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流逝的东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军这一阵很难过,因为他的校园有小半的教室已经坍塌了。教室大多是土墙,哪里经得起洪水的浸泡,又加上这里是塌陷区,有很多的墙面早已裂开很大的缝隙,即使没有这场洪水这所学校也已经不能再使用了。唯一没有遭到破坏的是校园里的一口轧井,只要往管口兑上一碗水,一会功夫便把井水抽上来了。
眼看着就要开学了,大军担心因为没有教室而停课,这样,他会辍学。想到辍学,便想到没法和花妮考到同一所学校,这样的想象是很糟糕的,比得一场病而难受。
果不其然,开学的日子一推再推,因为村里没有资金修复学校,再加上村里的父母想到孩子能认得几个字,不那个什么睁眼瞎就行了,统计来也就二三十个孩子需要上学。
二麻子这一阵子经常搭村里的拖拉机去乡里给这些孩子找着落,但乡里的教师和教室都很紧张,想一下子安排这么多的学生在一所学校着实有些吃力。他便又跑了几所小学,但问题是有些小学并不是寄宿制,所以他不得不跑到唯一的一所乡办寄宿制学校去,求情求救接受这些渴望读书的孩子,大军便是其中的一个孩子。
这几天,大军听说村长二麻子在给他们联系学校,甭提有多兴奋了,到处跟人说他又能上学了!那些读过的书闲暇的时候便揣在怀里,躲在大树下念,或是到村里的戏台上念,或是到花妮家附近的那间破茅草屋里念,念长了,他便把书合上,闭上眼睛,像说书人似的说唱出来,村里的人劝大军娘带孩子去医院查查,是不是得了什么邪症,但大军娘却以为说这些话的人都是因为嫉妒。
可是这样的话说长了,大军娘便认真思考起大军的举止来。小时候,他听过老老树皮爷爷说过范进中举的故事,她的担忧因为大军每天读书的痴狂而与日俱增。大军这些天开始背字典上的生词了,他的目光是凝聚着的,没有旁骛的,闪着光的。大军娘也在认为这孩子至少是着了魔了。
逢十五的日子到了,大军娘放下手中一切可以赚钱的活,跑到几十里开外的一座小庙,足足呆了一个整天,虔诚地为自己的孩子祈烧香拜佛,希望他回到以前调皮的状态,哪怕是不去念书也好。在菩萨面前,她一想到孩子的眼神便哆嗦起来,寒颤一个接着一个让身子不停地抖动,她也着实忘了她的腿早已麻木,甚至开始浮肿了起来。
庙里的大和尚拿来很多结缘的小物件,但这些物件基本上都是自个儿无事雕刻的桃核,虽说不上精致,但也是费了功夫的。
那大和尚手持念珠,微微低下头,对大军娘说道:“他与书有缘,那是因为前世没有修完,这不是孽。你好自为之吧!”
大和尚的话对于大军娘来说是至高无上的真理,她不再寒颤了,她的疲倦因为大师傅的一句话而消失殆尽。她的脸上顿时洋溢着幸福的神情。这种幸福是儿子锦衣还乡的幸福。她已经十足地预感到这一天很快便会到来。
大军娘从庙里回来以后,看到大军坐在门槛上读书,便在一旁偷偷地乐着,村里的人们再也不提大军着了邪症,只觉得大军的娘过于自以为是,她们因为大军娘脸上洋溢着幸福而多有不快,心里不住地骂着:“非出个范进僵你那脸来!”
大军没有察觉这些大人们的变化,他因为有了不断更新的知识而感到快乐,这成了他生活的动力。
二麻子不论刮风下雨,为孩子们上学的事整日蹲在教育局,政府拨了些银子给乡办寄宿学校,单独盖了间极为简陋的瓦房。话说着,都已经过完九月了,二麻子接到通知孩子们十月份可以到乡里上学了。大军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便疯跑着回家,收拾东西,虽然还有一个礼拜才能起身。
大军娘没有像其他的母亲整天看着孩子抹泪,大和尚的话在告诉她,大军将来一定能做大事,因为一个人如果用两辈子的时间去修一件事,那这件事一定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去乡里读书的孩子们也都很惶恐,他们第一次离开母亲,更像是一场灾难。
二麻子说过,这几十个孩子每个周六村里都会派个拖拉机去接他们,当然要分两趟,最后一趟要在晚七点的时候才能回来,这两拨人每个周末轮流一前一后回家。
第一天进乡上课,大军的眼睛都不带眨的,他第一次见到长方形的黑板,用白色粉笔写上去的字光溜溜的,清楚得很。雪白的墙面上贴满了用蜡笔画的画,比村子里的春兰用的颜色还多。同学们书包里的蜡笔整整齐齐地排在盒子里,颜色多得耀人的眼。那种绿色就像村头打春时柳枝抽出来的嫩芽的颜色;再说那洋红色就像东河边上西落的日头,见了,便想掐出一些色彩来,涂抹在母亲的脸上。
凳子每个人有一把,大军坐在上面感觉像是做了地主一样,几乎有一种自大的感觉了。在村子里的所谓的教室里,四个人拥有一条长凳,起身的时候要想到别人,这也常常成了同学们的报复工具,桌子更别说了,坑洼不平不说,还常常来回晃悠,桌子上的油漆早已脱落,斑驳不堪。
第一天,大军忘记了想娘,这里还有很多的新奇事在他心里一直琢磨着,他想到乡里已经很高级了,那么镇里是不是更加富丽堂皇了呢?她想到花妮在这么富丽堂皇的教室里学习心里便觉得温暖许多,安然许多。
放学了,同学在走廊打扫卫生,冷不丁地泼了大军一脚冷水,导致他的那双自认为极其漂亮的布鞋湿了个通透。他恼怒了,但悲伤覆盖了他的气愤,他哭了起来,从来没有这么伤心地哭过,除了和花妮告别的那一天。他想到娘因为赶这双鞋整整一夜没有合眼,眼泪便不再吝啬地流淌下来。
大军这一阵很难过,因为他的校园有小半的教室已经坍塌了。教室大多是土墙,哪里经得起洪水的浸泡,又加上这里是塌陷区,有很多的墙面早已裂开很大的缝隙,即使没有这场洪水这所学校也已经不能再使用了。唯一没有遭到破坏的是校园里的一口轧井,只要往管口兑上一碗水,一会功夫便把井水抽上来了。
眼看着就要开学了,大军担心因为没有教室而停课,这样,他会辍学。想到辍学,便想到没法和花妮考到同一所学校,这样的想象是很糟糕的,比得一场病而难受。
果不其然,开学的日子一推再推,因为村里没有资金修复学校,再加上村里的父母想到孩子能认得几个字,不那个什么睁眼瞎就行了,统计来也就二三十个孩子需要上学。
二麻子这一阵子经常搭村里的拖拉机去乡里给这些孩子找着落,但乡里的教师和教室都很紧张,想一下子安排这么多的学生在一所学校着实有些吃力。他便又跑了几所小学,但问题是有些小学并不是寄宿制,所以他不得不跑到唯一的一所乡办寄宿制学校去,求情求救接受这些渴望读书的孩子,大军便是其中的一个孩子。
这几天,大军听说村长二麻子在给他们联系学校,甭提有多兴奋了,到处跟人说他又能上学了!那些读过的书闲暇的时候便揣在怀里,躲在大树下念,或是到村里的戏台上念,或是到花妮家附近的那间破茅草屋里念,念长了,他便把书合上,闭上眼睛,像说书人似的说唱出来,村里的人劝大军娘带孩子去医院查查,是不是得了什么邪症,但大军娘却以为说这些话的人都是因为嫉妒。
可是这样的话说长了,大军娘便认真思考起大军的举止来。小时候,他听过老老树皮爷爷说过范进中举的故事,她的担忧因为大军每天读书的痴狂而与日俱增。大军这些天开始背字典上的生词了,他的目光是凝聚着的,没有旁骛的,闪着光的。大军娘也在认为这孩子至少是着了魔了。
逢十五的日子到了,大军娘放下手中一切可以赚钱的活,跑到几十里开外的一座小庙,足足呆了一个整天,虔诚地为自己的孩子祈烧香拜佛,希望他回到以前调皮的状态,哪怕是不去念书也好。在菩萨面前,她一想到孩子的眼神便哆嗦起来,寒颤一个接着一个让身子不停地抖动,她也着实忘了她的腿早已麻木,甚至开始浮肿了起来。
庙里的大和尚拿来很多结缘的小物件,但这些物件基本上都是自个儿无事雕刻的桃核,虽说不上精致,但也是费了功夫的。
那大和尚手持念珠,微微低下头,对大军娘说道:“他与书有缘,那是因为前世没有修完,这不是孽。你好自为之吧!”
大和尚的话对于大军娘来说是至高无上的真理,她不再寒颤了,她的疲倦因为大师傅的一句话而消失殆尽。她的脸上顿时洋溢着幸福的神情。这种幸福是儿子锦衣还乡的幸福。她已经十足地预感到这一天很快便会到来。
大军娘从庙里回来以后,看到大军坐在门槛上读书,便在一旁偷偷地乐着,村里的人们再也不提大军着了邪症,只觉得大军的娘过于自以为是,她们因为大军娘脸上洋溢着幸福而多有不快,心里不住地骂着:“非出个范进僵你那脸来!”
大军没有察觉这些大人们的变化,他因为有了不断更新的知识而感到快乐,这成了他生活的动力。
二麻子不论刮风下雨,为孩子们上学的事整日蹲在教育局,政府拨了些银子给乡办寄宿学校,单独盖了间极为简陋的瓦房。话说着,都已经过完九月了,二麻子接到通知孩子们十月份可以到乡里上学了。大军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便疯跑着回家,收拾东西,虽然还有一个礼拜才能起身。
大军娘没有像其他的母亲整天看着孩子抹泪,大和尚的话在告诉她,大军将来一定能做大事,因为一个人如果用两辈子的时间去修一件事,那这件事一定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去乡里读书的孩子们也都很惶恐,他们第一次离开母亲,更像是一场灾难。
二麻子说过,这几十个孩子每个周六村里都会派个拖拉机去接他们,当然要分两趟,最后一趟要在晚七点的时候才能回来,这两拨人每个周末轮流一前一后回家。
第一天进乡上课,大军的眼睛都不带眨的,他第一次见到长方形的黑板,用白色粉笔写上去的字光溜溜的,清楚得很。雪白的墙面上贴满了用蜡笔画的画,比村子里的春兰用的颜色还多。同学们书包里的蜡笔整整齐齐地排在盒子里,颜色多得耀人的眼。那种绿色就像村头打春时柳枝抽出来的嫩芽的颜色;再说那洋红色就像东河边上西落的日头,见了,便想掐出一些色彩来,涂抹在母亲的脸上。
凳子每个人有一把,大军坐在上面感觉像是做了地主一样,几乎有一种自大的感觉了。在村子里的所谓的教室里,四个人拥有一条长凳,起身的时候要想到别人,这也常常成了同学们的报复工具,桌子更别说了,坑洼不平不说,还常常来回晃悠,桌子上的油漆早已脱落,斑驳不堪。
第一天,大军忘记了想娘,这里还有很多的新奇事在他心里一直琢磨着,他想到乡里已经很高级了,那么镇里是不是更加富丽堂皇了呢?她想到花妮在这么富丽堂皇的教室里学习心里便觉得温暖许多,安然许多。
放学了,同学在走廊打扫卫生,冷不丁地泼了大军一脚冷水,导致他的那双自认为极其漂亮的布鞋湿了个通透。他恼怒了,但悲伤覆盖了他的气愤,他哭了起来,从来没有这么伤心地哭过,除了和花妮告别的那一天。他想到娘因为赶这双鞋整整一夜没有合眼,眼泪便不再吝啬地流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