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6.com,蚍蜉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尺。一丈对九尺,已经足以应付大部分的战况。
谈及长枪,何大化同时对赵营的骑兵装备也做了分析。他走访过驻扎襄阳府城的飞捷左营与飞捷右营,承认赵营的骑兵悍勇无畏,是合格的战士。但他也看出,来源庞杂的赵营骑兵平均水平固然出类拔萃,可将眼光聚焦到一个个兵士身上,就不尽如人意了。
明显的一点在于并非每名骑兵在马上都能娴熟使用长柄武器,大部分还是精于短兵相接。不过此点的利益相关方是教练使司,他没有过多展开,只是在眼前的基础上就装备方面提出,赵营的所有骑兵都应该是重甲重装,弓弩、短铳之类的兵器需得全部摒弃,一律操持骑枪,不会骑枪的也该装备适于搏杀的宽刃马刀。轻甲远程,只该出现在侦查哨探用的游骑斥候身上。
至于车营车阵,他深恶痛绝,极力反对。他明确表示,战车营通常不能以疏散的行军队列进行野战,需要花费时间转换成紧密相连的战斗队形以阻挡骑兵渗透。可他们尚未布阵完毕,就能被以行军队形迅速投入战斗的骑兵队伍趁虚而入。在赵营整体提速的大潮流下,这种作茧自缚的老旧战术绝对不能再碰了。
此外,着眼机动,他觉得赵当世力图给步兵配马的举措可谓高瞻远瞩。有了马拉炮,火炮迟钝的痼疾会有极大的改观,由此出发,步、骑、炮三者间至少在行军速率上保持相对的平衡是十分明智的。
总体说来,何大化对赵营武备发展的观点与赵当世当初构想十分贴近,故而赵当世此前做的许多努力刚好与何大化对赵营军事改革的推动接轨相成,避免了时间成本与金钱成本的额外消耗。
其二,各兵种在作战中应该重视协同。
长期以来,赵营的战术都建立在明军旧有战术的基础上并加以小小改良,在何大化眼中这种改良是不够的、不彻底的。举例而言,观摩过徐珲在郧阳府野战打击来犯的张献忠所部贼寇的战斗后,他发现赵营兵士在对火炮的运用上十分“草率鲁莽”。临战时,十有八九是将所有火炮置于前列,一股脑儿猛射猛打,场面看起来盛大唬人,可在足以承载大重量炮管的炮车产出前,这些小型野战火炮的火力还不足以将正面冲锋的敌军挫骨扬灰,而且没有专业炮手操作,精准度更是低得可怜。试想,火炮的数量哪里能与鸟铳相比?鸟铳可以用密集射击的方式弥补精准的不足,火炮这么用实乃暴殄天物。
赵营现在的兵种按大了分,很明显是步和骑,再细分,有了炮车后的火炮在野战中的重要性势必水涨船高,从步中进而分出步和炮只在早晚。步、炮关系既然这么紧密,就更应该相互配合。否则类似当前这样炮轰几轮,步兵接踵而上,看似炮前步后似乎有所协作,实则是完全疏离的,要在野战中充分发挥火炮的优势,就不能“车轮战”。他强烈要求赵营将野战火炮分配到哨以下级别的编制中,均匀布置,而不是直接隶属于一营在战斗中一齐调配。当然,他并不反对营一级直辖一定比例的火炮以便在最短时间内针对特定目标形成局部火力优势,但他坚持,队一级、哨一级都必须拥有自己的火炮。
战斗的构想因此也成为了先以各队、各哨配合营中火炮进行火力压制,之后步兵循序推进,同时各队、各哨火炮不能就此割裂,需要同步推进,并在过程中继续以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换言之,他提倡强化更小作战单位的战斗力,从而再以小单位强化整体。这势必对赵营上下级的指挥沟通能力提出极大的挑战,不过这并不在何大化考虑的范畴内。
步、炮要协同,这是第一步。如果第一步已经能得心应手做到位,那么接下来第二步,步、炮、骑三兵种间的协同作战势在必行。在此理论下,骑兵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只用于临场救火、四处乱窜,而是要敢于脱离步兵,单独展开冲锋。冲锋也需要选择更好的冲锋机会,优先攻击敌军骑兵的侧翼或者是静止的敌军骑兵。而且在冲锋时要尽量保持密集整齐的队形。平时布置在侧翼或者是空心方阵的中央,伺机而动。总体而言,何大化对赵营骑兵的主要要求还是以白刃战以及冲击为主。
赵当世对何大化的这些建言很重视,但即便是金玉良言,施行起来也并非一日可成,所以好言感谢了何大化,让他先将主要精力放在火器坊研制铳炮的工作上,自把何大化的册子收起来,有空时时研读思考,并准备找机会与军中各主要将领商讨一番。
“爹,李中军派人来了。”
赵当世尚在思索往后赵营的军队的发展,一身劲装、精神抖擞的赵元亨跨入堂内禀报。他便是老君铁顶之会时李自成让给赵当世的那个李来亨。自打认赵当世为义父,他就改了名,营中呼为“大少主”,“二少主”则是赵当世另一个义子赵元劫。
赵元亨年不过十六,但老成持重,做事得力,赵当世很看重他,时常带在身边着意锻炼。这时他刚送走何大化,却带来“李中军”的消息。“李中军”即昌洪左营中军官李延朗,他时下正随徐珲坐镇郧阳府,忽而派人来所为何事?
尺。一丈对九尺,已经足以应付大部分的战况。
谈及长枪,何大化同时对赵营的骑兵装备也做了分析。他走访过驻扎襄阳府城的飞捷左营与飞捷右营,承认赵营的骑兵悍勇无畏,是合格的战士。但他也看出,来源庞杂的赵营骑兵平均水平固然出类拔萃,可将眼光聚焦到一个个兵士身上,就不尽如人意了。
明显的一点在于并非每名骑兵在马上都能娴熟使用长柄武器,大部分还是精于短兵相接。不过此点的利益相关方是教练使司,他没有过多展开,只是在眼前的基础上就装备方面提出,赵营的所有骑兵都应该是重甲重装,弓弩、短铳之类的兵器需得全部摒弃,一律操持骑枪,不会骑枪的也该装备适于搏杀的宽刃马刀。轻甲远程,只该出现在侦查哨探用的游骑斥候身上。
至于车营车阵,他深恶痛绝,极力反对。他明确表示,战车营通常不能以疏散的行军队列进行野战,需要花费时间转换成紧密相连的战斗队形以阻挡骑兵渗透。可他们尚未布阵完毕,就能被以行军队形迅速投入战斗的骑兵队伍趁虚而入。在赵营整体提速的大潮流下,这种作茧自缚的老旧战术绝对不能再碰了。
此外,着眼机动,他觉得赵当世力图给步兵配马的举措可谓高瞻远瞩。有了马拉炮,火炮迟钝的痼疾会有极大的改观,由此出发,步、骑、炮三者间至少在行军速率上保持相对的平衡是十分明智的。
总体说来,何大化对赵营武备发展的观点与赵当世当初构想十分贴近,故而赵当世此前做的许多努力刚好与何大化对赵营军事改革的推动接轨相成,避免了时间成本与金钱成本的额外消耗。
其二,各兵种在作战中应该重视协同。
长期以来,赵营的战术都建立在明军旧有战术的基础上并加以小小改良,在何大化眼中这种改良是不够的、不彻底的。举例而言,观摩过徐珲在郧阳府野战打击来犯的张献忠所部贼寇的战斗后,他发现赵营兵士在对火炮的运用上十分“草率鲁莽”。临战时,十有八九是将所有火炮置于前列,一股脑儿猛射猛打,场面看起来盛大唬人,可在足以承载大重量炮管的炮车产出前,这些小型野战火炮的火力还不足以将正面冲锋的敌军挫骨扬灰,而且没有专业炮手操作,精准度更是低得可怜。试想,火炮的数量哪里能与鸟铳相比?鸟铳可以用密集射击的方式弥补精准的不足,火炮这么用实乃暴殄天物。
赵营现在的兵种按大了分,很明显是步和骑,再细分,有了炮车后的火炮在野战中的重要性势必水涨船高,从步中进而分出步和炮只在早晚。步、炮关系既然这么紧密,就更应该相互配合。否则类似当前这样炮轰几轮,步兵接踵而上,看似炮前步后似乎有所协作,实则是完全疏离的,要在野战中充分发挥火炮的优势,就不能“车轮战”。他强烈要求赵营将野战火炮分配到哨以下级别的编制中,均匀布置,而不是直接隶属于一营在战斗中一齐调配。当然,他并不反对营一级直辖一定比例的火炮以便在最短时间内针对特定目标形成局部火力优势,但他坚持,队一级、哨一级都必须拥有自己的火炮。
战斗的构想因此也成为了先以各队、各哨配合营中火炮进行火力压制,之后步兵循序推进,同时各队、各哨火炮不能就此割裂,需要同步推进,并在过程中继续以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换言之,他提倡强化更小作战单位的战斗力,从而再以小单位强化整体。这势必对赵营上下级的指挥沟通能力提出极大的挑战,不过这并不在何大化考虑的范畴内。
步、炮要协同,这是第一步。如果第一步已经能得心应手做到位,那么接下来第二步,步、炮、骑三兵种间的协同作战势在必行。在此理论下,骑兵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只用于临场救火、四处乱窜,而是要敢于脱离步兵,单独展开冲锋。冲锋也需要选择更好的冲锋机会,优先攻击敌军骑兵的侧翼或者是静止的敌军骑兵。而且在冲锋时要尽量保持密集整齐的队形。平时布置在侧翼或者是空心方阵的中央,伺机而动。总体而言,何大化对赵营骑兵的主要要求还是以白刃战以及冲击为主。
赵当世对何大化的这些建言很重视,但即便是金玉良言,施行起来也并非一日可成,所以好言感谢了何大化,让他先将主要精力放在火器坊研制铳炮的工作上,自把何大化的册子收起来,有空时时研读思考,并准备找机会与军中各主要将领商讨一番。
“爹,李中军派人来了。”
赵当世尚在思索往后赵营的军队的发展,一身劲装、精神抖擞的赵元亨跨入堂内禀报。他便是老君铁顶之会时李自成让给赵当世的那个李来亨。自打认赵当世为义父,他就改了名,营中呼为“大少主”,“二少主”则是赵当世另一个义子赵元劫。
赵元亨年不过十六,但老成持重,做事得力,赵当世很看重他,时常带在身边着意锻炼。这时他刚送走何大化,却带来“李中军”的消息。“李中军”即昌洪左营中军官李延朗,他时下正随徐珲坐镇郧阳府,忽而派人来所为何事?