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lewen6.com,重生之商海惊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使得地产开放商和地方官员对此收敛了许多,国内房地产开发热情比起前世来收敛许多,而西方因为房地产次贷危机引发如今这个烂摊子的做法也让国内对房地产开发大为警惕,前世那场房地产热还没开始就偃旗息鼓了。
作为重生者,杨星知道当年国内推出4万亿救市计划后,成果显著,但被人诟病最多的地方,就是再次推动了国内房地产的狂热增长,房价猛涨,老百姓怨声载道,成为一大败笔。这一世他不想重蹈覆辙,因此尽管星华地产是他最能下金蛋的鹅,他也毫不犹豫向中央献计。既然国内房屋刚需很大,而许多城市中下层居民收入和房价不匹配,那就不能完全指望依靠市场这只手来调节,必须要国家站出来实行补贴,以提供廉租房,加征二套房房产税、严格控制购房者身份审批等配套措施来控制房价的无序上涨。
国内4万亿救市资金的大投入,虽然从货币汇率上看只相当于美国5000多亿美元,但购买力却远远超出了小布什总统才签署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何况美国人是拿着这笔钱填华尔街惹下的大窟窿,而中国人则是修建实打实的铁路、保障房等基础设施,发展教育,建设好生态工程,两者相比,高下立判。
而有了国内4万亿的投入,香港这边也不甘示弱,有过一次亚洲金融风暴经验香港政府不敢怠慢,这几年也接受了杨星政府管控经济,必要时需要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立即启动和加快若干个大投资项目建设,以期拉动经济增长。
杨星去年策划的“硅路”、中药港、观塘工业新区等开发项目在立法院一路绿灯,香港政府作为最大投注者甚至还在原投资基础上把还在探讨的二三期工程也公布出来,这些项目的建设进度更是大大加快。而原本扯皮良久的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三地跨海大桥、港铁新线选址以及连接深圳广州的高速铁路等也都尘埃落定,被派上建设日程,仅在基建上,香港政府这次投入就超过1500亿港币!
同时在金融领域,以星富、中国银行等为首的中资银行面对冰岛破产,储户银行存款化为泡影的威胁,主动站出来斩钉截铁宣布会保护中小储户利益,绝不下调储户利息,并对大客户存款予以保障。为了稳定人心,还主动要求香港金管局对全港金融机构进行压力测试(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金融风险分析方法,通常包括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内容),公示结果,证明香港大部分中资银行都拥有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的资本充足率,金融风险大大小于汇丰等英资银行。
这个时候大家才想起当时星富银行剥离不良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作法真有先见之明,现在星富银行就是危机中最保险的地方,吸纳储户存款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其他银行只有羡慕的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对香港政府银行压力测试的做法很感兴趣,认为美欧等国完全可以照搬过来。
可压力测试无疑要求金融机构提供更多关于企业内幕交易的消息,许多金融机构实际上已经到了灯尽油枯的地步,完全靠以前的信誉担保来拼命寻找外部投资者的收购救命,这时候去做压力测试,不是不打自招吗?
于是2006年1月30日,在美国财政部要以压力测试依据救援金融机构的消息传出后没多久,华尔街历史最悠久的五大投行之一贝尔斯登公司就无奈宣布,由于持有大量有毒资产包括债务抵押债券CDO,及投资者对其信心下降并兑现大量现金,导致贝尔斯登现金储备基本为0,从而面临倒闭的困境。时任纽约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蒂莫西.盖特纳(后来任奥巴马政府第一任财政部长)发现贝尔斯登破产具有相当大的系统性风险,便上报美联储请求救援,经过内阁紧急讨论后,只有捏着鼻子再拉贝尔斯登一把。
2006年2月15日,美国联邦储备局紧急出手,同意“包底”300亿美元,贷款支持美国摩根大通公司以总值约2.36亿美元(每股2美元左右)收购濒临破产的贝尔斯登公司。这个收购价只有贝尔斯登1985年上市时股价三分一,同高峰时的每股159美元更是天上地下。贝尔斯登的下场敲响了华尔街投行的丧钟,大家都在议论,继贝尔斯登之后,华尔街下一个倒霉的投行会是谁?RS
使得地产开放商和地方官员对此收敛了许多,国内房地产开发热情比起前世来收敛许多,而西方因为房地产次贷危机引发如今这个烂摊子的做法也让国内对房地产开发大为警惕,前世那场房地产热还没开始就偃旗息鼓了。
作为重生者,杨星知道当年国内推出4万亿救市计划后,成果显著,但被人诟病最多的地方,就是再次推动了国内房地产的狂热增长,房价猛涨,老百姓怨声载道,成为一大败笔。这一世他不想重蹈覆辙,因此尽管星华地产是他最能下金蛋的鹅,他也毫不犹豫向中央献计。既然国内房屋刚需很大,而许多城市中下层居民收入和房价不匹配,那就不能完全指望依靠市场这只手来调节,必须要国家站出来实行补贴,以提供廉租房,加征二套房房产税、严格控制购房者身份审批等配套措施来控制房价的无序上涨。
国内4万亿救市资金的大投入,虽然从货币汇率上看只相当于美国5000多亿美元,但购买力却远远超出了小布什总统才签署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何况美国人是拿着这笔钱填华尔街惹下的大窟窿,而中国人则是修建实打实的铁路、保障房等基础设施,发展教育,建设好生态工程,两者相比,高下立判。
而有了国内4万亿的投入,香港这边也不甘示弱,有过一次亚洲金融风暴经验香港政府不敢怠慢,这几年也接受了杨星政府管控经济,必要时需要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立即启动和加快若干个大投资项目建设,以期拉动经济增长。
杨星去年策划的“硅路”、中药港、观塘工业新区等开发项目在立法院一路绿灯,香港政府作为最大投注者甚至还在原投资基础上把还在探讨的二三期工程也公布出来,这些项目的建设进度更是大大加快。而原本扯皮良久的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三地跨海大桥、港铁新线选址以及连接深圳广州的高速铁路等也都尘埃落定,被派上建设日程,仅在基建上,香港政府这次投入就超过1500亿港币!
同时在金融领域,以星富、中国银行等为首的中资银行面对冰岛破产,储户银行存款化为泡影的威胁,主动站出来斩钉截铁宣布会保护中小储户利益,绝不下调储户利息,并对大客户存款予以保障。为了稳定人心,还主动要求香港金管局对全港金融机构进行压力测试(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金融风险分析方法,通常包括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内容),公示结果,证明香港大部分中资银行都拥有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的资本充足率,金融风险大大小于汇丰等英资银行。
这个时候大家才想起当时星富银行剥离不良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作法真有先见之明,现在星富银行就是危机中最保险的地方,吸纳储户存款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其他银行只有羡慕的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对香港政府银行压力测试的做法很感兴趣,认为美欧等国完全可以照搬过来。
可压力测试无疑要求金融机构提供更多关于企业内幕交易的消息,许多金融机构实际上已经到了灯尽油枯的地步,完全靠以前的信誉担保来拼命寻找外部投资者的收购救命,这时候去做压力测试,不是不打自招吗?
于是2006年1月30日,在美国财政部要以压力测试依据救援金融机构的消息传出后没多久,华尔街历史最悠久的五大投行之一贝尔斯登公司就无奈宣布,由于持有大量有毒资产包括债务抵押债券CDO,及投资者对其信心下降并兑现大量现金,导致贝尔斯登现金储备基本为0,从而面临倒闭的困境。时任纽约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蒂莫西.盖特纳(后来任奥巴马政府第一任财政部长)发现贝尔斯登破产具有相当大的系统性风险,便上报美联储请求救援,经过内阁紧急讨论后,只有捏着鼻子再拉贝尔斯登一把。
2006年2月15日,美国联邦储备局紧急出手,同意“包底”300亿美元,贷款支持美国摩根大通公司以总值约2.36亿美元(每股2美元左右)收购濒临破产的贝尔斯登公司。这个收购价只有贝尔斯登1985年上市时股价三分一,同高峰时的每股159美元更是天上地下。贝尔斯登的下场敲响了华尔街投行的丧钟,大家都在议论,继贝尔斯登之后,华尔街下一个倒霉的投行会是谁?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