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走私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恐怕周重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提出的建设军校的想法,却给了江彬进京接近正德的机会,虽然现在正德早已经不像之前那么不理朝政,但却也算不上勤勉,甚至喜爱玩闹的性格也没多大改变,天知道他与江彬这样的人遇到一起,会不会依然走上历史上原来的老路?
另外值得的一提的是,宣府的边军大败了来犯的鞑靼小王子后,总兵与监军立刻给朝廷写了报捷文书,不过在写这封文书的时候,总兵和监军都显得无精打采,因为他们知道,就算是他们把文书写的再精彩,杀了再多的蒙古人,可最后朝廷也不会有封赏。
果不其然,宣府的报捷文书送上朝廷后,结果不但没有封赏,而且还被朝廷贬斥了一番,说他们是虚报战功,于是为了解真正的交战情况,兵部还派来了一个官员前来核查,结果这个官员对那些草原人的头颅视而不见,非说宣府军队杀的是普通牧民凑数,实际上顶多杀死了十几个草原骑兵,然后这位兵部官员就带着自己得到了战争结果回去了,并且记录在案,至于宣府这边的封赏则是一点都没有,甚至还被扣了明年的半成军饷。
对于上面这个结果,宣府上下早就有所预料,因为这几乎已经成为边军的一个传统了,无论边军杀死多少来犯的蒙古人,朝廷那边都会对他们的报捷文书产生怀疑,到现在已经发展到根本就不相信他们的报捷文书,哪怕是事实摆在眼前,那兵部的大佬都能睁眼说瞎话,五千人的战功被他们空口白牙一说,最后能剩下十几个就不错了。
这种遭遇并不仅仅只有宣府,前年的时候鞑靼小王子带兵从宁夏入境,当时仇钺还在宁夏担任总兵,于是就和小王子干了一仗,虽然明军损失不小,但蒙古人同样也死了不少人,而且最后也不得不退兵了。可最后结果怎么样?报捷的文书到了朝廷那里,变成了斩首三极,夺回战马十数匹,朝廷不疼不痒的赏了点东西,后来正德听到这件事后,朝廷里的那些大臣也很是不满,于是就找机会把仇钺调到京城任职,算是对他的补偿。
其实别说是仇钺这些边军了,在原来的历史上,正德偷偷从京城跑到宣府,结果刚好遇到鞑靼小王子再次带兵五万南下,正德也早就等着这个亲自上战场的机会,于是指挥四五万的大明军队迎敌,结果双方在应州一带展开大战,这就是正德一生中最为光彩的“应州之战”、
应州之战由正德亲自指挥,终于打退了鞑靼小王子的大军,甚至正德还亲手斩杀了一名敌人,以正德的身份,竟然有敌人可以冲杀到他的身边,由此可知应州之战的激烈程度,据闻双方大小百余战,将士死伤无数。
但是在明朝官方编写的《武宗实录》中,应州之战中,蒙古人却仅公伤亡十六人,明军却战死五十二人。要知道那可是超过十万人的大战,而且激战月余,大小战百余次,恐怕就是后世的军事演习,伤亡的人数也不止上面记录的数字,所以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个数字有问题,可大明官方却依然这么堂而皇之记录在正史上,也算是大明历史上的一大奇观。
连正德亲自指挥的战争,大明的官员都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压缩战果,就更别说像仇钺那样的边军将领了,甚至可以这样说,边军在与蒙古人交战时,打胜了是应该的,朝廷也不会有奖励,打败了就是大罪,甚至等不到战争结束,带兵的将领就可能被朝廷抓回去问罪,甚至有时候战场上需要明军暂避锋芒,但是朝廷却不允许他们后退,所以哪怕有时候边军明知道正面与蒙古人交战必死无疑,但是带兵的将领却还只能无奈的带着人迎上去送死,因为若是他不死的话,他们全家都要被抓起来问斩。
也正是边军这么多年一直受到朝廷的不公正对待,所以边军之中的将领对于大明朝廷也是颇有怨气,而且这种怨气若是积累的时间过长,肯定会让边军也失去了斗志,甚至像大明内部的那些卫所一样腐化坠落,后世小小的女真人就能把大明边军打的大败,由此可知当时大明的军备已经差到何种程度。
不过现在正德建设军校的的消息传播出去后,这些边军们总算是看到了希望,毕竟这个世上没有人是傻子,大部分人都能看出军校所代表的政治意义,甚至可以... -->>
恐怕周重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提出的建设军校的想法,却给了江彬进京接近正德的机会,虽然现在正德早已经不像之前那么不理朝政,但却也算不上勤勉,甚至喜爱玩闹的性格也没多大改变,天知道他与江彬这样的人遇到一起,会不会依然走上历史上原来的老路?
另外值得的一提的是,宣府的边军大败了来犯的鞑靼小王子后,总兵与监军立刻给朝廷写了报捷文书,不过在写这封文书的时候,总兵和监军都显得无精打采,因为他们知道,就算是他们把文书写的再精彩,杀了再多的蒙古人,可最后朝廷也不会有封赏。
果不其然,宣府的报捷文书送上朝廷后,结果不但没有封赏,而且还被朝廷贬斥了一番,说他们是虚报战功,于是为了解真正的交战情况,兵部还派来了一个官员前来核查,结果这个官员对那些草原人的头颅视而不见,非说宣府军队杀的是普通牧民凑数,实际上顶多杀死了十几个草原骑兵,然后这位兵部官员就带着自己得到了战争结果回去了,并且记录在案,至于宣府这边的封赏则是一点都没有,甚至还被扣了明年的半成军饷。
对于上面这个结果,宣府上下早就有所预料,因为这几乎已经成为边军的一个传统了,无论边军杀死多少来犯的蒙古人,朝廷那边都会对他们的报捷文书产生怀疑,到现在已经发展到根本就不相信他们的报捷文书,哪怕是事实摆在眼前,那兵部的大佬都能睁眼说瞎话,五千人的战功被他们空口白牙一说,最后能剩下十几个就不错了。
这种遭遇并不仅仅只有宣府,前年的时候鞑靼小王子带兵从宁夏入境,当时仇钺还在宁夏担任总兵,于是就和小王子干了一仗,虽然明军损失不小,但蒙古人同样也死了不少人,而且最后也不得不退兵了。可最后结果怎么样?报捷的文书到了朝廷那里,变成了斩首三极,夺回战马十数匹,朝廷不疼不痒的赏了点东西,后来正德听到这件事后,朝廷里的那些大臣也很是不满,于是就找机会把仇钺调到京城任职,算是对他的补偿。
其实别说是仇钺这些边军了,在原来的历史上,正德偷偷从京城跑到宣府,结果刚好遇到鞑靼小王子再次带兵五万南下,正德也早就等着这个亲自上战场的机会,于是指挥四五万的大明军队迎敌,结果双方在应州一带展开大战,这就是正德一生中最为光彩的“应州之战”、
应州之战由正德亲自指挥,终于打退了鞑靼小王子的大军,甚至正德还亲手斩杀了一名敌人,以正德的身份,竟然有敌人可以冲杀到他的身边,由此可知应州之战的激烈程度,据闻双方大小百余战,将士死伤无数。
但是在明朝官方编写的《武宗实录》中,应州之战中,蒙古人却仅公伤亡十六人,明军却战死五十二人。要知道那可是超过十万人的大战,而且激战月余,大小战百余次,恐怕就是后世的军事演习,伤亡的人数也不止上面记录的数字,所以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个数字有问题,可大明官方却依然这么堂而皇之记录在正史上,也算是大明历史上的一大奇观。
连正德亲自指挥的战争,大明的官员都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压缩战果,就更别说像仇钺那样的边军将领了,甚至可以这样说,边军在与蒙古人交战时,打胜了是应该的,朝廷也不会有奖励,打败了就是大罪,甚至等不到战争结束,带兵的将领就可能被朝廷抓回去问罪,甚至有时候战场上需要明军暂避锋芒,但是朝廷却不允许他们后退,所以哪怕有时候边军明知道正面与蒙古人交战必死无疑,但是带兵的将领却还只能无奈的带着人迎上去送死,因为若是他不死的话,他们全家都要被抓起来问斩。
也正是边军这么多年一直受到朝廷的不公正对待,所以边军之中的将领对于大明朝廷也是颇有怨气,而且这种怨气若是积累的时间过长,肯定会让边军也失去了斗志,甚至像大明内部的那些卫所一样腐化坠落,后世小小的女真人就能把大明边军打的大败,由此可知当时大明的军备已经差到何种程度。
不过现在正德建设军校的的消息传播出去后,这些边军们总算是看到了希望,毕竟这个世上没有人是傻子,大部分人都能看出军校所代表的政治意义,甚至可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