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一品公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言奉国靖难之师必获全胜?”
朱棣似乎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笑眯眯的等着林三洪的回答。
林三洪急忙起身说道:“草民一介村氓,哪里知道什么天下大势?不过事情是明摆着的,也不需要什么眼光……”
“说说你的道理,朕很想听。”
“我大明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日渐强盛,正是开拓进取之时,前革朝温仁宽厚有余而进取之心不足。万岁久在北疆,数击蒙古残部,当是大略雄才之主。”林三洪说道:“靖难之师虽号称奉国,其实确实错了,应该是国奉才对。非是万岁要做我大明之主,乃是我大明选择了万岁,其中的因果谁还能看不出来?”
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其实就是篡位,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无论用什么样冠冕堂皇的幌子做遮掩,也洗脱不去谋逆的嫌疑,这也是朱棣最心虚的地方。但是经过林三洪这么一说,事情就全反过来了。
燕王开拓进取,正符合当前大明朝的需要,不是朱棣一定要做这个大明皇帝,而大明需要他这样的人做皇帝。
寥寥数语,说的朱棣心花怒放,用手指敲打着桌子上奏折,颇有气势的说道:“我大明日渐雄壮,然北敌依旧,纷争尚存,自当开疆拓土锐意进取。这么浅显的道理连市井小民都看的清清楚楚,偏偏就有许多人行掩耳盗铃之举。哼……”
“好在我大明百姓通晓事理明辨是非,要不然百年之后,朕岂不就成了新莽之君?”终于为自己的篡位找到了理论依据,朱棣很高兴的说道:“林三洪说虽是粗浅,可道理不差,明日朕就把你的这番话明告天下,让那些读圣贤书的儒生看看我大明百姓的见识。”
江南百姓乃是建文皇帝的子民,连他们都认为朱棣取代建文帝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别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你可有功名?”
听到皇帝的问话,朱高煦心中暗暗欢喜,知道是要赏赐了。
林三洪老老实实的回答:“回禀万岁,草民一介白丁,勉强认识几个字而已,无有功名。”
“也不要紧,我大明朝的才子多如江中之鲫,一个个文章做的花团锦簇,见识却没有多少,更是鼠目寸光难及眼前三寸之遥。”因为朱棣的皇位的来路不怎么地道,让很多读书人为之诟病,尤其是诛了轻文艺重教化、明王道致太平的读书种子方孝孺十族之后,舆论为之哗然。虽然慑于朱棣的残暴不敢明说,暗地里大骂朱棣的文章却是汹涌成涛,所以朱棣对这些读书人又恼又恨。
如今忽然就出了这么一个林三洪,白丁布衣之身,却能冒险救下汉王朱高煦,这就是给朱棣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样板:你们这些读书人都好好看看,江南百姓都是说我好的,要不然怎么会逆着前朝的旨意冒险帮助我?这就说明我朱棣做皇帝是顺应天意民心的大好事,绝对不是什么篡位。你们说我是用屠刀震慑天下,当时的燕军并没有占据什么优势,可江南的百姓依然愿意帮我,足以说明民心之所向了吧!
朱棣起身,来回走动了几步说道:“林三洪虽是白身,无论眼光还是见识,远胜那些迂腐冥顽的读书人。太祖皇帝在的时候,就经常言及,说天下大才多隐身草莽蛰于乡野,林三洪这样的人才若是不用,未免有遗贤于野之嫌。如今天下初安百废待兴,正是大兴人才之时,特简命提拔为督察院监察御史……”
言奉国靖难之师必获全胜?”
朱棣似乎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笑眯眯的等着林三洪的回答。
林三洪急忙起身说道:“草民一介村氓,哪里知道什么天下大势?不过事情是明摆着的,也不需要什么眼光……”
“说说你的道理,朕很想听。”
“我大明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日渐强盛,正是开拓进取之时,前革朝温仁宽厚有余而进取之心不足。万岁久在北疆,数击蒙古残部,当是大略雄才之主。”林三洪说道:“靖难之师虽号称奉国,其实确实错了,应该是国奉才对。非是万岁要做我大明之主,乃是我大明选择了万岁,其中的因果谁还能看不出来?”
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其实就是篡位,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无论用什么样冠冕堂皇的幌子做遮掩,也洗脱不去谋逆的嫌疑,这也是朱棣最心虚的地方。但是经过林三洪这么一说,事情就全反过来了。
燕王开拓进取,正符合当前大明朝的需要,不是朱棣一定要做这个大明皇帝,而大明需要他这样的人做皇帝。
寥寥数语,说的朱棣心花怒放,用手指敲打着桌子上奏折,颇有气势的说道:“我大明日渐雄壮,然北敌依旧,纷争尚存,自当开疆拓土锐意进取。这么浅显的道理连市井小民都看的清清楚楚,偏偏就有许多人行掩耳盗铃之举。哼……”
“好在我大明百姓通晓事理明辨是非,要不然百年之后,朕岂不就成了新莽之君?”终于为自己的篡位找到了理论依据,朱棣很高兴的说道:“林三洪说虽是粗浅,可道理不差,明日朕就把你的这番话明告天下,让那些读圣贤书的儒生看看我大明百姓的见识。”
江南百姓乃是建文皇帝的子民,连他们都认为朱棣取代建文帝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别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你可有功名?”
听到皇帝的问话,朱高煦心中暗暗欢喜,知道是要赏赐了。
林三洪老老实实的回答:“回禀万岁,草民一介白丁,勉强认识几个字而已,无有功名。”
“也不要紧,我大明朝的才子多如江中之鲫,一个个文章做的花团锦簇,见识却没有多少,更是鼠目寸光难及眼前三寸之遥。”因为朱棣的皇位的来路不怎么地道,让很多读书人为之诟病,尤其是诛了轻文艺重教化、明王道致太平的读书种子方孝孺十族之后,舆论为之哗然。虽然慑于朱棣的残暴不敢明说,暗地里大骂朱棣的文章却是汹涌成涛,所以朱棣对这些读书人又恼又恨。
如今忽然就出了这么一个林三洪,白丁布衣之身,却能冒险救下汉王朱高煦,这就是给朱棣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样板:你们这些读书人都好好看看,江南百姓都是说我好的,要不然怎么会逆着前朝的旨意冒险帮助我?这就说明我朱棣做皇帝是顺应天意民心的大好事,绝对不是什么篡位。你们说我是用屠刀震慑天下,当时的燕军并没有占据什么优势,可江南的百姓依然愿意帮我,足以说明民心之所向了吧!
朱棣起身,来回走动了几步说道:“林三洪虽是白身,无论眼光还是见识,远胜那些迂腐冥顽的读书人。太祖皇帝在的时候,就经常言及,说天下大才多隐身草莽蛰于乡野,林三洪这样的人才若是不用,未免有遗贤于野之嫌。如今天下初安百废待兴,正是大兴人才之时,特简命提拔为督察院监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