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残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直言不讳。
周围突然静了下来,只有江水打在船帮上,发出轻微而不断的响声,汪克凡看着顾炎武,脸上突然露出了微笑。
愿意问出这句话,就是说明,他和黄宗羲愿意和自己交心了,这两个人都有强烈的轻君虚君思想,绝不是对皇帝愚忠的文人士大夫……换句话说,顾炎武此时虽然唇枪舌剑,面色冷峻,其实却不是兴师问罪,也不是祢衡骂曹,其实却是……
是一种试探!
“我所求的,就是黄梨洲昨天说的那句话,要是没记错的话,这话其实出自亭林先生吧——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汪克凡停顿片刻,又说出了后面的一句:“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所谓志同道合,就是有相同的志向,才能走上共同的道理,顾炎武的这句话,正是汪克凡的追求。
穿越以来,他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就是为了改变那段最黑暗的历史。如果没有这样的追求,完全可以买舟出海,或者想个别的什么法子自保,以穿越者的能力,只想混个锦衣玉食,实在太简单了。
起兵抗清,汪克凡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从一开始,就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
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只求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
顾炎武看着他,目不转睛,久久没有说话,仿佛想看到他的心里去。
汪克凡迎着他的目光,表情坦然。
话说到这个份上,什么都明白了,没有中兴大明,没有忠君报国,只有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
终于,还是顾炎武打破了沉默。
“汪军门既有此志,学生请问一句,大明为何而亡?”
“愿闻亭林先生高见。”汪克凡当然知道,顾炎武这句话必有下文。
“大明亡国,一是亡于学术,二是亡于道德沦丧。自宋至明,理学不求经世济用,反而空谈心性,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近世喜言心学者,盖陷于禅学而不自知……”
顾炎武先大批了一通心学,然后又说道:“当今世风日下,士大夫之无耻,千古未见,投降异族,反颜仕仇,摇尾乞怜,种种丑态不一而足,若要挽狂澜于既倒,当端正治学之法,重建道德文章!”
这是典型的书生之见了。
但也不能算错,从某种意义上,这种思想文化上的迷失,才是大明亡国的根源。
汪克凡却还是摇了摇头:“亭林先生说的不错,但是远水不解近渴。”
清军随时南下,哪有时间搞文化教育的改革?
“若要应急,唯有效仿封建,以强省府郡县!”顾炎武又是出语惊人。
他所说的封建,不是后世里的含义,而是指西周分封列国的制度。
顾炎武有一句名言:“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意思是西周给封国的权力太大,所以造成分裂,但是明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地方没有人财物各种权力,所以无法实现富国强兵。
在南明当前的形势下,顾炎武竟然提出“效仿封建”,简直就是给汪克凡提供了理论依据,让他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做好军阀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吧。
汪克凡心中暗喜,却故作犹豫:“这个……,效仿封建,置人君于何地?”
时代不同了,皇帝是家天下的天子,别人都是他的子民,都错着辈分呢!如果效仿西周,皇帝虽然还是老大,诸侯却成了可以平辈论交的小弟。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顾炎武再次抛出一颗重磅炸弹。
这是朴素的民主论,人君治国,不能搞独裁,要和大家一起治理。
“亭林先生此言大谬,学生不敢苟同!”汪克凡连忙打住,不让他继续说下去。
再说下去,就要准备谋反了,顾炎武的理论太过超前,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代取得成功。
将来会走到哪一步,汪克凡不知道,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可能废除帝制的,这个年代没有资产阶级,也没有无产阶级,根本就是一个农业封建社会,只能实行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当然,在大明内部搞政治改革,削弱君权,这个可以有。
但是这件事要慢慢来,为了避免被当成曹操,该做的姿态还是要做。
对顾炎武的“反动言论”,汪克凡表示坚决反对。
直言不讳。
周围突然静了下来,只有江水打在船帮上,发出轻微而不断的响声,汪克凡看着顾炎武,脸上突然露出了微笑。
愿意问出这句话,就是说明,他和黄宗羲愿意和自己交心了,这两个人都有强烈的轻君虚君思想,绝不是对皇帝愚忠的文人士大夫……换句话说,顾炎武此时虽然唇枪舌剑,面色冷峻,其实却不是兴师问罪,也不是祢衡骂曹,其实却是……
是一种试探!
“我所求的,就是黄梨洲昨天说的那句话,要是没记错的话,这话其实出自亭林先生吧——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汪克凡停顿片刻,又说出了后面的一句:“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所谓志同道合,就是有相同的志向,才能走上共同的道理,顾炎武的这句话,正是汪克凡的追求。
穿越以来,他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就是为了改变那段最黑暗的历史。如果没有这样的追求,完全可以买舟出海,或者想个别的什么法子自保,以穿越者的能力,只想混个锦衣玉食,实在太简单了。
起兵抗清,汪克凡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从一开始,就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
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只求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
顾炎武看着他,目不转睛,久久没有说话,仿佛想看到他的心里去。
汪克凡迎着他的目光,表情坦然。
话说到这个份上,什么都明白了,没有中兴大明,没有忠君报国,只有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
终于,还是顾炎武打破了沉默。
“汪军门既有此志,学生请问一句,大明为何而亡?”
“愿闻亭林先生高见。”汪克凡当然知道,顾炎武这句话必有下文。
“大明亡国,一是亡于学术,二是亡于道德沦丧。自宋至明,理学不求经世济用,反而空谈心性,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近世喜言心学者,盖陷于禅学而不自知……”
顾炎武先大批了一通心学,然后又说道:“当今世风日下,士大夫之无耻,千古未见,投降异族,反颜仕仇,摇尾乞怜,种种丑态不一而足,若要挽狂澜于既倒,当端正治学之法,重建道德文章!”
这是典型的书生之见了。
但也不能算错,从某种意义上,这种思想文化上的迷失,才是大明亡国的根源。
汪克凡却还是摇了摇头:“亭林先生说的不错,但是远水不解近渴。”
清军随时南下,哪有时间搞文化教育的改革?
“若要应急,唯有效仿封建,以强省府郡县!”顾炎武又是出语惊人。
他所说的封建,不是后世里的含义,而是指西周分封列国的制度。
顾炎武有一句名言:“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意思是西周给封国的权力太大,所以造成分裂,但是明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地方没有人财物各种权力,所以无法实现富国强兵。
在南明当前的形势下,顾炎武竟然提出“效仿封建”,简直就是给汪克凡提供了理论依据,让他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做好军阀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吧。
汪克凡心中暗喜,却故作犹豫:“这个……,效仿封建,置人君于何地?”
时代不同了,皇帝是家天下的天子,别人都是他的子民,都错着辈分呢!如果效仿西周,皇帝虽然还是老大,诸侯却成了可以平辈论交的小弟。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顾炎武再次抛出一颗重磅炸弹。
这是朴素的民主论,人君治国,不能搞独裁,要和大家一起治理。
“亭林先生此言大谬,学生不敢苟同!”汪克凡连忙打住,不让他继续说下去。
再说下去,就要准备谋反了,顾炎武的理论太过超前,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代取得成功。
将来会走到哪一步,汪克凡不知道,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可能废除帝制的,这个年代没有资产阶级,也没有无产阶级,根本就是一个农业封建社会,只能实行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当然,在大明内部搞政治改革,削弱君权,这个可以有。
但是这件事要慢慢来,为了避免被当成曹操,该做的姿态还是要做。
对顾炎武的“反动言论”,汪克凡表示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