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大明官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满面地将他们扶起来,拍了拍他们的肩膀笑道:“这次进攻北元,你们二人做得很好,给朕争了光,有我虎儿在,蓝玉、冯胜也可以退休了。”
朱棣连忙躬身道:“父皇,其实大将们也有很大的功绩,我给父皇的报告中提过,傅友德这次居功甚伟,他迂回作战,斩杀北元太尉乃儿不花,儿臣要为他请功!”
朱棣转弯抹角地提到了他写的那份报告,朱元璋显然只想到了儿子提升傅友德的良苦用心,却没有意识到他隐藏得更深的用意。
他又坐回位子,随手从桌上取过那本战报,上面已经被他画得圈圈点点,他翻看了一下便笑道:“傅友德的功绩朕自会表彰嘉奖,但你们二人是朕的儿子,该怎么表彰你们,朕一时拿不定主意啊!”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目光无意中又瞟到了龙门所之战,一下子让他想起了武昌夺信之事,他斜睨了晋王一眼,不冷不热地笑道:“老三,你似乎没有专心去打仗啊!”
朱纲的心吓得怦怦直跳,他慌忙跪下请罪:“儿臣一时糊涂,听信了幕僚之言,派人去武昌夺信,儿臣有罪,请父皇责罚!”
“幕僚之言?”朱元璋的脸色阴寒如冰,他冷冷问道:“怂恿你追信的幕僚是谁?”
“是、是......”朱纲有些犹豫,但为了保自己,他也只好牺牲手下了,他低声道:“是儿臣的幕僚陈涵。”
“一个小小的读书人竟敢挑拨我骨肉之间的关系。”朱元璋一声厉喝:“来人!”
两名侍卫应声而入,“在!”
“命锦衣卫立刻派人去太原,将晋王幕僚陈涵全家抄斩,灭其三族!”
侍卫领命而去,朱元璋又冷冷地看了朱纲一眼,“那你准备怎么认罪?”
就在这时,朱允炆忽然上前跪倒在地,“孙儿恳求皇爷爷饶过三叔!”
朱高炽也上前跪下,他却一言不发,朱元璋似乎并没有生气,他瞥了两个孙儿一眼,叹了一口气对朱纲道:“你看见没有,连你侄儿都知道亲情难续,为何你却做出那等伤害手足之事?”
朱纲满面羞愧,低头不敢说话,朱元璋又看了看朱棣,意味深长地问道:“你呢,有没有专心打仗?”
朱棣慌忙跪下道:“儿臣知道这次对北元作战父皇对儿臣寄予了极高的希望,也关系到儿臣在军中的地位,儿臣专心作战,没有任何杂念,但儿臣诱敌深入之计有伤天和,也请父皇责罚。”
朱棣也有了腹策,这件事就算和父皇私下谈,他也绝不能承认,如果韩淡定之事被揭穿,他会象晋王一样,把责任推给下属。
朱元璋看了他半天,脸色阴晴不定,过了片刻他才缓缓道:“你报告中提到的李维正就是太子派的追信人,既然你肯为他请功,那就说明你和此案没有关系,这个李维正也否认了你参与夺信,既然如此,朕就相信你一次,至于诱敌深入之事,乃兵家之计,朕不怪你,但以后也不能常用,大道理我就不多说了。”
朱棣知道父亲其实是不打算追究他了,不过他心中还是一愣,他没想到李维正竟在关键处帮了他一把,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一时反应不过来其中的原由,此刻也没有时间给他细想,他连忙道:“父皇的教诲,儿臣将铭刻于心,另外儿臣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请父皇成全。”
此时,朱元璋的暴戾之气已经完全消失了,又恢复了他为父亲、为祖父的慈祥,他摆摆手对儿孙们笑道:“站起来说话!”
朱棣和两个孙子都站了起来,唯独朱纲没有看到父皇的处罚,他不敢站起来,朱元璋见他知趣,便暗暗点了点头,对他道:“本来朕要重罚于你,看在你是受人撺掇,又立有战功,朕这次就轻罚于你,朕罚你把朕御花园的剩下十亩秧苗插满,不准有任何人帮忙。”
朱纲长长松了一口气,四弟的劝告看来是正确的,这一关他总算逃过去了,他偷偷瞥了朱棣一眼,心中暗暗感激不已。
朱元璋又回头对朱棣道:“说吧!你有什么小小的请求。”
“儿臣在龙门所很欣赏这个李维正的见识和为国效死命的忠心,儿臣想请父皇把他封到燕地,儿臣会重用于他。”
朱棣说得是实话,李维正此人有胆有识,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若肯效忠自己,自己会坚决重用他,反之,他也绝不能让李维正被太子所用。
朱元璋却笑而不语,李维正这个人,太子想要他做侍卫长,燕王想要他为将,看来真是个人才,不过他却不打算给他们,怎么用这个李维正,他朱元璋自有考虑。
他淡淡一笑道:“这件事,朕在明天早朝上自有安排。”
.........
(今天只更这一章,今晚晚上十二点,本书正式上架,老高会小爆发,恳请大家订阅,给我投月票。)
上架感言一般都不会有人去看,但老高这次上架,却真的是非常非常感慨,先发给大家先看一看吧!
上架感言按理只是一种形式,上架的作者们都忙着去写vi挣钱争票,这个感言也是一笔带过,但这于这本书的老高,却感慨颇多,觉得非要着笔写点什么不可。
一般而言,上架有两层含义,一种是赶鸭子上架,新手们对未来充满了期望,对来路充满感慨,想停下笔慢慢体会这种上架的成就感,奈何编辑们早有工作安排,容不得他们细思慢想,竹竿一挥,把他们统统都赶了上去,生死由天;另一种是挂鸭子上架,老手们终于熬到了上架的时刻,终于急不可耐地将自己作品挂上烤钩,洒盐、抹酱、上香油,在小火细炆下慢慢烘烤,以保证色香味一流,以图卖给好价钱,或者打开名声,上架的意义无非二者而已。
老高此番上架却位于二者之间,既感慨又期望,不容置疑,老高已经是老手了,好歹这是第三本上架书,烤的鸭子在某某街坊也算小有名气,按理应该更上一步,烤出一个市级名牌来,可老高此时的心情却和新手无异,即对来路充满感慨,又对前途一片迷茫,名门结束后做了一个月看客,老高开新书了,不能说老高态度不认真,先写了七万字,不满意,再一举推翻重写,花了四百多元钱购买各类关于明朝的书籍(其实至今一大半都没看),也不能说老高没有自信,前两本最高订阅都非常不错,老高踌躇满志,此番订阅过万。
但开新书了,老高的心却凉了,收藏慢如蜗牛般增长,三江大封推,推荐票却差点不过万,总点击四十万出头,只是去年名门的十分之一,这是预考的失败、是扑街的先兆,书极无人气,怎么办?书要上架了,老高也到了选择的十字路口。
以前老高也说过,老高不是职业写手,生活不易,既要上班养家糊口,晚上写书也挣点买菜打油的生活补贴,这也是高嫂肯让老高写书的主要原因,老高说的是实话,所以老高先非常非常感谢肯花钱订阅我小说的读者,若不是你们支持,老高早就写不下去了。
其实老高当年的《大唐万户侯》当时比现在还差,上架前异常惨淡,连新书榜前十五名都没进过,可就是因为我的坚持,认认真真写书,从不断更,人气便一天天凝聚起来,最终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宝贵经验,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只要坚持,只要认真写,只要尊重读者,读者就会给予回报,天道酬勤,这是铁的原则。
老高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虽然写书的水平一般般,但老高懂得一个字:‘信’,人无信则不立,我答应过的事情,都会尽量去做到,跟我书的读者都应深知这一点(当然,老高也曾经有过一件失信之事,今年初名门争月票时,曾答应二十张月票加更一章,结果欠了三章没有加更,这件事老高一直内疚于心,当时实在是身体顶不住了)。
满面地将他们扶起来,拍了拍他们的肩膀笑道:“这次进攻北元,你们二人做得很好,给朕争了光,有我虎儿在,蓝玉、冯胜也可以退休了。”
朱棣连忙躬身道:“父皇,其实大将们也有很大的功绩,我给父皇的报告中提过,傅友德这次居功甚伟,他迂回作战,斩杀北元太尉乃儿不花,儿臣要为他请功!”
朱棣转弯抹角地提到了他写的那份报告,朱元璋显然只想到了儿子提升傅友德的良苦用心,却没有意识到他隐藏得更深的用意。
他又坐回位子,随手从桌上取过那本战报,上面已经被他画得圈圈点点,他翻看了一下便笑道:“傅友德的功绩朕自会表彰嘉奖,但你们二人是朕的儿子,该怎么表彰你们,朕一时拿不定主意啊!”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目光无意中又瞟到了龙门所之战,一下子让他想起了武昌夺信之事,他斜睨了晋王一眼,不冷不热地笑道:“老三,你似乎没有专心去打仗啊!”
朱纲的心吓得怦怦直跳,他慌忙跪下请罪:“儿臣一时糊涂,听信了幕僚之言,派人去武昌夺信,儿臣有罪,请父皇责罚!”
“幕僚之言?”朱元璋的脸色阴寒如冰,他冷冷问道:“怂恿你追信的幕僚是谁?”
“是、是......”朱纲有些犹豫,但为了保自己,他也只好牺牲手下了,他低声道:“是儿臣的幕僚陈涵。”
“一个小小的读书人竟敢挑拨我骨肉之间的关系。”朱元璋一声厉喝:“来人!”
两名侍卫应声而入,“在!”
“命锦衣卫立刻派人去太原,将晋王幕僚陈涵全家抄斩,灭其三族!”
侍卫领命而去,朱元璋又冷冷地看了朱纲一眼,“那你准备怎么认罪?”
就在这时,朱允炆忽然上前跪倒在地,“孙儿恳求皇爷爷饶过三叔!”
朱高炽也上前跪下,他却一言不发,朱元璋似乎并没有生气,他瞥了两个孙儿一眼,叹了一口气对朱纲道:“你看见没有,连你侄儿都知道亲情难续,为何你却做出那等伤害手足之事?”
朱纲满面羞愧,低头不敢说话,朱元璋又看了看朱棣,意味深长地问道:“你呢,有没有专心打仗?”
朱棣慌忙跪下道:“儿臣知道这次对北元作战父皇对儿臣寄予了极高的希望,也关系到儿臣在军中的地位,儿臣专心作战,没有任何杂念,但儿臣诱敌深入之计有伤天和,也请父皇责罚。”
朱棣也有了腹策,这件事就算和父皇私下谈,他也绝不能承认,如果韩淡定之事被揭穿,他会象晋王一样,把责任推给下属。
朱元璋看了他半天,脸色阴晴不定,过了片刻他才缓缓道:“你报告中提到的李维正就是太子派的追信人,既然你肯为他请功,那就说明你和此案没有关系,这个李维正也否认了你参与夺信,既然如此,朕就相信你一次,至于诱敌深入之事,乃兵家之计,朕不怪你,但以后也不能常用,大道理我就不多说了。”
朱棣知道父亲其实是不打算追究他了,不过他心中还是一愣,他没想到李维正竟在关键处帮了他一把,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一时反应不过来其中的原由,此刻也没有时间给他细想,他连忙道:“父皇的教诲,儿臣将铭刻于心,另外儿臣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请父皇成全。”
此时,朱元璋的暴戾之气已经完全消失了,又恢复了他为父亲、为祖父的慈祥,他摆摆手对儿孙们笑道:“站起来说话!”
朱棣和两个孙子都站了起来,唯独朱纲没有看到父皇的处罚,他不敢站起来,朱元璋见他知趣,便暗暗点了点头,对他道:“本来朕要重罚于你,看在你是受人撺掇,又立有战功,朕这次就轻罚于你,朕罚你把朕御花园的剩下十亩秧苗插满,不准有任何人帮忙。”
朱纲长长松了一口气,四弟的劝告看来是正确的,这一关他总算逃过去了,他偷偷瞥了朱棣一眼,心中暗暗感激不已。
朱元璋又回头对朱棣道:“说吧!你有什么小小的请求。”
“儿臣在龙门所很欣赏这个李维正的见识和为国效死命的忠心,儿臣想请父皇把他封到燕地,儿臣会重用于他。”
朱棣说得是实话,李维正此人有胆有识,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若肯效忠自己,自己会坚决重用他,反之,他也绝不能让李维正被太子所用。
朱元璋却笑而不语,李维正这个人,太子想要他做侍卫长,燕王想要他为将,看来真是个人才,不过他却不打算给他们,怎么用这个李维正,他朱元璋自有考虑。
他淡淡一笑道:“这件事,朕在明天早朝上自有安排。”
.........
(今天只更这一章,今晚晚上十二点,本书正式上架,老高会小爆发,恳请大家订阅,给我投月票。)
上架感言一般都不会有人去看,但老高这次上架,却真的是非常非常感慨,先发给大家先看一看吧!
上架感言按理只是一种形式,上架的作者们都忙着去写vi挣钱争票,这个感言也是一笔带过,但这于这本书的老高,却感慨颇多,觉得非要着笔写点什么不可。
一般而言,上架有两层含义,一种是赶鸭子上架,新手们对未来充满了期望,对来路充满感慨,想停下笔慢慢体会这种上架的成就感,奈何编辑们早有工作安排,容不得他们细思慢想,竹竿一挥,把他们统统都赶了上去,生死由天;另一种是挂鸭子上架,老手们终于熬到了上架的时刻,终于急不可耐地将自己作品挂上烤钩,洒盐、抹酱、上香油,在小火细炆下慢慢烘烤,以保证色香味一流,以图卖给好价钱,或者打开名声,上架的意义无非二者而已。
老高此番上架却位于二者之间,既感慨又期望,不容置疑,老高已经是老手了,好歹这是第三本上架书,烤的鸭子在某某街坊也算小有名气,按理应该更上一步,烤出一个市级名牌来,可老高此时的心情却和新手无异,即对来路充满感慨,又对前途一片迷茫,名门结束后做了一个月看客,老高开新书了,不能说老高态度不认真,先写了七万字,不满意,再一举推翻重写,花了四百多元钱购买各类关于明朝的书籍(其实至今一大半都没看),也不能说老高没有自信,前两本最高订阅都非常不错,老高踌躇满志,此番订阅过万。
但开新书了,老高的心却凉了,收藏慢如蜗牛般增长,三江大封推,推荐票却差点不过万,总点击四十万出头,只是去年名门的十分之一,这是预考的失败、是扑街的先兆,书极无人气,怎么办?书要上架了,老高也到了选择的十字路口。
以前老高也说过,老高不是职业写手,生活不易,既要上班养家糊口,晚上写书也挣点买菜打油的生活补贴,这也是高嫂肯让老高写书的主要原因,老高说的是实话,所以老高先非常非常感谢肯花钱订阅我小说的读者,若不是你们支持,老高早就写不下去了。
其实老高当年的《大唐万户侯》当时比现在还差,上架前异常惨淡,连新书榜前十五名都没进过,可就是因为我的坚持,认认真真写书,从不断更,人气便一天天凝聚起来,最终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宝贵经验,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只要坚持,只要认真写,只要尊重读者,读者就会给予回报,天道酬勤,这是铁的原则。
老高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虽然写书的水平一般般,但老高懂得一个字:‘信’,人无信则不立,我答应过的事情,都会尽量去做到,跟我书的读者都应深知这一点(当然,老高也曾经有过一件失信之事,今年初名门争月票时,曾答应二十张月票加更一章,结果欠了三章没有加更,这件事老高一直内疚于心,当时实在是身体顶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