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筝歌(清穿皇太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万历四十六年岁末。时蚩尤旗长竟天,彗见东方,星陨地震,识者以为败征。大学士方从哲、兵部尚书黄嘉善、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皆以师久饷匮,催发红旗,督促杨镐发兵。
古人迷信,这彗星划过东边,乃是败兵之兆。然而这四路云集的兵马,多耗一天,就要多吃一天的粮饷,朝廷自然希望速速发兵,以缓饷银的空缺。
万历四十七年,正月。努/尔哈赤亲率大军攻叶赫部。掠得村寨二十余个,后开原明军前去支援,金兵才退回了赫图阿拉。杨镐派使者去赫图阿拉商议罢兵,与金止战,然□□哈赤回书拒绝。
见和谈不行,朝廷施加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在这多方势力的作用下,二月,杨镐会总督汪可受,与巡抚、巡按等定议,于二月十日誓师,二十一日出塞。届时会兵分四道,由总兵官马林出开原攻北,杜松出抚顺攻西,李如柏从鸦鹘关出趋清河攻南,东南则以刘铤出宽奠,由凉马佃捣后,而以朝鲜兵助之,号大兵四十七万。然未可知的是,原定出兵之日突遇天降大雪,士兵不前,遂发师之期泄露。只好改为同月二十五日再征。
此战明军号称四十七万大军,实际据我所知,兵力在十万上下。其中还有一万余人乃是叶赫、朝鲜派来的援兵。
李如柏出征前的那一日,正好是满天星陨,天有异象,连带我随手的那串陨石坠子,都异常地开始散着青色的幽光。这串坠子跟随我身侧这几年,一直都只是块寻常无奇的石头,这次伴随着天象而生异变,让我发自内心地觉得不对劲。
仿佛是一种征兆,然而我无法知晓,这征兆到底是什么。
难道真的预兆着此战必败?还是……在预兆我在这明朝的时日已无多了?
我忧心愈重。因为这串陨石是六夫人留下的,或许当日她所做的预言,皆是以此石而断论的。这个青光,一定预告着什么。
两军交战,总有一方要落败,然而我却在为我的前路担忧。李如柏亲自领兵出征,若是遭遇不测,我便真的再无人可依,只能背负着四处流落的命运了。于是前思后想,还是连夜去找了李如柏,把我心中的担心一五一十地告诉他。
“此番出征,皇上调集了四海精兵,还有战无不胜杜太师——杜松,还有攻无不克的刘大刀——刘铤坐镇,就算没有十全的胜算,也该有七成吧?”
“从眼下的兵力对峙来说,确实如此,只是……无论李总兵信不信,天象是败兵之兆,此石是当年六夫人留下的遗物,也因此天象发出异常的青光,只怕……”
我不敢说出“大败”二字,但是我必须让李如柏明白此战的凶险,而不是一味轻敌,冒死陷阵。
“这算是忠告吗?”
我神情肃然地点点头,“我自然希望李总兵能凯旋而归。只是万一,双方激战,势不能敌,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这是我唯一能给他的忠告了,李如柏活到这个年纪,应是看遍了生死一念,前有李如松战死蒙古,后有李如樟卒于宁夏……命没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他对六夫人的箴言深信不疑,希望我的忠告,他也能记在心上吧!
这既是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李家。李氏一脉,为大明做得已尽够,不能就这么亡了。
杨镐出兵前,上奏“擒奴赏格”,经兵部尚书黄嘉善复奏,神宗批准,颁示天下。赏格规定:若军中有人能擒斩奴酋者赏银一万两,并升都指挥使;擒斩八大贝勒者赏银两千两,升指挥使;且放眼李永芳、赵一鹤、佟养性等叛将,若能俘献奴酋,可以免死叛国之罪。又诏令叶赫贝勒金台石、布扬古若能擒斩奴酋首级,将给与建州敕书并封龙虎将军、散阶正二品。若擒斩其余奴酋的十二亲属伯叔弟侄,及其中军、前锋、领兵大头目、亲信领兵中外用事小头目等,一律重赏并且封授世职。此擒赏令一下,大振人心,尤以总兵杜松为甚,立誓斩得奴酋首级,否则无颜面圣。
杨镐的计划是兵分四路出击,直捣金兵老巢赫图阿拉。这四路分别是开原总兵马林亲率的一万五千兵马,出开原,经三岔儿堡而入浑河上游,从北面进攻;山海关总兵杜松亲率三万主力大军,为主攻,由沈阳出抚顺关入苏子河谷,由西面进攻;辽东总兵李如柏亲率两万五千兵马,由西南面进攻;辽阳总兵刘铤则亲率一万余兵马,东去会合朝鲜、叶赫援军,总计两万兵马,经宽甸沿董家江北上,而由南面进攻。
得到清河、抚顺孤立无援的教训后。杨镐又另设总兵祁秉忠及辽将张承基、柴国柱等部驻守辽阳,作为机动增援部队;另一位辽东总兵李光荣,则驻守广宁,坐镇后方,副总兵窦承武驻前屯监视蒙古各部;以管屯都司王绍勋总管运输粮草辎重。杨镐本人则坐镇沈阳,居中指挥。
从明军的部署来看,这可谓旷世空前的一战,确实是做到了万事俱备,万全之策,焉有战败的道理?
然而我手中的陨石却青光愈盛……成也杨镐、败也杨镐,大明是否能扭转辽东之乱,便看此战见分晓了。
赫图阿拉,我一别经年的赫图阿拉,那个命运指引我来到的地方……真的能抵过这一劫吗?
****
二月二十八日,时西路军杜松,从沈阳出发,到抚顺关稍作休息,但杜松为抢头... -->>
万历四十六年岁末。时蚩尤旗长竟天,彗见东方,星陨地震,识者以为败征。大学士方从哲、兵部尚书黄嘉善、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皆以师久饷匮,催发红旗,督促杨镐发兵。
古人迷信,这彗星划过东边,乃是败兵之兆。然而这四路云集的兵马,多耗一天,就要多吃一天的粮饷,朝廷自然希望速速发兵,以缓饷银的空缺。
万历四十七年,正月。努/尔哈赤亲率大军攻叶赫部。掠得村寨二十余个,后开原明军前去支援,金兵才退回了赫图阿拉。杨镐派使者去赫图阿拉商议罢兵,与金止战,然□□哈赤回书拒绝。
见和谈不行,朝廷施加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在这多方势力的作用下,二月,杨镐会总督汪可受,与巡抚、巡按等定议,于二月十日誓师,二十一日出塞。届时会兵分四道,由总兵官马林出开原攻北,杜松出抚顺攻西,李如柏从鸦鹘关出趋清河攻南,东南则以刘铤出宽奠,由凉马佃捣后,而以朝鲜兵助之,号大兵四十七万。然未可知的是,原定出兵之日突遇天降大雪,士兵不前,遂发师之期泄露。只好改为同月二十五日再征。
此战明军号称四十七万大军,实际据我所知,兵力在十万上下。其中还有一万余人乃是叶赫、朝鲜派来的援兵。
李如柏出征前的那一日,正好是满天星陨,天有异象,连带我随手的那串陨石坠子,都异常地开始散着青色的幽光。这串坠子跟随我身侧这几年,一直都只是块寻常无奇的石头,这次伴随着天象而生异变,让我发自内心地觉得不对劲。
仿佛是一种征兆,然而我无法知晓,这征兆到底是什么。
难道真的预兆着此战必败?还是……在预兆我在这明朝的时日已无多了?
我忧心愈重。因为这串陨石是六夫人留下的,或许当日她所做的预言,皆是以此石而断论的。这个青光,一定预告着什么。
两军交战,总有一方要落败,然而我却在为我的前路担忧。李如柏亲自领兵出征,若是遭遇不测,我便真的再无人可依,只能背负着四处流落的命运了。于是前思后想,还是连夜去找了李如柏,把我心中的担心一五一十地告诉他。
“此番出征,皇上调集了四海精兵,还有战无不胜杜太师——杜松,还有攻无不克的刘大刀——刘铤坐镇,就算没有十全的胜算,也该有七成吧?”
“从眼下的兵力对峙来说,确实如此,只是……无论李总兵信不信,天象是败兵之兆,此石是当年六夫人留下的遗物,也因此天象发出异常的青光,只怕……”
我不敢说出“大败”二字,但是我必须让李如柏明白此战的凶险,而不是一味轻敌,冒死陷阵。
“这算是忠告吗?”
我神情肃然地点点头,“我自然希望李总兵能凯旋而归。只是万一,双方激战,势不能敌,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这是我唯一能给他的忠告了,李如柏活到这个年纪,应是看遍了生死一念,前有李如松战死蒙古,后有李如樟卒于宁夏……命没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他对六夫人的箴言深信不疑,希望我的忠告,他也能记在心上吧!
这既是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李家。李氏一脉,为大明做得已尽够,不能就这么亡了。
杨镐出兵前,上奏“擒奴赏格”,经兵部尚书黄嘉善复奏,神宗批准,颁示天下。赏格规定:若军中有人能擒斩奴酋者赏银一万两,并升都指挥使;擒斩八大贝勒者赏银两千两,升指挥使;且放眼李永芳、赵一鹤、佟养性等叛将,若能俘献奴酋,可以免死叛国之罪。又诏令叶赫贝勒金台石、布扬古若能擒斩奴酋首级,将给与建州敕书并封龙虎将军、散阶正二品。若擒斩其余奴酋的十二亲属伯叔弟侄,及其中军、前锋、领兵大头目、亲信领兵中外用事小头目等,一律重赏并且封授世职。此擒赏令一下,大振人心,尤以总兵杜松为甚,立誓斩得奴酋首级,否则无颜面圣。
杨镐的计划是兵分四路出击,直捣金兵老巢赫图阿拉。这四路分别是开原总兵马林亲率的一万五千兵马,出开原,经三岔儿堡而入浑河上游,从北面进攻;山海关总兵杜松亲率三万主力大军,为主攻,由沈阳出抚顺关入苏子河谷,由西面进攻;辽东总兵李如柏亲率两万五千兵马,由西南面进攻;辽阳总兵刘铤则亲率一万余兵马,东去会合朝鲜、叶赫援军,总计两万兵马,经宽甸沿董家江北上,而由南面进攻。
得到清河、抚顺孤立无援的教训后。杨镐又另设总兵祁秉忠及辽将张承基、柴国柱等部驻守辽阳,作为机动增援部队;另一位辽东总兵李光荣,则驻守广宁,坐镇后方,副总兵窦承武驻前屯监视蒙古各部;以管屯都司王绍勋总管运输粮草辎重。杨镐本人则坐镇沈阳,居中指挥。
从明军的部署来看,这可谓旷世空前的一战,确实是做到了万事俱备,万全之策,焉有战败的道理?
然而我手中的陨石却青光愈盛……成也杨镐、败也杨镐,大明是否能扭转辽东之乱,便看此战见分晓了。
赫图阿拉,我一别经年的赫图阿拉,那个命运指引我来到的地方……真的能抵过这一劫吗?
****
二月二十八日,时西路军杜松,从沈阳出发,到抚顺关稍作休息,但杜松为抢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