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穿越1862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两项完美的配合,刘暹刚离开南京没三天,大公报就爆出了北地灾区粮食天价,湘军、曾国荃,以曾家的一世英名为山西、陕西、河南北部换来的三百万担大米,至少一半流入了京津,而另外的一半,价格就没见过低于一担米/十块银元的。
大公报记者多加采访、采风,取得了大量一手的真凭实据的同时,至少十名大公报外派记者,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大公报第一次公开声讨满清暴行,叫嚣着要为报社同仁报仇雪恨!
如此一文当真称得上是石破天惊。这样的报纸在全中国流传开来,对满清的打击可想而知。同时这份报纸也给湘军和湖湘学派披上了一层光鲜的外衣,也为日后湖湘学派与大公报的交好奠定了基础。
满清当然不愿意看到这份报纸散的全天下都是。报纸刚送到坐镇天津的多隆阿手中时候,多隆阿就猛地站起身,迅速传名——严查大公报。
虽然大公报在天津的驻点位于英租界以内。
但多隆阿清楚大公报在天津的一些‘暗渠’,虽然不一定是全部。
之前的时日里,不管是淮军坐镇京津,还是多军来到津门,大公报在京津一代的贩卖一直是半公开架势的。李鸿章不去管,多隆阿也不去管。
但是现在,多隆阿不能不管了。大公报除了公开抨击满清以外,还罗列了大批涉嫌从中谋利的地方官员的名字籍贯,以及东起京津,西到兰州,北地大小三十五个城市的粮价,又公布了南国大小三十个城市的粮价,这两边一对比简直是动摇满清统治的根基。
……
成千上万的多军士兵把天津城占得满满的。大公报在租界外设立的十多个发售点全部被一个不留的贴了封条,三天之内,整个京津地区明面上几乎看不到一张大公报的存在。那些茶楼饭馆,往日人声鼎沸。人多口杂的地方,再也看不到人拿着大公报吆五喝六或口若悬河,再者你争我辩的样子了。
但是眼下的时节,多隆阿就是指挥着多军开足马力的去查禁大公报。他能力所及的地方又能有多大呢?
半个直隶够不够?
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大公报半公开的姿态可是一点没变。尤其是山西、陕西两省,不知道多少百姓对着满清痛骂不已呢。
两年的干旱,整个山西逃难逃荒的人数不下五百万,不少地方都出现了人吃人之景。现在大公报这么一报道。要说山西人不狠满清,鬼都不信哦!
而让全天下百姓对于‘丁丑奇荒’这场席卷了半个北方的大旱大难,有个最具体的印象的,还是李提摩太提供的日记笔录。大公报一字不改的刊登了上!
李提摩太生于英国南威尔斯,是英国浸礼会传教士。英国浸礼会尽管成立于1792年,但在1869年就到中国传教。这一组织主要在山东、山西、陕西三个传教区开展工作。李提摩太在1870年来到中国,最初他在山东、东北一带传教。1876年,山东发生了大规模的旱灾,于是李提摩太就到处为灾民募集救灾物款,并邀请了几位助手帮助他。1878年。山西也发生了灾荒。李提摩太就又到山西救灾,并在山西太原开始传教。
李提摩太由太原南行300公里,他在日记中写道:“南行已530里。下一座城我见到了平生最可怕的景象。城门口旁边堆放着被剥光了衣服的一大堆男尸,一个叠着一个,就好像在屠宰场看到的堆放死猪的样子;在城门口的另外一边同样地堆放着一大堆女尸,衣服也全被剥光,这些衣服全被送到当铺换取食物了。城门口停放着车辆,准备装运这两大堆尸体到城外埋葬,这一带路上的树都呈白色,从根部往上10尺到20尺的树皮全被剥光充作食物。我们经过的许多房屋都没有门和窗。全部被拆掉卖了当柴烧了。屋里厨房的锅子,都是空的,因为卖不掉只好扔在那里,户主都已走光或死去。”
这个时期的山西一省还不到两千万人。官方记录是一千五百来万,但算上黑户,可能有一千七八百万。
仅仅两年不到的时间,就死亡了至少三百万人,还有五百万以上的人口逃荒或被贩卖到了外地。大灾使山西大伤元气!
历史上的山西巡抚是曾国荃担任的。整整两年时间,曾国荃为山西‘赈银一千三百万两、米二百万石。活饥民六百万’,山西人至此之后对曾国荃感恩戴德,专门修建生祠,以纪念他。当年申报对他离开山西时的场景作过报道:“光绪六年七月二十二日,晋抚曾沅甫爵帅,由晋启程北上。……绅商士庶以及农工行户、满汉营兵皆公送。长生禄位,万民衣伞,不计其数。宪即出城,经过街市,绅民则攀辕卧辙,铺户... -->>
两项完美的配合,刘暹刚离开南京没三天,大公报就爆出了北地灾区粮食天价,湘军、曾国荃,以曾家的一世英名为山西、陕西、河南北部换来的三百万担大米,至少一半流入了京津,而另外的一半,价格就没见过低于一担米/十块银元的。
大公报记者多加采访、采风,取得了大量一手的真凭实据的同时,至少十名大公报外派记者,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大公报第一次公开声讨满清暴行,叫嚣着要为报社同仁报仇雪恨!
如此一文当真称得上是石破天惊。这样的报纸在全中国流传开来,对满清的打击可想而知。同时这份报纸也给湘军和湖湘学派披上了一层光鲜的外衣,也为日后湖湘学派与大公报的交好奠定了基础。
满清当然不愿意看到这份报纸散的全天下都是。报纸刚送到坐镇天津的多隆阿手中时候,多隆阿就猛地站起身,迅速传名——严查大公报。
虽然大公报在天津的驻点位于英租界以内。
但多隆阿清楚大公报在天津的一些‘暗渠’,虽然不一定是全部。
之前的时日里,不管是淮军坐镇京津,还是多军来到津门,大公报在京津一代的贩卖一直是半公开架势的。李鸿章不去管,多隆阿也不去管。
但是现在,多隆阿不能不管了。大公报除了公开抨击满清以外,还罗列了大批涉嫌从中谋利的地方官员的名字籍贯,以及东起京津,西到兰州,北地大小三十五个城市的粮价,又公布了南国大小三十个城市的粮价,这两边一对比简直是动摇满清统治的根基。
……
成千上万的多军士兵把天津城占得满满的。大公报在租界外设立的十多个发售点全部被一个不留的贴了封条,三天之内,整个京津地区明面上几乎看不到一张大公报的存在。那些茶楼饭馆,往日人声鼎沸。人多口杂的地方,再也看不到人拿着大公报吆五喝六或口若悬河,再者你争我辩的样子了。
但是眼下的时节,多隆阿就是指挥着多军开足马力的去查禁大公报。他能力所及的地方又能有多大呢?
半个直隶够不够?
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大公报半公开的姿态可是一点没变。尤其是山西、陕西两省,不知道多少百姓对着满清痛骂不已呢。
两年的干旱,整个山西逃难逃荒的人数不下五百万,不少地方都出现了人吃人之景。现在大公报这么一报道。要说山西人不狠满清,鬼都不信哦!
而让全天下百姓对于‘丁丑奇荒’这场席卷了半个北方的大旱大难,有个最具体的印象的,还是李提摩太提供的日记笔录。大公报一字不改的刊登了上!
李提摩太生于英国南威尔斯,是英国浸礼会传教士。英国浸礼会尽管成立于1792年,但在1869年就到中国传教。这一组织主要在山东、山西、陕西三个传教区开展工作。李提摩太在1870年来到中国,最初他在山东、东北一带传教。1876年,山东发生了大规模的旱灾,于是李提摩太就到处为灾民募集救灾物款,并邀请了几位助手帮助他。1878年。山西也发生了灾荒。李提摩太就又到山西救灾,并在山西太原开始传教。
李提摩太由太原南行300公里,他在日记中写道:“南行已530里。下一座城我见到了平生最可怕的景象。城门口旁边堆放着被剥光了衣服的一大堆男尸,一个叠着一个,就好像在屠宰场看到的堆放死猪的样子;在城门口的另外一边同样地堆放着一大堆女尸,衣服也全被剥光,这些衣服全被送到当铺换取食物了。城门口停放着车辆,准备装运这两大堆尸体到城外埋葬,这一带路上的树都呈白色,从根部往上10尺到20尺的树皮全被剥光充作食物。我们经过的许多房屋都没有门和窗。全部被拆掉卖了当柴烧了。屋里厨房的锅子,都是空的,因为卖不掉只好扔在那里,户主都已走光或死去。”
这个时期的山西一省还不到两千万人。官方记录是一千五百来万,但算上黑户,可能有一千七八百万。
仅仅两年不到的时间,就死亡了至少三百万人,还有五百万以上的人口逃荒或被贩卖到了外地。大灾使山西大伤元气!
历史上的山西巡抚是曾国荃担任的。整整两年时间,曾国荃为山西‘赈银一千三百万两、米二百万石。活饥民六百万’,山西人至此之后对曾国荃感恩戴德,专门修建生祠,以纪念他。当年申报对他离开山西时的场景作过报道:“光绪六年七月二十二日,晋抚曾沅甫爵帅,由晋启程北上。……绅商士庶以及农工行户、满汉营兵皆公送。长生禄位,万民衣伞,不计其数。宪即出城,经过街市,绅民则攀辕卧辙,铺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