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重生之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那年后你便仔细给朕拟个章程,朕倒是好奇你第一版会是怎么样!”
宁云晋将手上那厚厚一叠折子高举,双手捧着呈给文禛,“微臣弄了一份经营计划和报纸样本呢,皇上可以看看!”
文禛不能李德明帮自己,就好奇地接过他递过来东西,一打开映入眼帘是整齐标准字,字体方正、笔画光圆、墨色乌黑正是考试时为推崇馆阁体,他满意道,“你这手字比上次看到时倒是强了不少,再练上三年增添些笔力,朕起码能点你个探花了。”
宁云晋得意地仰了仰下巴,上次那方子还是几年前写下,哪能和现相比。
建亭先生对自己字可是抓得非常严厉,他对自己信心十足,认定了自己可以中进士。到了殿试时候重要就是这手字写得如何,策问内容和文笔都反居其次。
看他高兴得尾巴都翘起来样子,文禛笑骂一句,“不可骄傲自满,你这字还有上升空间。”
宁云晋只好连连点头。
文禛这才翻看起里面内容,折子里面是详报办方法,逐一列出了盈利模式,看到上面写主要靠招商广告赚钱不由得眼前一亮。
他之前还当是自己病急乱投医,居然指望一个半大小孩替自己解国库危机。要不是这小子前几年一个人就折腾出了日进斗金闻香居,他也不敢下此赌注,如今只看这份计划书文禛就有了底气。
“你这些法子到是可行。”
一目十行地扫完折子上内容,他又打开另外一份排好版报纸。
这报纸和现京中流行《京报》大小差不多,都是对折双页,大概是一本书摊开大小,没有封面,共有五张纸有内容,上面用分隔成大小不一小方格,内容都被圈里面。
小方格上面还写了一些小标题,如头版头条、近期要闻、热点传递、大夏法制、地方文化、知识探索、小说连载、读者来信之类,内容琳琅满目。
这份报纸上头版头条正是除夕时保和殿赐宴,用记述手法将表演、宴席以及自己那天说话都活灵活现写了出来;近期要闻和热点传递则是摘抄一些关于战事邸报内容;天授法制那一栏并没有呆板写法律条文,而是写了顺天府判一桩杀邻案,上面详细记载了每个人证词,后再总结性点评究竟哪里触犯到了法律。
虽然涉及朝政事情不多,但胜生动活泼,看报时候还能学到一些东西,文禛只是随便翻了一下便觉得十分吸引人,比起枯燥邸报有趣多了。
等他看到地方文化和知识探索版块时候,文禛忍不住眯上了眼睛,震惊地道,“这上面写可是真事?”
“回禀皇上,微臣使人去山东探问过,确实是真。”宁云晋见他终于发现了关键,忍不住松了口气。
这期他将两个版块弄成了关联形势,地方文化介绍是山东汶,里面除了介绍这里风土人情,还提到这里有一种特殊煤,并以野史口吻写到曾经有人用这种煤代替木炭冶铁,产量与铁制都有明显提升。
知识探索中就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延伸,设想如果能够利用这种煤重研发一种冶铁方法,是不是能够让冶铁规模得到提高。
飞地看完上面设想,文禛心中又激动又震惊地将那报纸攒成一把,连道,“你这孩子,你这孩子!这样消息怎么可以发出去。”
宁云晋一脸无辜地道,“微臣想着民间有那么多冶铁厂,也许有人看到上面消息愿意去试验,若是真能成功,岂不是大夏之福。”
文禛无奈地望着他,也分不清这小子是装傻还是真傻。
虽然自前朝开始就以民营冶铁厂为主,但生铁可是重要战略资源,有改善工艺方法自然要把握官府手里,怎么可以让民间冶铁厂知道。这法子若是不成倒也罢了,如果是真又被敌国知道了,岂不是大憾!
即使大夏已经是世界性产铁打过,可现如今冶铁厂产出效率都不高,即使是大规模厂子平均每人产铁也不足三斤,少得可怜生铁产量要同时满足民间农具制作,还要扩充军备,实是有些捉襟见肘。
这样能影响国运事情,即使以文禛心性也忍不住淡定不了,他来回踱步,问道,“这事可不能儿戏,你确定这消息属实。”
宁云晋正经地道,“皇上放心,微臣知道这事关重大,特地找爷爷帮忙找人求证过,确实千真万确。”
文禛望着他,心中暗道这小子还真是个宝,性格讨喜不说,又满身福气,只是儿戏打探消息而已,还能打听到这样事。
他原本还想借着闻香居事情让这小子锻炼下手腕,毕竟里面牵涉到了皇子,一般人都会觉得不好处理,现看来倒不用让这等小事耽误了正事。
这样一想文禛便和善地道,“既然如此你近便一心做好报纸,再配合朕人调查这种特殊煤炭,其他小事便不用管了!”
闻香居那摊子小事被人接手,宁云晋今天进宫所有目便都达到了,他自然是笑颜逐开答应了。
出了皇宫之后宁云晋也有些压抑不住自己兴奋心情,报纸这种起到喉舌、信息流通作用好东西不提,能够将焦炭炼炉法推销出去便算是天大好事!
与阳澄那个时空一样,自从前朝研究出苏钢冶炼法之后,华夏钢铁业就一直领先世界,这种冶炼法甚至到了民国时期还有厂子使用,可见这种冶炼法先进。
曾经有外国专家说过,“中世纪,除了中国,没有什么地方能供应足量铸铁和钢。”
然而就英国人发明出焦煤炼铁技术后,使得西方国家钢铁冶金技术上迅速发展,超越了华夏,后使得英国用煤和铁武装“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大门。
虽然自己很多后世东西都只知道大概理论,但是华夏从来都不缺能人志士,只要自己通过报纸提出理论,总会有人能够研究出来,这样潜移默化几年,即使短时间推动不出大夏工业革命,但是总会对国家有好处。
之后日子宁云晋便不得闲了,先是配合文禛派来人辨认出焦炭,接着他就开始和内务府、户部、通政司派来人联系,开始制定办报纸章程。
由于是皇上亲自督办,这些官吏倒也没多为难宁云晋,加上他银子攻势,各个衙门都一路为他大开绿灯。手续资料齐全之后,印刷便不用宁云晋犯愁了,这年头活字印刷术早已经大量运用,多是印刷熟练工。
冯成志暂时被任命为《大夏杂报》第一任社长,之前他雇佣那些人则成了第一批记者,宁云晋自己可懒得管这摊子事,不过由于还没找到合适人安排定稿,只得先客串一下主编。
短短十天时间宁云晋主编第一份报纸就印刷了出来,每份只卖一钱,这个低廉价格让内务府和户部人都觉得太低了,这什么时候能回本呀!
可惜他执意如此定价,又有皇上为他撑腰,其他人也拿他没办法。他们却不知道,宁云晋看来这个价格都太高了,这年头一两半银子或者说一千五百钱左右都能够普通平民一年生活,报纸卖得太贵可不利于他计划。
由于现交通问题,除了京城以外,其他省会城市宁云晋都采用是合作经营模式,由通政司和提塘将一份排版好报纸发送到各地,然后由当地协作报馆进行印刷与派送,平均每三日出一次刊,偏远地方日期顺延。
为了这种合作方式宁云晋还特地将广告分为了全国版和地方版,地方版广告由当地报社自己招商,广告收入大夏杂报上收三成。
第一期《大夏杂报》全国范围内卖出了近万份,这个购买量听起来虽然很多,但还是让那些官老爷们十分失望。毕竟没赚什么钱,唯一广告收入还只有闻香居。
不过等到第二期、第三期销量成倍翻升之后,所有人都开始笑得合不拢嘴,要知道这可是成本极低长期收入,日复一日累计起来利润极其可观。
由于这是官方批准第一份娱乐性报纸——可以确定短期内都是垄断——直到皇帝不差钱,《大夏杂报》奇行文方式让人耳目一,很就引起了众人好奇心,商家们也看到了其中好处,至第二年起广告收入也越来越多。
宁云晋自从弄出这摊子事之后就忙得团团转,他实是佩服那些穿越书里面只要上下嘴皮一碰便可以做甩手掌柜人。
真正创业哪有那么容易,光是要找到一个能够领会自己精神主编他就花了一年功夫,又带身边好好教导了一年才敢放手让他独自操作。
等到宁云晋好不容易轻松一点,明年又要参加科考,为此建亭先生还特地托人带了封信,直言若是不能连中三元就别说自己是他学生,弄得宁云晋亚历山大,这种碰运气事情哪里是自己能确定。
天授十八年八月初九,终于年满十二岁宁云晋信心满满步入了乡试考场,开始他科举之路。
/>
“那年后你便仔细给朕拟个章程,朕倒是好奇你第一版会是怎么样!”
宁云晋将手上那厚厚一叠折子高举,双手捧着呈给文禛,“微臣弄了一份经营计划和报纸样本呢,皇上可以看看!”
文禛不能李德明帮自己,就好奇地接过他递过来东西,一打开映入眼帘是整齐标准字,字体方正、笔画光圆、墨色乌黑正是考试时为推崇馆阁体,他满意道,“你这手字比上次看到时倒是强了不少,再练上三年增添些笔力,朕起码能点你个探花了。”
宁云晋得意地仰了仰下巴,上次那方子还是几年前写下,哪能和现相比。
建亭先生对自己字可是抓得非常严厉,他对自己信心十足,认定了自己可以中进士。到了殿试时候重要就是这手字写得如何,策问内容和文笔都反居其次。
看他高兴得尾巴都翘起来样子,文禛笑骂一句,“不可骄傲自满,你这字还有上升空间。”
宁云晋只好连连点头。
文禛这才翻看起里面内容,折子里面是详报办方法,逐一列出了盈利模式,看到上面写主要靠招商广告赚钱不由得眼前一亮。
他之前还当是自己病急乱投医,居然指望一个半大小孩替自己解国库危机。要不是这小子前几年一个人就折腾出了日进斗金闻香居,他也不敢下此赌注,如今只看这份计划书文禛就有了底气。
“你这些法子到是可行。”
一目十行地扫完折子上内容,他又打开另外一份排好版报纸。
这报纸和现京中流行《京报》大小差不多,都是对折双页,大概是一本书摊开大小,没有封面,共有五张纸有内容,上面用分隔成大小不一小方格,内容都被圈里面。
小方格上面还写了一些小标题,如头版头条、近期要闻、热点传递、大夏法制、地方文化、知识探索、小说连载、读者来信之类,内容琳琅满目。
这份报纸上头版头条正是除夕时保和殿赐宴,用记述手法将表演、宴席以及自己那天说话都活灵活现写了出来;近期要闻和热点传递则是摘抄一些关于战事邸报内容;天授法制那一栏并没有呆板写法律条文,而是写了顺天府判一桩杀邻案,上面详细记载了每个人证词,后再总结性点评究竟哪里触犯到了法律。
虽然涉及朝政事情不多,但胜生动活泼,看报时候还能学到一些东西,文禛只是随便翻了一下便觉得十分吸引人,比起枯燥邸报有趣多了。
等他看到地方文化和知识探索版块时候,文禛忍不住眯上了眼睛,震惊地道,“这上面写可是真事?”
“回禀皇上,微臣使人去山东探问过,确实是真。”宁云晋见他终于发现了关键,忍不住松了口气。
这期他将两个版块弄成了关联形势,地方文化介绍是山东汶,里面除了介绍这里风土人情,还提到这里有一种特殊煤,并以野史口吻写到曾经有人用这种煤代替木炭冶铁,产量与铁制都有明显提升。
知识探索中就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延伸,设想如果能够利用这种煤重研发一种冶铁方法,是不是能够让冶铁规模得到提高。
飞地看完上面设想,文禛心中又激动又震惊地将那报纸攒成一把,连道,“你这孩子,你这孩子!这样消息怎么可以发出去。”
宁云晋一脸无辜地道,“微臣想着民间有那么多冶铁厂,也许有人看到上面消息愿意去试验,若是真能成功,岂不是大夏之福。”
文禛无奈地望着他,也分不清这小子是装傻还是真傻。
虽然自前朝开始就以民营冶铁厂为主,但生铁可是重要战略资源,有改善工艺方法自然要把握官府手里,怎么可以让民间冶铁厂知道。这法子若是不成倒也罢了,如果是真又被敌国知道了,岂不是大憾!
即使大夏已经是世界性产铁打过,可现如今冶铁厂产出效率都不高,即使是大规模厂子平均每人产铁也不足三斤,少得可怜生铁产量要同时满足民间农具制作,还要扩充军备,实是有些捉襟见肘。
这样能影响国运事情,即使以文禛心性也忍不住淡定不了,他来回踱步,问道,“这事可不能儿戏,你确定这消息属实。”
宁云晋正经地道,“皇上放心,微臣知道这事关重大,特地找爷爷帮忙找人求证过,确实千真万确。”
文禛望着他,心中暗道这小子还真是个宝,性格讨喜不说,又满身福气,只是儿戏打探消息而已,还能打听到这样事。
他原本还想借着闻香居事情让这小子锻炼下手腕,毕竟里面牵涉到了皇子,一般人都会觉得不好处理,现看来倒不用让这等小事耽误了正事。
这样一想文禛便和善地道,“既然如此你近便一心做好报纸,再配合朕人调查这种特殊煤炭,其他小事便不用管了!”
闻香居那摊子小事被人接手,宁云晋今天进宫所有目便都达到了,他自然是笑颜逐开答应了。
出了皇宫之后宁云晋也有些压抑不住自己兴奋心情,报纸这种起到喉舌、信息流通作用好东西不提,能够将焦炭炼炉法推销出去便算是天大好事!
与阳澄那个时空一样,自从前朝研究出苏钢冶炼法之后,华夏钢铁业就一直领先世界,这种冶炼法甚至到了民国时期还有厂子使用,可见这种冶炼法先进。
曾经有外国专家说过,“中世纪,除了中国,没有什么地方能供应足量铸铁和钢。”
然而就英国人发明出焦煤炼铁技术后,使得西方国家钢铁冶金技术上迅速发展,超越了华夏,后使得英国用煤和铁武装“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大门。
虽然自己很多后世东西都只知道大概理论,但是华夏从来都不缺能人志士,只要自己通过报纸提出理论,总会有人能够研究出来,这样潜移默化几年,即使短时间推动不出大夏工业革命,但是总会对国家有好处。
之后日子宁云晋便不得闲了,先是配合文禛派来人辨认出焦炭,接着他就开始和内务府、户部、通政司派来人联系,开始制定办报纸章程。
由于是皇上亲自督办,这些官吏倒也没多为难宁云晋,加上他银子攻势,各个衙门都一路为他大开绿灯。手续资料齐全之后,印刷便不用宁云晋犯愁了,这年头活字印刷术早已经大量运用,多是印刷熟练工。
冯成志暂时被任命为《大夏杂报》第一任社长,之前他雇佣那些人则成了第一批记者,宁云晋自己可懒得管这摊子事,不过由于还没找到合适人安排定稿,只得先客串一下主编。
短短十天时间宁云晋主编第一份报纸就印刷了出来,每份只卖一钱,这个低廉价格让内务府和户部人都觉得太低了,这什么时候能回本呀!
可惜他执意如此定价,又有皇上为他撑腰,其他人也拿他没办法。他们却不知道,宁云晋看来这个价格都太高了,这年头一两半银子或者说一千五百钱左右都能够普通平民一年生活,报纸卖得太贵可不利于他计划。
由于现交通问题,除了京城以外,其他省会城市宁云晋都采用是合作经营模式,由通政司和提塘将一份排版好报纸发送到各地,然后由当地协作报馆进行印刷与派送,平均每三日出一次刊,偏远地方日期顺延。
为了这种合作方式宁云晋还特地将广告分为了全国版和地方版,地方版广告由当地报社自己招商,广告收入大夏杂报上收三成。
第一期《大夏杂报》全国范围内卖出了近万份,这个购买量听起来虽然很多,但还是让那些官老爷们十分失望。毕竟没赚什么钱,唯一广告收入还只有闻香居。
不过等到第二期、第三期销量成倍翻升之后,所有人都开始笑得合不拢嘴,要知道这可是成本极低长期收入,日复一日累计起来利润极其可观。
由于这是官方批准第一份娱乐性报纸——可以确定短期内都是垄断——直到皇帝不差钱,《大夏杂报》奇行文方式让人耳目一,很就引起了众人好奇心,商家们也看到了其中好处,至第二年起广告收入也越来越多。
宁云晋自从弄出这摊子事之后就忙得团团转,他实是佩服那些穿越书里面只要上下嘴皮一碰便可以做甩手掌柜人。
真正创业哪有那么容易,光是要找到一个能够领会自己精神主编他就花了一年功夫,又带身边好好教导了一年才敢放手让他独自操作。
等到宁云晋好不容易轻松一点,明年又要参加科考,为此建亭先生还特地托人带了封信,直言若是不能连中三元就别说自己是他学生,弄得宁云晋亚历山大,这种碰运气事情哪里是自己能确定。
天授十八年八月初九,终于年满十二岁宁云晋信心满满步入了乡试考场,开始他科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