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重生之大文学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五月初,大汉国,《青年文学》杂志的一篇短篇传记寓言,引起了一些读者的注意。
这篇小说名字叫做《差不多先生传》,是一篇带有讽刺意味的短篇传记寓言。
小说的开头,有编者按:这是一名高中生写的短篇,其中的灵气和文字功底,令人惊诧,我们觉得这是一篇值得我们好好阅读的文章。
他说了一些我想说的问题,说出了我想说但不知道怎么说的问题,针对我们整个民族的秉性和习惯发出了大声的疾呼,我觉得很有意义,我觉得大家应该好好看看。
写这个评语的是王不知先生。
王不知是《青年文学》的总编。他说话的分量,在整个文学界还是比较重的。
看完了编者按,然后,大家看到了正文:
你知道汉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
。。。。。。。。。。。。。。。。
然后,大汉国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一时间大家对这个叫做李飞阳的中学生有了很大的兴趣,他为“差不多先生”立书做传,讽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劣根性,一针见血。
这个学生站得位置好高!
立意好深!
眼光好毒!
文笔也好辛辣!
关键是写出这篇文章还是一个半大孩子!
这篇文章,不算长,一个短篇而已。但是该表达的东西都表达了出来,可说是短小精悍。
作者的文字表现能力还是很强大的。
尤其讽刺的是,文章最后写到了:这个差不多先生死后,还被人奉为全民偶像,被后人尊称为“圆通大师”!
反而成了精神表率,行动标杆。
可谓是流毒无穷。
这篇文章出来后,“圆通大师”成了马马虎虎做事不认真的代名词。
现在说一个人干事情马虎,不再说马虎,而是说你这个人可真是个“圆通大师”!
这件事情,李飞阳是在半个多月后,才被马德钟告知。
这个时候,都已经是麦收季节了,李飞阳正组织同学在学校的试验田里收割小麦,根本没有时间理会此事。
学校里对大汉国所有有影响的文学刊物都有订阅,李飞阳的文章出现在《青年文学》上面的时候,一开始并没有注意此事。毕竟,一些大型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大作家们,离读者们都是有着很遥远的距离,每人会想到自己身边有人也能在这样的刊物上发表文章。
直到有一天,钟建方和几个老师一起在阅读室借阅图书时,和几个老师交换对书里面文章的见解,才有一个人注意到了编者按里面,编者说的少年作家李飞阳。
有人就说,这个少年作家怎么也叫做李飞阳?老钟,他该不会就是你们班里的李飞阳吧?
几个人没有疑问还好,一旦有了疑问,自然就往上面考虑,几方对比之下,就知道,肯定是李飞阳没跑了!
除了李飞阳,他们还真不认为全大汉国还会有第二个这样的妖孽人物。
此时的李飞阳正在麦田里提着镰刀弯腰割麦,他家里的小麦早已经被王锦户开收割机收割完毕了,对家里人说王锦户就是老虎的老板,是老虎专门请人家来帮忙用收割机收割的。
对于学校里的小麦,李飞阳却是不打算用收割机收割,有时候,机械虽然省力,但是对一些事情来说,未必是好事。
在李飞阳看来,学校里面的全体学生一起干农活,其实更能增加集体向心力。
&nbs... -->>
五月初,大汉国,《青年文学》杂志的一篇短篇传记寓言,引起了一些读者的注意。
这篇小说名字叫做《差不多先生传》,是一篇带有讽刺意味的短篇传记寓言。
小说的开头,有编者按:这是一名高中生写的短篇,其中的灵气和文字功底,令人惊诧,我们觉得这是一篇值得我们好好阅读的文章。
他说了一些我想说的问题,说出了我想说但不知道怎么说的问题,针对我们整个民族的秉性和习惯发出了大声的疾呼,我觉得很有意义,我觉得大家应该好好看看。
写这个评语的是王不知先生。
王不知是《青年文学》的总编。他说话的分量,在整个文学界还是比较重的。
看完了编者按,然后,大家看到了正文:
你知道汉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
。。。。。。。。。。。。。。。。
然后,大汉国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一时间大家对这个叫做李飞阳的中学生有了很大的兴趣,他为“差不多先生”立书做传,讽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劣根性,一针见血。
这个学生站得位置好高!
立意好深!
眼光好毒!
文笔也好辛辣!
关键是写出这篇文章还是一个半大孩子!
这篇文章,不算长,一个短篇而已。但是该表达的东西都表达了出来,可说是短小精悍。
作者的文字表现能力还是很强大的。
尤其讽刺的是,文章最后写到了:这个差不多先生死后,还被人奉为全民偶像,被后人尊称为“圆通大师”!
反而成了精神表率,行动标杆。
可谓是流毒无穷。
这篇文章出来后,“圆通大师”成了马马虎虎做事不认真的代名词。
现在说一个人干事情马虎,不再说马虎,而是说你这个人可真是个“圆通大师”!
这件事情,李飞阳是在半个多月后,才被马德钟告知。
这个时候,都已经是麦收季节了,李飞阳正组织同学在学校的试验田里收割小麦,根本没有时间理会此事。
学校里对大汉国所有有影响的文学刊物都有订阅,李飞阳的文章出现在《青年文学》上面的时候,一开始并没有注意此事。毕竟,一些大型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大作家们,离读者们都是有着很遥远的距离,每人会想到自己身边有人也能在这样的刊物上发表文章。
直到有一天,钟建方和几个老师一起在阅读室借阅图书时,和几个老师交换对书里面文章的见解,才有一个人注意到了编者按里面,编者说的少年作家李飞阳。
有人就说,这个少年作家怎么也叫做李飞阳?老钟,他该不会就是你们班里的李飞阳吧?
几个人没有疑问还好,一旦有了疑问,自然就往上面考虑,几方对比之下,就知道,肯定是李飞阳没跑了!
除了李飞阳,他们还真不认为全大汉国还会有第二个这样的妖孽人物。
此时的李飞阳正在麦田里提着镰刀弯腰割麦,他家里的小麦早已经被王锦户开收割机收割完毕了,对家里人说王锦户就是老虎的老板,是老虎专门请人家来帮忙用收割机收割的。
对于学校里的小麦,李飞阳却是不打算用收割机收割,有时候,机械虽然省力,但是对一些事情来说,未必是好事。
在李飞阳看来,学校里面的全体学生一起干农活,其实更能增加集体向心力。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