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极品书虫的世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简单点说,丁大可后悔了,但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通过明查暗访,李舒崇大体上知道了丁大可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时利欲熏心,投靠了大奸臣王振,其他方面倒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李舒崇决定给他一个机会,能否自救就看丁大可如何选择了。一天之后,李舒崇来总兵府找到了丁大可。
当丁大可再次见到李舒崇的时候,不禁惊呆了。十年时间过去了,丁大可已经是人到中年,可在李舒崇身上并没有一丝岁月流逝的痕迹(有痕迹才怪,两次穿越,在现实世界里只隔了一天而已)。丁大可这才知道李舒崇竟然是传说中的神仙似的人物,他非常庆幸自己没有加强防卫,这样不仅防不住李舒崇(确实防不住,李舒崇会隐身),还会让李舒崇对自己彻底失望。李舒崇能来见他,说明自己还有最后的机会。
李舒崇“痛骂”丁大可,功名心太重了,为了提早做总兵竟然投靠阉党,不知礼义廉耻,简直是愧对祖先。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丁大可见李舒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知道自己有救了,于是坦白承认了自己忠奸不辨、是非不分的错误,好在雁门关外有金刀寨阻隔,就算丁大可想要为虎作伥,也没有太多的机会。
批评教育之后,李舒崇又问起丁大可,军饷事件如何善后?丁大可就把“将方庆革职拿问”的方案告诉了李舒崇,请李舒崇“指点”。
李舒崇知道,明年,也就是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即将发生著名的“土木堡事变”,明英宗被俘,王振被樊忠的铁锤锤死,王振同党全都没有好下场。他含蓄地“告诉”丁大可:“王振飞扬跋扈,坏事做绝,祸国殃民,日后必有大难。虽然王振死有余辜,却害人不浅,如果你被朝中大臣认定为他的朋党,将来一定会被牵连,甚至会株连九族!这次军饷事件表面上看是祸,祸福相依,其实对你来说反而是福。如果你能自请处分,弃官归田,应该能与王振划清界限,保住自己的项上人头和全家老小的安全。”
“自请处分?王振会不会对我心怀不满,痛下杀手?”丁大可惴惴不安地“问”道。
“王振目前处在鼎盛时期,势力极大,所谓小人得志,难免会挟怨报复,不可不防。你可速将一家老小秘密送到江南西道饶州府昌南县的高岭山,隐居于崇山峻岭之间,你自己可在昌南书院内任职。待王振伏诛,大局稳定之后才可抛头露面,并且绝不可再度为官,须知仕途凶险,难免有人会翻出你与王振的旧账。还有,要想弥补自己的过失,你以后要多传弟子,将书院派的武功和精神发扬光大。记住,千秋功与过,留与后人说!”
丁大可虽然一时糊涂,但在全家人性命攸关的时候,还是决绝果断地抛弃了荣华富贵,一边集中所有的书院派弟子,准备在几天后护送自己一家老小暗中来到昌南县高岭村。一边上书朝廷,把军饷事件的责任全部抗在自己身上,自请撤职。被无罪释放的方庆从此对丁大可死心塌地,至死追随,也成了书院派的人才。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李舒崇将所有的书院派弟子集中起来传授武功,也把传承华夏文明,振兴书院派的重任托付给了这些弟子。临别之际,丁大可要把一幅雁门关的画送给李舒崇,被李舒崇谢绝了,留给他做传家之宝。只是提笔留下了一首藏尾诗: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值桑榆不种麻。百里并非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说与江南人不信,……
,简单点说,丁大可后悔了,但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通过明查暗访,李舒崇大体上知道了丁大可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时利欲熏心,投靠了大奸臣王振,其他方面倒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李舒崇决定给他一个机会,能否自救就看丁大可如何选择了。一天之后,李舒崇来总兵府找到了丁大可。
当丁大可再次见到李舒崇的时候,不禁惊呆了。十年时间过去了,丁大可已经是人到中年,可在李舒崇身上并没有一丝岁月流逝的痕迹(有痕迹才怪,两次穿越,在现实世界里只隔了一天而已)。丁大可这才知道李舒崇竟然是传说中的神仙似的人物,他非常庆幸自己没有加强防卫,这样不仅防不住李舒崇(确实防不住,李舒崇会隐身),还会让李舒崇对自己彻底失望。李舒崇能来见他,说明自己还有最后的机会。
李舒崇“痛骂”丁大可,功名心太重了,为了提早做总兵竟然投靠阉党,不知礼义廉耻,简直是愧对祖先。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丁大可见李舒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知道自己有救了,于是坦白承认了自己忠奸不辨、是非不分的错误,好在雁门关外有金刀寨阻隔,就算丁大可想要为虎作伥,也没有太多的机会。
批评教育之后,李舒崇又问起丁大可,军饷事件如何善后?丁大可就把“将方庆革职拿问”的方案告诉了李舒崇,请李舒崇“指点”。
李舒崇知道,明年,也就是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即将发生著名的“土木堡事变”,明英宗被俘,王振被樊忠的铁锤锤死,王振同党全都没有好下场。他含蓄地“告诉”丁大可:“王振飞扬跋扈,坏事做绝,祸国殃民,日后必有大难。虽然王振死有余辜,却害人不浅,如果你被朝中大臣认定为他的朋党,将来一定会被牵连,甚至会株连九族!这次军饷事件表面上看是祸,祸福相依,其实对你来说反而是福。如果你能自请处分,弃官归田,应该能与王振划清界限,保住自己的项上人头和全家老小的安全。”
“自请处分?王振会不会对我心怀不满,痛下杀手?”丁大可惴惴不安地“问”道。
“王振目前处在鼎盛时期,势力极大,所谓小人得志,难免会挟怨报复,不可不防。你可速将一家老小秘密送到江南西道饶州府昌南县的高岭山,隐居于崇山峻岭之间,你自己可在昌南书院内任职。待王振伏诛,大局稳定之后才可抛头露面,并且绝不可再度为官,须知仕途凶险,难免有人会翻出你与王振的旧账。还有,要想弥补自己的过失,你以后要多传弟子,将书院派的武功和精神发扬光大。记住,千秋功与过,留与后人说!”
丁大可虽然一时糊涂,但在全家人性命攸关的时候,还是决绝果断地抛弃了荣华富贵,一边集中所有的书院派弟子,准备在几天后护送自己一家老小暗中来到昌南县高岭村。一边上书朝廷,把军饷事件的责任全部抗在自己身上,自请撤职。被无罪释放的方庆从此对丁大可死心塌地,至死追随,也成了书院派的人才。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李舒崇将所有的书院派弟子集中起来传授武功,也把传承华夏文明,振兴书院派的重任托付给了这些弟子。临别之际,丁大可要把一幅雁门关的画送给李舒崇,被李舒崇谢绝了,留给他做传家之宝。只是提笔留下了一首藏尾诗: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值桑榆不种麻。百里并非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说与江南人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