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悠闲唐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男儿膝下有黄金”之类的论调,是近古以来才有的,唐朝时代人们都很习惯动不动就下跪,真的。
唐朝的人无论是在卧床上躺着,或者正盘腿坐在一具矮矮的榻床上梳洗,或者已经坐到食案前开始吃早饭了,他们的重心都很低,离地不太远,因为大家都还是更习惯使用传统的非高足家具。
要想表达亲近尊敬的感情,身体自然而然就会弯下去,在离他们较近的地方跪倒,叩头以后直起腰,就势坐在自己小腿上,以平视或略微仰望的视线与父母对答谈话,大家都觉得比较舒服。
如果不这样,而按照后世习惯使用桌椅板凳等高足家具以后养成的习惯,进门以后躹个躬,然后双腿并拢站直跟父母说话,而父母坐得很低,变成他们要抬头仰望你,说不了几句脖子疼还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一上一下的俯仰尊卑感完全颠倒,老爷子越说越暴躁是肯定的了。
正因为中古以前“跪”和“坐”的姿态位置差别不大,大家对于“跪”这个礼节并没有太多屈辱感。进朋友或者长辈家,向主人屈膝跪拜一下,主人不管答礼不答礼、还拜不还拜,他也都在地上或者矮床上屈膝待着,模样都差不多。
等发展到后世,大家都去坐椅子了,进门跪在地上磕头,而主人坐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剔牙,居高临下地问话,这样的情形才让人感觉很屈辱,那个时候人们也就不再随便轻易地行跪拜礼了。
而且,跪拜礼和跪拜礼也不一样。平常日子去向父母问安,跪倒以后快速地用额头碰一下地面就直起腰,这样就行了,要想再隆重一点,花点力气让额头在地面上碰出响声,这个礼叫“顿首”,近代俗称“磕响头”,在唐朝是卑幼对尊长的日常性礼节。平辈也可以行这个礼,您去朋友家拜访,对朋友叩个头,朋友也叩个头回礼,然后大家跪坐着说话,谁也不欠谁。
比“顿首”礼节轻一点的,叫“拜手”,用在更加随便一点儿的场合。比如跟父母聊着天,老爷子夸了您一句“昨天写的字有进步”,作为乖宝宝需要谦虚逊让一下,嘴里说着“承蒙大人夸奖诚惶诚恐愧不敢当”之类的话,两手在胸前拱抱,头也低下去,脑门碰到手就行,不用磕地,这就叫“拜手”或者“空首”,简称为“拜”,是所有跪地礼里最轻的一种,应用也比较广泛。
如果需要行很隆重的大礼,比如说今天要去当兵服役,可能再也回不来了,那么拜别父母的时候,需要“稽首”。
首先双膝跪倒,慢慢跪,这个礼的精髓就在一个“慢”字。慢慢弯下腰,双臂伸直,举过头顶,左手在头上压住右手,跟着身体一起往前弯倒,直至右手掌心接触到地面。这时候头也弯得跟地面很近了,慢慢叩在地上,位置是在手臂围成的圈子里,膝盖前、手掌后,不要动。稽首可不能像顿首那样头一触地即起,得保持这个弯腰伸臂叩头的姿势一定时间。
要保持多久?最稳妥的办法是支起耳朵听着,听头上那个受礼的人发话示意可以起来了,然后再收动作爬起来。“稽首”这个大礼对行礼人的身体条件要求还是挺高的,所以很不经常施行,一般都是在最隆重的场合,臣拜君、子拜父、徒拜师才行此礼,而且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身体僵硬衰弱的老臣、身上穿了硬甲的武将,都有优惠减免政策。
和尚道士们也动不动跟人说“贫道稽首了”,但要期待他们也像正常人一样屈膝跪拜,那可就上当了。人家宗教界人士一向主张自己有特权,在家不用拜父母,上朝不用拜皇帝(为此一直跟历朝历代官方掐架,唐朝贞观五年春季,正月,诏令和尚、尼姑、道士都要叩拜父母。),号称“稽首了”,其实只是向人弯腰一拱手或合十,完事儿。
既然说到这儿了,咱们再讲讲日常生活中各种不需要跪地的礼节。大家要知道,唐朝即使是首都和皇宫里,硬化的路面也很少,绝大部分室外道路都是黄土朝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种情况下,如果两个熟人在大街上遇见了,要求双方必须下跪叩头打招呼,那真是对衣服的摧残啊!
所以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室外要求士人行跪拜礼的情况就并不太多。
正常骑着马出了家门,在路上遇见个平辈或者晚辈的熟人,如果急着去办事,不想耽误太多时间,那么在马上抱拳拱拱手,问个好擦身过去,这也算是打过招呼了。不过这种方式是最简便轻慢的礼节,如果对方是个很计较的人,那么很可能会因此心生不满,觉得看不起他。
有教养有礼貌的士人,哪怕是面对晚辈,也应该停住马,至少做个要下马的姿态(对方这时候一般会上来扶住不让下来),再客气一点儿就真下了马,站着跟对方拱个手,或者更亲热地拉着他的手,说上几句客气话,再上马各自走开,这是比较稳妥的礼节。
再恭敬一点儿,比如遇见了长辈,那么不但要赶紧下马,还要“长揖”。站着双手高举过头交握,深深地弯腰撅屁股,握在一起的手尽量接近地面,腰也弯成至少九十度,低头看地,听到对方发话再直起腰站好。“长揖”比“拱手抱拳”的分量重多了。
当然,如果在街上遇到的是那种特别需要巴结的或者威权极重的高官,比如那个暴躁自大的顶头上司,或者负责京城治安的“京兆尹”,再或者宰相甚至皇帝就别可惜那刚上身的崭新外袍了,该下跪磕头的别犹豫,哪怕身前是一摊马粪呢,浑身臭烘烘的总比被抓去打板子强。
但要是站立着听人说话呢?那么我就得跟您讲一讲唐朝十分流行,但现在已经没多少人知道的“叉手礼”了。
站在街边,向偶遇的长辈长揖,对方拱手还礼,双方直起腰,长辈开始八卦:“听闻白乐天...”。
这时候要脸上保持恭敬的微笑,抬起双手,以左手紧握右手,左手小指向右手腕,大拇指向上,右手四指伸直,手掌虚掩住自己胸口,但不能实按在胸上,要悬空着,保持姿势不准动——这个就是标准的“叉手礼”了,长辈看到一直在行这个礼听他说话,估计会挺高兴地继续说下去,然后就可以发挥上课听讲时练出来的功夫神游太虚了。
“叉手”的简单形式其实就是双手交握,虚按在胸前心口上,所以有“叉手不离方寸(古人对心脏的别称)”的说法。至于手指的摆布,是比较细致的要求了,可以握起来再慢慢调整到位。当然对于从小接受严格礼仪训练的士族家庭来说,小孩子六岁一开始入学学礼,就要教他们正确的叉手姿势,那么他们长大后一行叉手礼,手指就会自然而然地握对位置了。要是还不能理解,可以找来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瞅瞅,那里面有两位正在听音乐的红衣官人,双手捧在胸前,姿势就是传说中的“叉手礼”。
“叉手”在唐、五代、宋都是很流行很常见的礼节,行起来简单,而恭敬意味又很浓,当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的时候,谨小慎微怕再犯错误,于是“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敦煌变文里也有“舜子叉手启阿娘”的句子,总之与人交往的时候保持这个姿势是比较安全的,而这些都是平民百姓日常用到的各种礼节了。
再说上朝的礼仪,“三跪九叩”这个礼节出现的时间很晚,有说是到了清朝才见记载。中古时代最隆重的拜君礼仪,以“再拜稽首”为主,唐朝的更加有特色,是在两次“再拜”之间,加入一段“舞蹈”(上面已经介绍)。
“上朝”有很多种类型,比如元旦、冬至的大朝会、每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每日或者隔三五天来一次的“常朝”、接见外国使团的朝会、接受皇太子拜见的朝会、封爵授高官的朝会等,哪种和哪种的礼仪都不完全一样,参加朝会的君臣穿戴的服饰、演奏的音乐等也不一样,这些烦琐的事想想都让人头大,所以才有礼部等机构里的一群官员专门负责弄这些。
。“男儿膝下有黄金”之类的论调,是近古以来才有的,唐朝时代人们都很习惯动不动就下跪,真的。
唐朝的人无论是在卧床上躺着,或者正盘腿坐在一具矮矮的榻床上梳洗,或者已经坐到食案前开始吃早饭了,他们的重心都很低,离地不太远,因为大家都还是更习惯使用传统的非高足家具。
要想表达亲近尊敬的感情,身体自然而然就会弯下去,在离他们较近的地方跪倒,叩头以后直起腰,就势坐在自己小腿上,以平视或略微仰望的视线与父母对答谈话,大家都觉得比较舒服。
如果不这样,而按照后世习惯使用桌椅板凳等高足家具以后养成的习惯,进门以后躹个躬,然后双腿并拢站直跟父母说话,而父母坐得很低,变成他们要抬头仰望你,说不了几句脖子疼还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一上一下的俯仰尊卑感完全颠倒,老爷子越说越暴躁是肯定的了。
正因为中古以前“跪”和“坐”的姿态位置差别不大,大家对于“跪”这个礼节并没有太多屈辱感。进朋友或者长辈家,向主人屈膝跪拜一下,主人不管答礼不答礼、还拜不还拜,他也都在地上或者矮床上屈膝待着,模样都差不多。
等发展到后世,大家都去坐椅子了,进门跪在地上磕头,而主人坐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剔牙,居高临下地问话,这样的情形才让人感觉很屈辱,那个时候人们也就不再随便轻易地行跪拜礼了。
而且,跪拜礼和跪拜礼也不一样。平常日子去向父母问安,跪倒以后快速地用额头碰一下地面就直起腰,这样就行了,要想再隆重一点,花点力气让额头在地面上碰出响声,这个礼叫“顿首”,近代俗称“磕响头”,在唐朝是卑幼对尊长的日常性礼节。平辈也可以行这个礼,您去朋友家拜访,对朋友叩个头,朋友也叩个头回礼,然后大家跪坐着说话,谁也不欠谁。
比“顿首”礼节轻一点的,叫“拜手”,用在更加随便一点儿的场合。比如跟父母聊着天,老爷子夸了您一句“昨天写的字有进步”,作为乖宝宝需要谦虚逊让一下,嘴里说着“承蒙大人夸奖诚惶诚恐愧不敢当”之类的话,两手在胸前拱抱,头也低下去,脑门碰到手就行,不用磕地,这就叫“拜手”或者“空首”,简称为“拜”,是所有跪地礼里最轻的一种,应用也比较广泛。
如果需要行很隆重的大礼,比如说今天要去当兵服役,可能再也回不来了,那么拜别父母的时候,需要“稽首”。
首先双膝跪倒,慢慢跪,这个礼的精髓就在一个“慢”字。慢慢弯下腰,双臂伸直,举过头顶,左手在头上压住右手,跟着身体一起往前弯倒,直至右手掌心接触到地面。这时候头也弯得跟地面很近了,慢慢叩在地上,位置是在手臂围成的圈子里,膝盖前、手掌后,不要动。稽首可不能像顿首那样头一触地即起,得保持这个弯腰伸臂叩头的姿势一定时间。
要保持多久?最稳妥的办法是支起耳朵听着,听头上那个受礼的人发话示意可以起来了,然后再收动作爬起来。“稽首”这个大礼对行礼人的身体条件要求还是挺高的,所以很不经常施行,一般都是在最隆重的场合,臣拜君、子拜父、徒拜师才行此礼,而且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身体僵硬衰弱的老臣、身上穿了硬甲的武将,都有优惠减免政策。
和尚道士们也动不动跟人说“贫道稽首了”,但要期待他们也像正常人一样屈膝跪拜,那可就上当了。人家宗教界人士一向主张自己有特权,在家不用拜父母,上朝不用拜皇帝(为此一直跟历朝历代官方掐架,唐朝贞观五年春季,正月,诏令和尚、尼姑、道士都要叩拜父母。),号称“稽首了”,其实只是向人弯腰一拱手或合十,完事儿。
既然说到这儿了,咱们再讲讲日常生活中各种不需要跪地的礼节。大家要知道,唐朝即使是首都和皇宫里,硬化的路面也很少,绝大部分室外道路都是黄土朝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种情况下,如果两个熟人在大街上遇见了,要求双方必须下跪叩头打招呼,那真是对衣服的摧残啊!
所以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室外要求士人行跪拜礼的情况就并不太多。
正常骑着马出了家门,在路上遇见个平辈或者晚辈的熟人,如果急着去办事,不想耽误太多时间,那么在马上抱拳拱拱手,问个好擦身过去,这也算是打过招呼了。不过这种方式是最简便轻慢的礼节,如果对方是个很计较的人,那么很可能会因此心生不满,觉得看不起他。
有教养有礼貌的士人,哪怕是面对晚辈,也应该停住马,至少做个要下马的姿态(对方这时候一般会上来扶住不让下来),再客气一点儿就真下了马,站着跟对方拱个手,或者更亲热地拉着他的手,说上几句客气话,再上马各自走开,这是比较稳妥的礼节。
再恭敬一点儿,比如遇见了长辈,那么不但要赶紧下马,还要“长揖”。站着双手高举过头交握,深深地弯腰撅屁股,握在一起的手尽量接近地面,腰也弯成至少九十度,低头看地,听到对方发话再直起腰站好。“长揖”比“拱手抱拳”的分量重多了。
当然,如果在街上遇到的是那种特别需要巴结的或者威权极重的高官,比如那个暴躁自大的顶头上司,或者负责京城治安的“京兆尹”,再或者宰相甚至皇帝就别可惜那刚上身的崭新外袍了,该下跪磕头的别犹豫,哪怕身前是一摊马粪呢,浑身臭烘烘的总比被抓去打板子强。
但要是站立着听人说话呢?那么我就得跟您讲一讲唐朝十分流行,但现在已经没多少人知道的“叉手礼”了。
站在街边,向偶遇的长辈长揖,对方拱手还礼,双方直起腰,长辈开始八卦:“听闻白乐天...”。
这时候要脸上保持恭敬的微笑,抬起双手,以左手紧握右手,左手小指向右手腕,大拇指向上,右手四指伸直,手掌虚掩住自己胸口,但不能实按在胸上,要悬空着,保持姿势不准动——这个就是标准的“叉手礼”了,长辈看到一直在行这个礼听他说话,估计会挺高兴地继续说下去,然后就可以发挥上课听讲时练出来的功夫神游太虚了。
“叉手”的简单形式其实就是双手交握,虚按在胸前心口上,所以有“叉手不离方寸(古人对心脏的别称)”的说法。至于手指的摆布,是比较细致的要求了,可以握起来再慢慢调整到位。当然对于从小接受严格礼仪训练的士族家庭来说,小孩子六岁一开始入学学礼,就要教他们正确的叉手姿势,那么他们长大后一行叉手礼,手指就会自然而然地握对位置了。要是还不能理解,可以找来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瞅瞅,那里面有两位正在听音乐的红衣官人,双手捧在胸前,姿势就是传说中的“叉手礼”。
“叉手”在唐、五代、宋都是很流行很常见的礼节,行起来简单,而恭敬意味又很浓,当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的时候,谨小慎微怕再犯错误,于是“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敦煌变文里也有“舜子叉手启阿娘”的句子,总之与人交往的时候保持这个姿势是比较安全的,而这些都是平民百姓日常用到的各种礼节了。
再说上朝的礼仪,“三跪九叩”这个礼节出现的时间很晚,有说是到了清朝才见记载。中古时代最隆重的拜君礼仪,以“再拜稽首”为主,唐朝的更加有特色,是在两次“再拜”之间,加入一段“舞蹈”(上面已经介绍)。
“上朝”有很多种类型,比如元旦、冬至的大朝会、每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每日或者隔三五天来一次的“常朝”、接见外国使团的朝会、接受皇太子拜见的朝会、封爵授高官的朝会等,哪种和哪种的礼仪都不完全一样,参加朝会的君臣穿戴的服饰、演奏的音乐等也不一样,这些烦琐的事想想都让人头大,所以才有礼部等机构里的一群官员专门负责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