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逸羽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和人间的祸福联系起来,认为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例如日食,被认为对最高统治者不利,所以《左传·昭公十七年》说:\"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不杀牲盛馔),伐鼓于社。\"《礼记·昏义》也说:\"日蚀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这是把日食看成是上天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又如彗星(一名孛星,枪)的出现,被认为是兵灾的凶象,所以史书上常有记载。甚至行星运行的情况也被认为是吉凶的预兆。例如岁星正常运行到某某星宿,则地上与之相配的州国就五谷昌盛,而荧惑运行到这一星宿,这个国家就要发生种种祸殃,等等。占星家还认为某某星主水旱,某某星主饥馑,某某星主疾疫,某某星主盗贼,注意它们的隐现出没和光色的变化而加以占验。这些就不一一叙述了。
古时\"天文\"词意与今大异。《易·彖·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可见古之\"天文\"意指\"天象\"。
这是\"天文\"的第一义。稍晚的《汉书·艺文志·数术略·天文三十一家》: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也。
这是\"天文\"一词的第二义,实际即相当于现代学术分类中的\"astrology\"(占星学),而不是\"astronomy\"(天文学)。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说文》说:\"年,熟谷也。\"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1],全年总共354天。但是这个日数少于一个太阳年。《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365日,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约多11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2],就是这个意思。
古人很重视置闰。《左传·文公六年》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五年要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五年闰两次又多了些,后来规定十九年共闰七个月。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这是因为当时沿袭秦制,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年终的缘故[3]。上古也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之类。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如何适当安插闰月,这是古代历法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这里没有必要叙述。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季),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依次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这些名称,古人常用作相应的月份的代称。《楚辞·九章·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4],就是指夏历二月说的。但是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5]意思是蟪蛄生命短促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这是因为\"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6]。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二时再分出冬夏二时,所以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这是值得注意的[7]。
和人间的祸福联系起来,认为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例如日食,被认为对最高统治者不利,所以《左传·昭公十七年》说:\"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不杀牲盛馔),伐鼓于社。\"《礼记·昏义》也说:\"日蚀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这是把日食看成是上天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又如彗星(一名孛星,枪)的出现,被认为是兵灾的凶象,所以史书上常有记载。甚至行星运行的情况也被认为是吉凶的预兆。例如岁星正常运行到某某星宿,则地上与之相配的州国就五谷昌盛,而荧惑运行到这一星宿,这个国家就要发生种种祸殃,等等。占星家还认为某某星主水旱,某某星主饥馑,某某星主疾疫,某某星主盗贼,注意它们的隐现出没和光色的变化而加以占验。这些就不一一叙述了。
古时\"天文\"词意与今大异。《易·彖·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可见古之\"天文\"意指\"天象\"。
这是\"天文\"的第一义。稍晚的《汉书·艺文志·数术略·天文三十一家》: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也。
这是\"天文\"一词的第二义,实际即相当于现代学术分类中的\"astrology\"(占星学),而不是\"astronomy\"(天文学)。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说文》说:\"年,熟谷也。\"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1],全年总共354天。但是这个日数少于一个太阳年。《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365日,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约多11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2],就是这个意思。
古人很重视置闰。《左传·文公六年》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五年要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五年闰两次又多了些,后来规定十九年共闰七个月。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这是因为当时沿袭秦制,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年终的缘故[3]。上古也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之类。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如何适当安插闰月,这是古代历法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这里没有必要叙述。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季),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依次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这些名称,古人常用作相应的月份的代称。《楚辞·九章·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4],就是指夏历二月说的。但是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5]意思是蟪蛄生命短促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这是因为\"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6]。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二时再分出冬夏二时,所以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这是值得注意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