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成为亡国皇孙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场由汾水决堤而起,中间经历水利员外郎失踪,最后到是否立即追究工部尚书姜渊责任的大朝会到了这儿,已经走到了尾声。但所有人都不会天真的以为这只是简单的一次孤立事件,这次事件将成为所有人心中的一个标尺。
如果最终数人头的结果是主张将姜渊即刻下狱的人比较多,并且穆菡也这么做了,暂且不论灾情的影响,单说这一举动所产生的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皇权的神圣与威严扫地。这么说可能有些危言耸听了些,但联想各方立场以及所有人的立场。
主张下狱的是以武寿为首的世家集团,世家集团是皇族的劲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儿。而被下狱的姜渊,众所周知,是一名坚定的皇族拥趸以及世家叛徒。一个被“民意”裹挟的皇族,一个可以顺从劲敌意愿处置自己拥趸的皇族,还值得人尊敬吗?
其他人如何想,不得而知。其他朝代发生这种事儿之后出现什么情况,各式各样的都有。但联系到赵征是一位复国的,刚刚登上皇位不足一年的皇帝,后果可想而知。
如果最终数人头的结果是主张戴罪立功的人比较多,并且穆菡也这么选择了,同样不讨论灾情,只说这件事的影响。
姜渊是一位坚定的皇族拥趸,这一点满朝皆知,那么是不是皇族拥趸就能获得额外的恩典呢?是不是皇族拥趸就能在触犯律法的时候获得赦免呢?皇族是否公正?纯臣与直臣还有没有生存的空间与余地?是不是皇族喜欢亲小人远贤臣?
站在皇族的角度来讲,姜渊有能力有实力有势力,是一把我在皇族手上的,非常好用的刀。姜渊既不是奸佞也不是弄臣,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但如果穆菡放了姜渊,不管姜渊能力如何,都会给人一种因为他亲近皇族,所以才能够得到如此恩典的感觉。
这种观念一旦形成,才是最要命的。
如果不论数人头的结果是什么,穆菡都要选择与之相反的选择呢?这么做的话,不啻于自绝前程。
这是在商讨一部主官的去留问题,是在商讨有关汾水决堤造成水患遗祸无穷的问题,不是过家家,国家大事容不得儿戏!
因此,在错过了那个最佳的时机之后,无论穆菡怎么选,结果都不是太好。这一点穆菡在看到下方呼啦啦跪了一大片人的时候就想到了,同样的,赵莹这只老狐狸也想到了。不过,想到是想到,再选一次的话,赵莹还是会这么做,用这种近乎逼宫的方式逼迫穆菡这个监国尽快做出决断。因为如果他不这么做的话,结果只会更坏。
如果赵莹不站出来与武寿唱对台的话,这个朝堂上就会只有一种声音,其他人不发声,就会造成所有人都同意武寿所请的错觉。尽管有许多人跟赵莹想的一样并不认同武寿所请,但他们都没有站出来。
不是畏惧,也不是什么其他更高深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武寿是御史台的主官。要想与他唱对台戏,就必须要求这个站出来的人身份地位与之相对等。
工部主官姜渊自身难保,吏部主官诸葛琼站在武寿这一边,户部主官宁瑜忙着心疼银子跟粮食呢,没工夫搭... -->>
这场由汾水决堤而起,中间经历水利员外郎失踪,最后到是否立即追究工部尚书姜渊责任的大朝会到了这儿,已经走到了尾声。但所有人都不会天真的以为这只是简单的一次孤立事件,这次事件将成为所有人心中的一个标尺。
如果最终数人头的结果是主张将姜渊即刻下狱的人比较多,并且穆菡也这么做了,暂且不论灾情的影响,单说这一举动所产生的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皇权的神圣与威严扫地。这么说可能有些危言耸听了些,但联想各方立场以及所有人的立场。
主张下狱的是以武寿为首的世家集团,世家集团是皇族的劲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儿。而被下狱的姜渊,众所周知,是一名坚定的皇族拥趸以及世家叛徒。一个被“民意”裹挟的皇族,一个可以顺从劲敌意愿处置自己拥趸的皇族,还值得人尊敬吗?
其他人如何想,不得而知。其他朝代发生这种事儿之后出现什么情况,各式各样的都有。但联系到赵征是一位复国的,刚刚登上皇位不足一年的皇帝,后果可想而知。
如果最终数人头的结果是主张戴罪立功的人比较多,并且穆菡也这么选择了,同样不讨论灾情,只说这件事的影响。
姜渊是一位坚定的皇族拥趸,这一点满朝皆知,那么是不是皇族拥趸就能获得额外的恩典呢?是不是皇族拥趸就能在触犯律法的时候获得赦免呢?皇族是否公正?纯臣与直臣还有没有生存的空间与余地?是不是皇族喜欢亲小人远贤臣?
站在皇族的角度来讲,姜渊有能力有实力有势力,是一把我在皇族手上的,非常好用的刀。姜渊既不是奸佞也不是弄臣,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但如果穆菡放了姜渊,不管姜渊能力如何,都会给人一种因为他亲近皇族,所以才能够得到如此恩典的感觉。
这种观念一旦形成,才是最要命的。
如果不论数人头的结果是什么,穆菡都要选择与之相反的选择呢?这么做的话,不啻于自绝前程。
这是在商讨一部主官的去留问题,是在商讨有关汾水决堤造成水患遗祸无穷的问题,不是过家家,国家大事容不得儿戏!
因此,在错过了那个最佳的时机之后,无论穆菡怎么选,结果都不是太好。这一点穆菡在看到下方呼啦啦跪了一大片人的时候就想到了,同样的,赵莹这只老狐狸也想到了。不过,想到是想到,再选一次的话,赵莹还是会这么做,用这种近乎逼宫的方式逼迫穆菡这个监国尽快做出决断。因为如果他不这么做的话,结果只会更坏。
如果赵莹不站出来与武寿唱对台的话,这个朝堂上就会只有一种声音,其他人不发声,就会造成所有人都同意武寿所请的错觉。尽管有许多人跟赵莹想的一样并不认同武寿所请,但他们都没有站出来。
不是畏惧,也不是什么其他更高深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武寿是御史台的主官。要想与他唱对台戏,就必须要求这个站出来的人身份地位与之相对等。
工部主官姜渊自身难保,吏部主官诸葛琼站在武寿这一边,户部主官宁瑜忙着心疼银子跟粮食呢,没工夫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