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可是这些人往往赚到的钱,比那些经营土地的读书人还要多,这都让饱读诗书的汪道昆深深的自我怀疑,怀疑那些四书五经上的道理。

    汪道昆想了想说道:“先圣说人性本善,这本书也是想要唤起仁善的本心,明白天道报应的道理,切莫继续为恶下去了。”

    果然如此,后代对于《金瓶梅》的评价就是如此,这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写出了那个时代的浮华堕落,可是作者并没有找到风气堕落的原因,只能用天道轮回、因果报应来惩罚书中的“坏”人。

    苏泽说道:“老师,学生以为,性善性恶,辨析这种人性没有意义。”

    “没有意义?!”汪道昆惊讶于苏泽离经叛道的言论,要知道“人性论”可是儒家理论根基之一,苏泽竟然觉得讨论这个没意义?

    那么多先贤就这个问题辩论著书,一直到了朱熹、王阳明,也都在讨论“人心本初”这个话题,苏泽竟然觉得不重要?

    苏泽翻着手里的稿子说道:

    “就说这个西门大官人,他读过书,却不思科举进学,不置办田产土地,却在县里厮混,可日进斗金家业日益做大。”

    汪道昆沉默了,西门庆确实不是一个传统儒生的形象,可这种人在徽州府却不少见。

    而且以汪道昆的见闻,这些人确实和西门庆一样,不仅仅没有败坏家业,产业反而更兴旺了。

    这些人也都和书中西门庆一样,纵情享乐,肆无忌惮的为祸乡里。

    所以汪道昆其实也在怀疑“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是不是对的。

    苏泽石破天惊的性善性恶不重要,让汪道昆都不知道怎么接了。

    苏泽说道:“汉唐以来,耕读传家来是天理,圣人之言中已经将农和士两个阶层的道德编写的差不多了。”

    “为农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四时以劳作,缴税纳粮后还有空余,则让子弟进学或者参军,这就是为农的道德。”

    汪道昆点头。

    “为士者,研习先贤经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进而为天下用命,退而修身养性,这就是士人的道德。”

    汪道昆连连点头,苏泽又说道:

    “那为工者,为商者,他们的道德呢?”

    这下子汪道昆愣住了。

    苏泽说道:“读书种田都有道德,商人的道德又是什么?”

    “如西门庆这样的人,难道都是如此为恶的嘛?可是从没有人说,做什么样的商人是有道德的商人,世人都认为商人是奸猾狡诈的逐利之徒,商人自然也会轻贱自己为奸猾狡诈的逐利之徒,既然这些人上不为士大夫所容,下被百姓唾骂厌弃,他们还不是只能纵情声色享乐,活成大家心中的样子?”

    汪道昆这下子彻底震惊了。

    苏泽说道:“老师,您所在的徽州府,不也有儒生行商,世为儒商,他们治家是不是和读书人一样严谨,做生意也讲究诚信道德?”

    汪道昆点点头,其实他的家族也算是经商的,也算是苏泽口中的儒商。

    苏泽说道:“世风世情如此,并不是西门庆一人的堕落,而是这些人根本没有道德标准,他们不知道善恶,如同野兽禽类那般浑浑噩噩的生活,只能纵情声色犬马了。”

    “不仅仅是西门庆,书中的王婆给人做媒,日常也挣得不少,世上有王婆这种怂恿良人为娼的坏媒婆,可也有帮人促成姻缘的好媒婆。可是世人都将这个行业认为是贱业,都认为从事这个行业的都是王婆之流,一边羡慕她们挣钱养家糊口,一边又斥责他们道德低下,那从事媒婆的人,自然会都变成王婆。”

    “士农工商,却只有士农的道德,工和商要如何做才是合乎于礼的?什么时候有世人称颂的儒商,有万民敬仰的儒工,那世道才会好起来。”

    汪道昆震惊的看着苏泽道:“汝霖,你要‘一道德’?!”

    我也知道大家不喜欢过渡剧情,但是有些连贯性的情节要写。

    这一章,肥鸟可以说是全新的。

    很多书写思想启蒙,为何要启蒙?在我看来就是这个新道德!

    新的阶层出现,需要新的道德,传统的宗法社会港湾解体,在商品社会出现后的道德混乱,才是觉醒年代思想混乱的根源。

    所以需要一道德!这才是思想启蒙最大的意义!

    儒家对于人性辨析,明末其实已经没啥好写的了。

    改造儒学,将从空洞人性思辨转移到对生产关系的思考上,这是主角的野心,也是肥鸟这个作者的野心!

    好了,投票吧

    第213章成圣的路

    也难怪汪道昆震惊。

    什么叫做“一道德”?那就是给人提出道德标准。

    朱熹作《大学章句》,提出了士子做人的三纲八目,给读书人提供了道德标准。

    三纲者,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给天下读书人提供了道德标准,也给天下读书人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朱熹成了朱子。

    王阳明在朱熹的标准下,提出了致良知之说,又提出了“内圣外王”的标准,进一步给出了读书人的道德标准,于是王阳明成了新的圣人。

    正如同苏泽所说的,朱熹和王阳明给出来的,都是士的道德标准,可是他们没有说工和商要怎么做。

    所以汪道昆才震惊,因为苏泽要做的事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