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北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营及各镇节度酌情擢赏,报吏部兵部备案;第三件事,灵州节度留后冯继业拜朔方军节度使,袭爵陈留郡公,延州节度留后李文革拜彰武军节度使,兼本州防御、团练二使,知本州事……”
郭威默默听着,初时面带微笑,等到王峻说完,神情却变得肃容起来,他缓缓开口道:“秀峰兄此议不差,然则细节处略可商榷,朝廷赏罚,当示天下以公……”
说着,他以不容置疑的口吻道:“高家守土多年,虽无功劳却有苦劳,高允权着封延安郡王,赠太师,李文革晋冠军大将军,除右骁卫大将军,拜八路军节度使,知本州事,检校太保,另外……”
皇帝迟疑了一阵,道:“……李彬数十年来为朝廷安抚藩镇,劳苦功高,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方才皇帝改变对高允权的追赠和对李文革的封拜拔擢,王峻都安之若素,这是题中应有之义,臣下拟制地封赏水准总应该为主上留下些许浮动地空间,这是政治常识,甚至对于皇帝改变了李文革地军镇名号,他也只是微微愕然了一下,倒也不以为意。直到皇帝提及对李彬的拔擢封拜,他才真的大吃了一惊。
李文革毕竟已经是节度使,即便挂上平章事成为使相,却也没甚么了不起的,如今天下这样的藩镇并不在少数,然而李彬却并不是节镇,更加不是中央官员,几个月前这个边远的文官不过小小的七品观察判官,只能身穿绿袍,甚至连朝廷大员都算不上,这不过是短短几个月地时光,由七品御史做到三品观察使已经是超拔了,如今竟然被拜为同平章事,赫然加入了宰相行列,虽说恩赏自上出,但皇帝此举究竟是何用意却是颇值得玩味。
而且,以观察使兼平章事,李彬乃是自武皇创立“同中书门下承受进止平章事”这一宰相名号以来数百年间的第一人,这个例破得实在有些莫名其妙。
他抬头打量了一下皇帝的脸色,问道:“陛下,观察使同平章事,自唐以来无此规制。李彬以观察使兼列台阁,是否立为成例?日后他州观察使是否可依此例为使相?另外,观察使为从三品,同品之刺史、都督、都护是否皆可为使相?”
郭威淡淡一笑:“……凡事不可一概而论,李文质在延州几十年,无论是周密、高家还是现在的李文革,其都能于其中折冲樽俎,为朝廷维持此九县之土,几十年了,说一句‘劳苦功高’并不过分,更何况
节度使李文革原先乃是其家中奴仆,奴才是节度使,是个观察使,如此措置虽然不错,却令双方都有些尴尬。李文革时任节度使,李彬拜相,如此理论上李彬的官位还是高于李文革,上下纲常不至于差异紊乱……”
“更何况……”。皇帝顿了顿,继续道:“李文革是个军头出身,对朝廷若即若离,一州军政握于此人之手,朝廷终究难以放心,李彬加了相衔,就算不能过问军事,庶政大事上发言权便可重上几分。以宰相身份用人行政。李文革就算不满。只要他不敢公开叛反朝廷,便不敢做出甚么出格地事情,只要有李彬在延州制约着他,西北边事,朝廷大约可以放心地委诸此人。”
王峻默然半晌,又问道:“陛下既然对李文革并不放心,为何又要允他做节度使?并赐以高官厚禄。连军镇名号都允他改了?”
郭威看了王峻一眼,叹息道:“天子乃是天下之主,不能像原先做一方诸侯那般想事情做事情。天子个人的喜好善恶并不重要,军国大事必须谨慎为之,否则便要倾覆。李文革此人虽然未必有多么靠得住,但是有此人在延州,定难军便连连败绩,攻不成攻。守不成守。西北局面为之一变,使朝廷可以全心全意平息泰宁之叛乱,抵御契丹之寇边。还击北汉之觊觎。朝廷没有给李文革和李彬一文铜一两黍地钱粮,他们便替朕和中书稳定住了西北边境,这是大功,必须要重赏,不赏便是不公。李文革连连大捷,在边境上早已得了军心,朕即便不让他做节度使,地方军民也会主动推举他为藩镇,那时候朝廷便与之结怨了……若是内地州郡或者寻常边镇,倒也无妨,偏偏延州扼守着关中门户,是万万叛不得地,朝廷目下无力西顾,不允他为节度,又当如何?”
王峻哑然无语,郭威又道:“至于军镇名号……哈哈,这个后生倒也执拗得可爱……发誓赌咒般表示愿意为朕守好这八路的门户,一点都不顾及关中那些地头蛇们的脸色和心思,这个想头稚嫩了些,不过志向却是颇可嘉许……”
王峻道:“一张嘴便是八路,此子志向恐不在小……”
郭威欣然道:“志向太小地年轻人,朕还真未必看得上!此子倒是颇有些朕早年为军头时的风范,若是有机缘,朕倒是想见见此人。”
王峻道:“这个简单……讨北得胜、缴俘颇盛、加官晋衔、授受旌节……李文革总要向朝廷献四马,诏其亲自进京献马便是了!”
郭威摇了摇头:“……从来不曾进京觐见地边镇,初次进京只怕会心存疑虑,进京地事情不要写在诏书里,只要让宣诏使私下向其说明便可,若是李文革心存疑忌,不要勉强,总之对延州要以善加抚慰为要。如今天下分崩割裂,中原百废待兴,稳定地时局乃是朝廷行政的重中之重,西北不能乱,关中不能乱。李文革这枚棋子,用得好了或可成为西北和关中的一道屏障,若是措置不当使其对朝廷存了猜忌之心,便反为不美了!”
王峻点了点头:“陛下若是没有其他的旨意,臣这便回中书拟制了!”
郭威摆了摆手:“灵州冯继业那边,不要写进制文里!”WAP.
王峻一愣:“这……”
郭威冷冷哼了一声:“朕说过了,朝廷赏罚要公正,否则天下便会不服。北面行营这一仗,冯继业有何功劳?那臭小子连一兵一卒都未曾派,一钱一粟都不曾出,只顾着在州治大肆屠戮兄族和他爹留下的元老重将,眼巴巴只等着朕扶正他的藩镇位置,准备坐在灵州承袭他爹的王位——他做梦!朕还不曾老糊涂,是非功过还不至于混淆。老冯晖留下地大好局面,他不能善加经营,刀子雪亮却不肯去砍党项,反倒转过头去砍自家的兄弟亲族,这样的畜生,也想做节度使?朕暂时不动他,是因为一时间腾不出手,灵州又实在太远。他若是在内镇,朕早就替老冯头清理门户了……”
王峻一时目瞪口呆,不明白郭威为何对冯继业这个故人之子如此厌憎。
他试探地道:“陛下……折从阮就在延州,或可由他……”
郭威摆了摆手:“折家不是关中本地人,由折从阮出手,会引起整个关中藩镇对朝廷的疑惧和猜忌,折家如今客居延州,正是结好诸镇的时候,不会奉这个诏的。”
他恨恨哼了一声,道:“此事先放一放再说,诏书里不要提,宣诏使衔级升一格,不要陶谷去了,以端明殿学士王检校礼部尚书,去延州宣诏……”
营及各镇节度酌情擢赏,报吏部兵部备案;第三件事,灵州节度留后冯继业拜朔方军节度使,袭爵陈留郡公,延州节度留后李文革拜彰武军节度使,兼本州防御、团练二使,知本州事……”
郭威默默听着,初时面带微笑,等到王峻说完,神情却变得肃容起来,他缓缓开口道:“秀峰兄此议不差,然则细节处略可商榷,朝廷赏罚,当示天下以公……”
说着,他以不容置疑的口吻道:“高家守土多年,虽无功劳却有苦劳,高允权着封延安郡王,赠太师,李文革晋冠军大将军,除右骁卫大将军,拜八路军节度使,知本州事,检校太保,另外……”
皇帝迟疑了一阵,道:“……李彬数十年来为朝廷安抚藩镇,劳苦功高,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方才皇帝改变对高允权的追赠和对李文革的封拜拔擢,王峻都安之若素,这是题中应有之义,臣下拟制地封赏水准总应该为主上留下些许浮动地空间,这是政治常识,甚至对于皇帝改变了李文革地军镇名号,他也只是微微愕然了一下,倒也不以为意。直到皇帝提及对李彬的拔擢封拜,他才真的大吃了一惊。
李文革毕竟已经是节度使,即便挂上平章事成为使相,却也没甚么了不起的,如今天下这样的藩镇并不在少数,然而李彬却并不是节镇,更加不是中央官员,几个月前这个边远的文官不过小小的七品观察判官,只能身穿绿袍,甚至连朝廷大员都算不上,这不过是短短几个月地时光,由七品御史做到三品观察使已经是超拔了,如今竟然被拜为同平章事,赫然加入了宰相行列,虽说恩赏自上出,但皇帝此举究竟是何用意却是颇值得玩味。
而且,以观察使兼平章事,李彬乃是自武皇创立“同中书门下承受进止平章事”这一宰相名号以来数百年间的第一人,这个例破得实在有些莫名其妙。
他抬头打量了一下皇帝的脸色,问道:“陛下,观察使同平章事,自唐以来无此规制。李彬以观察使兼列台阁,是否立为成例?日后他州观察使是否可依此例为使相?另外,观察使为从三品,同品之刺史、都督、都护是否皆可为使相?”
郭威淡淡一笑:“……凡事不可一概而论,李文质在延州几十年,无论是周密、高家还是现在的李文革,其都能于其中折冲樽俎,为朝廷维持此九县之土,几十年了,说一句‘劳苦功高’并不过分,更何况
节度使李文革原先乃是其家中奴仆,奴才是节度使,是个观察使,如此措置虽然不错,却令双方都有些尴尬。李文革时任节度使,李彬拜相,如此理论上李彬的官位还是高于李文革,上下纲常不至于差异紊乱……”
“更何况……”。皇帝顿了顿,继续道:“李文革是个军头出身,对朝廷若即若离,一州军政握于此人之手,朝廷终究难以放心,李彬加了相衔,就算不能过问军事,庶政大事上发言权便可重上几分。以宰相身份用人行政。李文革就算不满。只要他不敢公开叛反朝廷,便不敢做出甚么出格地事情,只要有李彬在延州制约着他,西北边事,朝廷大约可以放心地委诸此人。”
王峻默然半晌,又问道:“陛下既然对李文革并不放心,为何又要允他做节度使?并赐以高官厚禄。连军镇名号都允他改了?”
郭威看了王峻一眼,叹息道:“天子乃是天下之主,不能像原先做一方诸侯那般想事情做事情。天子个人的喜好善恶并不重要,军国大事必须谨慎为之,否则便要倾覆。李文革此人虽然未必有多么靠得住,但是有此人在延州,定难军便连连败绩,攻不成攻。守不成守。西北局面为之一变,使朝廷可以全心全意平息泰宁之叛乱,抵御契丹之寇边。还击北汉之觊觎。朝廷没有给李文革和李彬一文铜一两黍地钱粮,他们便替朕和中书稳定住了西北边境,这是大功,必须要重赏,不赏便是不公。李文革连连大捷,在边境上早已得了军心,朕即便不让他做节度使,地方军民也会主动推举他为藩镇,那时候朝廷便与之结怨了……若是内地州郡或者寻常边镇,倒也无妨,偏偏延州扼守着关中门户,是万万叛不得地,朝廷目下无力西顾,不允他为节度,又当如何?”
王峻哑然无语,郭威又道:“至于军镇名号……哈哈,这个后生倒也执拗得可爱……发誓赌咒般表示愿意为朕守好这八路的门户,一点都不顾及关中那些地头蛇们的脸色和心思,这个想头稚嫩了些,不过志向却是颇可嘉许……”
王峻道:“一张嘴便是八路,此子志向恐不在小……”
郭威欣然道:“志向太小地年轻人,朕还真未必看得上!此子倒是颇有些朕早年为军头时的风范,若是有机缘,朕倒是想见见此人。”
王峻道:“这个简单……讨北得胜、缴俘颇盛、加官晋衔、授受旌节……李文革总要向朝廷献四马,诏其亲自进京献马便是了!”
郭威摇了摇头:“……从来不曾进京觐见地边镇,初次进京只怕会心存疑虑,进京地事情不要写在诏书里,只要让宣诏使私下向其说明便可,若是李文革心存疑忌,不要勉强,总之对延州要以善加抚慰为要。如今天下分崩割裂,中原百废待兴,稳定地时局乃是朝廷行政的重中之重,西北不能乱,关中不能乱。李文革这枚棋子,用得好了或可成为西北和关中的一道屏障,若是措置不当使其对朝廷存了猜忌之心,便反为不美了!”
王峻点了点头:“陛下若是没有其他的旨意,臣这便回中书拟制了!”
郭威摆了摆手:“灵州冯继业那边,不要写进制文里!”WAP.
王峻一愣:“这……”
郭威冷冷哼了一声:“朕说过了,朝廷赏罚要公正,否则天下便会不服。北面行营这一仗,冯继业有何功劳?那臭小子连一兵一卒都未曾派,一钱一粟都不曾出,只顾着在州治大肆屠戮兄族和他爹留下的元老重将,眼巴巴只等着朕扶正他的藩镇位置,准备坐在灵州承袭他爹的王位——他做梦!朕还不曾老糊涂,是非功过还不至于混淆。老冯晖留下地大好局面,他不能善加经营,刀子雪亮却不肯去砍党项,反倒转过头去砍自家的兄弟亲族,这样的畜生,也想做节度使?朕暂时不动他,是因为一时间腾不出手,灵州又实在太远。他若是在内镇,朕早就替老冯头清理门户了……”
王峻一时目瞪口呆,不明白郭威为何对冯继业这个故人之子如此厌憎。
他试探地道:“陛下……折从阮就在延州,或可由他……”
郭威摆了摆手:“折家不是关中本地人,由折从阮出手,会引起整个关中藩镇对朝廷的疑惧和猜忌,折家如今客居延州,正是结好诸镇的时候,不会奉这个诏的。”
他恨恨哼了一声,道:“此事先放一放再说,诏书里不要提,宣诏使衔级升一格,不要陶谷去了,以端明殿学士王检校礼部尚书,去延州宣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