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沉鹄轻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一阵同时出现好几个朋友问我剧情,外加后续章节给出的推理模式也许非部分读者所好,最终决定放在42末,或许可以更好的帮助读者理解43。
既然新开一章,顺便借此机会,聊聊我对小说对话的理解吧。
在所有的读者中,纯文学读者约占3%,类型小说读者约占97%,在类型小说界中,“红学”和“金学”算得上是两座丰碑。
不少读者认为,将二者对比是贬低了“红学”,抬高了“金学”,金庸先生写的的确是武侠类型,可若因此认为只是武侠小说,又或者只在其中读到武侠要素,则这样的见解,一定是窄了。
说一句题外话,虽然我本人对《金庸全集》的研究更甚,但以作品内涵而论,心悦诚服的以为,《红楼梦》还是略胜一筹,曹雪芹先生真的了不起。
读者们都知道本书是由笔者为缅怀先生而作(未在扉页注明,是因为人言可畏,不想被误以为消费先人),为免片面,我在这里就以《红楼梦》为例吧。
《红楼梦》全书1,007,000(一百万零七千)字,人物对话410,346(四十一万零三百四十六)字,全书占比超过40%,这些数据全部都有真实数据为凭,读者一查可知。
在我对于作品文学性的理解中,对话描写是心灵和社会信息的载体,通过人物对话,向读者传达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展现人物性格全方位的投射,外加剧情的发展、主题的凸显,以及背景环境的生活与文化。
不仅限于中国作家,在世界范围内,我读过的名著,优秀的小说家,尤其是长篇小说家,几乎都是写人物对话的圣手,我写这一段时,脑海中一闪而过的两个名字,一个是巴尔扎克,一个是海明威。
当然,在这些登峰造极的白话小说面前,我只有仰望的份,很多时候词不达意,我自己也有点苦涩,有点无奈,敬请读者谅解。
随着网络文学横空出世,读者对于作品选择又有了全新的标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非但没有鄙夷轻视,反而恰恰认为,之所以相比于实体书,网络文学能拥有更多的市场,更多的流量,是小说发展的必然规律。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绝大多数读者阅读只是为了消遣,在这个初衷的大前提下,网络文学大大提升了这些读者的效率,完胜在了信息成本(即时间)。
其实纵观所有的行业,只要升级,一定是提升了效率。
如今的实体书与网络文学,就好比刚才提到的纯文学与类型小说,这可以是两个和平相处的文学模块,为的也是满足不同领域的读者需求。
我曾在本章说中提到,两种不同的创作理念并非所谓Thucydides’sTrap(修昔底德陷阱?我觉得这个翻译有点怪,一般只说英文,大意是必须通过战争分出是非),表达的也是这个观点。
对我个人而言,如《红楼梦》和《金庸全集》这样的巨著,才是我14岁至今,一直在追随的目标,穷其一生也到不了的终点,但是过程带给我很多快乐。
我是想说,书中很多描写(场景、对话、心理)或许没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这是修为没能到家,而与手法本身无关。
我在创作全程没有想过迎合市场,没有想过吸引流量,所有诸如读者基数、稿酬金额,561天(2018/11/10~2020/5~23)中,不曾在脑中一闪而过,想到的只是在能力范围内,将每字每句斟酌到极至,在维持文学性不减的前提下,将可读性追求到极至。
所以,我是一个自私的作者。
我在“前言”中提到,“……至少以这一部长篇而言,我已竭尽全力,所有不足,都是因为能力所限……”肺腑之言。
在起点意外收获了十来个好友,很是开心,相识即有缘,读者的提议无一例外是想帮我,但我考虑得会比读者更多,我在文学性和可读性中,一定是倾向于前者,所以部分提议不得不舍弃,辜负读者们的好意,还是会有一点愧疚的。
其中也有一些无伤大雅,我尽可能的满足需求,好比这篇“补充说明”,全书剧情本来也是千头万绪,借此机会长话短说,帮助读者们捋清主线,乐意为之。
当然复杂的还不止于主线,44“五岳之冠”,玄炎又有一段戏份,挖掘出冰儿内伤更深层次的心机,所以此前提到,冰儿死里逃生这一条线,于17“玄夜句芒”揭幕,于44“五岳之冠”落幕,贯穿大半本书,敬请期待。
闲话聊完,我可以滚了^_^
这一阵同时出现好几个朋友问我剧情,外加后续章节给出的推理模式也许非部分读者所好,最终决定放在42末,或许可以更好的帮助读者理解43。
既然新开一章,顺便借此机会,聊聊我对小说对话的理解吧。
在所有的读者中,纯文学读者约占3%,类型小说读者约占97%,在类型小说界中,“红学”和“金学”算得上是两座丰碑。
不少读者认为,将二者对比是贬低了“红学”,抬高了“金学”,金庸先生写的的确是武侠类型,可若因此认为只是武侠小说,又或者只在其中读到武侠要素,则这样的见解,一定是窄了。
说一句题外话,虽然我本人对《金庸全集》的研究更甚,但以作品内涵而论,心悦诚服的以为,《红楼梦》还是略胜一筹,曹雪芹先生真的了不起。
读者们都知道本书是由笔者为缅怀先生而作(未在扉页注明,是因为人言可畏,不想被误以为消费先人),为免片面,我在这里就以《红楼梦》为例吧。
《红楼梦》全书1,007,000(一百万零七千)字,人物对话410,346(四十一万零三百四十六)字,全书占比超过40%,这些数据全部都有真实数据为凭,读者一查可知。
在我对于作品文学性的理解中,对话描写是心灵和社会信息的载体,通过人物对话,向读者传达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展现人物性格全方位的投射,外加剧情的发展、主题的凸显,以及背景环境的生活与文化。
不仅限于中国作家,在世界范围内,我读过的名著,优秀的小说家,尤其是长篇小说家,几乎都是写人物对话的圣手,我写这一段时,脑海中一闪而过的两个名字,一个是巴尔扎克,一个是海明威。
当然,在这些登峰造极的白话小说面前,我只有仰望的份,很多时候词不达意,我自己也有点苦涩,有点无奈,敬请读者谅解。
随着网络文学横空出世,读者对于作品选择又有了全新的标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非但没有鄙夷轻视,反而恰恰认为,之所以相比于实体书,网络文学能拥有更多的市场,更多的流量,是小说发展的必然规律。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绝大多数读者阅读只是为了消遣,在这个初衷的大前提下,网络文学大大提升了这些读者的效率,完胜在了信息成本(即时间)。
其实纵观所有的行业,只要升级,一定是提升了效率。
如今的实体书与网络文学,就好比刚才提到的纯文学与类型小说,这可以是两个和平相处的文学模块,为的也是满足不同领域的读者需求。
我曾在本章说中提到,两种不同的创作理念并非所谓Thucydides’sTrap(修昔底德陷阱?我觉得这个翻译有点怪,一般只说英文,大意是必须通过战争分出是非),表达的也是这个观点。
对我个人而言,如《红楼梦》和《金庸全集》这样的巨著,才是我14岁至今,一直在追随的目标,穷其一生也到不了的终点,但是过程带给我很多快乐。
我是想说,书中很多描写(场景、对话、心理)或许没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这是修为没能到家,而与手法本身无关。
我在创作全程没有想过迎合市场,没有想过吸引流量,所有诸如读者基数、稿酬金额,561天(2018/11/10~2020/5~23)中,不曾在脑中一闪而过,想到的只是在能力范围内,将每字每句斟酌到极至,在维持文学性不减的前提下,将可读性追求到极至。
所以,我是一个自私的作者。
我在“前言”中提到,“……至少以这一部长篇而言,我已竭尽全力,所有不足,都是因为能力所限……”肺腑之言。
在起点意外收获了十来个好友,很是开心,相识即有缘,读者的提议无一例外是想帮我,但我考虑得会比读者更多,我在文学性和可读性中,一定是倾向于前者,所以部分提议不得不舍弃,辜负读者们的好意,还是会有一点愧疚的。
其中也有一些无伤大雅,我尽可能的满足需求,好比这篇“补充说明”,全书剧情本来也是千头万绪,借此机会长话短说,帮助读者们捋清主线,乐意为之。
当然复杂的还不止于主线,44“五岳之冠”,玄炎又有一段戏份,挖掘出冰儿内伤更深层次的心机,所以此前提到,冰儿死里逃生这一条线,于17“玄夜句芒”揭幕,于44“五岳之冠”落幕,贯穿大半本书,敬请期待。
闲话聊完,我可以滚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