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完美主母被评论区教做人(穿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试探了宋旭涛,却发现宋旭涛对许多事都是无所知的,但她还是从他的话语中得知,山如松能去蓟辽,还有宋旭涛对沈迈其人的看法转变,其中都有李显壬的影子。
可自己让楚琙去见李显壬是前不久才发生的事,难道李显壬在很久之前就开始部署了吗?暗中做这一切却从不和她这个太后通气,李显壬的目的是什么?
第99章v章
九十九、
郭太后找不到机会和李显壬开诚布公的谈一谈,孙子那边又一问三不知,她便想着先让郭琪走一趟,从李庭兰那里入手,看看李家的目的究竟为何。
如果这一切真的都是李显壬的手笔,那他图的真的只是首辅之位?郭太后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被蒙在鼓里的感觉了。她宁愿李显壬开出条件来,只要能让孙子顺利坐上那个位置,能给的她绝不吝惜,但这盘棋却不能是别人随意落子,而她茫然无知中被人驱使的下法。
领了郭太后的旨意郭琪回去便给李庭兰送了帖子,说是要过府和她说话。李庭兰禀明了何氏,甫又拿着帖子去见李显壬。
小女孩的帖子李显壬自不会看,听李庭兰说她已经应了郭琪来访,笑道,“这是你的主意有回音儿了。”
李庭兰笑着点头,又道,“我其实挺喜欢郭姑娘的,”看过全文,李庭兰其实也不讨厌谢寒雨这种努力向上为自己争取的人,但她讨厌谢寒雨那种踩着别人完成自己理想的做法。
李显壬不知道郭琪是什么样的,却很清楚郭太后是个什么样的女人,他轻叹一声,“郭太后可不是一般的女子,细说起来,她还是先孝仁太后教出来的呢。”只是不知道朱太后看到现在的郭太后会怎么想。
“只可惜了宣诚太子了,”想到宣诚太子的死,李显壬又是一阵慨叹,那才是一位真正的储君,他原以为大晋到了这位太子手里,会重现盛世好时光呢,却没想到先来的是宣诚太子在两淮遇刺的消息。
李庭兰长眉微扬,“祖父,宣诚太子不是很得圣意和民心吗?为什么还会有人刺杀他?我只听说他是去两淮赈灾的时候遇刺的。”
李显壬又是一叹,“当时两淮发了大水,两岸百姓死伤无数,偏朝廷又无多少钱粮,宣诚太子去两淮根本没带多少银子。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宣诚太子便想从两淮盐场调一批银子出来,却没想到,”李显壬摇头,“两淮盐运使报上的消息说是被盐徒所伤,医治无效才薨的。”
怕李庭兰不知道何谓“盐徒”,李显壬又给她仔细解释了,那些贩私盐者聚众为群,以武力与朝廷相抗。朝廷和百姓称之为“盐徒”。
“祖父信吗?”李庭兰不怎么信,宣诚太子要调的是盐场的银子,又不是私盐贩子的,盐徒做什么要行刺?
“先帝大怒,灭了两淮转运使九族,还将当地巡检司的官员杀的杀徒的徒,差点儿引起民变,”李显壬是那场腥风血雨的亲历者,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触目惊心,“但那又有何用,太子再也回不来了。”
李庭兰点头,旋即又道,“那这一次呢,朝廷会派哪位大人去赈灾?”
孙女问起这个,必然是有其用意的,李显壬含笑道,“正巧,今天便有人上折子请在户部观政的秦王殿下去陕甘呢。”
“晋王的人?”李庭兰觉得自己就是多余一问。
“应该是,”虽然没了胡祭酒和沈迈,只要晋王这颗树不倒,那些猢狲并不是真的散去。
“祖父觉得秦王殿下这次会去吗?”李庭兰倾身问道。
李显壬还真猜不出秦王的心思,他诚实的摇头,“说不准,其实这个怕秦王自己说了也不算,”若是建昭帝或者宋旭涛想让他去,那就是一道旨意的事,“便是贵为亲王,也照样身不由己。”
确实是这样的,除非郭太后出面。李庭兰想想秦王现在的样子,还有前世的记忆,觉得他会去的可能性也没多少,便有些意兴阑珊起来,“若是亲王皇子都不肯涉险的话,那朝廷命官又何苦来哉?”
自己也是朝廷命官中的一员啊,李显壬突然觉得有些难堪,勉强解释道,“前阵子我就收到你族叔的信,其实那边的旱情并不像传说的那么严重,不过是陕甘当地官员为了一己私利有意夸大事实罢了。”
李庭兰并没有为这样的消息感到高兴,所以这大晋是从上到下都烂了吗?那这些人还在这儿蝇蝇苟苟争什么呢?“祖父不想做些什么吗?你可是次辅啊。”
李显壬被孙女问住了,他确实是次辅,但他能坐在这个次辅的位置上,就是因为什么也不做,“兰儿希望祖父有所作为吗?你想过若我做了什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吗?”
这次是李庭兰被问住了,她不是真的十四岁的赤诚少女,如果上头的皇帝和首辅都能安然处之,觉得天下太平,祖父这个次辅要做什么的话,除了招忌招祸怕是不会有什么好果子。
她想到晋王登基之后的一系列作为,但凡于国有益的,最终的结果都是铩羽而归。她甚至听过楚哲云在家里报怨,说谢寒雨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那么多奇思怪想,居然想让百姓少交赋税,还要免徭役,甚至还说“盛世都不交公粮”。
李庭兰当时也觉得谢寒雨的话太过匪夷所思,但等她做了鬼可以看到评论区的时候,才知道写手所在的国家,关于赋税和徭役,千百年来有不同的办法。还有写手所在的现代,农人真的是不用“交公粮”的,甚至还有什么“地补”。
那个国家没有地主和佃户,也没有长工,土地都是国家的,而农人种了国家的地,不但不能给国家交粮,还能得到补助。李庭兰实名羡慕了,如果她是谢寒雨,发现自己成了大晋人,怕不是要立即一根绳子吊死,再穿回去才好。
“可是百姓太可怜了,这次旱情不严重,那下次呢?万一别的地方还有水患呢?”想到三年后那场大旱,陕甘乱民可是都打到潼关了,当时府里已经整好了行装准备跟着皇帝南逃了。
李庭兰记得还是谢寒雨让晋王将建昭帝给拦下了,说什么“天子守国门”,若是做皇帝的连自己的都城都不要了,那就不配为一国之尊。其实李庭兰听谢婉怡说,建昭帝最终没走,是因为他的身体实在经不过长途跋涉了。
后来若不是秦王闯了京西大营,领着两万兵马驰援潼关,亲自上阵和乱军死战,硬等到山如松带着大军赶到,才领军回撤,只怕后头就没有晋王和谢寒雨什么事了。
可是回京之后的秦王等到了什么呢?等到了皇帝的猜忌和申斥,若不是郭太后一力维护,甚至要去哭陵,只怕当时秦王都得被夺了王爵。
而被谢寒雨举荐的山如松,则在平了陕甘之乱后,被建昭帝重赏,不但封了武安侯,还得晋王力荐以兵部尚书衔任固原总兵,隶以四卫,总陕西三边军务。
一场陕甘之乱,大旱时贪墨朝廷赈灾银,造成民乱的两省官员除了几个替死鬼之外,其余人不但没被追责,甚至有几位还“平乱有功”得了升迁。丢了命的是百姓,获罪的是秦王,现在想想真的很讽刺。
回想着这些,李庭兰突然觉得其实秦王不参与进来也是对的,这样的君父,这样的朝廷,实在是不值得。
见孙女不说话了,李显壬又想起另一件事,“对了,吏部对许以尚的正式任命已经下来了,年内便要到任。”
看来许以尚马上就要离京了,李庭兰满脑子的忧国忧民的愁绪登时被吹散了,“我还在奇怪为什么许家那边一直没有消息呢。”她都做好被登门的准备了,偏许家一点儿动静都没有,现在吏部的文书一下,只怕许以尚这回真的要急了。
“或许许以尚自己也清楚去了桂西,还有搏前程的机会,若是不去,他的吏部主事也就当到年底了。”
李显壬素来为人谨慎,是一点把柄也不会给人留的,也是因为这个,才让许以尚蹦跶到现在,“而且桂西那等民风刁蛮之地,朝廷知道在那里为官的艰难,所以桂西几地的知府都是四品。”
李庭兰抿嘴一笑,许以尚的吏部主事是五品,而大晋的知府多为五品和从四品,“这不就是升官了,想来许大人应该是极开心的,等他三年任满,只怕朝廷还会有所嘉奖的。”
“那是自然,”李显壬语气肯定,“朝廷为了此次赴任官员的安全,特意从京西大营派了一支二百人的队伍护送他们往桂西去。”
“那许大人应该会去的,”以李庭兰对许以尚的了解,这一时他攀附晋王眼看无望,为了自己的官途,他没准儿就心一横往桂西去了,毕竟这连升两级可不是易事。
……
李庭兰想的果然没错,这会儿许家已经乱成了一团,江老太太再也没有之前官家老太太的样子,披头散发的坐在地上,拍着腿指着叶氏骂道,“都是你这个小娼*妇害的我儿,我告诉你,你若不将我儿留在京里,我跟你拼了。”
叶氏已经被江老太太的样子惊住了,她嫁到许家十几年,还是第一次见到江老太太这副模样,便是她们叶家,不,便是如今的许府,也没有这等粗鄙的婆子。
许福娘被祖母的样子吓坏了,她紧紧拉住弟弟许琅的胳膊将他挡在身后,颤抖着声音,“娘,爹爹真的会死吗?”
叶氏看着垂头丧气的许以尚,心里无比清醒,这就是自己不顾一切要嫁的男人?就因为仕途不顺,便利用老母幼子来逼迫自己?他一向自诩的才华能力呢?
<divstyle="text-align:center;">
试探了宋旭涛,却发现宋旭涛对许多事都是无所知的,但她还是从他的话语中得知,山如松能去蓟辽,还有宋旭涛对沈迈其人的看法转变,其中都有李显壬的影子。
可自己让楚琙去见李显壬是前不久才发生的事,难道李显壬在很久之前就开始部署了吗?暗中做这一切却从不和她这个太后通气,李显壬的目的是什么?
第99章v章
九十九、
郭太后找不到机会和李显壬开诚布公的谈一谈,孙子那边又一问三不知,她便想着先让郭琪走一趟,从李庭兰那里入手,看看李家的目的究竟为何。
如果这一切真的都是李显壬的手笔,那他图的真的只是首辅之位?郭太后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被蒙在鼓里的感觉了。她宁愿李显壬开出条件来,只要能让孙子顺利坐上那个位置,能给的她绝不吝惜,但这盘棋却不能是别人随意落子,而她茫然无知中被人驱使的下法。
领了郭太后的旨意郭琪回去便给李庭兰送了帖子,说是要过府和她说话。李庭兰禀明了何氏,甫又拿着帖子去见李显壬。
小女孩的帖子李显壬自不会看,听李庭兰说她已经应了郭琪来访,笑道,“这是你的主意有回音儿了。”
李庭兰笑着点头,又道,“我其实挺喜欢郭姑娘的,”看过全文,李庭兰其实也不讨厌谢寒雨这种努力向上为自己争取的人,但她讨厌谢寒雨那种踩着别人完成自己理想的做法。
李显壬不知道郭琪是什么样的,却很清楚郭太后是个什么样的女人,他轻叹一声,“郭太后可不是一般的女子,细说起来,她还是先孝仁太后教出来的呢。”只是不知道朱太后看到现在的郭太后会怎么想。
“只可惜了宣诚太子了,”想到宣诚太子的死,李显壬又是一阵慨叹,那才是一位真正的储君,他原以为大晋到了这位太子手里,会重现盛世好时光呢,却没想到先来的是宣诚太子在两淮遇刺的消息。
李庭兰长眉微扬,“祖父,宣诚太子不是很得圣意和民心吗?为什么还会有人刺杀他?我只听说他是去两淮赈灾的时候遇刺的。”
李显壬又是一叹,“当时两淮发了大水,两岸百姓死伤无数,偏朝廷又无多少钱粮,宣诚太子去两淮根本没带多少银子。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宣诚太子便想从两淮盐场调一批银子出来,却没想到,”李显壬摇头,“两淮盐运使报上的消息说是被盐徒所伤,医治无效才薨的。”
怕李庭兰不知道何谓“盐徒”,李显壬又给她仔细解释了,那些贩私盐者聚众为群,以武力与朝廷相抗。朝廷和百姓称之为“盐徒”。
“祖父信吗?”李庭兰不怎么信,宣诚太子要调的是盐场的银子,又不是私盐贩子的,盐徒做什么要行刺?
“先帝大怒,灭了两淮转运使九族,还将当地巡检司的官员杀的杀徒的徒,差点儿引起民变,”李显壬是那场腥风血雨的亲历者,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触目惊心,“但那又有何用,太子再也回不来了。”
李庭兰点头,旋即又道,“那这一次呢,朝廷会派哪位大人去赈灾?”
孙女问起这个,必然是有其用意的,李显壬含笑道,“正巧,今天便有人上折子请在户部观政的秦王殿下去陕甘呢。”
“晋王的人?”李庭兰觉得自己就是多余一问。
“应该是,”虽然没了胡祭酒和沈迈,只要晋王这颗树不倒,那些猢狲并不是真的散去。
“祖父觉得秦王殿下这次会去吗?”李庭兰倾身问道。
李显壬还真猜不出秦王的心思,他诚实的摇头,“说不准,其实这个怕秦王自己说了也不算,”若是建昭帝或者宋旭涛想让他去,那就是一道旨意的事,“便是贵为亲王,也照样身不由己。”
确实是这样的,除非郭太后出面。李庭兰想想秦王现在的样子,还有前世的记忆,觉得他会去的可能性也没多少,便有些意兴阑珊起来,“若是亲王皇子都不肯涉险的话,那朝廷命官又何苦来哉?”
自己也是朝廷命官中的一员啊,李显壬突然觉得有些难堪,勉强解释道,“前阵子我就收到你族叔的信,其实那边的旱情并不像传说的那么严重,不过是陕甘当地官员为了一己私利有意夸大事实罢了。”
李庭兰并没有为这样的消息感到高兴,所以这大晋是从上到下都烂了吗?那这些人还在这儿蝇蝇苟苟争什么呢?“祖父不想做些什么吗?你可是次辅啊。”
李显壬被孙女问住了,他确实是次辅,但他能坐在这个次辅的位置上,就是因为什么也不做,“兰儿希望祖父有所作为吗?你想过若我做了什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吗?”
这次是李庭兰被问住了,她不是真的十四岁的赤诚少女,如果上头的皇帝和首辅都能安然处之,觉得天下太平,祖父这个次辅要做什么的话,除了招忌招祸怕是不会有什么好果子。
她想到晋王登基之后的一系列作为,但凡于国有益的,最终的结果都是铩羽而归。她甚至听过楚哲云在家里报怨,说谢寒雨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那么多奇思怪想,居然想让百姓少交赋税,还要免徭役,甚至还说“盛世都不交公粮”。
李庭兰当时也觉得谢寒雨的话太过匪夷所思,但等她做了鬼可以看到评论区的时候,才知道写手所在的国家,关于赋税和徭役,千百年来有不同的办法。还有写手所在的现代,农人真的是不用“交公粮”的,甚至还有什么“地补”。
那个国家没有地主和佃户,也没有长工,土地都是国家的,而农人种了国家的地,不但不能给国家交粮,还能得到补助。李庭兰实名羡慕了,如果她是谢寒雨,发现自己成了大晋人,怕不是要立即一根绳子吊死,再穿回去才好。
“可是百姓太可怜了,这次旱情不严重,那下次呢?万一别的地方还有水患呢?”想到三年后那场大旱,陕甘乱民可是都打到潼关了,当时府里已经整好了行装准备跟着皇帝南逃了。
李庭兰记得还是谢寒雨让晋王将建昭帝给拦下了,说什么“天子守国门”,若是做皇帝的连自己的都城都不要了,那就不配为一国之尊。其实李庭兰听谢婉怡说,建昭帝最终没走,是因为他的身体实在经不过长途跋涉了。
后来若不是秦王闯了京西大营,领着两万兵马驰援潼关,亲自上阵和乱军死战,硬等到山如松带着大军赶到,才领军回撤,只怕后头就没有晋王和谢寒雨什么事了。
可是回京之后的秦王等到了什么呢?等到了皇帝的猜忌和申斥,若不是郭太后一力维护,甚至要去哭陵,只怕当时秦王都得被夺了王爵。
而被谢寒雨举荐的山如松,则在平了陕甘之乱后,被建昭帝重赏,不但封了武安侯,还得晋王力荐以兵部尚书衔任固原总兵,隶以四卫,总陕西三边军务。
一场陕甘之乱,大旱时贪墨朝廷赈灾银,造成民乱的两省官员除了几个替死鬼之外,其余人不但没被追责,甚至有几位还“平乱有功”得了升迁。丢了命的是百姓,获罪的是秦王,现在想想真的很讽刺。
回想着这些,李庭兰突然觉得其实秦王不参与进来也是对的,这样的君父,这样的朝廷,实在是不值得。
见孙女不说话了,李显壬又想起另一件事,“对了,吏部对许以尚的正式任命已经下来了,年内便要到任。”
看来许以尚马上就要离京了,李庭兰满脑子的忧国忧民的愁绪登时被吹散了,“我还在奇怪为什么许家那边一直没有消息呢。”她都做好被登门的准备了,偏许家一点儿动静都没有,现在吏部的文书一下,只怕许以尚这回真的要急了。
“或许许以尚自己也清楚去了桂西,还有搏前程的机会,若是不去,他的吏部主事也就当到年底了。”
李显壬素来为人谨慎,是一点把柄也不会给人留的,也是因为这个,才让许以尚蹦跶到现在,“而且桂西那等民风刁蛮之地,朝廷知道在那里为官的艰难,所以桂西几地的知府都是四品。”
李庭兰抿嘴一笑,许以尚的吏部主事是五品,而大晋的知府多为五品和从四品,“这不就是升官了,想来许大人应该是极开心的,等他三年任满,只怕朝廷还会有所嘉奖的。”
“那是自然,”李显壬语气肯定,“朝廷为了此次赴任官员的安全,特意从京西大营派了一支二百人的队伍护送他们往桂西去。”
“那许大人应该会去的,”以李庭兰对许以尚的了解,这一时他攀附晋王眼看无望,为了自己的官途,他没准儿就心一横往桂西去了,毕竟这连升两级可不是易事。
……
李庭兰想的果然没错,这会儿许家已经乱成了一团,江老太太再也没有之前官家老太太的样子,披头散发的坐在地上,拍着腿指着叶氏骂道,“都是你这个小娼*妇害的我儿,我告诉你,你若不将我儿留在京里,我跟你拼了。”
叶氏已经被江老太太的样子惊住了,她嫁到许家十几年,还是第一次见到江老太太这副模样,便是她们叶家,不,便是如今的许府,也没有这等粗鄙的婆子。
许福娘被祖母的样子吓坏了,她紧紧拉住弟弟许琅的胳膊将他挡在身后,颤抖着声音,“娘,爹爹真的会死吗?”
叶氏看着垂头丧气的许以尚,心里无比清醒,这就是自己不顾一切要嫁的男人?就因为仕途不顺,便利用老母幼子来逼迫自己?他一向自诩的才华能力呢?
<divstyle="text-align: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