥哥的儿子魏周达。他既参与了拥立新帝的大事,官位为尚书令的副贰,朝廷又追记他在岐州刺史任上的功勋,封他为永兴侯。高乾被处死后,他心中害怕,因生病免于追究。天平初年,上表说自己病重,朝廷同意他以开府仪同的身份还乡。武定三年(545)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司徒公,谥号为文宣。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