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琉璃世琉璃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朱元璋皱眉问:“有几日了?”
沈测道:“五日了,臣不敢妄报,接连看了五日,确定无误。”这么说是怕皇帝怪他不早说。“彗孛冒犯,主世乱扰政;还有流星出入色赤,泛白”,小心地觑看着皇帝面色:“怕是,怕是有妨宫里”。
朱元璋知道他这个宫里指的是自己,不由得紧锁眉头。半晌问:“有何解法?”
沈测想了想道:“圣上可否回想大约五日之前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或者什么不妥当的?不妨从上着眼”。
朱元璋心里嘀咕,和朱允炆对视一眼,道:“五日前,朕将天禧寺的佛顶骨舍利迎进了宫里,亲自供奉”。
百官一听此言,顿时一片哗然。朱元璋派人迎奉佛舍利一事,并未大张旗鼓,除了朱允炆和一些太监侍卫,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沈测沉吟着尚未说话,黄子澄首先站了出来:“陛下此举大错特错也!”
王直斥道:“大胆!”
朱元璋却摆了摆手:“说!”
黄子澄道:“微臣虽不是佛弟子,却也知佛舍利乃是佛门无上圣物,是戒定慧之所熏修。佛弟子认为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有不可思议之神力。陛下却悄悄迎进大内,未免儿戏”。
黄子澄当面直斥皇帝之非,说明他胆子大,也可见当时的朝堂还是比较民主的。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朕知道,所以才迎回宫中供奉。《大智度论》说‘供养佛舍利,乃至如芥子许,其福报无边’,何况佛真身舍利?朕为我大明发愿,祝祷长承佛护天下丰稔四海无波,有何不可?”
黄子澄一向大无畏:“臣知陛下作此崇奉乃是以乞福祥,怕只怕更得祸也!”
朱元璋大怒:“住口!”就要发作。
方孝儒疾步上前道:“陛下息怒!乞陛下听微臣说一说古,是长安城外法门寺佛指骨舍利,和大唐历代皇帝的故事”。
朱元璋眯缝了眼睛:“准!”
方孝儒侃侃道来:“长安法门寺有佛指骨舍利,颇得大唐朝野之尊信。唐贞观五年,太宗敕许开启法门寺塔和地宫,就在法门寺通现道俗,供信众百姓瞻仰,礼毕重归塔内,并赐望云殿之良木修葺法门寺塔,遂成就贞观盛世;此次太宗诏启塔基,是佛舍利的第一次开示。”说到这里顿了顿:“圣上所云‘福报无边’,此为最佳例证”。
朱元璋点了点头,难得这个方孝孺如此有眼色。
方孝儒接着道:“显庆五年,高宗第二次开示佛舍利,并下敕迎奉舍利往东都盛大供养,此乃是奉迎的第一次。然而佛舍利在东都四年间,天下大权尽归武后。龙朔二年,依旧送佛舍利还法门寺塔下地宫。”
方孝儒说到这里顿了顿,见皇帝虽皱着眉但听得很认真,于是接着说道:“武后以女身称帝,自称转轮王成佛下世。长安四年迎奉佛舍利入宫供养,结果第二年即神龙元年,武后则薨。彼时佛舍利尚在洛阳宫中!”
朱元璋听着,不由全身一震。
“天宝十四年,肃宗避乱凤翔郡,亲谒法门寺,不空大士晓以佛法神功,安稳舍利不动,遂于至德二年收复两京,肃宗得以回到长安。可是上元二年,敕迎佛祖舍利入宫中道场供养,六十余日后才送回法门寺。肃宗病疴日重,上元三年驾崩”。
朱元璋默然不语。
方孝儒接着说道:“贞元六年德宗再迎佛舍利,循例一月不到即复葬故地;元和十四年宪宗亦迎,宫中供奉三日后在京城各大寺院轮流供养,当月二十四日即奉佛骨还于旧塔。中间虽有韩愈諫佛一段插曲,然宪宗成就了中兴大唐的‘元和之治’。”
方孝儒又清了清嗓子:“到得咸通十四年四月八日,懿宗迎佛舍利入宫,不顾群臣諫阻留舍利在京城,结果秋天懿宗皇帝驾崩!僖宗即位,十二月诏还佛舍利于法门寺塔下”。
方孝儒说毕,望着朱元璋道:“六次奉迎,声势浩大耗费空前;可反而太宗在原址开示,通显道俗,更得佛陀佑护。乞圣上三思!”
朱元璋倘若是几日前听到这些,肯定是不以为然。可这几日内连现异象,暴雨雷电,殿塌塔倒,连日食地震都在一日内发生,不由得心中信了。
沉吟半晌道:“可是天禧寺年久失葺,早晚要修。朕欲另建舍利寺院,譬如在牛首山,虔诚供奉,岂非对佛陀更恭敬?”
这下连长兴侯都站了出来:“圣上!臣不通文史,不懂佛舍利该如何安奉。但是牛首山当日岳武穆曾在山上大战金兵,杀气冤气恐怕至今尤重。况且又有南唐二陵这些陵墓,不可不虑啊!”。
众臣见他一员武将谈“杀气冤气”不由得有些好笑,却不知事关己身才会在意,文官怕什么杀戮报应?耿炳文征战多年杀敌无数,夜深无人时分常常念及于此,尤其年纪越大越有些害怕。
朱元璋连夜噩梦,此时听耿炳文这么说倒是触动心事,一时若有所思。
方孝儒插口道:“臣刚才所说的大唐武后在东都供养佛舍利,武后不惜毁洛阳宫中乾元殿,极尽秘宝名珍,建造‘明堂’以供佛舍利,亦未改其悲惨结局。臣虽非佛弟子,也知道佛陀如何会在意这些尘世的珍宝精舍?”。
魏国公徐辉祖上前说道:“臣听闻,佛舍利所在,即佛陀真身所在!佛顶骨舍利在圣感舍利宝塔内几百年安稳不动,尤如佛陀长年居住在此一样。凡人俗子尚且念家,何况佛陀‘如如不动’‘安忍不动’?”
朱元璋听徐辉祖乱解佛经,禁不住有气。但确实人佛同心,佛祖不想搬家也有几分道理。
礼部尚书郑谨躬身说道:“圣上!牛首山在宁镇丘陵,虽然风景秀美,比起金陵紫府到底偏僻生远。如今佛教不但在我大明弘扬,朝鲜日本安南锡兰等各国都极为昌盛。佛顶骨舍利如此无上圣物,各国崇敬,当在金陵城内重地更为妥当”。这是礼部在外交角度的想法。
朱元璋心中大致已经决定,侧头问沈测:“沈卿说呢?”
沈监正躬身说道:“佛舍利在天禧寺时,紫微星垣众星明亮。臣眺望京城,瑞光流溢,缭绕而上。可近日非但紫微星垣星光黯弱,城中也是黑气弥漫常,且不断蔓延扩展。今日狮子山怕只是开始,臣担心如此下去恐会不利国祚”。
朱元璋问:“那沈卿觉得如何才妥?”
沈监正恭敬答道:“以臣所见,天禧寺的圣感舍利宝塔,即使修葺或重建,原址几百年的祥瑞之气不变。修建时不妨捧出,或暂时供奉别处或通现信众百姓,一迄工成便安奉回去。宋时建寺修浮屠,自长干寺阿育王塔变为天禧寺圣感舍利塔,就是这么做的”。
朱元璋微微颔首,最后侧头问朱允炆道:“允炆意下如何?”
朱允炆躬身肃容道:“圣上!各位大人所云甚有道理,以史为鉴,佛顶骨舍利还是原址安奉的好”。想了想又补充道:“如欲开示,不妨效仿唐太宗,几十年一启,最为妥当。”
朱元璋沉吟良久,最后说道:“好!那就还奉佛舍利于天禧寺塔内!允炆明日亲自去一趟”。
朱允炆大喜:“尊旨!”百官尽皆称善。
翌日,皇太孙特意斋戒沐浴,率领大臣太监恭恭敬敬地将佛顶骨舍利奉还天禧寺,重新安奉于圣感塔下地宫内。当时不仅天禧寺,整个金陵城上空祥云缭绕,瑞光氤氲。佛陀真身,这样在天禧寺又安居了几百年。
皇帝朱元璋,这样不得不再次放弃了阅江楼的建造,直到公元2001年南京政府建成了今日巍峨壮美的阅江楼,才结束了六百多年‘有记无楼’的历史。
朱元璋下了罪己诏,承认日食地震等异象是自己挪动了佛舍利造成,悔过不已;又说到停造阅江楼的原因:“惶惧乃罢其工,”直接承认自己是因害怕。
明太祖尚且如此,今人何妨也对佛陀多一些敬畏?
; 朱元璋皱眉问:“有几日了?”
沈测道:“五日了,臣不敢妄报,接连看了五日,确定无误。”这么说是怕皇帝怪他不早说。“彗孛冒犯,主世乱扰政;还有流星出入色赤,泛白”,小心地觑看着皇帝面色:“怕是,怕是有妨宫里”。
朱元璋知道他这个宫里指的是自己,不由得紧锁眉头。半晌问:“有何解法?”
沈测想了想道:“圣上可否回想大约五日之前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或者什么不妥当的?不妨从上着眼”。
朱元璋心里嘀咕,和朱允炆对视一眼,道:“五日前,朕将天禧寺的佛顶骨舍利迎进了宫里,亲自供奉”。
百官一听此言,顿时一片哗然。朱元璋派人迎奉佛舍利一事,并未大张旗鼓,除了朱允炆和一些太监侍卫,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沈测沉吟着尚未说话,黄子澄首先站了出来:“陛下此举大错特错也!”
王直斥道:“大胆!”
朱元璋却摆了摆手:“说!”
黄子澄道:“微臣虽不是佛弟子,却也知佛舍利乃是佛门无上圣物,是戒定慧之所熏修。佛弟子认为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有不可思议之神力。陛下却悄悄迎进大内,未免儿戏”。
黄子澄当面直斥皇帝之非,说明他胆子大,也可见当时的朝堂还是比较民主的。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朕知道,所以才迎回宫中供奉。《大智度论》说‘供养佛舍利,乃至如芥子许,其福报无边’,何况佛真身舍利?朕为我大明发愿,祝祷长承佛护天下丰稔四海无波,有何不可?”
黄子澄一向大无畏:“臣知陛下作此崇奉乃是以乞福祥,怕只怕更得祸也!”
朱元璋大怒:“住口!”就要发作。
方孝儒疾步上前道:“陛下息怒!乞陛下听微臣说一说古,是长安城外法门寺佛指骨舍利,和大唐历代皇帝的故事”。
朱元璋眯缝了眼睛:“准!”
方孝儒侃侃道来:“长安法门寺有佛指骨舍利,颇得大唐朝野之尊信。唐贞观五年,太宗敕许开启法门寺塔和地宫,就在法门寺通现道俗,供信众百姓瞻仰,礼毕重归塔内,并赐望云殿之良木修葺法门寺塔,遂成就贞观盛世;此次太宗诏启塔基,是佛舍利的第一次开示。”说到这里顿了顿:“圣上所云‘福报无边’,此为最佳例证”。
朱元璋点了点头,难得这个方孝孺如此有眼色。
方孝儒接着道:“显庆五年,高宗第二次开示佛舍利,并下敕迎奉舍利往东都盛大供养,此乃是奉迎的第一次。然而佛舍利在东都四年间,天下大权尽归武后。龙朔二年,依旧送佛舍利还法门寺塔下地宫。”
方孝儒说到这里顿了顿,见皇帝虽皱着眉但听得很认真,于是接着说道:“武后以女身称帝,自称转轮王成佛下世。长安四年迎奉佛舍利入宫供养,结果第二年即神龙元年,武后则薨。彼时佛舍利尚在洛阳宫中!”
朱元璋听着,不由全身一震。
“天宝十四年,肃宗避乱凤翔郡,亲谒法门寺,不空大士晓以佛法神功,安稳舍利不动,遂于至德二年收复两京,肃宗得以回到长安。可是上元二年,敕迎佛祖舍利入宫中道场供养,六十余日后才送回法门寺。肃宗病疴日重,上元三年驾崩”。
朱元璋默然不语。
方孝儒接着说道:“贞元六年德宗再迎佛舍利,循例一月不到即复葬故地;元和十四年宪宗亦迎,宫中供奉三日后在京城各大寺院轮流供养,当月二十四日即奉佛骨还于旧塔。中间虽有韩愈諫佛一段插曲,然宪宗成就了中兴大唐的‘元和之治’。”
方孝儒又清了清嗓子:“到得咸通十四年四月八日,懿宗迎佛舍利入宫,不顾群臣諫阻留舍利在京城,结果秋天懿宗皇帝驾崩!僖宗即位,十二月诏还佛舍利于法门寺塔下”。
方孝儒说毕,望着朱元璋道:“六次奉迎,声势浩大耗费空前;可反而太宗在原址开示,通显道俗,更得佛陀佑护。乞圣上三思!”
朱元璋倘若是几日前听到这些,肯定是不以为然。可这几日内连现异象,暴雨雷电,殿塌塔倒,连日食地震都在一日内发生,不由得心中信了。
沉吟半晌道:“可是天禧寺年久失葺,早晚要修。朕欲另建舍利寺院,譬如在牛首山,虔诚供奉,岂非对佛陀更恭敬?”
这下连长兴侯都站了出来:“圣上!臣不通文史,不懂佛舍利该如何安奉。但是牛首山当日岳武穆曾在山上大战金兵,杀气冤气恐怕至今尤重。况且又有南唐二陵这些陵墓,不可不虑啊!”。
众臣见他一员武将谈“杀气冤气”不由得有些好笑,却不知事关己身才会在意,文官怕什么杀戮报应?耿炳文征战多年杀敌无数,夜深无人时分常常念及于此,尤其年纪越大越有些害怕。
朱元璋连夜噩梦,此时听耿炳文这么说倒是触动心事,一时若有所思。
方孝儒插口道:“臣刚才所说的大唐武后在东都供养佛舍利,武后不惜毁洛阳宫中乾元殿,极尽秘宝名珍,建造‘明堂’以供佛舍利,亦未改其悲惨结局。臣虽非佛弟子,也知道佛陀如何会在意这些尘世的珍宝精舍?”。
魏国公徐辉祖上前说道:“臣听闻,佛舍利所在,即佛陀真身所在!佛顶骨舍利在圣感舍利宝塔内几百年安稳不动,尤如佛陀长年居住在此一样。凡人俗子尚且念家,何况佛陀‘如如不动’‘安忍不动’?”
朱元璋听徐辉祖乱解佛经,禁不住有气。但确实人佛同心,佛祖不想搬家也有几分道理。
礼部尚书郑谨躬身说道:“圣上!牛首山在宁镇丘陵,虽然风景秀美,比起金陵紫府到底偏僻生远。如今佛教不但在我大明弘扬,朝鲜日本安南锡兰等各国都极为昌盛。佛顶骨舍利如此无上圣物,各国崇敬,当在金陵城内重地更为妥当”。这是礼部在外交角度的想法。
朱元璋心中大致已经决定,侧头问沈测:“沈卿说呢?”
沈监正躬身说道:“佛舍利在天禧寺时,紫微星垣众星明亮。臣眺望京城,瑞光流溢,缭绕而上。可近日非但紫微星垣星光黯弱,城中也是黑气弥漫常,且不断蔓延扩展。今日狮子山怕只是开始,臣担心如此下去恐会不利国祚”。
朱元璋问:“那沈卿觉得如何才妥?”
沈监正恭敬答道:“以臣所见,天禧寺的圣感舍利宝塔,即使修葺或重建,原址几百年的祥瑞之气不变。修建时不妨捧出,或暂时供奉别处或通现信众百姓,一迄工成便安奉回去。宋时建寺修浮屠,自长干寺阿育王塔变为天禧寺圣感舍利塔,就是这么做的”。
朱元璋微微颔首,最后侧头问朱允炆道:“允炆意下如何?”
朱允炆躬身肃容道:“圣上!各位大人所云甚有道理,以史为鉴,佛顶骨舍利还是原址安奉的好”。想了想又补充道:“如欲开示,不妨效仿唐太宗,几十年一启,最为妥当。”
朱元璋沉吟良久,最后说道:“好!那就还奉佛舍利于天禧寺塔内!允炆明日亲自去一趟”。
朱允炆大喜:“尊旨!”百官尽皆称善。
翌日,皇太孙特意斋戒沐浴,率领大臣太监恭恭敬敬地将佛顶骨舍利奉还天禧寺,重新安奉于圣感塔下地宫内。当时不仅天禧寺,整个金陵城上空祥云缭绕,瑞光氤氲。佛陀真身,这样在天禧寺又安居了几百年。
皇帝朱元璋,这样不得不再次放弃了阅江楼的建造,直到公元2001年南京政府建成了今日巍峨壮美的阅江楼,才结束了六百多年‘有记无楼’的历史。
朱元璋下了罪己诏,承认日食地震等异象是自己挪动了佛舍利造成,悔过不已;又说到停造阅江楼的原因:“惶惧乃罢其工,”直接承认自己是因害怕。
明太祖尚且如此,今人何妨也对佛陀多一些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