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算学课老师?不是官学,没有品级在身,顾青云有些犹豫,这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呀?还有,领导会不会有意见?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
皇家书院,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家和皇家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书院,背景强大,师资力量雄厚,环境优美,从它落成之日起,京城就有许多人在盯着。
而且几乎是有官职在身的。
不止是京城,连在外省的其他官员都在谈论这家书院,有几个封疆大吏早就把家中的孩子送进京里了。
这年月,好的老师是稀缺资源,即使是在人才济济的京城也是如此。除了皇家和少数顶级权贵,其他人想找个好老师得有个好运气和关系才行,毕竟有点追求的人都往仕途上挤。而当了官,谁还有那么多时间去教学生?他们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能亲自教,大多是委托到其他人门下。
顾青云相信,如果他现在宣布辞官,要在京城开家学堂亲自教学生的话,那以他现在的名声,生源肯定是不用愁的。而且几年前,在他教完陆煊后,立即的,就有几户人家朝他递来橄榄枝,想让他到家中教书,待遇也很丰厚。
当时还有一年就是会试,顾青云心里还指望着中进士,不肯再教学生,为此那几家地位和靖勇侯府相差无几的勋贵还很是不悦,觉得他“不识抬举”。要不是他的老师是方仁霄,是文官,加上有陆泽在一旁,顾青云自己第二年又立马金榜题名,可能他还真会遇到一些麻烦。
这些事他当时是不知道的,还是和谢长亭熟悉后,他无意中透露出来的。
由此可见好老师这种资源的稀缺,咳咳,当然,可能这是他自夸,自我感觉良好。
他家现在也缺好老师,即使有方仁霄和自己,他们还是两榜进士出身呢,连教小石头的时间都抽不出空,只能把他送到某个较为靠谱的举人门下,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傍晚时抽空考较小石头的功课。
他们是这样,其他官员大多数同样如此,只能把孩子托付给他人。因为大多数的官员籍贯都不在京城,有族学的话一般是放在老家。也只有那些家中有数人在京城当官,或有钱的世家,或者是勋贵们举族居住在一起,才设立有族学。
当然,顾青云可以把某个落榜的举子招进来给小石头单独授课,以他们的条件是完全可以的。可那样的话,顾家需要付出的束脩就比较多,一年至少要五十两,这相当于他们全年的大部分纯收入了。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老师的人品,万一那人是个迂腐的,把小石头教成简琼那样,顾青云肯定欲哭无泪。
像现在这样,顾青云每年只需要付给私塾的老师二十四两即可。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始终认为小石头最好和其他孩子多接触较好,把他关在家里自己一个人学习,不利于他性格的塑造。
顾青云觉得与其让小石头变成一个只会考科举的书呆子学霸,还不如培养他自信、善于和其他人沟通的意识,提高他待人处事的能力,这样即使以后不能在科举上有所成就,也能在其他方面有发展,最不济总能养活自己。
这些年他仔细观察,发现张修远在外人看来是不思进取,年纪轻轻就躲进礼部那里,喜欢清谈,不大喜欢干实事,最喜欢的是在状元楼指点其他秀才、举人,有个“提携后进”的好名声。这样一来,就有很多人不喜欢他的做派。可是,还有更多的人喜欢他,就是因为他在人际关系方面处理得很好。比如这次出了本诗集,朝中有几位大佬对他表示赞赏。
相比之下,谭子礼诗集的质量在他看来,比张修远还要高上一些,可公开赞赏他的都是他们那一系的人。
由此可看出,性格的塑造是多么重要了。
顾青云有自知之明,自己是属于那种小心谨慎的人,说难听点是温吞,不擅长交际,不喜欢应酬,不想委屈自己,内心还保留着一点清高的人,做一地的主官可能不太适合自己,自己最适合的是应该是副官或技术官。
这是他的性格决定的,他本身就不是那种特别有魄力的人。
好吧,他想远了。
顾青云一手扶额,一手把玩着手中镶嵌着金边的信封封面。看吧,连个信封都做得如此土豪。还直接抽调他们这些朝廷官员去任职,即使只是兼职,也是好大的声势。
谁让幕后的主使者是皇帝本人呢?就是这么简单任性。
晚上用膳后,等下人把残羹剩饭撤下后,顾青云就在饭桌上宣布这件事。
在做一些决定时,顾青云喜欢问方仁霄或方子茗,他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这就是他认为自己不够有魄力的表现了。
方仁霄表情十分惊诧:“选到你了?”说这句话的时候还上下打量了顾青云一番。
顾青云黑线,难道自己很差吗?人家看重的是自己的算学能力好不好?
到底是自己的老师,顾青云只能憋屈地点点头,道:“不止是我,翰林院还有十几个人被邀请。”不过最年轻的只有他一个,孔繁忠、谭子礼、龚凤鸣等人没收到邀请。
聘书从连氏那里开始,在其他人手里转了一圈。
在座的大人只有小陈氏不识字,她对这些也不感兴趣,就把小石头和小鱼儿带出饭厅,去院内的凉亭里乘凉。
方仁霄很是满意:“不用考虑,一定要去。如果是其他书院,你不能去,皇家书院不同,陛下乐观其成,没有陛下的首肯,书院的院长怎么敢给这么多人发聘书?还有,小石头的条件不够,你去问问看能不能让小石头也进去读。”他还在琢... -->>
算学课老师?不是官学,没有品级在身,顾青云有些犹豫,这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呀?还有,领导会不会有意见?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
皇家书院,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家和皇家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书院,背景强大,师资力量雄厚,环境优美,从它落成之日起,京城就有许多人在盯着。
而且几乎是有官职在身的。
不止是京城,连在外省的其他官员都在谈论这家书院,有几个封疆大吏早就把家中的孩子送进京里了。
这年月,好的老师是稀缺资源,即使是在人才济济的京城也是如此。除了皇家和少数顶级权贵,其他人想找个好老师得有个好运气和关系才行,毕竟有点追求的人都往仕途上挤。而当了官,谁还有那么多时间去教学生?他们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能亲自教,大多是委托到其他人门下。
顾青云相信,如果他现在宣布辞官,要在京城开家学堂亲自教学生的话,那以他现在的名声,生源肯定是不用愁的。而且几年前,在他教完陆煊后,立即的,就有几户人家朝他递来橄榄枝,想让他到家中教书,待遇也很丰厚。
当时还有一年就是会试,顾青云心里还指望着中进士,不肯再教学生,为此那几家地位和靖勇侯府相差无几的勋贵还很是不悦,觉得他“不识抬举”。要不是他的老师是方仁霄,是文官,加上有陆泽在一旁,顾青云自己第二年又立马金榜题名,可能他还真会遇到一些麻烦。
这些事他当时是不知道的,还是和谢长亭熟悉后,他无意中透露出来的。
由此可见好老师这种资源的稀缺,咳咳,当然,可能这是他自夸,自我感觉良好。
他家现在也缺好老师,即使有方仁霄和自己,他们还是两榜进士出身呢,连教小石头的时间都抽不出空,只能把他送到某个较为靠谱的举人门下,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傍晚时抽空考较小石头的功课。
他们是这样,其他官员大多数同样如此,只能把孩子托付给他人。因为大多数的官员籍贯都不在京城,有族学的话一般是放在老家。也只有那些家中有数人在京城当官,或有钱的世家,或者是勋贵们举族居住在一起,才设立有族学。
当然,顾青云可以把某个落榜的举子招进来给小石头单独授课,以他们的条件是完全可以的。可那样的话,顾家需要付出的束脩就比较多,一年至少要五十两,这相当于他们全年的大部分纯收入了。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老师的人品,万一那人是个迂腐的,把小石头教成简琼那样,顾青云肯定欲哭无泪。
像现在这样,顾青云每年只需要付给私塾的老师二十四两即可。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始终认为小石头最好和其他孩子多接触较好,把他关在家里自己一个人学习,不利于他性格的塑造。
顾青云觉得与其让小石头变成一个只会考科举的书呆子学霸,还不如培养他自信、善于和其他人沟通的意识,提高他待人处事的能力,这样即使以后不能在科举上有所成就,也能在其他方面有发展,最不济总能养活自己。
这些年他仔细观察,发现张修远在外人看来是不思进取,年纪轻轻就躲进礼部那里,喜欢清谈,不大喜欢干实事,最喜欢的是在状元楼指点其他秀才、举人,有个“提携后进”的好名声。这样一来,就有很多人不喜欢他的做派。可是,还有更多的人喜欢他,就是因为他在人际关系方面处理得很好。比如这次出了本诗集,朝中有几位大佬对他表示赞赏。
相比之下,谭子礼诗集的质量在他看来,比张修远还要高上一些,可公开赞赏他的都是他们那一系的人。
由此可看出,性格的塑造是多么重要了。
顾青云有自知之明,自己是属于那种小心谨慎的人,说难听点是温吞,不擅长交际,不喜欢应酬,不想委屈自己,内心还保留着一点清高的人,做一地的主官可能不太适合自己,自己最适合的是应该是副官或技术官。
这是他的性格决定的,他本身就不是那种特别有魄力的人。
好吧,他想远了。
顾青云一手扶额,一手把玩着手中镶嵌着金边的信封封面。看吧,连个信封都做得如此土豪。还直接抽调他们这些朝廷官员去任职,即使只是兼职,也是好大的声势。
谁让幕后的主使者是皇帝本人呢?就是这么简单任性。
晚上用膳后,等下人把残羹剩饭撤下后,顾青云就在饭桌上宣布这件事。
在做一些决定时,顾青云喜欢问方仁霄或方子茗,他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这就是他认为自己不够有魄力的表现了。
方仁霄表情十分惊诧:“选到你了?”说这句话的时候还上下打量了顾青云一番。
顾青云黑线,难道自己很差吗?人家看重的是自己的算学能力好不好?
到底是自己的老师,顾青云只能憋屈地点点头,道:“不止是我,翰林院还有十几个人被邀请。”不过最年轻的只有他一个,孔繁忠、谭子礼、龚凤鸣等人没收到邀请。
聘书从连氏那里开始,在其他人手里转了一圈。
在座的大人只有小陈氏不识字,她对这些也不感兴趣,就把小石头和小鱼儿带出饭厅,去院内的凉亭里乘凉。
方仁霄很是满意:“不用考虑,一定要去。如果是其他书院,你不能去,皇家书院不同,陛下乐观其成,没有陛下的首肯,书院的院长怎么敢给这么多人发聘书?还有,小石头的条件不够,你去问问看能不能让小石头也进去读。”他还在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