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宋帝江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萧山继续道:“十四年的兵火,历尽艰难,直到几个月前才停息,这事实也说明了,那些说什么很快能够收复中原,无需花大力气就能直捣黄龙的人,是鼠目寸光,根本看不到敌人的强大和力量!”萧山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有点发虚,他这话显然是连岳飞都骂上了。他一边说这些话,一边在心中默念:岳武穆,得罪了,我过了这一关,改日去给你上香赔罪。
赵瑗面上没有表情,但是萧山注意到他的手藏到袖子里面去了。
赵构非常欣赏萧山话里面的那句“事实证明了”,萧山言之灼灼的一再打着“事实如此”的名号往赵构脸上贴金,赵构觉得十分舒服,更觉得萧山说的很有道理。
萧山见到赵构眼中已经露出赞许的意思,便知道自己说对路了,更无顾忌的一股脑的开始背《毛选》:“我那个朋友说,朝廷之前有些人,表现出各种急性病。例如在靖康年间,便有李纲李相公说什么一个月收复河北,结果只能是劳命伤财;又有宗泽曾经说什么已经占据开封,实际上也瞬间被金人再次夺去。更有后来,数次北伐,都因为过于性急,不仅没有成功,反而空耗国力。这些话,讲起来好像有道理,实际上是毫无根据、似是而非的空谈。”
“而有些人,一听说议和,就觉得大难临头,更是鼠目寸光!大宋地大物博,人杰地灵,金国不过割据长江以北,当年太祖以尺寸之地起兵,拥有天下。陛下如今拥有如此广阔的土地,何愁将来大事不成?由此来看,我大宋离那些危言耸听的话还差的远呢。大宋仍然有很大的力量同金国抗衡,若非如此,金人也不会要求议和了。”
赵构将萧山从新打量了一眼,不觉点头:“这些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
萧山很想说是,但很显然会引起秦桧的猜忌——小小年纪如果过于锋芒毕露,肯定会有麻烦的。
萧山道:“小民今年才不到十六,哪里懂得这些国家大事,是我一个朋友说的,小民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就鹦鹉学舌罢了!”
赵构赞道:“你这个朋友很有见识,想的和朕一样!朕也曾经说过,虽然议和已定,但也不可放松防备,假使金兵挑衅,我大宋也不必怕它!”
萧山注意到赵构说这话的时候,秦桧脸上飞快的划过一丝很微妙的表情。而赵瑗的脸上有些黯然的神色。所有人都已经看到了宋朝将来的命运——没落直至衰亡,唯独赵构身在庐山不识其真面目,或许他也隐隐的知道,只是不愿去面对罢了。现在一听萧山抛出这样的言论,心中便好似得到了极大的安慰一般。
赵构问:“你这个朋友,有没有同你讲过,议和之后,该如何呢?”
萧山道:“有过,但是他说什么变外线为内线,在力量不足的时候避免正面交战,什么集中力量发展,什么敌后运动什么的,有些深奥,小民听不太懂。”
萧山不是听不太懂,而是他见到秦桧的神色不善,更记得自己的身份,是个十五岁的卖油郎的孩子,他就算是知道的再多,理解的再多,也不好说太多。
更何况,历史上一直对于秦桧的真实身份有争论,是不是金国派来的奸细间谍还搞不清楚。刚刚赵构说“议和已定,军备不可松懈”的时候,秦桧的表情有些微妙。
萧山觉得自己忽悠好赵构就行,没必要跟这个喜欢装B的皇帝说太多,反正说了也没用。
赵构道:“你这个朋友叫什么?现在可入仕了?朕觉得他说的,颇得朕心,明日就诏他觐见。”
萧山心想:是因为这篇文“要猥琐,要低调”的主旨和你的想法很符合吧,给了你光明正大的苟且偏安的理由。
他面上一脸遗憾:“我这个朋友姓李,名得胜,是两湖人士,可惜在绍兴八年的时候不幸去世,如今已经过了四年了,他一直隐居山野,不曾入仕。我和他认识的时候,才十多岁,虽然觉得他很有见识,但因为隔得久,他说过的大部分话也忘记的差不多了。”
萧山说这话的时候谁也没看,但他也知道,一句“忘的差不多了”足够让自己留下一个有点聪明却不过于睿智的印象,对于皇子的伴读来说,这样的水平刚刚好。
赵构则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道:“昔日朕读史,见范文正公平西夏之乱,可叹他竟不生在此时。”范文正就是范仲淹,赵构一直很喜欢的人物。
大家都不去接赵构的话,赵构有些遗憾:“想不到这个李得胜,竟也埋没山林,不能一见,实为可惜。”
说毕,便又转头对赵瑗道:“这个秦山不错,很有见识。你和他多亲近亲近,会有进益。”口气显然是不容质疑的了。
赵瑗心中极为恼火,但赵构已经用这种口气说话,那就说明是没法挽回的了,只能接受。他老老实实的行礼,答了一声是。
秦桧道:“陛下议和已成,使千万生灵免于战火,实在是千古美谈!至于什么李得胜,是他自己没有福气,不能够得见太平之日。”
秦桧话音落下,正式菜肴已经上桌,再也没有人提这事儿了。
/> 萧山继续道:“十四年的兵火,历尽艰难,直到几个月前才停息,这事实也说明了,那些说什么很快能够收复中原,无需花大力气就能直捣黄龙的人,是鼠目寸光,根本看不到敌人的强大和力量!”萧山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有点发虚,他这话显然是连岳飞都骂上了。他一边说这些话,一边在心中默念:岳武穆,得罪了,我过了这一关,改日去给你上香赔罪。
赵瑗面上没有表情,但是萧山注意到他的手藏到袖子里面去了。
赵构非常欣赏萧山话里面的那句“事实证明了”,萧山言之灼灼的一再打着“事实如此”的名号往赵构脸上贴金,赵构觉得十分舒服,更觉得萧山说的很有道理。
萧山见到赵构眼中已经露出赞许的意思,便知道自己说对路了,更无顾忌的一股脑的开始背《毛选》:“我那个朋友说,朝廷之前有些人,表现出各种急性病。例如在靖康年间,便有李纲李相公说什么一个月收复河北,结果只能是劳命伤财;又有宗泽曾经说什么已经占据开封,实际上也瞬间被金人再次夺去。更有后来,数次北伐,都因为过于性急,不仅没有成功,反而空耗国力。这些话,讲起来好像有道理,实际上是毫无根据、似是而非的空谈。”
“而有些人,一听说议和,就觉得大难临头,更是鼠目寸光!大宋地大物博,人杰地灵,金国不过割据长江以北,当年太祖以尺寸之地起兵,拥有天下。陛下如今拥有如此广阔的土地,何愁将来大事不成?由此来看,我大宋离那些危言耸听的话还差的远呢。大宋仍然有很大的力量同金国抗衡,若非如此,金人也不会要求议和了。”
赵构将萧山从新打量了一眼,不觉点头:“这些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
萧山很想说是,但很显然会引起秦桧的猜忌——小小年纪如果过于锋芒毕露,肯定会有麻烦的。
萧山道:“小民今年才不到十六,哪里懂得这些国家大事,是我一个朋友说的,小民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就鹦鹉学舌罢了!”
赵构赞道:“你这个朋友很有见识,想的和朕一样!朕也曾经说过,虽然议和已定,但也不可放松防备,假使金兵挑衅,我大宋也不必怕它!”
萧山注意到赵构说这话的时候,秦桧脸上飞快的划过一丝很微妙的表情。而赵瑗的脸上有些黯然的神色。所有人都已经看到了宋朝将来的命运——没落直至衰亡,唯独赵构身在庐山不识其真面目,或许他也隐隐的知道,只是不愿去面对罢了。现在一听萧山抛出这样的言论,心中便好似得到了极大的安慰一般。
赵构问:“你这个朋友,有没有同你讲过,议和之后,该如何呢?”
萧山道:“有过,但是他说什么变外线为内线,在力量不足的时候避免正面交战,什么集中力量发展,什么敌后运动什么的,有些深奥,小民听不太懂。”
萧山不是听不太懂,而是他见到秦桧的神色不善,更记得自己的身份,是个十五岁的卖油郎的孩子,他就算是知道的再多,理解的再多,也不好说太多。
更何况,历史上一直对于秦桧的真实身份有争论,是不是金国派来的奸细间谍还搞不清楚。刚刚赵构说“议和已定,军备不可松懈”的时候,秦桧的表情有些微妙。
萧山觉得自己忽悠好赵构就行,没必要跟这个喜欢装B的皇帝说太多,反正说了也没用。
赵构道:“你这个朋友叫什么?现在可入仕了?朕觉得他说的,颇得朕心,明日就诏他觐见。”
萧山心想:是因为这篇文“要猥琐,要低调”的主旨和你的想法很符合吧,给了你光明正大的苟且偏安的理由。
他面上一脸遗憾:“我这个朋友姓李,名得胜,是两湖人士,可惜在绍兴八年的时候不幸去世,如今已经过了四年了,他一直隐居山野,不曾入仕。我和他认识的时候,才十多岁,虽然觉得他很有见识,但因为隔得久,他说过的大部分话也忘记的差不多了。”
萧山说这话的时候谁也没看,但他也知道,一句“忘的差不多了”足够让自己留下一个有点聪明却不过于睿智的印象,对于皇子的伴读来说,这样的水平刚刚好。
赵构则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道:“昔日朕读史,见范文正公平西夏之乱,可叹他竟不生在此时。”范文正就是范仲淹,赵构一直很喜欢的人物。
大家都不去接赵构的话,赵构有些遗憾:“想不到这个李得胜,竟也埋没山林,不能一见,实为可惜。”
说毕,便又转头对赵瑗道:“这个秦山不错,很有见识。你和他多亲近亲近,会有进益。”口气显然是不容质疑的了。
赵瑗心中极为恼火,但赵构已经用这种口气说话,那就说明是没法挽回的了,只能接受。他老老实实的行礼,答了一声是。
秦桧道:“陛下议和已成,使千万生灵免于战火,实在是千古美谈!至于什么李得胜,是他自己没有福气,不能够得见太平之日。”
秦桧话音落下,正式菜肴已经上桌,再也没有人提这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