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厨房锅架(2) (2/2)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十万个为什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黏土一遇到水,就会被泡得软软的,进而变成泥浆;而陶瓷碎片遇水则不会起任何变化。
黏土可以被塑造成你所需要的任何一种形状:可以把它塑成模型,压成薄片,捻成细条;而陶瓷碎片的形状则不能够轻易改变,除非你把它打碎。
如果你想了解这一切,那就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瓦罐吧。做这件事情并不怎么困难,俗话说,“烧瓦罐不要神仙”嘛!
厨房里使用的瓦罐能够给你什么启示?
如果你想用黏土捏成一只瓦罐,那就应该先准备好黏土团——在黏土中加水并调和均匀。然而,我们不要对所有的事情都想当然,而是还要追问一个问题:不用水可不可以?
实际上是完全可以的。现如今已经发明出来了一种冲压机,能够不用一滴水就制造出来各种各样的黏土制品——瓦、陶器、铺地的瓷砖。把干黏土放在钢模子里,用钢做成的冲压机来压。不错,这样做需要很大的压强——200大气压。你知道这样的压强有多大吗?
如果在一本书上加上如此大的压强,那就需要在它上面一辆叠一辆地压上四辆满载货车的车厢。不过,我和你都没有这样的冲压机,假如用手给黏土加上这样大的压力,显然是不可能的。
就像润滑剂可以有效地减少机器里的摩擦一样,黏土团里面的水分也可以减少个别黏土颗粒之间的摩擦。你知道的,其实模子所起的作用就是使黏土的颗粒各就各位。另外,水不是让它们分散的,而是使它们彼此更加靠近。
而且,事情远不止这些:我们在用压机模制造黏土制品的时候,不仅要使它们变形,还要把它们压得更加结实。
在这个时候,水又帮了我们一个忙。
当黏土团所制成的东西变得干燥的时候,水就完全蒸发掉了。由于黏土之间的颗粒离得很近,所以我们制造的东西就变得更加结实。
当黏土干燥的时候,黏土制成的砖会缩小整整四分之一。
唯一一点美中不足的就是黏土制品干燥之后常常会开裂,就如同干燥的池塘底部一样。我想你也应该看见过黏土地因干燥而产生的那些裂缝吧,它们让人想起了地震时地面上所形成的那些大裂罅。也许有那么一只蚂蚁,在它看来,池塘底部的裂缝就像是一个深渊,甚至连朝里面望一望都会吓得心惊胆战。
如果要使黏土干燥的时候不开裂,就得往里面掺入一些沙子。分散在黏土里面的沙子可以把黏土颗粒紧紧地夹在一起,就如同一副坚实的骨架一样,使它不会收缩得过于厉害。
在我们把所有情况都搞清楚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首先,取一小块黏土(可以向任何一位修炉匠要一块),加入三分之一的水,再慢慢地揉和。如果水加得过多,黏土团就会黏手;如果过少,黏土就会又松又散。
在黏土团中加入少量的细沙,仔细地揉和,使一粒细沙也看不出来。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它捏成小罐了。
黏土也有不同之处:有的黏土需要多加些沙子,有的需要少加,所以,当你第一次揉黏土团的时候很有可能揉不好。最好用实验来确定黏土团中的成分。一个小罐不行,那就再做一个,直到合适为止。
现在,一个小罐终于完成了,可是,它看起来十分不规则,非常难看。如果从上向下看,你所看到的不是圆形,而是被拉长了的,就好像一张双颊肿胀的脸一样。
如果你想要做得更好些,那就更困难一些了。你知道的,你要依靠眼睛使得罐壁各处到中心的距离都一样,这是非常困难的。困难得就如同不用圆规画一个圆一样。
陶工制罐时是在一个特制的旋盘上进行的。
这个旋盘叫做陶工旋盘,是装在一根轴上旋转的一块圆板。旋转的时候,陶工把一块黏土团放在板子的正中央,把大拇指摁进黏土团里,而其余的四根手指则在外面将其扶稳。
这时,黏土团会随着陶工的手指慢慢形成圆形的罐壁。
这就如同我们画圆一样,圆规不动却旋转纸张。实际上,圆规——就是不动的陶工的手,而转动的纸则是陶工旋盘的圆板。
不管怎么样,我们总算把罐子给捏出来了。接着,我们要把它先放到架子上去晒上两天。等它干了之后,还得再烧一下。如果罐子不烧的话,就盛不了水。没有烧过的黏土一遇水就会重新变成黏土团。原本还好好的一个罐子,可是一遇水就变成一滩烂泥了!
烧制的工作是在窑里进行的,罐子会被放到炽热的煤炭上。
在这个时候,或许会发生一件令人十分扫兴的事情。那就是如果罐子没有干透的话,它就会裂开。
黏土中的水分遇热而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所占的地方要远远多于水,所以它就冲破罐壁跑了出来。如果你想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就一定要使罐子干透。
趁罐子还待在窑里的时候,我们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把它放到窑里去烧呢?
燃烧的时候,黏土中的颗粒就互相连接起来了。这就意味着烧过的陶瓷片中已经不是一经水打湿就容易移动位置的个别黏土颗粒了,而是成为了像海绵那样的一整块。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陶瓷片也就不能再做成黏土团了。
几个小时之后,我们的罐子终于烧好了。它的颜色变成了砖红色,已经可以用来装水了,不再害怕水把它泡软了。
然而,它却还有一个大缺点,那就是会不断地渗水,尽管渗得很慢。在相连的黏土颗粒之间都存在着小孔,水会从这些小孔中渗出来。
假如你拿过来一只不是自制的而是真正的厨房中使用的瓦罐看一看,你就会发现,它的外表有一层透明的薄膜。这层薄膜,或者把它称为釉,能够把陶器里面的小孔完全堵住,这个道理就像玻璃把屋子里的窗口堵住一样。假如我们能够把身体变小,小到可以钻进陶器的缝隙中去,我们就如同置身于曲折蜿蜒的岩洞中一样,这个岩洞贯穿着整个由黏土颗粒构成的石壁。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周围一片漆黑,可是,到后来你再看,终于出现了一丝光明。我们急急忙忙地朝那个地方跑去,可谁知却碰上了一道透明的、无法穿透的墙壁。我们往回走,走上了另外一条路,先向左转,接着再向右转,可不管走到哪里都遇到同样的障碍。这座石牢的所有出口似乎都被一层透明的釉给紧紧封住了。
给罐子上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盐、水和沙子调和起来,在烧罐子之前,把这种混合物涂在罐子的表面。盐、沙子会和黏土融合在一起,我们于是便得到了一层釉。
bsp; 黏土一遇到水,就会被泡得软软的,进而变成泥浆;而陶瓷碎片遇水则不会起任何变化。
黏土可以被塑造成你所需要的任何一种形状:可以把它塑成模型,压成薄片,捻成细条;而陶瓷碎片的形状则不能够轻易改变,除非你把它打碎。
如果你想了解这一切,那就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瓦罐吧。做这件事情并不怎么困难,俗话说,“烧瓦罐不要神仙”嘛!
厨房里使用的瓦罐能够给你什么启示?
如果你想用黏土捏成一只瓦罐,那就应该先准备好黏土团——在黏土中加水并调和均匀。然而,我们不要对所有的事情都想当然,而是还要追问一个问题:不用水可不可以?
实际上是完全可以的。现如今已经发明出来了一种冲压机,能够不用一滴水就制造出来各种各样的黏土制品——瓦、陶器、铺地的瓷砖。把干黏土放在钢模子里,用钢做成的冲压机来压。不错,这样做需要很大的压强——200大气压。你知道这样的压强有多大吗?
如果在一本书上加上如此大的压强,那就需要在它上面一辆叠一辆地压上四辆满载货车的车厢。不过,我和你都没有这样的冲压机,假如用手给黏土加上这样大的压力,显然是不可能的。
就像润滑剂可以有效地减少机器里的摩擦一样,黏土团里面的水分也可以减少个别黏土颗粒之间的摩擦。你知道的,其实模子所起的作用就是使黏土的颗粒各就各位。另外,水不是让它们分散的,而是使它们彼此更加靠近。
而且,事情远不止这些:我们在用压机模制造黏土制品的时候,不仅要使它们变形,还要把它们压得更加结实。
在这个时候,水又帮了我们一个忙。
当黏土团所制成的东西变得干燥的时候,水就完全蒸发掉了。由于黏土之间的颗粒离得很近,所以我们制造的东西就变得更加结实。
当黏土干燥的时候,黏土制成的砖会缩小整整四分之一。
唯一一点美中不足的就是黏土制品干燥之后常常会开裂,就如同干燥的池塘底部一样。我想你也应该看见过黏土地因干燥而产生的那些裂缝吧,它们让人想起了地震时地面上所形成的那些大裂罅。也许有那么一只蚂蚁,在它看来,池塘底部的裂缝就像是一个深渊,甚至连朝里面望一望都会吓得心惊胆战。
如果要使黏土干燥的时候不开裂,就得往里面掺入一些沙子。分散在黏土里面的沙子可以把黏土颗粒紧紧地夹在一起,就如同一副坚实的骨架一样,使它不会收缩得过于厉害。
在我们把所有情况都搞清楚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首先,取一小块黏土(可以向任何一位修炉匠要一块),加入三分之一的水,再慢慢地揉和。如果水加得过多,黏土团就会黏手;如果过少,黏土就会又松又散。
在黏土团中加入少量的细沙,仔细地揉和,使一粒细沙也看不出来。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它捏成小罐了。
黏土也有不同之处:有的黏土需要多加些沙子,有的需要少加,所以,当你第一次揉黏土团的时候很有可能揉不好。最好用实验来确定黏土团中的成分。一个小罐不行,那就再做一个,直到合适为止。
现在,一个小罐终于完成了,可是,它看起来十分不规则,非常难看。如果从上向下看,你所看到的不是圆形,而是被拉长了的,就好像一张双颊肿胀的脸一样。
如果你想要做得更好些,那就更困难一些了。你知道的,你要依靠眼睛使得罐壁各处到中心的距离都一样,这是非常困难的。困难得就如同不用圆规画一个圆一样。
陶工制罐时是在一个特制的旋盘上进行的。
这个旋盘叫做陶工旋盘,是装在一根轴上旋转的一块圆板。旋转的时候,陶工把一块黏土团放在板子的正中央,把大拇指摁进黏土团里,而其余的四根手指则在外面将其扶稳。
这时,黏土团会随着陶工的手指慢慢形成圆形的罐壁。
这就如同我们画圆一样,圆规不动却旋转纸张。实际上,圆规——就是不动的陶工的手,而转动的纸则是陶工旋盘的圆板。
不管怎么样,我们总算把罐子给捏出来了。接着,我们要把它先放到架子上去晒上两天。等它干了之后,还得再烧一下。如果罐子不烧的话,就盛不了水。没有烧过的黏土一遇水就会重新变成黏土团。原本还好好的一个罐子,可是一遇水就变成一滩烂泥了!
烧制的工作是在窑里进行的,罐子会被放到炽热的煤炭上。
在这个时候,或许会发生一件令人十分扫兴的事情。那就是如果罐子没有干透的话,它就会裂开。
黏土中的水分遇热而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所占的地方要远远多于水,所以它就冲破罐壁跑了出来。如果你想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就一定要使罐子干透。
趁罐子还待在窑里的时候,我们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把它放到窑里去烧呢?
燃烧的时候,黏土中的颗粒就互相连接起来了。这就意味着烧过的陶瓷片中已经不是一经水打湿就容易移动位置的个别黏土颗粒了,而是成为了像海绵那样的一整块。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陶瓷片也就不能再做成黏土团了。
几个小时之后,我们的罐子终于烧好了。它的颜色变成了砖红色,已经可以用来装水了,不再害怕水把它泡软了。
然而,它却还有一个大缺点,那就是会不断地渗水,尽管渗得很慢。在相连的黏土颗粒之间都存在着小孔,水会从这些小孔中渗出来。
假如你拿过来一只不是自制的而是真正的厨房中使用的瓦罐看一看,你就会发现,它的外表有一层透明的薄膜。这层薄膜,或者把它称为釉,能够把陶器里面的小孔完全堵住,这个道理就像玻璃把屋子里的窗口堵住一样。假如我们能够把身体变小,小到可以钻进陶器的缝隙中去,我们就如同置身于曲折蜿蜒的岩洞中一样,这个岩洞贯穿着整个由黏土颗粒构成的石壁。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周围一片漆黑,可是,到后来你再看,终于出现了一丝光明。我们急急忙忙地朝那个地方跑去,可谁知却碰上了一道透明的、无法穿透的墙壁。我们往回走,走上了另外一条路,先向左转,接着再向右转,可不管走到哪里都遇到同样的障碍。这座石牢的所有出口似乎都被一层透明的釉给紧紧封住了。
给罐子上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盐、水和沙子调和起来,在烧罐子之前,把这种混合物涂在罐子的表面。盐、沙子会和黏土融合在一起,我们于是便得到了一层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