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近身狂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子吴鉴泉(从汉姓,1870~1942),创编出吴式太极拳;河北武清(今天津武清区)人李瑞东(名树勋,1851~1917)师从王兰亭(名永泰,约1829~1893)学杨式太极拳后,创编出李式太极拳。
民国初期,河北完县(今顺平县)人孙禄堂(名福全,1860~1933),师从郝为真(名和,1849~1920)学武式太极拳后,创编出孙式太极拳;20世纪50年代,陈家沟陈氏十七世陈发科(字福生,1887~1957),在祖传拳械套路的基础上,创编出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二路。
三百多年后,太极拳已由陈氏一家的独得之秘,衍变成了广播海内外的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诸多太极拳流派。
太极拳发源地温县流传的有陈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太极拳忽雷架、太极拳腾挪架、太极拳忽灵架,河北省永年县流传的有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北京市流传的有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天津市武清区流传有李式太极拳。
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象,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杨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杨露禅(名福魁,1799~1872)所创。
杨露禅,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长兴著名弟子之一,太极拳第七代传人。杨露禅在北京授拳时,因弟子多为王公贵族,他们生活奢侈而体弱多病,又不耐艰苦。杨露禅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要,将太极拳老架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如跳跃、跌叉、震脚等,改作不跳、不跌、不速、不震,或缩小动作,使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既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又有益于健身,后被推崇为“杨式太极拳”。需在此注意的是,杨氏太极拳分为养生架子与技击架子,因此在习练时应当注意。
传承脉络:陈王廷—陈汝信—陈大鹏—陈善志—陈秉旺—陈长兴—杨露禅
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由温县赵堡镇人和兆元(1810~1890)所创。
和兆元,赵堡太极拳名家陈清平著名弟子之一,太极拳第八代传人。和兆元在原传拳架的基础上,修改架式中的手法、身法、步法与姿势,大大增加技击实用内容,并使架式更顺其自然,完全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创编了一套集拳架、推手、散手为一体,三者互为检验印证,寓技击、修身、养身于一道,既保持赵堡镇原传太极拳传统又独具特色的新型太极拳理拳法“代理架”,即和式太极拳。[5][1]
传承脉络:陈王廷—陈所乐—陈正如—陈爵—陈公兆—陈有本—陈清平—和兆元
陈氏第9代传人陈王廷创编太极拳的理论来源有四:
1.把拳术与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相结合
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有机整体,易学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无一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人的生命运动,其本身就是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5]
易学认为,凡是属于温热的、上升的、明亮的、兴奋的、轻浮的、活动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阳的范围;凡是属于寒冷的、下降的、晦暗的、抑制的、静止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阴的范畴。而太极拳就顺从阴阳变化之理,在一招一势动作之中,阴中含阳,阳中具阴,阴阳互变,相辅而生。
2.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将气功运用于拳术之中
中医学中的导引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发明的一种养生术。主要是通过呼吸、仰俯,手足屈伸的形体运动,使人体各部血液精气流通无阻,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
导引在太极拳中的应用即把意与形相结合,使心脏生理正常,从而引导血气于周身畅通。中国古代医学家认为,心为神之居,主掌血脉运行,对人体各个脏腑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主宰,是人身上最重要的脏器。五脏主藏精气论中以心藏脉,肺藏气,脾藏营,肝藏血,肾藏精;五神脏论中以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肾藏志。人体全身的血液依赖于心脏的推动作用才可以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因此,陈王廷在创造太极拳时,把始祖陈卜所传授下来的一百单八势长拳等拳术与中医的导引相结合,在周身放松的条件下,使形体的运动符合并且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演练太极拳可使心气旺盛,心血充盈,脉道通利,心主血脉的一切功能正常发挥,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起到练拳养生的作用。否则,会使演练者气血不足,引起推动血液运行循环的力量减弱,脉道堵塞,产生病变,不利于演练者的身体健康。
吐纳,也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所发明的一种养生术。吐,即从口中吐出,意为呼气;纳,即收入,意为吸气,由鼻孔而入。吐纳术就是呼吸之术,通过口吐浊气,鼻吸清气,吐故纳新,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
肺脏主掌呼吸之气,呼吸功能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人体在一生之中,需要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要消耗掉大量的清新之气(即氧气),产生出大量的浊气(即二氧化碳)。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全靠肺的呼吸、吐纳功能。
太极拳把拳术着势的形体运动与吐故纳新相结合,首先,保证形体运动不能妨碍人体的肺脏呼吸运动,以保障肺脏机能正常发挥,新陈代谢自然进行。其次,通过拳术招势的形体运动来促进人体内部宗气的形成。所谓宗气,也叫大气,是相对于先天元气而论的后天之气,是人之生命根本。宗气的功能就是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在脉管内的运动。宗气主要由肺脏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相结合而成,集聚于胸中,称作上气海,是全身之气运动流行的本始。第三,通过拳术招势的形体运动来促进人体宗气的分布,在心脏、肺脏的协同下,将上气海中之宗气通过血脉分别送入全身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达到全身表里上下,肌肤内脏,发挥其滋润营养之作用。
太极拳把拳术的形体运动与中医学中的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使形体运动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和技击功能的发挥。
3.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经络学说相结合
中国古代中医经络学说主要是论述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经络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肺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是经脉、络脉及其连属组织的总称,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其中,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络,有网络之意,是人体脉络的大小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人体的经络系统主要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别络、孙络、浮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几个部分,起着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重大作用,所以决不可不通。
经络系统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来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陈王廷创造太极拳术把拳术与经络学说相结合,主要取决于人体经络系统所具备的四大功能。
其一,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相结合。人体是一个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的整体。它维护机体的协调统一,主要就是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十二正经及十二经别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循行于脏腑和官窍之间;奇经八脉联系与调节正经;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联络筋脉皮肉。陈王廷将人体经络学说中的联络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就形成了太极拳技击理论之一的“一静无有不静,一动百骸皆随”。
其二,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运输作用相结合。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濡润滋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畅通无阻,通达于周身,营养脏腑组织,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必须得依靠经络系统的传输。陈王廷将经络系统的运输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通过经脉运行血气而营养阴阳,以养丹田刚中柔表之气,溢发于体外,助于技击施展;濡筋骨,使自己体格健壮,表里筋骨坚实,内气充足,以此承受、化解外来之击;利关节,使演练者身体各部位活动轻灵,以己不动化彼之动,后趁势出击,克敌制胜。
其三,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作用相结合。所谓感应传导,就是经络系统对于外界的刺激的感觉,有传递通导作用,即为人体的触觉系统。陈王廷将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保证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顺利完成。正如《拳论》云:“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其四,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相结合。人体的经络系统不仅具有联络作用、运输作用和感应传导作用,同时,它还能够保持人体各部位机能活动的平衡与协调。陈王廷将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依靠经络的平衡与协调作用对身体的各部位进行灵活调节,变幻虚实,以虚诱敌,引实落空,避其实而击其虚,从而克敌制胜。
拳术与经络学说的结合,使太极拳术独创了顺应经络变化的缠绕螺旋运动方式而滋生的缠丝劲,旋转发力,增大出拳发劲的威力,令人难以提防。
4.综合百家拳术之长,独树一帜
明代嘉靖年间,中国有一名扬海外的武将,姓戚名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系山东省蓬莱人。戚继光练制新军,并传以集百家拳术之长编制而成的《三十二势拳经捷要》,拳术变化无穷,神秘莫测。
陈王廷创造太极拳时,从戚继光所编的《三十二势拳经捷要》中吸取精妙,采纳了二十九势,即懒扎衣、金鸡独立、采马拳、七星拳、雀地龙、悬脚虚、伏虎势、兽头势、朝天蹬、朝阳手、指裆势、跨虎势、当头炮等。[5]
由于太极拳既广纳诸家拳术之长,又有自己独特的神奇之处,所以每战必胜,拳理上包容万家,独树一帜,不断发扬光大。
来源学说
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
陈卜及其后代六代同居,计有第2代陈刚、第3代陈琳、第4代陈景元、第5代陈堂、第6代陈宗礼等人。到第7代陈思齐、陈思孔、陈思怀三兄弟时开始分家立业。陈思齐传于第8代陈守身,又传于第9代陈我读、陈我讲、陈我诵、陈我漠兄弟四人,再由陈我讲传于第10代陈汝信。陈氏另一支由第7代陈思怀传于第9代陈抚民,由陈抚民传于第9代陈奏乾与陈奏廷二人。
陈王廷(约1509年)又名陈奏廷,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庠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劝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匪立过战功,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重用。陈王廷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发明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包括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刀、枪、棍、剑、锏、双人粘枪及双人推手等器械套路。
子吴鉴泉(从汉姓,1870~1942),创编出吴式太极拳;河北武清(今天津武清区)人李瑞东(名树勋,1851~1917)师从王兰亭(名永泰,约1829~1893)学杨式太极拳后,创编出李式太极拳。
民国初期,河北完县(今顺平县)人孙禄堂(名福全,1860~1933),师从郝为真(名和,1849~1920)学武式太极拳后,创编出孙式太极拳;20世纪50年代,陈家沟陈氏十七世陈发科(字福生,1887~1957),在祖传拳械套路的基础上,创编出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二路。
三百多年后,太极拳已由陈氏一家的独得之秘,衍变成了广播海内外的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诸多太极拳流派。
太极拳发源地温县流传的有陈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太极拳忽雷架、太极拳腾挪架、太极拳忽灵架,河北省永年县流传的有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北京市流传的有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天津市武清区流传有李式太极拳。
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象,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杨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杨露禅(名福魁,1799~1872)所创。
杨露禅,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长兴著名弟子之一,太极拳第七代传人。杨露禅在北京授拳时,因弟子多为王公贵族,他们生活奢侈而体弱多病,又不耐艰苦。杨露禅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要,将太极拳老架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如跳跃、跌叉、震脚等,改作不跳、不跌、不速、不震,或缩小动作,使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既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又有益于健身,后被推崇为“杨式太极拳”。需在此注意的是,杨氏太极拳分为养生架子与技击架子,因此在习练时应当注意。
传承脉络:陈王廷—陈汝信—陈大鹏—陈善志—陈秉旺—陈长兴—杨露禅
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由温县赵堡镇人和兆元(1810~1890)所创。
和兆元,赵堡太极拳名家陈清平著名弟子之一,太极拳第八代传人。和兆元在原传拳架的基础上,修改架式中的手法、身法、步法与姿势,大大增加技击实用内容,并使架式更顺其自然,完全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创编了一套集拳架、推手、散手为一体,三者互为检验印证,寓技击、修身、养身于一道,既保持赵堡镇原传太极拳传统又独具特色的新型太极拳理拳法“代理架”,即和式太极拳。[5][1]
传承脉络:陈王廷—陈所乐—陈正如—陈爵—陈公兆—陈有本—陈清平—和兆元
陈氏第9代传人陈王廷创编太极拳的理论来源有四:
1.把拳术与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相结合
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有机整体,易学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无一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人的生命运动,其本身就是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5]
易学认为,凡是属于温热的、上升的、明亮的、兴奋的、轻浮的、活动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阳的范围;凡是属于寒冷的、下降的、晦暗的、抑制的、静止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阴的范畴。而太极拳就顺从阴阳变化之理,在一招一势动作之中,阴中含阳,阳中具阴,阴阳互变,相辅而生。
2.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将气功运用于拳术之中
中医学中的导引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发明的一种养生术。主要是通过呼吸、仰俯,手足屈伸的形体运动,使人体各部血液精气流通无阻,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
导引在太极拳中的应用即把意与形相结合,使心脏生理正常,从而引导血气于周身畅通。中国古代医学家认为,心为神之居,主掌血脉运行,对人体各个脏腑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主宰,是人身上最重要的脏器。五脏主藏精气论中以心藏脉,肺藏气,脾藏营,肝藏血,肾藏精;五神脏论中以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肾藏志。人体全身的血液依赖于心脏的推动作用才可以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因此,陈王廷在创造太极拳时,把始祖陈卜所传授下来的一百单八势长拳等拳术与中医的导引相结合,在周身放松的条件下,使形体的运动符合并且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演练太极拳可使心气旺盛,心血充盈,脉道通利,心主血脉的一切功能正常发挥,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起到练拳养生的作用。否则,会使演练者气血不足,引起推动血液运行循环的力量减弱,脉道堵塞,产生病变,不利于演练者的身体健康。
吐纳,也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所发明的一种养生术。吐,即从口中吐出,意为呼气;纳,即收入,意为吸气,由鼻孔而入。吐纳术就是呼吸之术,通过口吐浊气,鼻吸清气,吐故纳新,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
肺脏主掌呼吸之气,呼吸功能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人体在一生之中,需要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要消耗掉大量的清新之气(即氧气),产生出大量的浊气(即二氧化碳)。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全靠肺的呼吸、吐纳功能。
太极拳把拳术着势的形体运动与吐故纳新相结合,首先,保证形体运动不能妨碍人体的肺脏呼吸运动,以保障肺脏机能正常发挥,新陈代谢自然进行。其次,通过拳术招势的形体运动来促进人体内部宗气的形成。所谓宗气,也叫大气,是相对于先天元气而论的后天之气,是人之生命根本。宗气的功能就是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在脉管内的运动。宗气主要由肺脏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相结合而成,集聚于胸中,称作上气海,是全身之气运动流行的本始。第三,通过拳术招势的形体运动来促进人体宗气的分布,在心脏、肺脏的协同下,将上气海中之宗气通过血脉分别送入全身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达到全身表里上下,肌肤内脏,发挥其滋润营养之作用。
太极拳把拳术的形体运动与中医学中的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使形体运动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和技击功能的发挥。
3.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经络学说相结合
中国古代中医经络学说主要是论述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经络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肺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是经脉、络脉及其连属组织的总称,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其中,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络,有网络之意,是人体脉络的大小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人体的经络系统主要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别络、孙络、浮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几个部分,起着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重大作用,所以决不可不通。
经络系统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来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陈王廷创造太极拳术把拳术与经络学说相结合,主要取决于人体经络系统所具备的四大功能。
其一,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相结合。人体是一个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的整体。它维护机体的协调统一,主要就是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十二正经及十二经别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循行于脏腑和官窍之间;奇经八脉联系与调节正经;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联络筋脉皮肉。陈王廷将人体经络学说中的联络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就形成了太极拳技击理论之一的“一静无有不静,一动百骸皆随”。
其二,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运输作用相结合。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濡润滋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畅通无阻,通达于周身,营养脏腑组织,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必须得依靠经络系统的传输。陈王廷将经络系统的运输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通过经脉运行血气而营养阴阳,以养丹田刚中柔表之气,溢发于体外,助于技击施展;濡筋骨,使自己体格健壮,表里筋骨坚实,内气充足,以此承受、化解外来之击;利关节,使演练者身体各部位活动轻灵,以己不动化彼之动,后趁势出击,克敌制胜。
其三,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作用相结合。所谓感应传导,就是经络系统对于外界的刺激的感觉,有传递通导作用,即为人体的触觉系统。陈王廷将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保证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顺利完成。正如《拳论》云:“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其四,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相结合。人体的经络系统不仅具有联络作用、运输作用和感应传导作用,同时,它还能够保持人体各部位机能活动的平衡与协调。陈王廷将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依靠经络的平衡与协调作用对身体的各部位进行灵活调节,变幻虚实,以虚诱敌,引实落空,避其实而击其虚,从而克敌制胜。
拳术与经络学说的结合,使太极拳术独创了顺应经络变化的缠绕螺旋运动方式而滋生的缠丝劲,旋转发力,增大出拳发劲的威力,令人难以提防。
4.综合百家拳术之长,独树一帜
明代嘉靖年间,中国有一名扬海外的武将,姓戚名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系山东省蓬莱人。戚继光练制新军,并传以集百家拳术之长编制而成的《三十二势拳经捷要》,拳术变化无穷,神秘莫测。
陈王廷创造太极拳时,从戚继光所编的《三十二势拳经捷要》中吸取精妙,采纳了二十九势,即懒扎衣、金鸡独立、采马拳、七星拳、雀地龙、悬脚虚、伏虎势、兽头势、朝天蹬、朝阳手、指裆势、跨虎势、当头炮等。[5]
由于太极拳既广纳诸家拳术之长,又有自己独特的神奇之处,所以每战必胜,拳理上包容万家,独树一帜,不断发扬光大。
来源学说
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
陈卜及其后代六代同居,计有第2代陈刚、第3代陈琳、第4代陈景元、第5代陈堂、第6代陈宗礼等人。到第7代陈思齐、陈思孔、陈思怀三兄弟时开始分家立业。陈思齐传于第8代陈守身,又传于第9代陈我读、陈我讲、陈我诵、陈我漠兄弟四人,再由陈我讲传于第10代陈汝信。陈氏另一支由第7代陈思怀传于第9代陈抚民,由陈抚民传于第9代陈奏乾与陈奏廷二人。
陈王廷(约1509年)又名陈奏廷,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庠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劝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匪立过战功,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重用。陈王廷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发明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包括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刀、枪、棍、剑、锏、双人粘枪及双人推手等器械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