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沧江霞衣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一个极其闷热的傍晚,父亲的一个电话,将我与夫君的烦闷冲涤得无影无踪。抑制不住喜悦心情的父亲,在电话的那头说:“柏油路已通到家门口,自来水已接到自家缸里。我们家院子里还修了一个蓄水池,你们不用担心我们挑水了。”
我的思绪陷入往事的回忆里。知妻莫如夫,他笑着对我说:“你恐怕又想到挑水了吧?”一句话,挑开了我们的话头。
刚记事时,我对挑水的概念不大明了。水缸里的水没有了,妈妈总是说“去背水”背水的木桶是由几块木板粘连成扁缸状后由竹篾箍成。村中央有一塘水,是一股地下水,夏凉冬暖。村里人集资出劳力,将其修整,实质上是一个蓄水池。水池边高低不一地修了几级放木桶以便背水的台子。背水的人往往在木桶里放一把瓢儿,一瓢一瓢地将水舀到桶里。背水时还要垫一块塑料布,以免走路时水泼洒到衣服上。背水时走路不要太快,水也不应太满。记得有一次农忙时,妈妈忙不及背水,读小学五年级的大姐做饭时水没有了,只好去背水,可归来时,她的头发、衣服被水泼湿了,桶里的水只有小半桶,在往水缸里倒水时,还要我帮忙托桶底。妈妈从地里回来,看到比水桶还小的姐姐的样子,眼眶里湿湿的。
渐渐地,我也会背水了,走路时急匆匆地走,水也不会泼洒出来,只有水瓢在水的晃动下击打着桶壁,发出“哐——哐——哐”的响声,似在为我伴奏。
生活有了好转后,木桶被淘汰了,家里添置了一对铝桶,妈妈不再说“背水”总说“挑水”铁桶、铝桶、胶桶、塑料桶等,各式各样的桶在村里人的扁担下忽悠忽悠地晃动着。年轻的总爱挑着水赛跑,年老的边走边吸烟,聊着自家承包的田地收成情况。
随着山上的树木渐渐伐光,地下水也逐渐减少。每次挑水,总要用扁担吊水。我人小力薄。往往将桶吊脱了,或沉入塘底,或漂在水上,或吊不满水,我只好弃了扁担,跪在塘边,一手紧紧地抓着塘壁,一手紧紧地抓着桶,头低低地,好不容易才打满一桶水后再提上来,伙伴们总戏称“给龙王老爷磕头”每到春节,村里人要用水舂饵块、糍粑,用水量一多,往往见塘底,这时候,只有年富力强的伙子,踩在塘中间的凹凸处,用扁担吊水,尽管如此,吊上来的水只有小半桶,且是浑的。“什么时候能喝上自来水呢?”这成了全村人的梦想。
农忙时,水塘上方的水沟放满了水,水渗漏下来,水糖里的水便满盈盈的。这时节,洗衣的,搓背的,加上挑水的,水塘边热闹非凡。一次,奶奶做饭时水没有了,等不及孙儿放学,就拿了一只小水桶去提水,却不慎失足掉入水塘中,幸亏有几个洗衣的妇女和一个挑水的壮汉及时救她上来。不久,在县城工作的大姐和大姐夫买来了水管,从乡农技站接来了自来水,可并不保障,有时没水,爸妈就难免去挑水。做儿女的已长大都在外工作,一想到日渐年老的父母去挑水,我们心中总是忐忑不安。
“龙头一拧开,水哗哗地就流到自家的水缸里。给后花园浇水,只要接上一根胶管就可以了。门口就有一个水池,你大姐特意给我们买了一台洗衣机,用水可方便了。那对水桶,你妈把它搁在楼上,用它放放东西。扁担挂在墙角,已被灰蒙了,你们不必担心我们去挑水了。”父亲的话犹在我耳边回响。
“别了,吃水难,用水难。别了,我那挑水的日子。”同村长大的丈夫像诗人般呐呐感慨。挑水对我们子孙来说是一个久远的故事,而对我来说则是一道永恒风景。
在一个极其闷热的傍晚,父亲的一个电话,将我与夫君的烦闷冲涤得无影无踪。抑制不住喜悦心情的父亲,在电话的那头说:“柏油路已通到家门口,自来水已接到自家缸里。我们家院子里还修了一个蓄水池,你们不用担心我们挑水了。”
我的思绪陷入往事的回忆里。知妻莫如夫,他笑着对我说:“你恐怕又想到挑水了吧?”一句话,挑开了我们的话头。
刚记事时,我对挑水的概念不大明了。水缸里的水没有了,妈妈总是说“去背水”背水的木桶是由几块木板粘连成扁缸状后由竹篾箍成。村中央有一塘水,是一股地下水,夏凉冬暖。村里人集资出劳力,将其修整,实质上是一个蓄水池。水池边高低不一地修了几级放木桶以便背水的台子。背水的人往往在木桶里放一把瓢儿,一瓢一瓢地将水舀到桶里。背水时还要垫一块塑料布,以免走路时水泼洒到衣服上。背水时走路不要太快,水也不应太满。记得有一次农忙时,妈妈忙不及背水,读小学五年级的大姐做饭时水没有了,只好去背水,可归来时,她的头发、衣服被水泼湿了,桶里的水只有小半桶,在往水缸里倒水时,还要我帮忙托桶底。妈妈从地里回来,看到比水桶还小的姐姐的样子,眼眶里湿湿的。
渐渐地,我也会背水了,走路时急匆匆地走,水也不会泼洒出来,只有水瓢在水的晃动下击打着桶壁,发出“哐——哐——哐”的响声,似在为我伴奏。
生活有了好转后,木桶被淘汰了,家里添置了一对铝桶,妈妈不再说“背水”总说“挑水”铁桶、铝桶、胶桶、塑料桶等,各式各样的桶在村里人的扁担下忽悠忽悠地晃动着。年轻的总爱挑着水赛跑,年老的边走边吸烟,聊着自家承包的田地收成情况。
随着山上的树木渐渐伐光,地下水也逐渐减少。每次挑水,总要用扁担吊水。我人小力薄。往往将桶吊脱了,或沉入塘底,或漂在水上,或吊不满水,我只好弃了扁担,跪在塘边,一手紧紧地抓着塘壁,一手紧紧地抓着桶,头低低地,好不容易才打满一桶水后再提上来,伙伴们总戏称“给龙王老爷磕头”每到春节,村里人要用水舂饵块、糍粑,用水量一多,往往见塘底,这时候,只有年富力强的伙子,踩在塘中间的凹凸处,用扁担吊水,尽管如此,吊上来的水只有小半桶,且是浑的。“什么时候能喝上自来水呢?”这成了全村人的梦想。
农忙时,水塘上方的水沟放满了水,水渗漏下来,水糖里的水便满盈盈的。这时节,洗衣的,搓背的,加上挑水的,水塘边热闹非凡。一次,奶奶做饭时水没有了,等不及孙儿放学,就拿了一只小水桶去提水,却不慎失足掉入水塘中,幸亏有几个洗衣的妇女和一个挑水的壮汉及时救她上来。不久,在县城工作的大姐和大姐夫买来了水管,从乡农技站接来了自来水,可并不保障,有时没水,爸妈就难免去挑水。做儿女的已长大都在外工作,一想到日渐年老的父母去挑水,我们心中总是忐忑不安。
“龙头一拧开,水哗哗地就流到自家的水缸里。给后花园浇水,只要接上一根胶管就可以了。门口就有一个水池,你大姐特意给我们买了一台洗衣机,用水可方便了。那对水桶,你妈把它搁在楼上,用它放放东西。扁担挂在墙角,已被灰蒙了,你们不必担心我们去挑水了。”父亲的话犹在我耳边回响。
“别了,吃水难,用水难。别了,我那挑水的日子。”同村长大的丈夫像诗人般呐呐感慨。挑水对我们子孙来说是一个久远的故事,而对我来说则是一道永恒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