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三国雄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元前206年,率兵攻入秦都咸阳,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嗣后项、刘又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
在公元前202年,刘邦最后击败项羽,登上皇位,建立了西汉王朝。经170年之后,至公元前32年汉成帝登基时,西汉王朝已走上没落之路。此后几十年间,在河南、四川、陕西和山东等地区接连不断燃起了人民群众反抗与斗争的烈火。况且,天灾与人祸并行。史载汉成帝时代,因饥馑而饿死在道路上的就有几百万人之多。后继的哀帝和平帝在政治上更为腐败,灾害更趋频繁。灾民四出逃亡,社会秩序大乱。
秦、汉两代在陈胜一吴广农民大起义、项羽一刘邦楚汉相争、绿林军大起义、赤眉军大起义、黄巾军大起义、巴郡农民大起义等大规模战争中人口多次迁徙流动,加之多次发生饥馑灾荒,四处逃难者难以计数。随着人口流动的狂潮迭起,林姓诸宗支也多次发生举族迁徙之事。离中原地区较远的山东地区相对集中地居住着较多的林姓子孙。史载有一大批齐鲁西河林氏后裔居住在临淄郡、济北郡和薛郡,这些郡域即今山东省曲阜、淄博、临清、茌平、泰安一带。齐郡邹县(今山东省邹城市)有林宪、林挚等名门望族寓居。
林宪是林坚的37世孙,在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任职司隶校尉。当初秦始皇焚书时,他秘藏林姓宗谱于祖墓,使先世林姓传承次序在很长一段时期不致失传。林挚是林坚41世孙,在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拜为燕相,封赐平棘侯,食邑千户,承传四代,十分显耀。在济水之东则居住着林封、林农、林祗、林胡和林谭等林姓世家。林封与林农父子在汉灵帝时代曾经遭遇董卓的陷害。董卓对汉灵帝说:“林姓豪强势力过大对汉室大有不利。”灵帝听信谗言,林姓宗族受害者甚多,林封、林农父子遂去官归隐于济水之东(今山东省淄博市附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林氏迁徙
东汉末年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曹操占据了兖州,刘备占据了豫州,孙策及其弟孙权占据了扬州所属的江东,吕布占据了徐州,袁绍占据了冀州,刘焉占据了益州,刘表占据了荆州……经过长期而剧烈的混战,逐渐形成了曹魏、刘蜀和孙吴三大军事集团鼎足而立的局面,并分别建立起魏、蜀、吴三国分治政权。
又经过几十年惊心动魄的征战,以上三国先后都破灭了,却由司马炎揽得了大权。他于公元265年建立了晋王朝,改元为泰始元年,是为晋武帝。西晋王朝共历50多年,多次发生内乱,后期甚至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北部及西部(指今内蒙古、蒙古、青海、西藏及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氐、羌、匈奴、鲜卑、羯等族群)乘机向中原心腹进逼。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族建立的前赵政权攻入晋都洛阳。晋怀帝被虏,包括太子、朝官和兵民在内共计三万余人被杀。不久,怀、愍二帝相继被杀死。史称“永嘉之乱,五胡乱华“.
晋在淮河以北的土地,几乎全处于北方各少数民族控制之下。晋室不得已而南迁,重新立国于江南,史称“东晋”。司马懿之曾孙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称帝,成为晋室中兴之主,是为晋元帝。江南乃富庶丰饶之地,颇具吸引力。
原居住于北方的许多林姓裔孙也纷纷向我国南方转移,“衣冠南渡“,主要扩散地点在今江苏、浙江、江西和福建。如《晋书》所载:“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唐人林谓在《闽中记》写道:“永嘉之乱,中原仕族林、黄、陈、郭四姓先人闽。”移居江苏及福建的林姓支脉素以林礼祖孙(林礼,子林颖,孙林懋及林禄)最为彰显。林礼是林坚的80世孙,在晋怀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任职中郎主簿,后升为太子太傅,由世居地博陵郡迁入徐州,遂成为徐州林姓望族之始祖。林颖是林礼之子,在晋愍帝建兴三年(公元315年),由徐州别驾升任黄门侍郎,随司马睿渡江南巡,先寓居徐州,后定居下邳。林颖的长子林懋是林坚的82世孙,在晋愍帝执政时期曾任通宜散骑常侍、殿中侍御史和侍卫将军等职,后出任下邳郡(址在今江苏省睢宁县及邳州市)太守。林懋太守任满之后,鉴于时局动荡,便慎选下邳郡的梓桐乡定居下来。现今所见的林姓家谱,一般称林懋为“下邳林”的始祖。林懋有六个儿子,都当了大官,地位显贵,时人称之“六龙”。
林禄是林颖的次子,在西晋王朝中历任安东琅琊王府参军、给事中、黄门侍郎等职,曾随司马睿南渡。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之后,他颇受晋元帝司马睿重用,历任招远将军、散骑常侍、合浦太守和晋安太守等职。林禄于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举家人闽,定居于晋安(郡治在今福建省福州市),成为“晋安林氏”的开基始祖。林禄的子孙除寓居晋安郡侯官县之外,后因人丁繁衍兴旺,广泛分布于闽省各地,据称闽林裔孙今已发展到一千万人以上。
林披(林禄的十六世孙)林披家于莆田,在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明经及第,被授于太子詹事一职。他先后娶妻3人,即郑氏、陈氏和朱氏。后来生子9人,分别为林苇、林藻、林著、林荐、林晔、林蕴、林蒙、林迈、林蔇。九人后来也都明经及第,并且都做了州刺史。由于州刺史又称州牧或牧守,兄弟9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在“八闽”之地独领风骚,因此被称为“八闽世泽,九牧家声”,或者称为“莆田九牧”、“九牧林家”等,以纪念这段颇为荣耀的历史。
“九牧”后代,自唐宋由莆田分衍到福建仙游、漳浦、福州、侯官、长乐、连江、泉州、漳州、永春、龙岩三明等地,以及广东潮州、梅州、韶州、广西横州等地,明清及近代更迁居世界许多地方,在林姓各支派拥有较大的影响。林姓族裔人口迁徙继东晋之后在南北朝时期又有发展。自晋室南渡以来政局不稳,社会依然动荡不安。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403年),东晋八州都督桓玄谋反,企图颠覆东晋政权,自立为帝。东晋将领刘裕起兵讨伐桓玄,立下了战功。刘裕不断蓄积兵力,于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感到羽翼丰满,便取代晋朝政权,建立了宋朝,史称南朝宋武皇帝,开启了南朝170年的历史。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国都均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偏安于南方半壁河山。而在北方则先后出现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等政权,史家统称之为北朝,自北魏世祖太武皇帝统一北方之年(公元439年)算起至北周静帝大定元年(公元581年)为止,共计142年。上述南朝与北朝在中华大地对峙达百余年,兵戎相见,征战不已,民无宁日,林姓族人和其他姓氏人群的迁徙也不断发生。
自三国时期经两晋至南北朝时期,林姓宗族中名门望族的分布大致如下:在三国曹魏明帝时,林川家族居于徐州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林泰家族和林池家族居于济水之东(今山东省淄博一带),林豫家族居于河东郡(今山西省夏县西北)。他们是当地的林姓望族。林川是林坚的72世孙,在明帝景初元年(公元237年)任职徐州刺史。林泰和林池都是林坚的73世孙。林泰在明帝青龙元年(公元233年)任职广威将军兼中书令。林池在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年)任职秦州刺史。林豫是林坚73世孙,在明帝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任职河东郡(今山西省夏县西北)太守兼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太守。明帝死后齐王曹芳继位。正始二年(公元241年)任命林奢为司隶校尉,尔后升职金城太守,居住在金城(今甘肃省永清县西北),成为当地林姓名门望族。林奢是林坚的74世孙,他的儿子林冠在魏元帝景元五年(公元264年)任职秦州刺史,后升尚书令,同样显贵于金城。林坚的74世孙林道固在正始二年(公元241年)任谏议大夫,兼任吏部尚书,居于洛阳,世代相承为洛阳林姓望族。在三国时代,广陵林姓的世族一部分子孙留居于广陵郡(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也有流徙于魏国各地,即今陕西、河北、河南和山东等省份。原汉代“长安林姓望族”在三国时期寓居雍州(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为多,而“西河林姓望族”则以寓居鲁郡、青州、兖州、齐郡等地为多,这些居住点分布在今山东省曲阜、淄博、临清、茌平、泰安和郯城。至于两晋和南北朝时代,由于战乱和灾荒所逼,中原林姓士族有不少人渡过长江天堑,到南方避难逃生,落地生根之后重新发展成名门望族了。例如林礼、林颖等人迁入徐州,成为“徐州林”的开拓者,林懋成为“下邳林”的始祖,林禄人闽,成为“晋安林”开山鼻祖。原“晋安林”后裔林靖之是林坚的86世孙,在晋穆帝升平元年(公元357年)擢升雄战将军,后改调为建阳郡(今福建省建阳市)太守,卸任后遂定居建阳,成为建阳林姓开基祖。林坚的87世孙林宝也是“晋安林”的后裔,在南朝刘宋时代任建州刺史,乃定居于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县),成为当地林姓望族。继续留居在早期祖居地(今山东、河北和河南等地)的有林道明、林胜、林遂之、林遁民、林逢勋、林显、林忠勋、林玉、林惠勋、林奇勋、林殊勋和林业等家族。林道明是林坚的63世孙,在北魏时代任清河(今山东省临清市)太守。林道明之子林胜,任北齐散骑侍郎,也居山东临清。林遂之是林坚87世孙,在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公元387年)任职南海县令,世居山东郯城。林遁民是林遂之的第八子,在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任职给事中,后裔在郯城繁衍成望族。林逢勋与林显世居河北,承继博陵林姓大宗的地位。林逢勋是林坚的77世孙,在晋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任职博陵郡太守,他的长子林显在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90年)身兼博陵、安定、山阳三郡太守。他俩在博陵是晋初林姓声名荣耀的名门巨族。世居河南的林姓大户人家有林玉、林忠勋、林惠勋、林奇勋、林殊勋和林业。林玉是林坚的76世孙,在晋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任职侍中,兼任司隶校尉。林忠勋、林惠勋、林奇勋和林殊勋都是林玉的儿子。林忠勋在晋惠帝永宁元年(公元301年)任职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太守。林惠勋在晋武帝咸宁元年(公元275年)任太尉兼太傅。林奇勋在晋武帝咸宁四年任职河南尹。林殊勋在晋惠帝永熙元年(公元290年)任职“太子洗马”,掌经籍,为太子侍从。林业是林坚79世孙,在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任司马之职。他们在河南的南阳、洛阳一带都是林姓的名门望族。此外,在湖南和江苏地区也有林姓的显贵门第。林景是林坚的83世孙,在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任通直郎。他跟随征南将军朱宝在乎南作战中立下战功,升任镇南将军、散骑常侍,并受封为桂阳郡(今湖南省郴州市)南平侯,后裔在桂阳寓居发展。例如:林景的长子林绥也受封为桂阳郡南平开国侯。林绥在晋成帝咸康八年(公元342年)任职车骑府参军,后在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升任远略将军,两年后因立有战功擢升为散骑常侍,赐予侯爵。在建康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则有林遁民家族世居于斯。林遁民是林坚的88世孙,在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任郡功曹转给事中,其子林玉珍则在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公元457年)补功曹之职。在冀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有林廷坚家族,是当地林姓名门望族。林廷坚是林坚的90世孙,在南朝梁时(公元502年至557年之间)任南冀州刺史,成为当地的权要,名闻遐迩。
元前206年,率兵攻入秦都咸阳,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嗣后项、刘又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
在公元前202年,刘邦最后击败项羽,登上皇位,建立了西汉王朝。经170年之后,至公元前32年汉成帝登基时,西汉王朝已走上没落之路。此后几十年间,在河南、四川、陕西和山东等地区接连不断燃起了人民群众反抗与斗争的烈火。况且,天灾与人祸并行。史载汉成帝时代,因饥馑而饿死在道路上的就有几百万人之多。后继的哀帝和平帝在政治上更为腐败,灾害更趋频繁。灾民四出逃亡,社会秩序大乱。
秦、汉两代在陈胜一吴广农民大起义、项羽一刘邦楚汉相争、绿林军大起义、赤眉军大起义、黄巾军大起义、巴郡农民大起义等大规模战争中人口多次迁徙流动,加之多次发生饥馑灾荒,四处逃难者难以计数。随着人口流动的狂潮迭起,林姓诸宗支也多次发生举族迁徙之事。离中原地区较远的山东地区相对集中地居住着较多的林姓子孙。史载有一大批齐鲁西河林氏后裔居住在临淄郡、济北郡和薛郡,这些郡域即今山东省曲阜、淄博、临清、茌平、泰安一带。齐郡邹县(今山东省邹城市)有林宪、林挚等名门望族寓居。
林宪是林坚的37世孙,在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任职司隶校尉。当初秦始皇焚书时,他秘藏林姓宗谱于祖墓,使先世林姓传承次序在很长一段时期不致失传。林挚是林坚41世孙,在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拜为燕相,封赐平棘侯,食邑千户,承传四代,十分显耀。在济水之东则居住着林封、林农、林祗、林胡和林谭等林姓世家。林封与林农父子在汉灵帝时代曾经遭遇董卓的陷害。董卓对汉灵帝说:“林姓豪强势力过大对汉室大有不利。”灵帝听信谗言,林姓宗族受害者甚多,林封、林农父子遂去官归隐于济水之东(今山东省淄博市附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林氏迁徙
东汉末年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曹操占据了兖州,刘备占据了豫州,孙策及其弟孙权占据了扬州所属的江东,吕布占据了徐州,袁绍占据了冀州,刘焉占据了益州,刘表占据了荆州……经过长期而剧烈的混战,逐渐形成了曹魏、刘蜀和孙吴三大军事集团鼎足而立的局面,并分别建立起魏、蜀、吴三国分治政权。
又经过几十年惊心动魄的征战,以上三国先后都破灭了,却由司马炎揽得了大权。他于公元265年建立了晋王朝,改元为泰始元年,是为晋武帝。西晋王朝共历50多年,多次发生内乱,后期甚至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北部及西部(指今内蒙古、蒙古、青海、西藏及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氐、羌、匈奴、鲜卑、羯等族群)乘机向中原心腹进逼。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族建立的前赵政权攻入晋都洛阳。晋怀帝被虏,包括太子、朝官和兵民在内共计三万余人被杀。不久,怀、愍二帝相继被杀死。史称“永嘉之乱,五胡乱华“.
晋在淮河以北的土地,几乎全处于北方各少数民族控制之下。晋室不得已而南迁,重新立国于江南,史称“东晋”。司马懿之曾孙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称帝,成为晋室中兴之主,是为晋元帝。江南乃富庶丰饶之地,颇具吸引力。
原居住于北方的许多林姓裔孙也纷纷向我国南方转移,“衣冠南渡“,主要扩散地点在今江苏、浙江、江西和福建。如《晋书》所载:“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唐人林谓在《闽中记》写道:“永嘉之乱,中原仕族林、黄、陈、郭四姓先人闽。”移居江苏及福建的林姓支脉素以林礼祖孙(林礼,子林颖,孙林懋及林禄)最为彰显。林礼是林坚的80世孙,在晋怀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任职中郎主簿,后升为太子太傅,由世居地博陵郡迁入徐州,遂成为徐州林姓望族之始祖。林颖是林礼之子,在晋愍帝建兴三年(公元315年),由徐州别驾升任黄门侍郎,随司马睿渡江南巡,先寓居徐州,后定居下邳。林颖的长子林懋是林坚的82世孙,在晋愍帝执政时期曾任通宜散骑常侍、殿中侍御史和侍卫将军等职,后出任下邳郡(址在今江苏省睢宁县及邳州市)太守。林懋太守任满之后,鉴于时局动荡,便慎选下邳郡的梓桐乡定居下来。现今所见的林姓家谱,一般称林懋为“下邳林”的始祖。林懋有六个儿子,都当了大官,地位显贵,时人称之“六龙”。
林禄是林颖的次子,在西晋王朝中历任安东琅琊王府参军、给事中、黄门侍郎等职,曾随司马睿南渡。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之后,他颇受晋元帝司马睿重用,历任招远将军、散骑常侍、合浦太守和晋安太守等职。林禄于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举家人闽,定居于晋安(郡治在今福建省福州市),成为“晋安林氏”的开基始祖。林禄的子孙除寓居晋安郡侯官县之外,后因人丁繁衍兴旺,广泛分布于闽省各地,据称闽林裔孙今已发展到一千万人以上。
林披(林禄的十六世孙)林披家于莆田,在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明经及第,被授于太子詹事一职。他先后娶妻3人,即郑氏、陈氏和朱氏。后来生子9人,分别为林苇、林藻、林著、林荐、林晔、林蕴、林蒙、林迈、林蔇。九人后来也都明经及第,并且都做了州刺史。由于州刺史又称州牧或牧守,兄弟9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在“八闽”之地独领风骚,因此被称为“八闽世泽,九牧家声”,或者称为“莆田九牧”、“九牧林家”等,以纪念这段颇为荣耀的历史。
“九牧”后代,自唐宋由莆田分衍到福建仙游、漳浦、福州、侯官、长乐、连江、泉州、漳州、永春、龙岩三明等地,以及广东潮州、梅州、韶州、广西横州等地,明清及近代更迁居世界许多地方,在林姓各支派拥有较大的影响。林姓族裔人口迁徙继东晋之后在南北朝时期又有发展。自晋室南渡以来政局不稳,社会依然动荡不安。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403年),东晋八州都督桓玄谋反,企图颠覆东晋政权,自立为帝。东晋将领刘裕起兵讨伐桓玄,立下了战功。刘裕不断蓄积兵力,于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感到羽翼丰满,便取代晋朝政权,建立了宋朝,史称南朝宋武皇帝,开启了南朝170年的历史。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国都均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偏安于南方半壁河山。而在北方则先后出现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等政权,史家统称之为北朝,自北魏世祖太武皇帝统一北方之年(公元439年)算起至北周静帝大定元年(公元581年)为止,共计142年。上述南朝与北朝在中华大地对峙达百余年,兵戎相见,征战不已,民无宁日,林姓族人和其他姓氏人群的迁徙也不断发生。
自三国时期经两晋至南北朝时期,林姓宗族中名门望族的分布大致如下:在三国曹魏明帝时,林川家族居于徐州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林泰家族和林池家族居于济水之东(今山东省淄博一带),林豫家族居于河东郡(今山西省夏县西北)。他们是当地的林姓望族。林川是林坚的72世孙,在明帝景初元年(公元237年)任职徐州刺史。林泰和林池都是林坚的73世孙。林泰在明帝青龙元年(公元233年)任职广威将军兼中书令。林池在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年)任职秦州刺史。林豫是林坚73世孙,在明帝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任职河东郡(今山西省夏县西北)太守兼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太守。明帝死后齐王曹芳继位。正始二年(公元241年)任命林奢为司隶校尉,尔后升职金城太守,居住在金城(今甘肃省永清县西北),成为当地林姓名门望族。林奢是林坚的74世孙,他的儿子林冠在魏元帝景元五年(公元264年)任职秦州刺史,后升尚书令,同样显贵于金城。林坚的74世孙林道固在正始二年(公元241年)任谏议大夫,兼任吏部尚书,居于洛阳,世代相承为洛阳林姓望族。在三国时代,广陵林姓的世族一部分子孙留居于广陵郡(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也有流徙于魏国各地,即今陕西、河北、河南和山东等省份。原汉代“长安林姓望族”在三国时期寓居雍州(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为多,而“西河林姓望族”则以寓居鲁郡、青州、兖州、齐郡等地为多,这些居住点分布在今山东省曲阜、淄博、临清、茌平、泰安和郯城。至于两晋和南北朝时代,由于战乱和灾荒所逼,中原林姓士族有不少人渡过长江天堑,到南方避难逃生,落地生根之后重新发展成名门望族了。例如林礼、林颖等人迁入徐州,成为“徐州林”的开拓者,林懋成为“下邳林”的始祖,林禄人闽,成为“晋安林”开山鼻祖。原“晋安林”后裔林靖之是林坚的86世孙,在晋穆帝升平元年(公元357年)擢升雄战将军,后改调为建阳郡(今福建省建阳市)太守,卸任后遂定居建阳,成为建阳林姓开基祖。林坚的87世孙林宝也是“晋安林”的后裔,在南朝刘宋时代任建州刺史,乃定居于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县),成为当地林姓望族。继续留居在早期祖居地(今山东、河北和河南等地)的有林道明、林胜、林遂之、林遁民、林逢勋、林显、林忠勋、林玉、林惠勋、林奇勋、林殊勋和林业等家族。林道明是林坚的63世孙,在北魏时代任清河(今山东省临清市)太守。林道明之子林胜,任北齐散骑侍郎,也居山东临清。林遂之是林坚87世孙,在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公元387年)任职南海县令,世居山东郯城。林遁民是林遂之的第八子,在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任职给事中,后裔在郯城繁衍成望族。林逢勋与林显世居河北,承继博陵林姓大宗的地位。林逢勋是林坚的77世孙,在晋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任职博陵郡太守,他的长子林显在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90年)身兼博陵、安定、山阳三郡太守。他俩在博陵是晋初林姓声名荣耀的名门巨族。世居河南的林姓大户人家有林玉、林忠勋、林惠勋、林奇勋、林殊勋和林业。林玉是林坚的76世孙,在晋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任职侍中,兼任司隶校尉。林忠勋、林惠勋、林奇勋和林殊勋都是林玉的儿子。林忠勋在晋惠帝永宁元年(公元301年)任职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太守。林惠勋在晋武帝咸宁元年(公元275年)任太尉兼太傅。林奇勋在晋武帝咸宁四年任职河南尹。林殊勋在晋惠帝永熙元年(公元290年)任职“太子洗马”,掌经籍,为太子侍从。林业是林坚79世孙,在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任司马之职。他们在河南的南阳、洛阳一带都是林姓的名门望族。此外,在湖南和江苏地区也有林姓的显贵门第。林景是林坚的83世孙,在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任通直郎。他跟随征南将军朱宝在乎南作战中立下战功,升任镇南将军、散骑常侍,并受封为桂阳郡(今湖南省郴州市)南平侯,后裔在桂阳寓居发展。例如:林景的长子林绥也受封为桂阳郡南平开国侯。林绥在晋成帝咸康八年(公元342年)任职车骑府参军,后在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升任远略将军,两年后因立有战功擢升为散骑常侍,赐予侯爵。在建康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则有林遁民家族世居于斯。林遁民是林坚的88世孙,在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任郡功曹转给事中,其子林玉珍则在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公元457年)补功曹之职。在冀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有林廷坚家族,是当地林姓名门望族。林廷坚是林坚的90世孙,在南朝梁时(公元502年至557年之间)任南冀州刺史,成为当地的权要,名闻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