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穿越晨光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详细的记载。
乙卯之时诏三司出米,京城诸门裁其價以济流民。流民都涌到了京师门外,可想而知这场大旱是多么的严重。可想而知在旱灾之下的几处地区,民众缺粮缺水到了什么份上。
知谏院范鎮在给仁宗的表章中曾提到:“至和二年(1055年),乙卯(四月)。伏见今岁无麦苗……又闻许、汝、郑等处,蝗蝻復生,亦由貪政之所感也。天意以為貪政之取民,犹蝗蝻之食苗,故頻年生蝗蝻以觉悟陛下也。……”奏折上直接提到,今年没有麦苗,换言之,今年没有夏收了,夏收无粮。秋收的压力就大,粮价自然要上涨的非常厉害。所以提前收粮是有必要的,不仅要提前收粮,由于大旱,流民的大量流动,也为行商们带来了不稳定性,所以行商们不敢再出门。这样所有的生活用品都会疯狂的涨价!
“大旱之后必有蝗灾。若是李伯父收不来粮食,倒也不急,等忙完了打井的事情,我让一民哥和大郎三郎来给李伯父送二十石粮食。到时,……”说完了又四下看了看,“到时,我们晚上给伯父拉来,您找个地方好好藏好,切莫让别人知道了。”
李医士注视着八岁的邹晨,像个小大人一般用郑重的口吻和他说话,虽然心中好笑,但是面子上却是极为严肃,连连点头,“好,到时我和你婶婶说一下,藏个稳当的地方!”他却不知道,在未来的有一天,他为了这一个下午流下了多少感激的泪水。
“那,一些生活用品都有吗?比如盐巴、调料、糖、油、酱油、醋之类的,都有吗?若是没有,我家都有,先给伯父送来。”邹晨想了想又说道。
“这些,某倒是不知,这些一向是你婶婶料理。呵呵……”李医士尴尬的捻须笑道,这大老爷们的,谁管这些伙房的用品啊。
邹晨看到李医士的表情,想了想不由得也笑了,是啊,别说是李医士家里了,就是自己家,父亲和二伯也是向来不下伙房的,要是问他们有多少粮食肯定是知道,要是问他们有多少调料那肯定也是一问三摇头啊。
想通了这些,便和美娘福了一福告辞了。路上盘算着与自家交好的几家,是不是都要提前通知他们一下呢?不仅是他们要通知,就是小姑娘也得派人通知他们呢,甚至到时,还得派个人把他们接到家里来住,丁庄肯定是不盖围墙,到时小姑娘一家怕是粮食再多也经不起流民哄抢。
还有风五娘,她家是做菜棚的,虽然官府肯定是不会让她饿着,但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到时还是得找个机会给她送过去几十石。象陈家,张家,都是有恩于自家的,自然也不能落下他们。而外祖家更是不用说,不仅要告诉他们,还得劝着他们也立了围墙以保庄民们安全。而且还要劝外祖家多多打井,只有打井才有水源,到时才会不死人。
邹晨想明白了这些,犹如放下了一块大石头,拉着美娘的手又回家去了。
不提邹晨这里正一路思考着到底要给哪些家提前通知,要将哪家接到家来共渡难关。且说文彦博随着邹家的几个人走到了麦田边,只见邹家庄小麦郁郁葱葱,麦田苍翠,而且庄内一派繁忙的景色。他来的时候,是沿着邹家庄新修的大路一路走来,只见道路是青砖路面,早已经对这个庄子心生好感,待行到庄门口,又见庄口立着一块大碑,碑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下马了一看,却是那些修路之人的名字。而与其他碑文不同,其他的碑文是先将事件写在正面,名字写在反面。
邹家庄的碑文则是先将名字写在了正面,后面才写了是为何事立碑,着实新颖。
捉了一个在路边正推着砖车走的农夫问他为何碑文是反着写,那农夫虽然是被吓的两腿发软,却还是强撑着为庄子碑文辨解:“我邹家庄的碑文是为了让后人记住那些修路的人,不是让他们记住修的这条路。所以我们把名字写在碑文前,就是让后代子孙在出庄入庄的时候都看到先辈们做了何事,以做表率,将来他们也要做比先辈更值得写在碑文上的事才可以。”
文彦博和知州等人听了这农夫的话陷入了深思,确实,立碑文目的所在便是要教化世人,对邹家庄来讲,修路的这些人,比这条路更具有教育的意义,这不正合了圣人所说的仁教吗?做了善事,便将你的名字刻在碑文上,若是做了恶事你的名字便会抹去。那凡是名字刻在碑文上的,以后都不会做恶事,因为他们怕名字被抹去。
想通了这一点,文彦博低声对知州说道:“这邹家庄,怕是有大儒在内。且看这庄内行事,无不暗合一个仁字。端的是好教化啊!”
知州来过了邹家庄一次,也对这个庄子甚有好感,闻听此言,也点头道:“正是,下官来了一次,观这庄内人人懂礼知法,又守法恭谨。庄内数百年绵延,竟无一人作奸犯科,由此可见,确实好教化。此庄的里正和乡书手,功不可没。”
文彦博听罢此言捻须而笑。RS
有详细的记载。
乙卯之时诏三司出米,京城诸门裁其價以济流民。流民都涌到了京师门外,可想而知这场大旱是多么的严重。可想而知在旱灾之下的几处地区,民众缺粮缺水到了什么份上。
知谏院范鎮在给仁宗的表章中曾提到:“至和二年(1055年),乙卯(四月)。伏见今岁无麦苗……又闻许、汝、郑等处,蝗蝻復生,亦由貪政之所感也。天意以為貪政之取民,犹蝗蝻之食苗,故頻年生蝗蝻以觉悟陛下也。……”奏折上直接提到,今年没有麦苗,换言之,今年没有夏收了,夏收无粮。秋收的压力就大,粮价自然要上涨的非常厉害。所以提前收粮是有必要的,不仅要提前收粮,由于大旱,流民的大量流动,也为行商们带来了不稳定性,所以行商们不敢再出门。这样所有的生活用品都会疯狂的涨价!
“大旱之后必有蝗灾。若是李伯父收不来粮食,倒也不急,等忙完了打井的事情,我让一民哥和大郎三郎来给李伯父送二十石粮食。到时,……”说完了又四下看了看,“到时,我们晚上给伯父拉来,您找个地方好好藏好,切莫让别人知道了。”
李医士注视着八岁的邹晨,像个小大人一般用郑重的口吻和他说话,虽然心中好笑,但是面子上却是极为严肃,连连点头,“好,到时我和你婶婶说一下,藏个稳当的地方!”他却不知道,在未来的有一天,他为了这一个下午流下了多少感激的泪水。
“那,一些生活用品都有吗?比如盐巴、调料、糖、油、酱油、醋之类的,都有吗?若是没有,我家都有,先给伯父送来。”邹晨想了想又说道。
“这些,某倒是不知,这些一向是你婶婶料理。呵呵……”李医士尴尬的捻须笑道,这大老爷们的,谁管这些伙房的用品啊。
邹晨看到李医士的表情,想了想不由得也笑了,是啊,别说是李医士家里了,就是自己家,父亲和二伯也是向来不下伙房的,要是问他们有多少粮食肯定是知道,要是问他们有多少调料那肯定也是一问三摇头啊。
想通了这些,便和美娘福了一福告辞了。路上盘算着与自家交好的几家,是不是都要提前通知他们一下呢?不仅是他们要通知,就是小姑娘也得派人通知他们呢,甚至到时,还得派个人把他们接到家里来住,丁庄肯定是不盖围墙,到时小姑娘一家怕是粮食再多也经不起流民哄抢。
还有风五娘,她家是做菜棚的,虽然官府肯定是不会让她饿着,但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到时还是得找个机会给她送过去几十石。象陈家,张家,都是有恩于自家的,自然也不能落下他们。而外祖家更是不用说,不仅要告诉他们,还得劝着他们也立了围墙以保庄民们安全。而且还要劝外祖家多多打井,只有打井才有水源,到时才会不死人。
邹晨想明白了这些,犹如放下了一块大石头,拉着美娘的手又回家去了。
不提邹晨这里正一路思考着到底要给哪些家提前通知,要将哪家接到家来共渡难关。且说文彦博随着邹家的几个人走到了麦田边,只见邹家庄小麦郁郁葱葱,麦田苍翠,而且庄内一派繁忙的景色。他来的时候,是沿着邹家庄新修的大路一路走来,只见道路是青砖路面,早已经对这个庄子心生好感,待行到庄门口,又见庄口立着一块大碑,碑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下马了一看,却是那些修路之人的名字。而与其他碑文不同,其他的碑文是先将事件写在正面,名字写在反面。
邹家庄的碑文则是先将名字写在了正面,后面才写了是为何事立碑,着实新颖。
捉了一个在路边正推着砖车走的农夫问他为何碑文是反着写,那农夫虽然是被吓的两腿发软,却还是强撑着为庄子碑文辨解:“我邹家庄的碑文是为了让后人记住那些修路的人,不是让他们记住修的这条路。所以我们把名字写在碑文前,就是让后代子孙在出庄入庄的时候都看到先辈们做了何事,以做表率,将来他们也要做比先辈更值得写在碑文上的事才可以。”
文彦博和知州等人听了这农夫的话陷入了深思,确实,立碑文目的所在便是要教化世人,对邹家庄来讲,修路的这些人,比这条路更具有教育的意义,这不正合了圣人所说的仁教吗?做了善事,便将你的名字刻在碑文上,若是做了恶事你的名字便会抹去。那凡是名字刻在碑文上的,以后都不会做恶事,因为他们怕名字被抹去。
想通了这一点,文彦博低声对知州说道:“这邹家庄,怕是有大儒在内。且看这庄内行事,无不暗合一个仁字。端的是好教化啊!”
知州来过了邹家庄一次,也对这个庄子甚有好感,闻听此言,也点头道:“正是,下官来了一次,观这庄内人人懂礼知法,又守法恭谨。庄内数百年绵延,竟无一人作奸犯科,由此可见,确实好教化。此庄的里正和乡书手,功不可没。”
文彦博听罢此言捻须而笑。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