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灭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自成沿着北川左岸,纵马奔腾,一口气跑出三四十里,早已将辅兵留在身后,前面忽地被一道绵延不绝的土墙阻住去路。
“咦,这是什么?难道是一座土城?”他放缓马速,细细打量,也不像呀,这么长的城郭,应该是一座大城,后世的历史中,怎么没听说过?
刘云水也是放缓马速,靠近李自成,“大人?”
“云水,你看看这是什么?”李自成用马鞭向前一指,刘云水只是抓抓脑袋,他是甘州人,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大人,问问当地的士兵吧,看看有没有知道的!”
上次北伐的时候,他们也曾经过北川县,不过当时走到是右岸,也许那一段恰好没有这道土墙,所以没有发现,这次为了减少渡河的次数,走的是北川的左岸,这才发现了横亘眼前的巨大土墙。
稍顷,一名士兵被带到李自成的面前,“大人,此乃边墙,并不是城郭!”
“边墙?”李自成已经知道,长城只是后世的称谓,而在大明时代,它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边墙,它一般坐落在边疆,目的是拱卫大明的城镇,故此称为“边墙”。
西北方向的边墙,至嘉峪关、讨来河墩而止,不可能延伸至北川,而且方向上也对不上。
望着斑驳逶迤的土墙,李自成在脑中竭力搜寻,终于想起了,在某一部穿越小说中见过,谓之“西海边墙”,按照后世的称谓,叫做“青海长城”更为确切。
当时还以为是作者的杜撰,没想到却是真的。
那此处的边墙,拱卫的是那座卫城?
北川县还在边墙以北,而且还是自己设立的,不可能是边墙拱卫的目标,东面还有一座威远县,原先叫做威远堡,从位置上看,应该在这座边墙附近,也许就是驻守边墙的,但这样一个军堡,本身显然不值得用如此一段边墙来护卫,要修建这样规模的边墙,人力、经济成本还是很高的。
难道这座边墙拱卫的乃是西宁?
一定是这样的,除了西宁,附近并没有重要的卫所,更别说府县了。
如果边墙拱卫的是西宁,那边墙以北,应该早就不属于大明了,大明修筑边墙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抵御游牧民族,而边墙,就是大明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
难怪麦力干部能大摇大摆地游牧达板山,原来已经得到大明朝廷的默许!
既然边墙以北,原本就不是大明的土地,那此次出兵达板山……
幸好在大明之前,还有大唐,还有大汉,只要去找,肯定能找到此地与汉民族之间的联系,哪怕是邻居也好。
中央之国领土广泛,朝廷一向没有扩张的眼光和习惯,但汉民族人口众多,为了缓解生存的压力,他们会自发地向四面八方扩张,扩展生存空间。
即便没有大汉、大唐,李自成也不会停止北伐达板山。
所谓的“固有领土”,不过是出兵的借口,在西北这片荒漠的土地上,各个游牧民族与汉民族,你方唱罢我登场,谁又能说得清这块土地究竟属于哪一个民族?
或许最早据有这块土地的民族,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土地究竟属于哪一个民族,是要靠实力说话的,而扩张土地的动力,关键还是利益。
麦力干部南下达板山,是看重了这一片的牧场,为他们牧养更多的牲口,乃至养育更多的人口。
李自成兵伐达板山,一方面是为了护卫大斗拔谷,将西宁与甘州,用最短的道路连接起来,使自己掌控的土地完全连成一片。
另外一方面,还是为了铜矿,西宁军现在对铜铁的需求,可以说是到了望眼欲穿的地步,没有铜铁,就无法造出西宁步枪与子弹,好不容易找到一块铜矿,李自成岂肯放手?
无论达板山的过去属于谁,今后将必须由西宁军掌控,即便汉民族过去从来没有染指过达板山,现在也该轮到西宁军了。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
既然游牧民族不能好好开发这片土地,那就交给西宁军吧!
不仅是为了这一片土地本身,更是为了这片土地上产出的红铜。
“大人?”刘云水的话,打断了李自成的沉思。
他讪讪一笑,在士兵们的协助下攀上土墙,目测了一下,土墙的实台高达一丈五尺,墙上还有跺墙,应该超过四尺,总高一丈九尺有余,甚至接近两丈。
边墙是用黄土夯实的,相当结实,但靠近河岸的一段,损毁相当严重,可能是为了方便商贾、百姓通行,这一段一丈余宽几乎被夷为平地。
李自成粗略测量了一下,底墙竟然厚达一丈五尺,超过三角城的城墙,便是顶部,至少也有七尺。
... -->>
李自成沿着北川左岸,纵马奔腾,一口气跑出三四十里,早已将辅兵留在身后,前面忽地被一道绵延不绝的土墙阻住去路。
“咦,这是什么?难道是一座土城?”他放缓马速,细细打量,也不像呀,这么长的城郭,应该是一座大城,后世的历史中,怎么没听说过?
刘云水也是放缓马速,靠近李自成,“大人?”
“云水,你看看这是什么?”李自成用马鞭向前一指,刘云水只是抓抓脑袋,他是甘州人,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大人,问问当地的士兵吧,看看有没有知道的!”
上次北伐的时候,他们也曾经过北川县,不过当时走到是右岸,也许那一段恰好没有这道土墙,所以没有发现,这次为了减少渡河的次数,走的是北川的左岸,这才发现了横亘眼前的巨大土墙。
稍顷,一名士兵被带到李自成的面前,“大人,此乃边墙,并不是城郭!”
“边墙?”李自成已经知道,长城只是后世的称谓,而在大明时代,它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边墙,它一般坐落在边疆,目的是拱卫大明的城镇,故此称为“边墙”。
西北方向的边墙,至嘉峪关、讨来河墩而止,不可能延伸至北川,而且方向上也对不上。
望着斑驳逶迤的土墙,李自成在脑中竭力搜寻,终于想起了,在某一部穿越小说中见过,谓之“西海边墙”,按照后世的称谓,叫做“青海长城”更为确切。
当时还以为是作者的杜撰,没想到却是真的。
那此处的边墙,拱卫的是那座卫城?
北川县还在边墙以北,而且还是自己设立的,不可能是边墙拱卫的目标,东面还有一座威远县,原先叫做威远堡,从位置上看,应该在这座边墙附近,也许就是驻守边墙的,但这样一个军堡,本身显然不值得用如此一段边墙来护卫,要修建这样规模的边墙,人力、经济成本还是很高的。
难道这座边墙拱卫的乃是西宁?
一定是这样的,除了西宁,附近并没有重要的卫所,更别说府县了。
如果边墙拱卫的是西宁,那边墙以北,应该早就不属于大明了,大明修筑边墙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抵御游牧民族,而边墙,就是大明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
难怪麦力干部能大摇大摆地游牧达板山,原来已经得到大明朝廷的默许!
既然边墙以北,原本就不是大明的土地,那此次出兵达板山……
幸好在大明之前,还有大唐,还有大汉,只要去找,肯定能找到此地与汉民族之间的联系,哪怕是邻居也好。
中央之国领土广泛,朝廷一向没有扩张的眼光和习惯,但汉民族人口众多,为了缓解生存的压力,他们会自发地向四面八方扩张,扩展生存空间。
即便没有大汉、大唐,李自成也不会停止北伐达板山。
所谓的“固有领土”,不过是出兵的借口,在西北这片荒漠的土地上,各个游牧民族与汉民族,你方唱罢我登场,谁又能说得清这块土地究竟属于哪一个民族?
或许最早据有这块土地的民族,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土地究竟属于哪一个民族,是要靠实力说话的,而扩张土地的动力,关键还是利益。
麦力干部南下达板山,是看重了这一片的牧场,为他们牧养更多的牲口,乃至养育更多的人口。
李自成兵伐达板山,一方面是为了护卫大斗拔谷,将西宁与甘州,用最短的道路连接起来,使自己掌控的土地完全连成一片。
另外一方面,还是为了铜矿,西宁军现在对铜铁的需求,可以说是到了望眼欲穿的地步,没有铜铁,就无法造出西宁步枪与子弹,好不容易找到一块铜矿,李自成岂肯放手?
无论达板山的过去属于谁,今后将必须由西宁军掌控,即便汉民族过去从来没有染指过达板山,现在也该轮到西宁军了。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
既然游牧民族不能好好开发这片土地,那就交给西宁军吧!
不仅是为了这一片土地本身,更是为了这片土地上产出的红铜。
“大人?”刘云水的话,打断了李自成的沉思。
他讪讪一笑,在士兵们的协助下攀上土墙,目测了一下,土墙的实台高达一丈五尺,墙上还有跺墙,应该超过四尺,总高一丈九尺有余,甚至接近两丈。
边墙是用黄土夯实的,相当结实,但靠近河岸的一段,损毁相当严重,可能是为了方便商贾、百姓通行,这一段一丈余宽几乎被夷为平地。
李自成粗略测量了一下,底墙竟然厚达一丈五尺,超过三角城的城墙,便是顶部,至少也有七尺。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